一种高压电缆终端智能监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2295发布日期:2020-02-18 13:3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电缆终端智能监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电缆终端智能监测平台。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是电力电缆的一种,是指用于传输1kv-1000kv之间的电力电缆,多应用于电力传输和分配,在电缆终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电缆终端的运转状态加以实时监测,以保证其能够顺利安全运行,传统的高压电缆终端检测设备存在诸多问题,安装不便固定不够牢靠,设备供电形式单一,一旦外部断电各设备将无法正常运转,不能够快速对高压电缆终端电压变化、是否漏电、图像和表面温度加以实时监测,不能够对变化数据闪烁预警和远程输送共享,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而且不能够对监测箱做到吸湿防潮和良好散热,散热结构没有做到雨水防灌入保护,无法避免电缆反复折叠造成出线口处破损断线情况的发生,不能够对电缆起到稳固支撑与固定,无法避免脱落偏移影响监测质量,无形中增加了人员的维护负担,监测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高压电缆终端智能监测平台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压电缆终端智能监测平台,安装方便固定牢靠,太阳能发电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能够快速对高压电缆终端电压变化、是否漏电、图像和表面温度加以实时监测,能够对变化数据闪烁预警和远程输送共享,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能够对监测箱做到吸湿防潮和良好散热,散热结构起到雨水防灌入保护,能够避免电缆反复折叠造成出线口处破损断线情况的发生,能够对电缆起到稳固支撑与固定,避免脱落偏移影响监测质量,减轻了人员的维护负担,保证了监测质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电缆终端智能监测平台,包括监测箱、防潮结构、支撑结构、固定结构、表面温度检测装置、防折断结构、太阳能发电结构和散热结构;

监测箱:所述监测箱为不锈钢监测箱,监测箱的箱内中部设有漏孔板,漏孔板的上端自左至右依次设有电压对比器、支柱、漏电检测仪,监测箱的上端一侧设有报警器,监测箱前端的开口一侧铰接有箱门,监测箱的箱内右壁面上端设有湿度传感器,监测箱的前侧上端通过安装架设有摄像头;

防潮结构:所述防潮结构位于监测箱的箱内底端;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支柱的上端;

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支撑结构的两侧;

表面温度检测装置:所述表面温度检测装置位于支柱的外弧面上端;

防折断结构:所述防折断结构位于监测箱两侧中部的安装孔内;

太阳能发电结构:所述太阳能发电结构位于监测箱的上端;

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位于监测箱的两侧底端;

其中:还包括控制箱、蓄电池、存储器、plc控制器、gprs数据传输器和gps定位器,所述控制箱位于监测箱的左侧底端,控制箱的箱内自后至前依次设有蓄电池、存储器、plc控制器、gprs数据传输器和gps定位器,存储器和gprs数据传输器均与plc控制器双向电连接,蓄电池、电压对比器、漏电检测仪、gps定位器、湿度传感器和摄像头的输入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报警器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太阳能发电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能够快速对高压电缆终端电压变化、是否漏电、图像和表面温度加以实时监测,能够对变化数据闪烁预警和远程输送共享,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能够对监测箱做到吸湿防潮和良好散热,散热结构起到雨水防灌入保护,能够避免电缆反复折叠造成出线口处破损断线情况的发生,能够对电缆起到稳固支撑与固定,避免脱落偏移影响监测质量,减轻了人员的维护负担,保证了监测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防潮结构包括均匀设在监测箱内部底端的固定圈,固定圈的内部穿插有漏孔筒,漏孔筒的后端与监测箱内部后壁面的插槽插接,漏孔筒的内部填充有袋装活性炭,漏孔筒的筒口处设有筒塞,漏孔筒表面前端的固定外延通过螺栓与固定圈螺纹连接,漏孔筒内的袋装活性炭能够对监测箱做到很好的吸湿防潮,同时也便于更换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弧形支板和绝缘垫,所述弧形支板位于支柱的上端,弧形支板的上端内壁面上设有绝缘垫,能够对电缆起到稳固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插筒,所述插筒位于弧形支板的侧面两端,插筒与u形固定柱底端的插柱插接,u形固定柱底端的插柱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与插筒接触,实现u形固定柱对电缆的固定,避免电缆脱落偏移影响温度传感器监测质量,减轻了人员的维护负担,保证了监测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温度检测装置包括u形架板,所述u形架板位于支柱的外弧面上端,u形架板的上端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弧形压片的上端转动连接,弧形压片两侧的滑块在u形架板内壁上的滑槽内滑动连接,弧形压片的底面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调节弧形压片及下方温度传感器适宜地接触电缆的表面,从而保证监测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防折断结构包括设在监测箱两侧中部安装孔内的导向管,导向管的外侧延伸至监测箱的外部并与固定筒螺纹连接,固定筒的内部设有绝缘胶圈,固定筒的外表面中部设有旋转圈,在绝缘胶圈的作用下能够避免穿入穿出部位的电缆反复折叠而造成出破损断线情况的发生,旋动旋转圈,由于导向管与固定筒螺纹连接,便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发电结构包括设在监测箱上端后侧的伸缩柱,伸缩柱的顶端通过铰链与太阳能发电板的底面铰接,太阳能发电板前端的旋转柱与u形板内壁上的轴套转动连接,太阳能发电板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调节合适的伸缩柱伸缩程度,将太阳能发电板调节至合适的倾斜角度发电。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均匀设在监测箱两侧底端的条形散热口,条形散热口的内部设有滤网,监测箱的两侧底端设有弧形罩,弧形罩与条形散热口配合设置,条形散热口能够保证内部气体的正常流通,滤网保证气体交换时的灰尘过滤,弧形罩提供条形散热口处的雨水防护,防止雨水倒灌。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框、斜撑板和加强肋,所述固定框位于监测箱的后端,斜撑板位于监测箱的底端,斜撑板的后侧面与固定框的后侧持平,固定框的前侧底端设有加强肋,加强肋的顶面与监测箱的底面固定连接,固定框便于装置安装,加强肋保证连接处的支撑力,斜撑板为监测箱提供底部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高压电缆终端智能监测平台,具有以下好处:

1、通过电压对比器、漏电检测仪、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能够快速对高压电缆终端电压变化、是否漏电、图像和表面温度加以实时监测,监测数据能够及时通过plc控制器整合分析,之后调控报警器对变化异常数据闪烁预警,在无线网络的支持下,通过gprs数据传输器实现数据远程输送共享,gps定位器能够准确定位异常数据电缆的位置,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调节合适的伸缩柱伸缩程度,由于太阳能发电板前端的旋转柱与u形板内壁上的轴套转动连接,将太阳能发电板调节至合适的倾斜角度发电,转化的电能经过外部逆变器转变后存储在蓄电池内,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条形散热口能够保证内部气体的正常流通,滤网保证气体交换时的灰尘过滤,弧形罩提供条形散热口处的雨水防护,防止雨水倒灌,漏孔筒内的袋装活性炭能够对监测箱做到很好的吸湿防潮,同时也便于更换维护。

3、电缆穿入监测箱时,在绝缘胶圈的作用下能够避免穿入穿出部位的电缆反复折叠而造成出破损断线情况的发生,旋动旋转圈,由于导向管与固定筒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将电缆表面放置在弧形支板上的绝缘垫,能够对电缆起到稳固支撑,将u形固定柱与插筒插接,旋动固定螺母与u形固定柱底端的插柱螺纹连接,直至固定螺母与插筒紧密接触实现u形固定柱对电缆的固定,避免电缆脱落偏移影响温度传感器监测质量,减轻了人员的维护负担,保证了监测质量。

4、旋动螺杆,由于螺杆与u形架板的上端螺纹连接,螺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弧形压片的上端转动连接,弧形压片两侧的滑块在u形架板内壁上的滑槽内滑动连接,限制弧形压片旋转,只能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弧形压片及下方温度传感器适宜地接触电缆的表面,从而保证监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监测箱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潮结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柱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折断结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监测箱、2防潮结构、201固定圈、202漏孔筒、203袋装活性炭、204筒塞、3漏孔板、4电压对比器、5支柱、6漏电检测仪、7支撑结构、71弧形支板、72绝缘垫、8固定结构、81插筒、82u形固定柱、83固定螺母、9表面温度检测装置、91u形架板、92螺杆、93弧形压片、94温度传感器、10防折断结构、101导向管、102固定筒、103绝缘胶圈、104旋转圈、11控制箱、12蓄电池、13存储器、14plc控制器、15gprs数据传输器、16gps定位器、17太阳能发电结构、171伸缩柱、172太阳能发电板、173u形板、18散热结构、181条形散热口、182滤网、183弧形罩、19报警器、20箱门、21固定框、22斜撑板、23加强肋、24湿度传感器、25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电缆终端智能监测平台,包括监测箱1、防潮结构2、支撑结构7、固定结构8、表面温度检测装置9、防折断结构10、太阳能发电结构17和散热结构18;

监测箱1:监测箱1为不锈钢监测箱,监测箱1提供安装平台,监测箱1的箱内中部设有漏孔板3,提供支撑安装平台,也保证内部气体的正常流通,漏孔板3的上端自左至右依次设有电压对比器4、支柱5、漏电检测仪6,支柱5提供支撑平台,通过电压对比器4和漏电检测仪6能够快速对高压电缆终端电压变化和是否漏电,监测箱1的上端一侧设有报警器19,之后调控报警器19对变化异常数据闪烁预警,监测箱1前端的开口一侧铰接有箱门20,实现监测箱1前侧开口的开闭,监测箱1的箱内右壁面上端设有湿度传感器24,实时检测监测箱1内部的空气湿度情况,监测箱1的前侧上端通过安装架设有摄像头25,能够快速对高压电缆终端的图像加以实时监测;

防潮结构2:防潮结构2位于监测箱1的箱内底端,防潮结构2包括均匀设在监测箱1内部底端的固定圈201,固定圈201提供支撑安装漏孔筒202的作用,固定圈201的内部穿插有漏孔筒202,漏孔筒202的后端与监测箱1内部后壁面的插槽插接,漏孔筒202的内部填充有袋装活性炭203,漏孔筒202的筒口处设有筒塞204,漏孔筒202表面前端的固定外延通过螺栓与固定圈201螺纹连接,漏孔筒202内的袋装活性炭203能够对监测箱1做到很好的吸湿防潮,拆卸筒塞204同时也便于更换维护;

支撑结构7:支撑结构7位于支柱5的上端,支撑结构7包括弧形支板71和绝缘垫72,弧形支板71位于支柱5的上端,弧形支板71的上端内壁面上设有绝缘垫72,将电缆表面放置在弧形支板71上的绝缘垫72,能够对电缆起到稳固支撑;

固定结构8:固定结构8位支撑结构7的两侧,固定结构8包括插筒81,插筒81位于弧形支板71的侧面两端,插筒81与u形固定柱82底端的插柱插接,u形固定柱82底端的插柱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83,固定螺母83与插筒81接触,将u形固定柱82与插筒81插接,旋动固定螺母83与u形固定柱82底端的插柱螺纹连接,直至固定螺母83与插筒81紧密接触实现u形固定柱82对电缆的固定,避免电缆脱落偏移影响温度传感器94监测质量,减轻了人员的维护负担,保证了监测质量;

表面温度检测装置9:表面温度检测装置9位于支柱5的外弧面上端,表面温度检测装置9包括u形架板91,u形架板91位于支柱5的外弧面上端,u形架板91的上端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杆92,螺杆92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弧形压片93的上端转动连接,弧形压片93两侧的滑块在u形架板91内壁上的滑槽内滑动连接,弧形压片93的底面设有温度传感器94,旋动螺杆92,由于螺杆92与u形架板91的上端螺纹连接,螺杆92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弧形压片93的上端转动连接,弧形压片93两侧的滑块在u形架板91内壁上的滑槽内滑动连接,限制弧形压片93旋转,只能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弧形压片93及下方温度传感器94适宜地接触电缆的表面;

防折断结构10:防折断结构10位于监测箱1两侧中部的安装孔内,防折断结构10包括设在监测箱1两侧中部安装孔内的导向管101,导向管101的外侧延伸至监测箱1的外部并与固定筒102螺纹连接,固定筒102的内部设有绝缘胶圈103,固定筒102的外表面中部设有旋转圈104,在绝缘胶圈103的作用下能够避免穿入穿出部位的电缆反复折叠而造成出破损断线情况的发生,旋动旋转圈104,由于导向管101与固定筒102螺纹连接,便于安装;

太阳能发电结构17:太阳能发电结构17位于监测箱1的上端,太阳能发电结构17包括设在监测箱1上端后侧的伸缩柱171,伸缩柱171的顶端通过铰链与太阳能发电板172的底面铰接,太阳能发电板172前端的旋转柱与u形板173内壁上的轴套转动连接,由于太阳能发电板172前端的旋转柱与u形板173内壁上的轴套转动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伸缩柱171的伸缩程度来调节太阳能发电板172的最佳倾斜程度,太阳能发电板172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散热结构18:散热结构18位于监测箱1的两侧底端,散热结构18包括均匀设在监测箱1两侧底端的条形散热口181,条形散热口181的内部设有滤网182,监测箱1的两侧底端设有弧形罩183,弧形罩183与条形散热口181配合设置,条形散热口181能够保证内部气体的正常流通,滤网182保证气体交换时的灰尘过滤,弧形罩183提供条形散热口181的雨水防护,防止雨水倒灌;

其中:还包括控制箱11、蓄电池12、存储器13、plc控制器14、gprs数据传输器15和gps定位器16,控制箱11提供安装场所,蓄电池12提供电力存储,存储器13实现数据存储,plc控制器14调节各装置的正常运转,在无线网络的支持下,通过gprs数据传输器15实现数据远程输送共享,gps定位器16能够准确定位异常数据电缆的位置,控制箱11位于监测箱1的左侧底端,控制箱11的箱内自后至前依次设有蓄电池12、存储器13、plc控制器14、gprs数据传输器15和gps定位器16,还包括固定框21、斜撑板22和加强肋23,固定框21位于监测箱1的后端,斜撑板22位于监测箱1的底端,斜撑板22的后侧面与固定框21的后侧持平,固定框21的前侧底端设有加强肋23,加强肋23的顶面与监测箱1的底面固定连接,加强肋23保证连接处的稳固性,将固定框21前侧四角的螺纹孔与安装部位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实现监测箱1的安装,通过螺栓将斜撑板22后侧的安装孔与安装部位螺纹连接,实现底部支撑,存储器13和gprs数据传输器15均与plc控制器14双向电连接,温度传感器94、蓄电池12、电压对比器4、漏电检测仪6、gps定位器16、湿度传感器24和摄像头25的输入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14的输入端,报警器19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4的输出端,太阳能发电板172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12的输入端。

在使用时:将固定框21前侧四角的螺纹孔与安装部位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实现监测箱1的安装,通过螺栓将斜撑板22后侧的安装孔与安装部位螺纹连接,实现底部支撑,电缆穿入监测箱1时,在绝缘胶圈103的作用下能够避免穿入穿出部位的电缆反复折叠而造成出破损断线情况的发生,旋动旋转圈104,由于导向管101与固定筒102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将电缆表面放置在弧形支板71上的绝缘垫72,能够对电缆起到稳固支撑,将u形固定柱82与插筒81插接,旋动固定螺母83与u形固定柱82底端的插柱螺纹连接,直至固定螺母83与插筒81紧密接触实现u形固定柱82对电缆的固定,避免电缆脱落偏移影响温度传感器94监测质量,减轻了人员的维护负担,保证了监测质量,旋动螺杆92,由于螺杆92与u形架板91的上端螺纹连接,螺杆92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弧形压片93的上端转动连接,弧形压片93两侧的滑块在u形架板91内壁上的滑槽内滑动连接,限制弧形压片93旋转,只能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弧形压片93及下方温度传感器94适宜地接触电缆的表面,通过电压对比器4、漏电检测仪6、摄像头25和温度传感器94能够快速对高压电缆终端电压变化、是否漏电、图像和表面温度加以实时监测,监测数据能够及时通过plc控制器14整合分析,之后调控报警器19对变化异常数据闪烁预警,在无线网络的支持下,通过gprs数据传输器15实现数据远程输送共享,gps定位器16能够准确定位异常数据电缆的位置,由于太阳能发电板172前端的旋转柱与u形板173内壁上的轴套转动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伸缩柱171的伸缩程度来调节太阳能发电板172的最佳倾斜程度,转化的电能经过外部逆变器转变后存储在蓄电池12内,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条形散热口181能够保证内部气体的正常流通,滤网182保证气体交换时的灰尘过滤,弧形罩183提供条形散热口181的雨水防护,防止雨水倒灌,漏孔筒202内的袋装活性炭203能够对监测箱1做到很好的吸湿防潮,拆卸筒塞204同时也便于更换维护,湿度传感器24实时检测监测箱1内空气湿度,便于人员更换袋装活性炭203。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plc控制器14核心芯片选用的具体型号为西门子s7-200cpu222,温度传感器94为现有技术中型号为圆饼式pt100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24为现有技术中honeywell公司型号为hih-3602湿度传感器,plc控制器14控制报警器19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报警器19、温度传感器94、蓄电池12、电压对比器4、漏电检测仪6、gps定位器16、湿度传感器24和摄像头25均为现有技术中电缆监测设备常用的原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