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林型金矿床的找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4322发布日期:2020-05-22 16:40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林型金矿床的找矿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矿产资源勘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卡林型金矿床的找矿方法。



背景技术:

卡林型金矿床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一类金矿床,其金资源储量占到总金属储量的约10%。由于此类型金矿床中金以不可见金形式存在,传统找矿勘查技术,针对此类型金矿床找矿勘查效果不佳,严重制约了卡林型金矿床的找矿重大突破,也制约了对卡林型金矿床的潜力评价和矿权决策。方解石是卡林型金矿床的一种主要脉石矿物,其形成贯彻卡林型金矿床的整个成矿过程,并记录了相应阶段流体的成矿信息,是一种潜在的找矿标志矿物。

许多成矿理论和找矿预测研究的专家都意识到方解石可以作为一种重要找矿标志矿物,但是由于方解石形成期次多,如何有效判别所采集的方解石样品属于成矿期方解石是关键。卡林型金矿床中通常存在5种类型方解石,即成矿前赋矿地层中的方解石,成矿前期形成的方解石脉,成矿中与载金矿物或其它硫化物共生的方解石,成矿后期形成的方解石脉和成矿后形成的方解石。不同类型方解石,其产状、颜色、阴极发光、稀土元素配分和碳-氧同位素组成等等可能存在差异,过去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与矿石矿物共生的方解石上,忽略了对不同类型方解石的系统研究和对比,更是没有利用方解石作为关键找矿标志矿物勘测卡林型金矿床的找矿方法。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卡林型金矿床的找矿方法,用方解石作为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来找卡林型金矿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卡林型金矿床的找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野外筛选,对矿区地表发育的方解石脉进行宏观颜色特征分类,对淡白色浑浊状方解石按分布情况进行系统采集,标记采样点坐标和拍照;

步骤2,室内筛选,将采集的淡白色浑浊状方解石进行阴极发光观测,找出阴极发光具有棕红色环带的方解石,进行详细的矿物学观察,并作为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

步骤3,识别稀土地球化学指标,对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进行溶液法或la-icpms原位法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获得稀土元素组成数据,进行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解,确定中稀土元素指标参数;

步骤4,识别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指标,对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进行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获得δ13c和δ18o值,确定碳-氧同位素指标参数;

步骤5,建立找矿地球化学指标体系并绘制异常图,指导找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淡白色浑浊状方解石的确定根据比色卡参考对比,颜色rgb为235~255,235~255,235~25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棕红色环带的方解石其颜色rgb为155~175,36~48,34~46。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的稀土配分呈中稀土元素(sm、eu、gd和tb)富集特征,其eu呈弱正-正异常(δeu>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碳-氧同位素明组成显不同于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通常δ13c值小于-2‰,δ18o值大于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用于快速指导卡林型金矿床找矿预测,提高找矿效率,也可以用于判别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流体运移途径,指明找矿方向,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解决了现有勘查技术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的难题,实现了卡林型金矿床潜力评价和矿权决策的经济、高效性,同时,也是实现绿色勘查的重要途径之一,解决了传统勘查技术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种经济、高效进行卡林型金矿床潜力评价和矿权决策的找矿预测新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矿床不同期次方解石脉照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矿床与成矿有关的淡白色浑浊状方解石照片。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卡林型金矿床的找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野外筛选,对矿区地表发育的方解石脉进行宏观颜色特征分类,对淡白色浑浊状方解石按分布情况进行系统采集,标记采样点坐标和拍照。用于野外识别卡林型金矿床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的颜色特征,作为卡林型金矿床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的颜色呈淡白色浑浊状,颜色rgb为235~255,235~255,235~255。

步骤2,室内筛选,将采集的淡白色浑浊状方解石进行阴极发光观测,找出阴极发光具有棕红色环带的方解石,进行详细的矿物学观察,并作为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用于室内识别卡林型金矿床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的阴极发光特征,作为卡林型金矿床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的阴极发光呈棕红色环带特征,颜色rgb为155~175,36~48,34~46。

步骤3,识别稀土地球化学指标,对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进行溶液法或la-icpms原位法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获得稀土元素组成数据,进行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解,确定中稀土元素指标参数。

步骤4,识别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指标,对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进行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获得δ13c和δ18o值,确定碳-氧同位素指标参数。

在步骤3-4中,用于实验识别卡林型金矿床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样式和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作为卡林型金矿床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的稀土配分呈中稀土元素(sm、eu、gd和tb)富集特征,同时其eu呈弱正-正异常(δeu>1),而非轻稀土或重稀土富集,eu负异常;碳-氧同位素明组成显不同于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通常δ13c值小于-2‰,δ18o值大于10‰,而非δ13c值大于-2‰,δ18o值小于10‰的特征。

步骤5,建立找矿地球化学指标体系并绘制异常图,指导找矿。

实施例一

对黔西南地区赋存于细碎屑岩中的某卡林型金矿区地表发育的方解石脉进行进行宏观颜色特征分类,根据比色卡对淡白色浑浊状方解石(rgb为245,245,245)按分布情况进行系统采集,标记采样点坐标和拍照,参见附图2-3;

将得到的淡白色浑浊状方解石,进行阴极发光观测,找出阴极发光具有棕红色环带的方解石(rgb为165,42,42),进行详细的矿物学观察;

稀土地球化学指标:对经过野外和室内筛选后的方解石,进行溶液法或la-icpms原位法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获得稀土元素组成数据,进行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解,确定中稀土元素指标参数(δeu=1~4);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指标:对经过经过野外和室内筛选后的方解石,进行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获得δ13c和δ18o值,确定碳-氧同位素指标参数(δ13c=-2~-10‰;δ18o=10~22‰)。

最终建立了赋存于细碎屑岩中卡林型金矿床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的矿物学-矿物化学找矿指标体系,并绘制异常图,后经工程验证,取得卡林型金矿床找矿重要突破。

实施例二

对滇东南地区赋存于辉绿岩中的某卡林型金矿区地表发育的方解石脉进行进行宏观颜色特征分类,根据比色卡,对淡白色浑浊状方解石(rgb为245,245,245)按分布情况进行系统采集,标记采样点坐标和拍照;

将得到的淡白色浑浊状方解石,进行阴极发光观测,找出阴极发光具有棕红色环带的方解石(rgb为165,42,42),进行详细的矿物学观察;

稀土地球化学指标:对经过野外和室内筛选后的方解石,进行溶液法或la-icpms原位法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获得稀土元素组成数据,进行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解,确定中稀土元素指标参数(δeu=1.1~3.8);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指标:对经过经过野外和室内筛选后的方解石,进行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获得δ13c和δ18o值,确定碳-氧同位素指标参数(δ13c=-3~-12‰;δ18o=10~20‰)。

最终建立赋存于辉绿岩中的卡林型金矿床关键找矿标志矿物方解石的矿物学-矿物化学找矿指标体系,并绘制异常图,后经工程验证,取得卡林型金矿床找矿重要突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