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2763发布日期:2021-03-12 10:5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堤沉降观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



背景技术:

路堤和路堑沉降是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难题之一,对于道路施工来说,路堤和路堑的稳定性对整体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有效准确的路堤和路堑稳定性观测可以监控路堤和路堑的稳定性、分析施工质量,为下一步施工方法提供参考。公路在建成后对路堤路堑的沉降要求也非常高,需要对路堤和路堑的沉降进行长期的观测。

通常对路堤和路堑的沉降测量是采用有棱镜测量,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在跑棱镜的工作上,对沉降观测的效率低,遇到山区地形复杂悬崖、陡坡较多时,跑棱镜时间会更长,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仅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同时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用于解决对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时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其包括浇筑在混凝土基础中横向的底板、竖向设置在底板上面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支撑杆顶部的观测块;所述底板与支撑杆为固定连接,所述观测块与支撑杆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观测块下部为竖向的锥柄,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与锥柄相配合的锥形盲孔。

进一步的,所述锥柄的锥度为莫氏锥度。

进一步的,所述观测块下方设有用于拆除观测块的撞块,所述撞块套在支撑杆外,所述撞块与支撑杆为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外套有竖向的护管,所述护管与底板为固定连接,所述观测块位于护管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护管上端套有竖向的筒状护帽,所述护帽顶部固定有堵板,所述观测块在护帽内,所述护帽侧壁上在与观测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观察观测块的观察窗。

进一步的,所述护管和支撑杆之间设有柔性的密封套,所述护管和支撑杆均与密封套为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护帽外壁上设有信息牌。

进一步的,所述护帽下端设有用于将其锁定的蝶形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观测块用于观察的一面设有由同心圆和十字线组成的靶形观察线。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其上部的观测块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杆和护管均与埋设在混凝土基础中的底板焊接。本实用新型在一次安装到位后为路堤或路堑的沉降提供了长期沉降观测参考点,无须人工跑棱镜,可大大提高对路堤和路堑沉降的观测效率。所述观察块和支撑杆采用可拆卸连接,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和使用成本。

2、支撑杆外设有护管,支撑管上部设有用于保护观测块的护帽,使支撑管和观测块得到保护。

3、护帽可在护管上转动并被设置在护管下部的蝶形螺钉锁定,因而设置在护管上部的观察窗能够转动,配合可拆卸的观测块,使观测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底板;2、护管;3、护帽;4、观察窗;5、观测块;6、信息牌;7、蝶形螺钉;8、螺母;9、锥柄;10、撞块;11、限位块;12、密封套;13、套管;14、定位环;15、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其包括浇筑在混凝土基础中横向的矩形底板1、竖向设置在底板1上面的圆杆形支撑杆15以及设置在支撑杆15顶部的观测块5。所述底板1上设有用于增加其和混凝土基础连接强度的孔。所述底板1和支撑杆15材质均为表面镀锌的钢,所述底板1与支撑杆15为焊接,所述观测块5材质为不锈钢,其上部为矩形,所述观测块5下部与支撑杆15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观察块5用于观察的一面设有由同心圆和十字线组成的靶形观察线。所述混凝土基础埋在路堤或路堑中,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可靠且稳定的支撑,带有观察线的观测块5为路堤或路堑沉降提供了精确的的观测点。所述观察块5和支撑杆15采用可拆卸连接,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和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在一次安装到位后为路堤或路堑的沉降提供了长期沉降观测参考点,无须人工跑棱镜,可大大提高对路堤和路堑沉降的观测效率。

所述观测块5下部为竖向的锥柄9,所述支撑杆15顶部设有与锥柄9相配合的锥形盲孔。所述锥柄9的锥度为莫氏锥度。所述观测块5下方设有用于拆除观测块5的环形撞块10,所述撞块10套在支撑杆15外,所述撞块10与支撑杆15为滑动配合。所述撞块10下方设有用于限定撞块10最低位置的环形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套在支撑管15上,所述限位块11与支撑杆15通过设置在限位块11外圆上的紧定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观测块5中部为用于承受撞块10撞击的环形台阶。所述锥柄9和支撑杆15采用莫氏锥度配合使锥柄9和支撑杆15的定位精确,连接可靠,同时连接和拆卸方便,拆卸时只需滑动撞块10撞击观测块5中部的台阶即可将观测块5拆下。

所述支撑杆15外套有竖向的管状护管2,所述护管2与底板1为焊接,所述观测块5位于护管2上方。所述护管2材料为表面镀锌的钢管,所述护管2和支撑杆15相互独立,所述护管2用于保护支撑杆15,防止支撑杆15因受到意外的撞击而影响观测精度。

所述护管2上端套有竖向的筒状护帽3,所述护帽3顶部焊接有堵板,所述观测块5在护帽3内,所述护帽3侧壁上在与观测块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观察观测块5的矩形观察窗4。所述护管2上部焊接有用于对护帽3竖向定位的定位环14,所述护帽3下端焊接有螺母8,所述护帽3侧壁在与螺母8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螺母8上设有用于将护帽3锁定的蝶形螺钉7。所述护帽3和其顶部的堵板材料均为表面镀锌的钢。所述护帽3用于对观测块5进行防护,防止观测块5因受到意外撞击而影响观测精度。所述护帽3可在护管2上转动并被蝶形螺钉7锁定,使观察窗4能够转动,配合可拆卸的观测块5,使观测更加方便。

所述护帽3外壁上铆接有信息牌6,所述信息牌6上记录有本实用新型的点号及位置信息。

所述护管2和支撑杆15之间设有柔性的密封套12,所述护管2和支撑杆15均与密封套12为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套12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筒状,其材质为橡胶,其侧壁为波纹状。所述护管2顶部内壁焊接有环形的套管13,所述密封套12下部依靠弹性套在套管13上,上部依靠弹性套在支撑杆15上部靠近限位块11底部的部位。所述密封套12可防止外部的灰尘或雨水进入护管2内部,防止支撑杆15被腐蚀。同时也防止灰尘或其它杂物将支撑杆15和护管2之间的空隙填满后因护管2意外撞击而导致支撑杆15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浇筑在混凝土基础中横向的底板(1)、竖向设置在底板(1)上面的支撑杆(15)以及设置在支撑杆(15)顶部的观测块(5);所述底板(1)与支撑杆(15)为固定连接,所述观测块(5)与支撑杆(15)为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块(5)下部为竖向的锥柄(9),所述支撑杆(15)顶部设有与锥柄(9)相配合的锥形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柄(9)的锥度为莫氏锥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块(5)下方设有用于拆除观测块(5)的撞块(10),所述撞块(10)套在支撑杆(15)外,所述撞块(10)与支撑杆(15)为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5)外套有竖向的护管(2),所述护管(2)与底板(1)为固定连接,所述观测块(5)位于护管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管(2)上端套有竖向的筒状护帽(3),所述护帽(3)顶部固定有堵板,所述观测块(5)在护帽(3)内,所述护帽(3)侧壁上在与观测块(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观察观测块(5)的观察窗(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管(2)和支撑杆(15)之间设有柔性的密封套(12),所述护管(2)和支撑杆(15)均与密封套(12)为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帽(3)外壁上设有信息牌(6)。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帽(3)下端设有用于将其锁定的蝶形螺钉(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块(5)用于观察的一面设有由同心圆和十字线组成的靶形观察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堤路堑沉降观测桩,其包括浇筑在混凝土基础中横向的底板、竖向设置在底板上面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支撑杆顶部的观测块;所述底板与支撑杆为固定连接,所述观测块与支撑杆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一次安装到位后为路堤或路堑的沉降提供了长期沉降观测参考点,无须人工跑棱镜,可大大提高对路堤和路堑沉降的观测效率。所述观察块和支撑杆采用可拆卸连接,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和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贺书云;杨彦军;侯德宝;徐添聪;周龙乾;顾玉辉;何亚乾;李建鹏;马晨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