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高压试验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4321发布日期:2020-05-20 00:3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缆高压试验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高压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缆高压试验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供电水平要求的提高,在电力电缆用量迅速增长的同时,由于电缆故障导致供电事故问题也日益增多,电缆需求量与相对较高的故障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电缆故障导致大规模停电严重危及到工业生产及用户日常生活,现在已从以前粗放式的巡检和故障抢修模式,逐渐升级为对电力设备的状态检测模式,即通过在线或离线检测的方式,发现电力设备的缺陷,提前对潜在缺陷进行检修和维护,达到未雨绸缪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线缆的直径较大,而试验设备的高压输出线的接头线较细,导致线缆直接与高压输出线连接较为不便,从而影响线缆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试验设备的高压输出线与线缆连接较为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电缆高压试验的辅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缆高压试验的辅助装置,包括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一导电杆的右端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有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一导电杆的杆壁固定套设有第一绝缘筒,所述第二导电杆的杆壁固定套设有第二绝缘筒,所述第二导电杆靠近第一导电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柱,所述第一导电杆靠近第二导电杆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接线柱远离第二导电杆的一端位于插槽内,所述接线柱远离第二导电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金属弹片,所述插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导电金属片,所述导电金属片位于两个金属弹片之间,所述第一导电杆远离第二导电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第一绝缘筒外的套筒,所述第二导电杆靠近第一导电杆的一端位于套筒内,所述第二绝缘筒的外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位于套筒内,所述滑动槽的槽壁滑动连接有移动限位杆,所述移动限位杆与滑动槽的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根复位弹簧,所述移动限位杆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伸出滑动槽,所述套筒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动槽相对应的限位孔,所述移动限位杆的一端位于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内活动套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杆壁与限位孔的孔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柱的外壁开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接线柱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接线杆的杆壁开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二穿线孔的孔壁开设有第二凹槽。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位于限位孔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移动杆的杆壁活动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限位挡板与第二绝缘筒之间。

优选的,所述移动限位杆的杆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动槽的槽壁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套筒的内壁开设有与卡板相对应的条形缺槽,所述卡板位于条形缺槽内。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孔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滑块,所述移动杆的杆壁对称开设有两个与限位滑块相匹配的限位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杆靠近第一导电杆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块。

优选的,所诉金属弹片与导电金属片的具体材质均为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缆高压试验的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用于电缆高压试验的辅助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第一绝缘筒、第二绝缘筒、接线柱、插槽、金属弹片、导电金属片和接线杆,使用时,将电缆缠绕在接线柱上,使用固定机构将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连接在一起,将试验设备的高压输出线绕设在接线杆上,通过第一导电杆、接线柱、金属弹片、导电金属片和接线杆相互配合,能够使电缆和试验设备的高压输出线相互接通,从而使试验设备能够对电缆进行耐压测试,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提高了检测检测效率。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提高了检测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缆高压试验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导电杆、2固定机构、21套筒、22滑动槽、23移动限位杆、24复位弹簧、25限位孔、26移动杆、3第二导电杆、4第一绝缘筒、5第二绝缘筒、6接线柱、7插槽、8金属弹片、9导电金属片、10接线杆、11第一穿线孔、12第一凹槽、13第二穿线孔、14第二凹槽、15限位挡板、16压缩弹簧、17卡板、18条形缺槽、19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用于电缆高压试验的辅助装置,包括第一导电杆1,第一导电杆1的右端通过固定机构2连接有第二导电杆3,第一导电杆1的杆壁固定套设有第一绝缘筒4,第二导电杆3的杆壁固定套设有第二绝缘筒5,第二导电杆3靠近第一导电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柱6,第一导电杆1靠近第二导电杆3的一端开设有插槽7,接线柱6远离第二导电杆3的一端位于插槽7内,接线柱6远离第二导电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金属弹片8,插槽7的槽底固定连接有导电金属片9,导电金属片9位于两个金属弹片8之间,第一导电杆1远离第二导电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杆10,使用时,将电缆缠绕在接线柱6上,使用固定机构2将第一导电杆1和第二导电杆3连接在一起,将试验设备的高压输出线绕设在接线杆10上,通过第一导电杆1、接线柱6、金属弹片8、导电金属片9和接线杆10相互配合,能够使电缆和试验设备的高压输出线相互接通,从而使试验设备能够对电缆进行耐压测试,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提高了检测检测效率。

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套设在第一绝缘筒4外的套筒21,第二导电杆3靠近第一导电杆1的一端位于套筒21内,第二绝缘筒5的外壁开设有滑动槽22,滑动槽22位于套筒21内,滑动槽22的槽壁滑动连接有移动限位杆23,移动限位杆23与滑动槽22的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根复位弹簧24,移动限位杆23远离复位弹簧24的一端伸出滑动槽22,套筒21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动槽22相对应的限位孔25,移动限位杆23的一端位于限位孔25内,限位孔25内活动套接有移动杆26,移动杆26的杆壁与限位孔25的孔壁滑动连接,使用时,按压移动限位杆23,使移动限位杆23缩入滑动槽22内,将第二导电杆3插入套筒内,使滑动槽22对准限位孔25,当滑动槽22对准限位孔25时,在复位弹簧24的作用下,复位弹簧带动移动限位杆23移动,使移动限位杆23插入限位孔25中,移动限位杆23对套筒21进行固定,完成对第一导电杆1和第二导电杆3的固定连接,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快速的完成辅助装置的组装。

接线柱6的外壁开设有第一穿线孔11,接线柱6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凹槽12,接线杆10的杆壁开设有第二穿线孔13,第二穿线孔13的孔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4,通过第一穿线孔11与第一凹槽12相互配合,能够便于对电缆进行固定,通过第二穿线孔13与第二凹槽14相互配合,便于对高压输出线进行固定。

移动杆26位于限位孔25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15,移动杆26的杆壁活动套设有压缩弹簧16,压缩弹簧16位于限位挡板15与第二绝缘筒5之间,设置的压缩弹簧16能够防止移动杆26自行移动,有效的提高了固定机构2的稳定性。

移动限位杆23的杆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滑动槽22的槽壁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通过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能够对移动限位杆23进行限位,防止移动限位杆23脱离滑动槽22,防止移动限位杆23移动时倾斜,便于移动限位杆23插入限位孔25,提高了固定机构2的使用便利性。

第二绝缘筒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板17,套筒21的内壁开设有与卡板17相对应的条形缺槽18,卡板17位于条形缺槽18内,通过卡板17与条形缺槽18相互配合,能够对第二导电杆3进行限位,提高第一导电杆1与第二导电杆3连接的稳定性。

限位孔25的孔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滑块,移动杆26的杆壁对称开设有两个与限位滑块相匹配的限位滑槽,通过两个限位滑块与两个限位滑槽相互配合,能够对移动杆26进行限位,防止移动杆脱离限位孔25,且能够防止移动杆26移动时倾斜,便于移动杆26推动移动限位杆23。

第二导电杆3靠近第一导电杆1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块19,两个定位块19能够对第二导电杆3进行定位,便于移动限位杆23对准限位孔25,提高了固定机构2操作的便利性,且两个定位块19能够提高第二导线杆3和第一导电杆1之间的导电性能。

所诉金属弹片8与导电金属片9的具体材质均为铜,铜的导电性能较好,能够提高装置的导电效果,减小装置的电阻,提高试验设备的检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电缆缠绕在接线柱6上,使用固定机构2将第一导电杆1和第二导电杆3连接在一起,将试验设备的高压输出线绕设在接线杆10上,通过第一导电杆1、接线柱6、金属弹片8、导电金属片9和接线杆10相互配合,能够使电缆和试验设备的高压输出线相互接通,从而使试验设备能够对电缆进行耐压测试,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提高了检测检测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