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用的采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4021发布日期:2021-02-18 23:0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用的采样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采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用的采样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水污染采样,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从污染水质中抽取水样的过程;通过对取得的水样进行检测、分析,从而确定水污染的程度、污染物的种类及含量等相关水质参数,以此来指导生产活动并采取相关措施达到减少水污染的目的;在采样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采样,而一些采样设备往往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收集才能取得不同深度的水样,效率十分低下。
[0003]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903465.7的专利,公开了水质采样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右侧贯穿至支架的右侧,电动伸缩杆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滚轮固定架。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固定杆、电动伸缩杆、滚轮固定架、滚轮、电机、转盘、水质采样器、引线架、引线和铅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水质采样设备不方便对深水区污水进行取样的问题,该水质采样设备,具备可采集不同深度水样的优点。上述专利中的水质采样器存在以下不足:虽能够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但是在采集多个水位的水样时,还需要多次重复整个工作流程,采样效率低下,影响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用的采样设备。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用的采样设备,包括采样箱、接于绞盘系统的固定挂钩和封隔机构,所述采样箱顶部外壁均焊接有连接座,底部外壁均焊接有与连接座适配的钩体,位于最上方的采样箱通过连接座挂接于固定挂钩上;位于下方的采样箱通过连接座挂接于其上方采样箱底部的钩体上;所述采样箱顶部外壁均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封隔机构均设置于采样箱内部且位于进水口下方;所述封隔机构包括封隔板、封隔弹簧和支撑架;支撑架分别焊接于采样箱一侧内壁,所述封隔弹簧两端分别焊接于封隔板底部外壁和支撑架顶部外壁;位于每个采样箱内封隔机构中的封隔弹簧劲度系数各不相同,且下方封隔弹簧的劲度系数均大于上方封隔弹簧的劲度系数;封隔板底部均焊接有滑动杆,滑动杆滑动连接于支撑架内壁,且封隔弹簧均套于滑动杆外部。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隔板顶部外壁与圆周外壁均粘接有橡胶垫。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采样箱一侧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外液位传感器,且采样箱同一个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防水屏,采样箱一侧内壁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隔水控制室和内液位传感器;隔水控制室内控制单元分别与外液位传感器、防水屏和
防水屏、8-隔水控制室、9-内液位传感器、10-配重块、11-气囊浮子、12-封隔板、13-支撑架、14-弹性卡扣、15-滑块、16-限位块、17-导向支架、18-卡扣座、19-限位环、20-封隔弹簧、21-橡胶垫、22-滑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4]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5]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6]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27]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用的采样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采样箱1、接于绞盘系统的固定挂钩4和封隔机构;所述采样箱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根据所需采样的水位数量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采样箱1数量为三个,所述采样箱1顶部外壁均焊接有连接座5,底部外壁均焊接有与连接座5适配的钩体,位于最上方的采样箱1通过连接座5挂接于固定挂钩4上;位于下方的采样箱1通过连接座5挂接于其上方采样箱1底部的钩体上;所述采样箱1顶部外壁均开设有进水口3,所述封隔机构均设置于采样箱1内部且位于进水口3下方;所述封隔机构包括封隔板12、封隔弹簧20和支撑架13;支撑架13分别焊接于采样箱1一侧内壁,所述封隔弹簧20两端分别焊接于封隔板12底部外壁和支撑架13顶部外壁;位于每个采样箱1内封隔机构中的封隔弹簧20劲度系数各不相同,且下方封隔弹簧20的劲度系数均大于上方封隔弹簧20的劲度系数;封隔板12底部均焊接有滑动杆22,滑动杆22滑动连接于支撑架13内壁,且封隔弹簧20均套于滑动杆22外部;通过设置多个采样箱1,以及劲度系数不同的封隔弹簧20,能够利用各封隔弹簧20受到相同作用力时形变量的不同,来控制进水口导通时需求水体压力的大小,从而控制采样水位区间,以便于收集不同水位的水体。
[0028]
为了保障密封性能;如图3所示,所述封隔板12顶部外壁与圆周外壁均粘接有橡胶垫21;通过设置橡胶垫21,能够提升进水口3的密封性,避免不同水位的水体混合,影响检测结果。
[0029]
为了便于判定采样位置;如图1、图2所示,所述采样箱1一侧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外液位传感器6,且采样箱1同一个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防水屏7,采样箱1一侧内壁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隔水控制室8和内液位传感器9;隔水控制室8内控制单元分别与外液位传感器6、防水屏7和内液位传感器9电性连接;外液位传感器6的型号为tw14-ssk231;内液位传感器9的型号为sm30-db101g1fe202z;通过设置外液位传感器6、内液位传感器9等结构,能够通过外液位传感器6实时检测采样箱1所处水位信息,内液位传感器9能够检测进水
口3的进水信息,结合外液位传感器6和内液位传感器9的信号,隔水控制室8能够判断出对应采样箱1采集水体样本时的水位区间,并通过防水屏7反馈给工作人员;简单可靠,提升了实用性。
[0030]
为了提升可靠性;如图1、图2所示,所述采样箱1底部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圆周分布的配重块10,通过设置配重块10能够便于抵消采样箱1的浮力,帮助采样箱1下沉,提升采样的稳定性。
[0031]
为了避免随水压增大进水口3再次导通;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13底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两个对称的导向支架17,导向支架17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5,导向支架17底部外壁均焊接有限位块16,滑块15滑动连接于滑动杆22圆周外壁,滑块15圆周外壁粘接有气囊浮子11,滑动杆22圆周外壁焊接有限位环19,限位环19直径大于滑块15内径;所述隔水控制室8的水平高度高于支撑架13的水平高度;通过设置气囊浮子11、限位环19等结构,能够便于利用采样箱1内部水体对气囊浮子11的浮力来维持封隔板12的封隔作用;通过设置隔水控制室8的水平高度高于支撑架13的水平高度,能够避免隔水控制室8被水体浸泡,进一步提升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032]
为了进一步提升可靠性;如图1、图3所示,所述采样箱1一侧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封隔板12直径大于进水口3的内径。
[0033]
为了便于固定进水口3;如图3所示,所述滑块15顶部外壁焊接有两个弹性卡扣14,滑动杆22与两个导向支架17之间焊接有两个对称的卡扣座18,卡扣座18位于限位环19下方,且卡扣座18与弹性卡扣14适配;通过设置弹性卡扣14和卡扣座18,能够在水体灌装采样的过程中,利用水体的浮力使得气囊浮子11上升,并通过弹性卡扣14卡于限位环19和卡扣座18之间,基于进水口3对封隔板12的阻挡效果,共同配合达到锁死封隔板12的目的;提升了可靠性;密封盖2的设计不仅利于排出水体样本,更便于工作人员将弹性卡扣14拔出使气囊浮子11复位。
[0034]
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绞盘系统将采样箱1置入水中,随着采样箱1的持续下降,水压必定持续上升,当采样箱1下降至一定深度时,劲度系数最小的封隔弹簧20对封隔板12的支撑力小于橡胶垫21受到的水体压迫力;进而发生形变,封隔板12通过滑动杆22滑动于支撑架13内,使得对应的进水口3导通;水体经进水口3到达采样箱1内,内液位传感器9检测到水体信号发生变化,隔水控制室8内控制单元基于外液位传感器6和内液位传感器9反馈的信号将此时采样箱1的位置信息通过防水屏7反馈;随着水体灌装,采样箱1内部液位上升,气囊浮子11因浮力上升,当气囊浮子11上升至一定高度时弹性卡扣14对限位环19进行顶升,同时卡接于限位环19和卡扣座18内,在进水口3对封隔板12限位的配合下实现对封隔板12的锁死效果,避免后续水体进入;由于采样箱1内部本就存在空气,在水体灌装时必定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对进入的水体起到了一定的阻隔效果,有利于弹性卡扣14插于卡扣座18上,此时该采样箱1不在进水;随着采样箱1的持续下降,另两个采样箱1会以同样的原理实现对不同水位水体的收集。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