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体温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9501发布日期:2020-12-04 14:0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体温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体温计。



背景技术:

体温计主要分为接触式体温计和非接触式体温计,非接触式体温计采用红外检测的方式,只需将探头对准被测者皮肤表面,按下测量钮,仅有几秒钟就可得到测量数据;接触式体温计可包括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的核心元件就是感知温度的ntc温度传感器,电子体温计利用ntc温度传感器的物理参数与环境温度之间存在的确定关系,将体温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水银体温计最为传统,因为水银为有毒物质,因此使用场景较少。

现有的体温计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037542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红外体温计,包括壳体、红外测温装置、校准装置和主控板,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前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一容置腔体,容置腔体中设有主控板和电源装置,前壳体设置在容置腔体的一端,红外测温装置和校准装置设置在前壳体上,且与主控板与电源装置相连,校准装置包括扫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扫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红外测温装置的两侧,将外部环境信息采集后传输至主控板,主控板进行处理后控制红外测温装置进行工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红外体温计显示测试的速度快、不适感小,但适用范围受限,受外部环境和测试表面影响较大,在流感情况下筛分出疑似患者时,则需要对患者体温进行进一步检测,因此可能会导致不易对患者的体温进行精准检测,而工作人员检测时需要带有红外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不但占用空间,而且检测较为不便,使得体温计的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体温计,其具有提高体温计测量适应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体温计,包括体温计本体、设置在体温计本体上的红外检测单元、微处理和显示器,红外检测单元包括红外测温探头和红外检测触发机构,触发红外检测触发机构时,红外测温探头受到微处理器控制而进行温度检测,测量后的温度信息传输至微处理器并通过显示器显示,所述组合式体温计还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包括ntc感温探头和温度检测按键,按压耳温检测按键时,ntc感温探头受到微处理器控制而进行温度检测,测量后的温度信息传输至微处理器并通过显示器显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红外测温探头放置在被检测处,然后触发红外检测触发机构,微处理器收到触发信号后控制红外测温探头进温度检测,检测后的温度值再传输至微处理器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当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接触式的方式对人体的腋下、口腔等位置进行检测时,将ntc感温探头放置在人体的被测位置上,然后按压耳温检测按键,微处理器控制ntc感温探头进行温度检测,检后的温度再传输至微处理器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因此提高了体温计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ntc感温探头和红外测温探头分别固定设置在体温计本体的两端,体温计本体上设置有保护罩,保护罩能够罩设在ntc感温探头的外侧,保护罩上设置有连接件,保护罩通过连接件与体温计本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对ntc感温探头起到保护作用,体温计被收纳时ntc感温探头不易被损伤;同时保护罩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体温计本体上,当工作人员通过红外测温探头进行检测时,保护罩方便工作人员手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保护罩远离开口状一侧端部为非透明材质制成的保护罩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体温计放置在阳光强烈的位置受到阳光照射时,保护罩能够使得ntc感温探头不易受到阳光直射而升温,进而使得ntc感温探头的灵敏度不易受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连接件与体温计本体连接时,温度检测按键被罩设在保护罩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保护罩罩设在ntc感温探头外侧且连接件与体温计本体连接时,保护罩将温度检测按键遮挡,因此使得工作人员通过红外测温探头检测温度时不易误触温度检测按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体温计本体远离ntc感温探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耳温壳,红外测温探头固定设置在耳温壳上,红外检测触发机构包括额温检测按键和耳温检测按键,额温检测按键和耳温检测按键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按压耳温检测按键时,微处理器切换为耳温检测模式,红外测温探头受微处理器控制启动对耳温进行检测,按压额温检测按键时,微处理器切换为额温模式,红外测温探头受微处理器控制对额温进行检测,在体温计本体上设置有滑动壳,耳温壳能够被罩设在滑动壳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处理器能够切换为耳温检测模式和额温检测模式,当需要对患者进行额温检测时,将滑动壳罩设在红外测温探头的外侧,按压额温检测按键对人体额头进行检测,额温检测模式不但能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检测人体表面的温度,还能检测其他物体表面的温度,提高了体温计的适应性;当需要对人体鼓膜处进行测温时,使滑动壳远离耳温壳,将耳温壳插入到人体耳内,按压耳温检测按键对人体鼓膜进行检测,耳温检测模式方便工作人员对人体鼓膜处温度进行快速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部分患者可能会存在耳道发炎或者受损的情况,工作人员可通过ntc感温探头对患者腋下或者口腔处进行进一步检测,进一步提高了体温计的适用性;通过滑动壳的结构,实现了使微处理器切换额温检测模式/耳温检测模式时,不易误触耳温检测按键/额温检测按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滑动壳套设在体温计本体的外侧,在体温计本体上固定设置有阻挡沿,在滑动壳靠近ntc感温探头的端部上固定设置有卡接沿,阻挡沿能够对卡接沿起到限位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动壳滑离耳温壳,将耳温壳插入到人体耳廓内,检测完毕后,将滑动壳滑动至罩设在耳温壳外侧,使得红外测温探头不易将在不需要使用的过程中受到损伤;阻挡沿对卡接沿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滑动壳不易从体温计本体上脱离,因此不易丢失,方便工作人员收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耳温检测按键和额温检测按键沿滑动壳的滑动方向设置在体温计本体上,滑动壳罩设在耳温壳外侧时,耳温检测按键被罩设在滑动壳内,额温检测按键位于滑动壳外侧,在滑动壳上开设有按压槽,当滑动壳远离耳温壳时,额温检测按键被罩设在滑动壳内,耳温检测按键与按压槽相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壳罩设在耳温壳外侧时,耳温检测按键被滑动壳遮挡,额温检测按键与按压槽相对,方便工作人员按压额温检测按键,当滑动壳滑动至远离耳温壳时,额温检测按键被滑动壳遮挡,方便工作人员准确按压耳温检测按键,使得工作人员不易误触按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阻挡沿为磁性片,在卡接沿上固定设置第一铁片,在体温计本体上固定设置有间隔块,间隔块位于保护罩与滑动壳之间,连接件与间隔块可拆卸连接,在间隔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壳罩设在耳温壳外侧时,磁性片与第一铁片贴合,使得滑动壳不易相对于体温计本体滑动,滑动壳滑动至远离耳温壳时,使磁铁片与第二铁片贴合,实现了对滑动壳进行定位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采用温度检测单元,实现了方便对人体体温进行精确检测、提高体温计适应性的功能;

2、通过采用保护罩的结构,实现了对ntc感温探头起到保护作用的功能;

3、通过采用滑动壳的结构,实现了对耳温壳起到防护作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突出红外检测单元结构的局部三维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保护罩与间隔块卡接配合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滑动壳罩设在耳温壳外侧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滑动壳罩设在耳温壳外侧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1、体温计本体;11、间隔块;111、卡接槽;112、容纳槽;113、第二铁片;12、阻挡沿;121、第一铁片;13、耳温壳;2、红外检测单元;21、红外测温探头;22、额温检测按键;23、耳温检测按键;3、温度检测单元;31、ntc感温探头;32、温度检测按键;4、显示器;5、保护罩;51、连接件;511、弹簧;512、按压板;5121、卡接板;6、滑动壳;611、卡接沿;612、按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组合式体温计,包括体温计本体1、设置在体温计本体1上的红外检测单元2和温度检测单元3、微处理器以及显示器4,红外检测单元2包括红外测温探头21和红外检测触发机构,温度检测单元3包括ntc感温探头31和温度检测按键32。触发红外检测触发机构时,红外测温探头21受到微处理器控制而进行温度检测,测量后的温度信息传输至微处理器并通过显示器4显示;按压温度检测按键32时,ntc感温探头31受到微处理器控制而进行温度检测,测量后的温度信息传输至微处理器并通过显示器4显示。通过红外测温探头21和ntc感温探头31两种测量方式对患者体温进行检测,提高了对患者体温的检测精度,同时提高了体温计的适应性。

体温计本体1可采用pvc材质,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将ntc感温探头31和红外测温探头21分别固定设置在体温计本体1的两端,当工作人员通过红外测温探头21进行检测时,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手持,再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在体温计本体1靠近ntc感温探头31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保护罩5,保护罩5能够罩设在ntc感温探头31的外侧,保护罩5能够对ntc感温探头31起到保护作用,使ntc感温探头31不易被损伤。

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在保护罩5外侧设置有连接件51,在体温计本体1上设置有间隔块11,连接件51包括弹簧511和按压板512,在按压板5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板5121,卡接板5121垂直于按压板512,弹簧511固定连接在按压板512和体温计本体1的外侧壁之间,两个连接件51对称设置在保护罩5的两侧,在间隔块11靠近ntc感温探头3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卡接槽111,在间隔块11内部开设有容纳槽112,卡接槽111与容纳槽112连通,容纳槽112沿平行于弹簧511设置方向的截面积大于卡接槽111的截面面积,间隔块11靠近ntc感温探头31的一侧能够对卡接板5121起到限位作用。安装保护罩5时,将按压板512向靠近体温计本体1按压,弹簧511被压缩,两个卡接板5121相互靠近并且能够穿过卡接槽111进入到容纳槽112内,而后放开按压板512,卡接板5121与间隔块11开设有卡接槽111的内侧壁抵接限位,使得保护罩5被限位于体温计本体1上。

当体温计放置在阳光强烈的位置受到阳光照射时,高温可能会对ntc感温探头31的灵敏度造成损伤,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保护罩5远离连接件51的端部为非透明材质制成的保护罩5端部,同时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显示器4上的数据,保护罩5除去非透明状的端部外可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如透明的pvc材质。保护罩5非透明状的端部能够使得ntc感温探头31不易受到阳光直射而升温,进而使得ntc感温探头31的灵敏度不易受损。

当工作人员通过红外测温探头21对患者进行测温时,为了使得工作人员不易误碰温度检测按键32,当卡接板5121与间隔块11卡接限位时,温度检测按键32被罩设在保护罩5内。保护罩5将温度检测按键32遮挡,因此使得工作人员通过红外测温探头21检测温度时不易误触温度检测按键32,通过ntc检测时,工作人员将保护罩5取下,然后按压温度检测按键32。

为了进一提高红外检测单元2的适应性,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微处理器可切换为耳温检测模式和额温检测模式,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在体温计本体1远离ntc感温探头3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耳温壳13,红外测温探头21固定设置在耳温壳13上,红外检测触发机构包括耳温检测按键23和额温检测按键22,耳温检测按键23和额温检测按键22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按压耳温检测按键23时,微处理器切换为耳温检测模式,红外测温探头21受微处理器控制启动对耳温进行检测,按压额温检测按键22时,微处理器切换为额温模式,红外测温探头21受微处理器控制对额温进行检测。当需要对患者进行额温检测时,工作人员按压额温检测按键22对人体额头进行检测,额温检测模式不但能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检测人体表面的温度,还能检测其他物体表面的温度,提高了体温计的适应性;当需要对人体鼓膜处进行测温时,工作人员按压耳温检测按键23对人体鼓膜进行检测,耳温检测模式方便工作人员对人体鼓膜处温度进行快速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对于一些耳道发炎或者受损的情况、不方便将耳温壳13插入耳道内的患者,工作人员可通过ntc感温探头31对患者腋下或者口腔处进行进一步检测,进一步提高了体温计的适用性。

在使用或者收纳体温计本体1过程中,红外测温探头21可能会受到碰撞而受损,因此可能会对红外测温探头21的灵敏度造成影响,因此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在体温计本体1上设置有滑动壳6,滑动壳6套设在体温计本体1的外侧,在体温计本体1上滑动设置有在体温计本体1上固定设置有阻挡沿12(参照图2),再结合图6,本实用新型在滑动壳6靠近ntc感温探头31的端部上固定设置有卡接沿611,阻挡沿12能够对卡接沿611起到限位作用。将滑动壳6滑离耳温壳13,将耳温壳13插入到人体耳廓内,检测完毕后,将滑动壳6滑动至罩设在耳温壳13外侧,使得红外测温探头21不易将在不需要使用的过程中不易受到损伤;阻挡沿12对卡接沿611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滑动壳6不易从体温计本体1上脱离,因此不易丢失,方便工作人员收纳。

测量额温检测/耳温检测的两种状态下,为了使得工作人员不易误触耳温检测按键23/额温检测按键22,参照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耳温检测按键23和额温检测按键22沿滑动壳6的滑动方向设置在体温计本体1上,在滑动壳6上开设有按压槽612,耳温检测按键23被罩设在滑动壳6内时,额温检测按键22位于滑动壳6外侧,当滑动壳6远离耳温壳13时,额温检测按键22被罩设在滑动壳6内,耳温检测按键23与按压槽612相对。通过设置滑动壳6.实现了使微处理器切换额温检测模式/耳温检测模式时,不易误触耳温检测按键23/额温检测按键22。

为了在检测过程中滑动壳6不易相对于体温计本体1发生滑动,参照图,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卡接沿611为磁性片,在阻挡沿12上固定设置第一铁片121,在间隔块1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铁片113。当滑动壳6罩设在耳温壳13外侧时,卡接沿611与第一铁片121贴合,使得滑动壳6不易相对于体温计本体1滑动,滑动壳6滑动至远离耳温壳13时,卡接沿611与第二铁片113贴合,实现了对滑动壳6进行定位的功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排查时,推动滑动壳6,使得卡接沿611与阻挡沿12抵接,磁性片与第一铁片121贴合,然后工作人员按压额温检测按键22,对人体额头处进行非接触式检测;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体温进行精确检测时,可推动滑动壳6远离耳温壳13,使得磁性片与第二铁片113贴合,然后工作人员按压耳温检测按键23,将耳温壳13插入到人体耳廓内,对患者进行接触式体温检测;或者工作人员按压按压板512,将卡接板5121从间隔块11内取出,然后将ntc感温探头31与人体口腔或者腋下接触,然后按压温度检测按键32,对患者体温进行精确检测,即达到了提高体温计适应性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