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球化学工程用土壤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7760发布日期:2020-04-03 13:4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球化学工程用土壤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球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球化学工程用土壤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它是地质学与化学、物理学相结合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地球化学和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已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的三大支柱。它的研究范围也从地球扩展到月球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矿产的寻找、评价和开发,农业发展和环境科学等有重要意义。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的一些重大研究成果,如界限事件、洋底扩张、岩石圈演化等均与地球化学的研究有关。

在地球化学的发展过程中,对土壤的取样操作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取样一般采用人工取样的方式进行操作,取样的效率低下,且在取样的过程中无法对同一土壤成分,进行一次多位置的取样作业,影响后续对土壤检测的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球化学工程用土壤取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球化学工程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承载安装部件、取样驱动部件和定位取样部件,所述承载安装部件包括用于与提供动力的机械驱动臂进行安装的定位座和用于安装取样驱动部件和定位取样部件的定位安装组件,所述定位取样部件包括承载转动组件和若干沿着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承载转动组件底部的取样组件,每个所述取样组件均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取样驱动部件包括驱动组件和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的一部分安装在定位安装组件上,另一部分与承载转动组件的顶部抵触配合,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承载转动组件的间歇抵触配合。

进一步,所述定位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板、长l型定位板、短l型定位板和若干竖直支撑柱,所述第一定位板安装在定位座的底部,所述长l型定位板设置在第一定位板的下方,若干所述竖直支撑柱安装在第一定位板和长l型定位板之间,且每个所述竖直支撑柱均与第一定位板和长l型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短l型定位板安装在长l型定位板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承载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承载板、转动盘、框型定位箱和若干转动柱,所述转动承载板安装在长l型定位板的底部,所述转动盘设置在转动承载板的下方,若干所述转动柱分别设置在转动承载板和转动盘之间,所述转动承载板的底部设有供若干转动柱的顶端容纳的环形滑动槽,所述框型定位箱安装在转动盘的顶部且位于若干转动柱之间,所述转动盘的圆周壁上设有四个围绕着转动盘的轴线均匀分布的弧形槽,所有的所述弧形槽均首尾相接,相邻两个弧形槽之间均存有卡接缺口,所述转动盘的底部设有若干供若干取样组件容纳的定位安装槽,若干所述取样组件与若干定位安装槽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板和两个弹性金属片,所述固定板安装在短l型定位板的底部,两个所述弹性金属片对称设置在固定板的内侧壁上,每个所述弹性金属片均呈l型结构设置,每个所述弹性金属片的短段通过螺杆安装在固定板上,每个所述弹性金属片的长段均与框型定位箱的外侧壁抵触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缸、驱动杆、定位弹簧、铰接座、抵触板、弹性压簧片和两个横向定位板,两个所述横向定位板对称安装在长l型定位板的内侧壁上,所述驱动杆设置在两个横向定位板之间,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横向定位板,所述定位弹簧套设在驱动杆外部,所述驱动电缸安装在长l型定位板上,所述驱动电缸的输出端与驱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座设置在靠近转动盘的横向定位板上且与驱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抵触板与铰接座铰接,所述弹性压簧片一端与铰接座连接,另一端与抵触板的侧壁抵触连接,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抵触板的抵触端与弧形槽和卡接缺口抵触配合。

进一步,每个所述取样组件均包括取样安装柱、卡接座、卡接块、竖直取样柱和取料弧形板,所述取样安装柱设置在定位安装槽内,所述卡接座安装在取样安装柱的底部,所述卡接块能够拆卸的安装在卡接座内,所述竖直取样柱安装在取样安装柱的底部,所述取料弧形板安装在竖直取样柱内,所述竖直取样柱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沿着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u型槽,若干所述u型槽间隔设置,每个所述u型槽均与竖直取样柱内连通,所述竖直取样柱的外侧壁且与若干u型槽对称位置处设有矩形贯穿槽,所述取料弧形板的背部设有提拉卡板,所述提拉卡板与矩形贯穿槽卡接配合,所述竖直取样柱的底端呈尖锐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因为根据不同的采取土壤成分的需要,需要对不同深度与不同位置的土壤进行采集作业,若通过人工提供动力,则推动力十分局限,取样的结果也非常不可观,当需要对待取样土壤处进行采样作业,首先将定位座安装在提供动力的机械驱动臂的输出端上,因为整个装置均与定位座固定连接,当定位座固定完成后,再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联动组件和承载转动组件作业,又因为联动组件与承载转动组件抵触配合,则能带动承载转动组件转动到预先设定的取样状态,所有的取样组件均安装在承载转动组件的底部,则能带动所有的取样组件转动,当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后,通过机械驱动臂带动整个装置向待取样的土壤的位置下插,所有的取样组件对土壤取样完成后,再通过机械驱动臂将整个装置上拉,则对土壤取样完成,再将所有的取样组件内的土壤取出,完成了对土壤的取样作业,因为所有的取样组件间隔设置,则能对待取样的土壤进行不同位置的取样作业,提高了采集的多样性,则能提高对土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机械驱动的方式代替人工动力,提高了动力的稳定性,减少了过多人力物力的消耗。

其二,在驱动所有的取样组件进行位置转动时,一方面能够及时的调整取样的位置,另一方面在土壤取得完成后,方便对土壤进行集中收集,提高取样效率,通过驱动电缸带动驱动杆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定位弹簧套设在驱动杆外部,因为定位弹簧和驱动杆均设置在两个横向定位板之间,则驱动杆会带动端部的弹性压簧片移动,因为弹性压簧片又与抵触板的侧壁抵触连接,则能将动力最终传递至抵触板上,又因为抵触板与转动盘的弧形槽和卡接缺口抵触配合,当完成一次动力传递时,抵触板就会先与弧形槽抵触滑动,直到移动至卡接缺口的位置,则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断的带动转动盘转动,当移动至卡接缺口的位置时,整个转动盘停止转动,完成一次的转动作业,在抵触板与转动盘的抵触配合过程中,位于转动盘顶部的框型定位箱与两个弹性金属板也通过转动抵触配合,因为在转动盘转动过程需要对其进行限位,因为框型定位箱呈矩形结构,两个弹性金属板与框型定位箱的外侧壁抵触连接,当转动盘在转动时,框型定位箱同样转动,因此两个弹性金属板能够对框型定位箱和转动盘起到进一步的限位作业,则完成一次对所有的取样组件的位置调整作业,通过此种驱动方式能够稳定对所有的取样组件进行位置调整,为取样作业提供稳定的基础。

其三,当竖直取样柱向土壤内下插时,被插进土壤后,一部分土壤会通过竖直取样柱表面的所有u型槽进入竖直取样柱内,当竖直取样柱下插至预定位置后,取样完成,再通过动力系统将整个竖直取样柱拔出,再拉动位于竖直取样柱内的取料弧形板将土壤从竖直取样柱内取出,则完成土壤的取样作业,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快速便捷的取得待检测的土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样组件的立体剖视图。

附图标记:

承载安装部件1,定位座1a,定位安装组件1b,第一定位板1b1,长l型定位板1b2,短l型定位板1b3,竖直支撑柱1b4,取样驱动部件2,驱动组件2a,驱动电缸2a1,驱动杆2a2,定位弹簧2a3,铰接座2a4,抵触板2a5,弹性压簧片2a6,横向定位板2a7,联动组件2b,固定板2b1,弹性金属片2b2,定位取样部件3,承载转动组件3a,转动承载板3a1,转动盘3a2,框型定位箱3a3,转动柱3a4,环形滑动槽3a5,弧形槽3a6,卡接缺口3a7,定位安装槽3a8,取样组件3b,取样安装柱3b1,卡接座3b2,卡接块3b3,竖直取样柱3b4,取料弧形板3b5,u型槽3b6,矩形贯穿槽3b7,提拉卡板3b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球化学工程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承载安装部件1、取样驱动部件2和定位取样部件3,所述承载安装部件1包括用于与提供动力的机械驱动臂进行安装的定位座1a和用于安装取样驱动部件2和定位取样部件3的定位安装组件1b,所述定位取样部件3包括承载转动组件3a和若干沿着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承载转动组件3a底部的取样组件3b,每个所述取样组件3b均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取样驱动部件2包括驱动组件2a和联动组件2b,所述联动组件2b的一部分安装在定位安装组件1b上,另一部分与承载转动组件3a的顶部抵触配合,所述驱动组件2a的输出端与承载转动组件3a的间歇抵触配合,当需要对待取样土壤处进行采样作业,首先将定位座1a安装在提供动力的机械驱动臂的输出端上,因为整个装置均与定位座1a固定连接,当定位座1a固定完成后,再通过驱动组件2a带动联动组件2b和承载转动组件3a作业,又因为联动组件2b与承载转动组件3a抵触配合,则能带动承载转动组件3a转动到预先设定的取样状态,所有的取样组件3b均安装在承载转动组件3a的底部,则能带动所有的取样组件3b转动,当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后,通过机械驱动臂带动整个装置向待取样的土壤的位置下插,所有的取样组件3b对土壤取样完成后,再通过机械驱动臂将整个装置上拉,则对土壤取样完成,再将所有的取样组件3b内的土壤取出,完成了对土壤的取样作业。

所述定位安装组件1b包括第一定位板1b1、长l型定位板1b2、短l型定位板1b3和若干竖直支撑柱1b4,所述第一定位板1b1安装在定位座1a的底部,所述长l型定位板1b2设置在第一定位板1b1的下方,若干所述竖直支撑柱1b4安装在第一定位板1b1和长l型定位板1b2之间,且每个所述竖直支撑柱1b4均与第一定位板1b1和长l型定位板1b2固定连接,所述短l型定位板1b3安装在长l型定位板1b2的底部,完成对承载转动组件3a、驱动组件2a和联动组件2b的安装作业,且为土壤取样提供稳定的前提条件。

所述承载转动组件3a包括转动承载板3a1、转动盘3a2、框型定位箱3a3和若干转动柱3a4,所述转动承载板3a1安装在长l型定位板1b2的底部,所述转动盘3a2设置在转动承载板3a1的下方,若干所述转动柱3a4分别设置在转动承载板3a1和转动盘3a2之间,所述转动承载板3a1的底部设有供若干转动柱3a4的顶端容纳的环形滑动槽3a5,所述框型定位箱3a3安装在转动盘3a2的顶部且位于若干转动柱3a4之间,所述转动盘3a2的圆周壁上设有四个围绕着转动盘3a2的轴线均匀分布的弧形槽3a6,所有的所述弧形槽3a6均首尾相接,相邻两个弧形槽3a6之间均存有卡接缺口3a7,所述转动盘3a2的底部设有若干供若干取样组件3b容纳的定位安装槽3a8,若干所述取样组件3b与若干定位安装槽3a8一一对应,通过驱动电缸2a1带动驱动杆2a2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定位弹簧2a3套设在驱动杆2a2外部,因为定位弹簧2a3和驱动杆2a2均设置在两个横向定位板2a7之间,则驱动杆2a2会带动端部的弹性压簧片2a6移动,因为弹性压簧片2a6又与抵触板2a5的侧壁抵触连接,则能将动力最终传递至抵触板2a5上,又因为抵触板2a5与转动盘3a2的弧形槽3a6和卡接缺口3a7抵触配合,当完成一次动力传递时,抵触板2a5就会先与弧形槽3a6抵触滑动,直到移动至卡接缺口3a7的位置,则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断的带动转动盘3a2转动,当移动至卡接缺口3a7的位置时,整个转动盘3a2停止转动,完成一次的转动作业。

所述联动组件2b包括固定板2b1和两个弹性金属片2b2,所述固定板2b1安装在短l型定位板1b3的底部,两个所述弹性金属片2b2对称设置在固定板2b1的内侧壁上,每个所述弹性金属片2b2均呈l型结构设置,每个所述弹性金属片2b2的短段通过螺杆安装在固定板2b1上,每个所述弹性金属片2b2的长段均与框型定位箱3a3的外侧壁抵触连接,在抵触板2a5与转动盘3a2的抵触配合过程中,位于转动盘3a2顶部的框型定位箱3a3与两个弹性金属板也通过转动抵触配合,因为在转动盘3a2转动过程需要对其进行限位,因为框型定位箱3a3呈矩形结构,两个弹性金属板与框型定位箱3a3的外侧壁抵触连接,当转动盘3a2在转动时,框型定位箱3a3同样转动,因此两个弹性金属板能够对框型定位箱3a3和转动盘3a2起到进一步的限位作业。

所述驱动组件2a包括驱动电缸2a1、驱动杆2a2、定位弹簧2a3、铰接座2a4、抵触板2a5、弹性压簧片2a6和两个横向定位板2a7,两个所述横向定位板2a7对称安装在长l型定位板1b2的内侧壁上,所述驱动杆2a2设置在两个横向定位板2a7之间,所述驱动杆2a2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横向定位板2a7,所述定位弹簧2a3套设在驱动杆2a2外部,所述驱动电缸2a1安装在长l型定位板1b2上,所述驱动电缸2a1的输出端与驱动杆2a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座2a4设置在靠近转动盘3a2的横向定位板2a7上且与驱动杆2a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抵触板2a5与铰接座2a4铰接,所述弹性压簧片2a6一端与铰接座2a4连接,另一端与抵触板2a5的侧壁抵触连接,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抵触板2a5的抵触端与弧形槽3a6和卡接缺口3a7抵触配合,过驱动电缸2a1带动驱动杆2a2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定位弹簧2a3套设在驱动杆2a2外部,因为定位弹簧2a3和驱动杆2a2均设置在两个横向定位板2a7之间,则驱动杆2a2会带动端部的弹性压簧片2a6移动,因为弹性压簧片2a6又与抵触板2a5的侧壁抵触连接,则能将动力最终传递至抵触板2a5上,又因为抵触板2a5与转动盘3a2的弧形槽3a6和卡接缺口3a7抵触配合,完成一次动力传递。

每个所述取样组件3b均包括取样安装柱3b1、卡接座3b2、卡接块3b3、竖直取样柱3b4和取料弧形板3b5,所述取样安装柱3b1设置在定位安装槽3a8内,所述卡接座3b2安装在取样安装柱3b1的底部,所述卡接块3b3能够拆卸的安装在卡接座3b2内,所述竖直取样柱3b4安装在取样安装柱3b1的底部,所述取料弧形板3b5安装在竖直取样柱3b4内,所述竖直取样柱3b4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沿着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u型槽3b6,若干所述u型槽3b6间隔设置,每个所述u型槽3b6均与竖直取样柱3b4内连通,所述竖直取样柱3b4的外侧壁且与若干u型槽3b6对称位置处设有矩形贯穿槽3b7,所述取料弧形板3b5的背部设有提拉卡板3b8,所述提拉卡板3b8与矩形贯穿槽3b7卡接配合,所述竖直取样柱3b4的底端呈尖锐状,竖直取样柱3b4向土壤内下插时,被插进土壤后,一部分土壤会通过竖直取样柱3b4表面的所有u型槽3b6进入竖直取样柱3b4内,当竖直取样柱3b4下插至预定位置后,取样完成,再通过动力系统将整个竖直取样柱3b4拔出,再拉动位于竖直取样柱3b4内的取料弧形板3b5将土壤从竖直取样柱3b4内取出,则完成土壤的取样作业,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快速便捷的取得待检测的土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待取样土壤处进行采样作业,首先将定位座1a安装在提供动力的机械驱动臂的输出端上,因为整个装置均与定位座1a固定连接,当定位座1a固定完成后,通过驱动电缸2a1带动驱动杆2a2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定位弹簧2a3套设在驱动杆2a2外部,因为定位弹簧2a3和驱动杆2a2均设置在两个横向定位板2a7之间,则驱动杆2a2会带动端部的弹性压簧片2a6移动,因为弹性压簧片2a6又与抵触板2a5的侧壁抵触连接,则能将动力最终传递至抵触板2a5上,又因为抵触板2a5与转动盘3a2的弧形槽3a6和卡接缺口3a7抵触配合,当完成一次动力传递时,抵触板2a5就会先与弧形槽3a6抵触滑动,直到移动至卡接缺口3a7的位置,则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断的带动转动盘3a2转动,当移动至卡接缺口3a7的位置时,整个转动盘3a2停止转动,完成一次的转动作业,在抵触板2a5与转动盘3a2的抵触配合过程中,位于转动盘3a2顶部的框型定位箱3a3与两个弹性金属板也通过转动抵触配合,因为在转动盘3a2转动过程需要对其进行限位,因为框型定位箱3a3呈矩形结构,两个弹性金属板与框型定位箱3a3的外侧壁抵触连接,当转动盘3a2在转动时,框型定位箱3a3同样转动,因此两个弹性金属板能够对框型定位箱3a3和转动盘3a2起到进一步的限位作业,则完成一次对所有的取样组件3b的位置调整作业,当进行最后工序的取样作业时,通过机械驱动臂带动所有的竖直取样柱3b4向土壤内下插时,被插进土壤后,一部分土壤会通过竖直取样柱3b4表面的所有u型槽3b6进入竖直取样柱3b4内,当竖直取样柱3b4下插至预定位置后,取样完成,再通过动力系统将整个竖直取样柱3b4拔出,再拉动位于竖直取样柱3b4内的取料弧形板3b5将土壤从竖直取样柱3b4内取出,则完成土壤的取样作业,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快速便捷的取得待检测的土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