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自动出料的智能型多芯盒制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4033发布日期:2020-08-05 00:2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自动出料的智能型多芯盒制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样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自动出料的智能型多芯盒制样机。



背景技术:

制样机广泛应用于塑料、有机玻璃、玻璃钢、碳纤维等非金属材料的各种试验用标准样条的制备,工作过程中,使用者可以根据生产要求,通过对制样机机口进行调整,生产符合需求的制样产品,将芯砂制成型芯的工艺装备,可由木材、塑料、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设计芯盒时,根据型芯的特点、生产批量和生产条件等因素来确定芯盒材料及其结构形式。

目前现有的智能型多芯盒制样机有以下缺点,不具备自动出料的功能,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降低了智能型多芯盒制样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自动出料的智能型多芯盒制样机,具备自动出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型多芯盒制样机不具备自动出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自动出料的智能型多芯盒制样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前侧设置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底座的内腔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底座顶部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移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左侧的顶部通过支撑板设置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的底部设置有上模座。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与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正面的两侧均通过滑套滑动连接有滑杆,且滑杆的顶部和底部与底座内腔顶部的两侧和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贯穿至下模座的内腔并与连接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背面与壳体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正面贯穿至壳体的正面并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顶部的前侧和底部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内侧与螺套顶部的前侧和底部的前侧接触,所述壳体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正面与推板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下模座、移动板、驱动组件、支架、壳体、移动组件、上模座、固定柱和辅助轮的相互配合,达到了自动出料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型多芯盒制样机不具备自动出料的问题,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了智能型多芯盒制样机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柱和辅助轮,对螺套和壳体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解决了螺套和壳体在使用时由于摩擦力过大,出现损坏的现象,从而延长了螺套和壳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固定柱和辅助轮对螺套也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螺套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倾斜的现象,通过设置橡胶垫,避免了推板与物料出现直接碰撞的现象,对推板与物料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物料因为推板的推力造成损毁的现象,通过设置壳体,对电机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解决了长期使用电机时,使灰尘落入电机内,造成电机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效果不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右视图。

图中:1、底座;2、下模座;3、移动板;4、驱动组件;401、电动推杆;402、连接板;403、连接杆;5、支架;6、壳体;7、移动组件;701、电机;702、螺杆;703、螺套;704、推板;8、上模座;9、固定柱;10、辅助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具备自动出料的智能型多芯盒制样机,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左侧的顶部通过支撑板设置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的底部设置有上模座8,底座1顶部的前侧设置有下模座2,下模座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板3,底座1的内腔设置有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包括电动推杆401,电动推杆401的底部与底座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电动推杆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02,连接板402正面的两侧均通过滑套滑动连接有滑杆,且滑杆的顶部和底部与底座1内腔顶部的两侧和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连接板40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03,连接杆403的顶部贯穿至下模座2的内腔并与连接板402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底座1顶部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5,支架5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6,通过设置壳体6,对电机701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解决了长期使用电机701时,使灰尘落入电机701内,造成电机701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效果不好的问题,壳体6内腔顶部的前侧和底部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9,通过设置固定柱9和辅助轮10,对螺套703和壳体6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解决了螺套703和壳体6在使用时由于摩擦力过大,出现损坏的现象,从而延长了螺套703和壳体6的使用寿命,同时固定柱9和辅助轮10对螺套703也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螺套703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倾斜的现象,固定柱9的内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辅助轮10,辅助轮10的内侧与螺套703顶部的前侧和底部的前侧接触,壳体6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正面与推板704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壳体6的内腔设置有移动组件7,移动组件7包括电机701,电机701的背面与壳体6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电机7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702,螺杆70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703,螺套703的正面贯穿至壳体6的正面并固定连接有推板704,推板70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通过设置橡胶垫,避免了推板704与物料出现直接碰撞的现象,对推板704与物料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物料因为推板704的推力造成损毁的现象,通过设置底座1、下模座2、移动板3、驱动组件4、支架5、壳体6、移动组件7、上模座8、固定柱9和辅助轮10的相互配合,达到了自动出料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型多芯盒制样机不具备自动出料的问题,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了智能型多芯盒制样机的实用性。

使用时,当下模座2内的芯盒冲压成型后,使用者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电动推杆401,电动推杆401带动连接板402移动,连接板402通过滑套和滑杆的相互配合带动连接杆403移动,通过滑套和滑杆对连接板402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连接板402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倾斜的现象,连接杆403带动移动板3向上移动,使移动板3带动成型后的芯盒向上移动,使芯盒移动至下模座2的顶部,使用者通过外置控制器关闭电动推杆401再打开电机701,电机701通过螺杆702带动螺套703移动,螺套703通过辅助轮10和固定柱9的辅助带动推板704和橡胶垫移动,通过辅助轮10和固定柱9对推板704起到了辅助的作用,避免推板704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倾斜的现象,推板704和橡胶垫通过伸缩杆的辅助将下模座2顶部的芯盒进行推动,从而达到了自动出料功能的优点。

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所有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制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制器可为电动推杆、电机和驱动机构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