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架体系倾斜变形连续实时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4894发布日期:2020-09-15 20:0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架体系倾斜变形连续实时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架体系倾斜变形监测技术,具体是一种模架体系倾斜变形连续实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模架体系一旦因超限发生倾斜变形,轻则导致模架体系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由此造成财产损失,重则导致模架体系发生坍塌,由此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进行模架体系倾斜变形监测是十分必要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模架体系倾斜变形监测主要采用人力监测的方式进行。实践表明,人力监测不仅监测精度低,而且无法实现连续实时监测,由此无法对变形趋势进行预测,从而无法进行变形预警。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模架体系倾斜变形连续实时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模架体系倾斜变形监测技术监测精度低、无法实现连续实时监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模架体系倾斜变形监测技术监测精度低、无法实现连续实时监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模架体系倾斜变形连续实时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架体系倾斜变形连续实时监测装置,包括十字形底架、传动立杆、四根斜向套管、四个限位螺母、四个限位挡板、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四根斜向顶杆、msp430型单片机、射频模块;

其中,传动立杆的下端与十字形底架的上表面中央铰接;四根斜向套管的上端分别与传动立杆的侧面下部铰接;每根斜向套管的侧面下端均开设有一对内外贯通且相互对称的轴向豁槽;每根斜向套管的外侧面下端均设有外螺纹;四个限位螺母分别旋拧于四根斜向套管的外侧面下端;四个限位挡板分别可滑动地嵌设于四根斜向套管内;每个限位挡板的边缘均延伸设置有一对相互对称的耳板,且四对耳板分别可滑动地贯穿四对轴向豁槽;四对耳板的上端面分别与四个限位螺母的下端面接触;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分别可滑动地嵌设于四根斜向套管内,且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分别与四个限位挡板的下表面接触;四根斜向顶杆的上端分别可滑动地插设于四根斜向套管内,且四根斜向顶杆的上端面分别与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的下表面接触;四根斜向顶杆的下端分别与十字形底架的四端铰接;msp430型单片机的输入端分别与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射频模块的输入端与msp430型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

工作时,十字形底架水平固定于楼板上。传动立杆的上端面与模架体系的梁板的下表面固定。射频模块与外部pc机无线连接。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模架体系发生倾斜变形时,传动立杆在梁板的带动下发生倾斜,四根斜向套管在传动立杆的带动下沿着四根斜向顶杆进行滑动,使得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所受的压力发生变化,由此使得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发生变化。此时,msp430型单片机实时接收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通过射频模块将接收到的输出信号无线发送至外部pc机进行实时显示。监测人员根据显示结果即可实时获知模架体系的倾斜变形情况。

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模架体系倾斜变形监测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模架体系倾斜变形连续实时监测装置基于全新结构,实现了连续实时地进行模架体系倾斜变形监测,由此不仅有效提高了监测精度,而且实现了连续实时监测,由此能够对变形趋势进行预测,从而能够进行变形预警。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现有模架体系倾斜变形监测技术监测精度低、无法实现连续实时监测的问题,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参考图。

图中:1-十字形底架,2-传动立杆,3-斜向套管,4-限位螺母,5-限位挡板,6-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7-斜向顶杆,8-msp430型单片机,9-射频模块,10-轴向豁槽,11-耳板,12-楼板,13-模架体系的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模架体系倾斜变形连续实时监测装置,包括十字形底架1、传动立杆2、四根斜向套管3、四个限位螺母4、四个限位挡板5、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6、四根斜向顶杆7、msp430型单片机8、射频模块9;

其中,传动立杆2的下端与十字形底架1的上表面中央铰接;四根斜向套管3的上端分别与传动立杆2的侧面下部铰接;每根斜向套管3的侧面下端均开设有一对内外贯通且相互对称的轴向豁槽10;每根斜向套管3的外侧面下端均设有外螺纹;四个限位螺母4分别旋拧于四根斜向套管3的外侧面下端;四个限位挡板5分别可滑动地嵌设于四根斜向套管3内;每个限位挡板5的边缘均延伸设置有一对相互对称的耳板11,且四对耳板11分别可滑动地贯穿四对轴向豁槽10;四对耳板11的上端面分别与四个限位螺母4的下端面接触;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6分别可滑动地嵌设于四根斜向套管3内,且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6的上表面分别与四个限位挡板5的下表面接触;四根斜向顶杆7的上端分别可滑动地插设于四根斜向套管3内,且四根斜向顶杆7的上端面分别与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6的下表面接触;四根斜向顶杆7的下端分别与十字形底架1的四端铰接;msp430型单片机8的输入端分别与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6的输出端连接;射频模块9的输入端与msp430型单片机8的输出端连接。

还包括锂电池;锂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6的电源端、msp430型单片机8的电源端、射频模块9的电源端连接。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模架体系倾斜变形连续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形底架(1)、传动立杆(2)、四根斜向套管(3)、四个限位螺母(4)、四个限位挡板(5)、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6)、四根斜向顶杆(7)、msp430型单片机(8)、射频模块(9);

其中,传动立杆(2)的下端与十字形底架(1)的上表面中央铰接;四根斜向套管(3)的上端分别与传动立杆(2)的侧面下部铰接;每根斜向套管(3)的侧面下端均开设有一对内外贯通且相互对称的轴向豁槽(10);每根斜向套管(3)的外侧面下端均设有外螺纹;四个限位螺母(4)分别旋拧于四根斜向套管(3)的外侧面下端;四个限位挡板(5)分别可滑动地嵌设于四根斜向套管(3)内;每个限位挡板(5)的边缘均延伸设置有一对相互对称的耳板(11),且四对耳板(11)分别可滑动地贯穿四对轴向豁槽(10);四对耳板(11)的上端面分别与四个限位螺母(4)的下端面接触;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6)分别可滑动地嵌设于四根斜向套管(3)内,且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6)的上表面分别与四个限位挡板(5)的下表面接触;四根斜向顶杆(7)的上端分别可滑动地插设于四根斜向套管(3)内,且四根斜向顶杆(7)的上端面分别与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6)的下表面接触;四根斜向顶杆(7)的下端分别与十字形底架(1)的四端铰接;msp430型单片机(8)的输入端分别与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6)的输出端连接;射频模块(9)的输入端与msp430型单片机(8)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架体系倾斜变形连续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锂电池;锂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6)的电源端、msp430型单片机(8)的电源端、射频模块(9)的电源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架体系倾斜变形监测技术,具体是一种模架体系倾斜变形连续实时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模架体系倾斜变形监测技术监测精度低、无法实现连续实时监测的问题。一种模架体系倾斜变形连续实时监测装置,包括十字形底架、传动立杆、四根斜向套管、四个限位螺母、四个限位挡板、四个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四根斜向顶杆、MSP430型单片机、射频模块;其中,传动立杆的下端与十字形底架的上表面中央铰接;四根斜向套管的上端分别与传动立杆的侧面下部铰接;每根斜向套管的侧面下端均开设有一对内外贯通且相互对称的轴向豁槽;每根斜向套管的外侧面下端均设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吕修峰;李宝忠;白旭军;郭志强;韩三平;宋治伟;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七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2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