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5316发布日期:2020-08-11 20:4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热性试验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又名热老化试验装置,其主要用于提供高温环境,以满足用户在高温环境下对电气绝缘材料等产品进行老化的测试。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电加热器发热产生热量加热空气,而后通过由风机和特殊风道组成的热风循环系统进行循环,以使装置内部的温度升高并稳定在实际所需的温度范围内。

参照公告号为cn20400766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换气式老化试验箱,其包括外箱本体,所述外箱本体内设有一试验内箱,试验内箱的正前方设有侧开式箱门,试验内箱的外围表面覆有超细玻璃纤维保温层;所述试验内箱的内部中心设有可拆式转盘支架,试验内箱两侧壁上设有数组角铁式支架。

该换气式老化试验箱在实际使用,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能够放置在可拆式转盘支架上以跟随可拆式转盘支架进行旋转,以使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能够均匀受热。但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受可拆式转盘支架本身放置面积的限制,工作人员需要将待测物体收成卷状以放置在可拆式转盘支架,这样的设置使得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待测物体的存在受热不均匀以使局部存在升温过快的问题,从而影响老化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该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既能带着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进行旋转测试,也能带着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进行旋转测试,从而使得体积较大的待测物体也能像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一样均匀受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包括箱体和转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箱门,所述箱体内具有用于进行耐热性试验的试验空间,该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还包括:

放置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放置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待测物体的放置架和驱使所述放置架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放置架位于所述试验空间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转杆和至少一组用于放置待测物体的悬挂部,所述转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悬挂部包括至少三个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的挂杆,所述挂杆的轴线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有挂杆在所述转杆的外圆面上周向间隔分布;

热风循环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以用于向所述试验空间能输送热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使转杆转动以带动挂杆转动,从而使得悬挂在挂杆上的待测物体能够跟对转杆转动,无论是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还是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均悬挂在挂杆上,由此,使得该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既能带着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进行旋转测试,也能带着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进行旋转测试,从而使得体积较大的待测物体也能像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一样均匀受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挂部还包括放置网板,单组内所有挂杆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相邻两个挂杆之间有一个放置网板,所述放置网板上具有套设端和搭放端,所述放置网板的套设端套设在其中一个挂杆且与该挂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放置网板的搭放端搭放在相邻另一个挂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网板套设在挂杆上时,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可以直接放置在放置网板上,而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需要放置时,则可以滑动放置网板以使放置网板脱离挂杆,此时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可以直接挂在挂杆上,从而使得该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的使用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网板远离所述转杆的一侧为勾持侧,所述勾持侧的端面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勾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件放置在放置网板上时,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勾持在勾持块上即可跟随转杆转动,从而使得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和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能够同时安装在放置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勾持块靠近放置网板的一端开设有防脱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勾持在勾持块上时,待测物体的勾持位置嵌入到防脱槽中以进一步提高待测物体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杆远离所述转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套,所述锁紧套靠近所述转杆的一端与所述放置网板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套转动以将放置网板压紧在转杆上,通过增大摩擦以进一步限制放置网板在挂杆上的相对滑动,从而提高放置架在转动过程中待测物品的放置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热风循环组件的热风腔,所述热风腔具有与所述试验空间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与所述箱体外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热风循环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热风腔的风机和电加热片,所述风机用于将风吹向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电加热片位于所述风机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加热片通电以产生热量,风吹往第一出风口的风经过电加热片后温度上升,使得进入试验空间的风温度较高,从而使得试验空间内的温度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试验空间内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热风腔内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验空间内吹出的风仍带有一定的温度,将试验空间内的风经由风机再次吹会试验空间内,从而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节约能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风口开口大小的启闭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启闭盖板以控制第一进风口的大小,从而减少热风腔内和箱体外的热量交换,从而减少热量的损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驱动电机驱使转杆转动以带动挂杆转动,从而使得悬挂在挂杆上的待测物体能够跟对转杆转动,无论是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还是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均悬挂在挂杆上,由此,使得该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既能带着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进行旋转测试,也能带着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进行旋转测试,从而使得体积较大的待测物体也能像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一样均匀受热;

2.当放置网板套设在挂杆上时,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可以直接放置在放置网板上,而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需要放置时,则可以滑动放置网板以使放置网板脱离挂杆,此时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可以直接挂在挂杆上,从而使得该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的使用简便;

3.试验空间内吹出的风仍带有一定的温度,将试验空间内的风经由风机再次吹会试验空间内,从而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放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放置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试验空间;111、第二出风口;12、热风腔;121、第一出风口;122、第一进风口;123、第二进风口;2、箱门;3、放置组件;31、放置架;311、转杆;312、挂杆;313、放置网板;3131、套设端;3132、搭放端;3133、勾持侧;3134、勾持块;3135、防脱槽;314、锁紧套;32、驱动电机;4、热风循环组件;41、风机;42、电加热片;43、启闭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换气式老化试验装置,包括箱体1、转动设置于箱体1的箱门2、用于放置待测物体的放置组件3以及用于向所述试验空间11能输送热风的热风循环组件4。

箱体1内具有用于进行耐热性试验的试验空间11。试验空间11呈长方体设置以位于箱体1的上端。试验空间11的开口位于箱体1水平方向的侧壁上。

箱门2呈矩形板状设置,箱门2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试验空间11的开口以使箱门2能够完全覆盖试验空间11的开口。箱门2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箱门2的宽度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箱门2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其长度方向的一端。箱门2与箱体1之间的转动连接处位于试验空间11开口水平方向的一侧。

参照图2和图3,放置组件3设置于箱体1。具体地,放置组件3包括用于放置待测物体的放置架31和驱使放置架31转动的驱动电机32。放置架31位于试验空间11内。

放置架31包括转动设置于箱体1的转杆311和至少一组用于放置待测物体的悬挂部。优选地,悬挂部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悬挂部沿着转杆311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

转杆311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转杆311的下端与箱体1内试验空间11的底面转动连接,且转杆311与底面的连接位置位于底面的中部。

驱动电机32与箱体1固定连接且位于试验空间11的下方。驱动电机32驱使转杆311转动以使放置架31转动。优选地,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与转杆311同轴固定设置。

参照图3和图4,每组悬挂部包括至少三个与转杆311固定连接的挂杆312和设置在挂杆312的放置网板313。单组内,所有挂杆312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相邻两个挂杆312之间有一个放置网板313。

挂杆312的轴线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挂杆312的轴线穿过转杆311的轴线以与转杆311的轴线相互垂直。挂杆312靠近转杆311的一端与转杆311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所有挂杆312在转杆311的外圆面上以转杆311的轴线为旋转中心周向等间隔分布。优选地,挂杆312的数量为四个。

放置网板313上具有若干网孔(图中未示出)。放置网板313呈扇形设置,以使放置网板313具有大端和小端。放置网板313的小端靠近转杆311,放置网板313的大端远离转杆311。所有放置网板313安装在挂杆312上后,能够在放置架31上形成完整的圆环状。

进一步地,放置网板313的大端端面为勾持侧3133。勾持侧3133的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勾持块3134。所有勾持块3134沿着勾持侧3133的延伸方向等间隔分布。

勾持块3134靠近放置网板313的一端开设有防脱槽3135。单组悬挂部内所有放置网板313的防脱槽3135能够收尾相连以形成一个环形槽。

进一步地,放置网板313上勾持侧3133相邻的两侧上分别为套设端3131和搭放端3132。

放置网板313的套设端3131上开设有供挂杆312穿过的通孔。挂杆312与通孔之间滑动连接。

放置网板313的搭放端3132端面与相邻的挂杆312水平一侧抵触。放置网板313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搭块。搭块远离套设端3131一端的下端面与相邻的挂杆312的上侧抵触以使放置网板313能够搭放在相邻的挂杆312上。

进一步地,挂杆312远离转杆311的一端上具有螺纹段,挂杆312的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锁紧套314。锁紧套314位于放置网板313远离转杆311的一侧,锁紧套314靠近转杆311的一端与放置网板313抵触。挂杆312套设于通孔时,挂杆312远离转杆311的一端伸出通孔。锁紧套314转动以将放置网板313压紧在转杆311上,通过增大摩擦以进一步限制放置网板313在挂杆312上的相对滑动。

参照图1和图2,箱体1内开设有用于安装热风循环组件4的热风腔12。热风腔12位于试验空间11水平方向的一侧。

热风腔12具有与试验空间11连通的第一出风口121、与箱体1外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22以及与试验空间11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23。第二进风口123位于第一进风口122和第一出风口121之间。

试验空间11内开设有第二出风口111和第三进风口。第二出风口111与第二进风口123之间通过气管连通。第三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121之间通过气管连通。

热风循环组件4包括固定设置于热风腔12的风机41和电加热片42。风机41用于将风吹向第一出风口121。风机41位于第二进风口123远离第一出风口121的一侧,电加热片42相对风机41靠近第一出风口121。电加热片42通电以产生热量,风吹往第一出风口121的风经过电加热片42后温度上升,使得进入试验空间11的风温度较高,从而使得试验空间11内的温度升高。

进一步地,箱体1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进风口122开口大小的启闭盖板43。启闭盖板43的大小能够完全覆盖第一进风口122。启闭盖板43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位于箱体1外壁第一进风口122的一侧。转动启闭盖板43以控制第一进风口122的大小,从而减少热风腔12内和箱体1外的热量交换,从而减少热量的损失。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体积较小的待测物体放置在放置网板313上,体积较大且长度较长的待测物体均悬挂在勾持块3134上,驱动电机32驱使转杆311转动以带动挂杆312转动,电加热片42通电以产生热量,从而将风机41吹入试验空间11的风加热以使试验空间11你的温度升高,从而对放置在放置架31上的待测物体进行老化测试。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