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3574发布日期:2021-05-25 12:3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换装置,具体是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gis同频同相交流耐压试验装置在传统的调感式串联谐振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融合了同频同相技术的一种新型gis设备交流耐压试验装置。该装置由pt获取运行母线上的电压信号作为试验参考电压信号,通过锁相环、线性推挽放大等技术,使得试验装置最终输出与运行电压信号频率和相位相同的试验电压信号。对双母线接线的gis变电站在新建或者改扩建间隔后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运行母线与被试间隔连接处的隔离刀闸所承受的电压为母线运行电压和试验电压之差,在同频同相条件下,由于这两个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相同,则隔离刀闸上承受的电压幅值实为两侧电压绝对值之差,因而不会导致该隔离刀闸击穿。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双母线接线的gis变电站在运行母线不停电的状态下对新建或者扩建间隔进行交流耐压试验,为钢铁厂、枢纽变电站、电铁牵引站以及微电园等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通电协调困难的双母线接线gis变电站的交流耐压试验开辟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但是目前智能化变电站采用pt合并单元应用于与常规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或常规互感器与电子式互感器混用的情况下。pt合并单元对常规互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采样后,再与电子式互感器采集单元输出的数字量进行合并和处理,并按iec61850-9-2标准转换成以太网数据或“支持通道可配置的扩展iec60044-8”的ft3数据,再通过光纤输出到过程层网络或相关的智能电子设备,导致无法直接获取到模拟信号至同频同相试验装置。现有的装置移动不方便,不便于使用。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内侧底部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外箱体内测在减震垫上端设置有内箱体,所述内箱体上端两侧固定安装有提手,所述外箱体上端通过合页安装有两块上盖,上盖上通过螺钉安装有拉手,所述外箱体四角处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外箱体一侧开设有槽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箱体内部依次安装有转换单元、电源单元、功放单元、电源变压器和升压变压器,转换单元、电源单元、功放单元、电源变压器和升压变压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内箱体上端面分别嵌设有开关、电源接口、电压显示屏、频率显示屏和挡位旋钮,所述开关和电源接口电性连接电源单元,所述挡位旋钮电性连接转换单元和功放单元,所述内箱体侧面对应外箱体的槽口处嵌设有光纤接口和网线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套管、套盖和导杆,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外箱体,所述套管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套盖,套盖滑动套接导杆,导杆下端延伸至套管外侧,所述导杆下端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导杆中部安装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销轴,所述导杆下部在限位套下方套设有弹簧,所述套管前后两侧对应销轴处开设有滑槽,所述套管上部一侧铰接把手,把手上近套管一侧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两端通过限位螺母连接驱动臂,驱动臂另一端转动连接销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箱体一侧安装有拉杆,拉杆为伸缩式拉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轮为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盖上安装有暗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垫为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合理,该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可将各种不同厂家不同配置协议的数字式pt合并单元的电压参数信号转换成同频同相试验需要的模拟信号,转换步骤简单,只需要将pt合并单元厂家提供的配置协议一键导入至转换装置中,即可自动提取相关参数,无需人为再次设置,在不使用时移动起来非常方便,便于使用和移动,可以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中内箱体俯视图。

图5为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中内箱体侧视图。

图6为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中移动机构展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中移动机构收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中移动机构的把手结构图。

图9为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的原理图。

图中:外箱体1、移动轮2、套管3、驱动臂4、转轴5、把手6、滑槽7、导杆8、上盖9、拉手10、套盖11、槽口12、减震垫13、提手14、内箱体15、开关16、电源接口17、电压显示屏18、频率显示屏19、限位套20、挡位旋钮21、光纤接口22、网线接口23、拉杆24、弹簧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包括外箱体1,所述外箱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减震垫13,所述外箱体1内测在减震垫13上端设置有内箱体15,所述内箱体15上端两侧固定安装有提手14,所述外箱体1上端通过合页安装有两块上盖9,上盖9上通过螺钉安装有拉手10,所述外箱体1四角处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外箱体1一侧开设有槽口12。

所述内箱体15内部依次安装有转换单元、电源单元、功放单元、电源变压器和升压变压器,转换单元、电源单元、功放单元、电源变压器和升压变压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内箱体15上端面分别嵌设有开关、电源接口17、电压显示屏18、频率显示屏19和挡位旋钮21,所述开关16和电源接口17电性连接电源单元,所述挡位旋钮21电性连接转换单元和功放单元,所述内箱体15侧面对应外箱体1的槽口12处嵌设有光纤接口22和网线接口23。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套管3、套盖11和导杆8,所述套管3固定连接外箱体1,所述套管3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套盖11,套盖11滑动套接导杆8,导杆8下端延伸至套管3外侧,所述导杆8下端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导杆8中部安装有限位套20,所述限位套20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销轴,所述导杆8下部在限位套20下方套设有弹簧25,所述套管3前后两侧对应销轴处开设有滑槽7,所述套管3上部一侧铰接把手6,把手6上近套管3一侧固定安装有转轴5,转轴5两端通过限位螺母连接驱动臂4,驱动臂4另一端转动连接销轴。

所述外箱体1一侧安装有拉杆24,拉杆24为伸缩式拉杆。

所述移动轮为万向轮。

所述上盖9上安装有暗锁。

所述减震垫13为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t合并单元采样输出转换装置,需要移动装置时,向下压把手6,把手6通过驱动臂4使限位套20下移,限位套20带动导杆8下移,使导杆8下端的移动轮2伸出,拉动拉杆24使装置移动;使用该装置时,向上拉动把手6,把手6通过驱动臂4使限位套20上移,限位套20带动导杆8上移,使导杆8下端的移动轮2缩回;

转换装置接收pt合并单元输出的一路光纤以太网口数字化采样(采用iec61850-9-2协议),按照配置,转换为对应比例关系的小电压模拟量,并与实际一次值延迟固定时间后输出,同时输出3路小电压信号,分别对应母线侧的三相的对地相电压。

装置可通过人工修改电脑配置文件的方式,获取一次电压额定值、输出通道映射关系等设置。

考虑到同频同相耐压需要适用于不同的电压等级,例如66kv、110kv、220kv、330kv、500kv等,要求一次电压为额定时(例如110kv电压等级时,一次相电压为110kv/=63.5kv),转换装置a1的输出为5vac。以此类推,220kv电压等级时,一次相电压为127.0kv,转换装置a1的输出为5vac。

功放电路a3以音频芯片lm3886为核心,装有用于增益调节的精密多圈电位器。额定输出为15.18v。经过升压变压器t1后,额定电压变为57.7v。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