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7524发布日期:2021-02-18 21:3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用户或者集体公司有时会发生窃电现象,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为了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因此需要一种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
[0003]
现有的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存在以下不足,部分的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安装在室外,在下雨时防窃器有时会受到雨水的侵蚀,有可能诱发防窃器的故障,使得防窃器无法正常使用,不能够在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而部分现有的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缺乏当防窃器安装在室外后对防窃器进行防水保护的技术手段,因此需要一种在将防窃器安装在室外后能够对防窃器进行良好的防水保护的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包括保护箱和箱盖,所述保护箱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接线管,所述接线管远离保护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水管,所述防水管内均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环;
[0008]
所述箱盖的下表面开设有与保护箱相接触的套槽,所述套槽滑动套接在保护箱的顶部,所述套槽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所述箱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所述箱盖通过侧板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通槽;
[0009]
所述保护箱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座,所述箱盖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栓座,所述箱盖通过第一螺栓座、第二螺栓座和螺栓固定连接在保护箱的顶部。
[0010]
优选的,所述接线管与保护箱的内腔设置为相通,所述防水管与接线管设置为相通。
[0011]
优选的,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且设置在侧板的底部,所述通槽均与底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为相通。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座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螺栓通孔,所述第二螺栓座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螺栓通孔。
[0013]
优选的,所述箱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两个所述侧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转轴座。
[0014]
优选的,每组所述转轴座均包括两个转轴座,两个所述转轴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
[0015]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轴座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转动轴相接触的转动通孔。
[0016]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
1、该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通过设置保护箱、箱盖、橡胶环和橡胶垫片,将箱盖固定安装在保护箱的顶部上后,防窃器处于保护箱的内腔,通过保护箱和橡胶垫片在套槽内的挤压,使得在保护箱和箱盖的连接处具有良好的方式效果,而且在接线管和防水管处接入到保护箱内腔中的线缆会与环槽内的橡胶环紧紧贴合,使得在线缆的接入处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装置具有在将防窃器安装在室外后能够对防窃器进行良好的防水保护的功能。
[0018]
2、该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通过设置转轴座、把手和转动板,当需要对防窃器进行调试或维修时,将螺栓拆下,使用者通过把手能够方便将整个箱盖带着防窃器从保护箱的内腔中拉出,转动转动板使转动板的侧面不在与侧板的两侧相贴合,可以将转动板的下表面放在保护箱的顶部,可以将整个箱盖带着防窃器暂时放在保护箱的顶部,便于对防窃器进行维修或调试,装置具有能够便于对防窃器进行调试或维修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爆炸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维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箱的全剖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1、保护箱;101、接线管;102、防水管;103、环槽;104、第一螺栓座;2、箱盖;201、套槽;202、侧板;203、底板;204、通槽;205、第二螺栓座;206、转轴座;207、把手;3、橡胶环;4、橡胶垫片;5、转动板;501、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三相电力全自动防窃电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保护箱1和箱盖2,保护箱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接线管101,接线管101远离保护箱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水管102,线缆从接线管101和防水管102接入保护箱1的内腔,从而使得线缆能够与防窃器电性连接,防水管102内均开设有环槽103,开设环槽103是为了方便固定安装橡胶环3,环槽103内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环3,橡胶环3为橡胶材质,线缆需要穿过橡胶环3,而且橡胶环3的内圆表面会与线缆紧紧贴合,保证在线缆接入处能够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
[0028]
箱盖2的下表面开设有与保护箱1相接触的套槽201,套槽201滑动套接在保护箱1的顶部,保护箱1的顶部套在套槽201内,套槽201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4,橡胶垫片4为橡
胶材质,当保护箱1与箱盖2之间固定时,保护箱1与橡胶垫片4在套槽201内进行挤压,从而在保护箱1和箱盖2的连接处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0029]
箱盖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202,箱盖2通过侧板202固定连接有底板203,防窃器安装在箱盖2、底板203和两个侧板202所组成的空间内,底板203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通槽204。
[0030]
保护箱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座104,箱盖2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栓座205,箱盖2通过第一螺栓座104、第二螺栓座205 和螺栓固定连接在保护箱1的顶部。
[0031]
接线管101与保护箱1的内腔设置为相通,防水管102与接线管101设置为相通,这样才能够保证线缆能够从接线管101和防水管102内接入保护箱1的内腔。
[0032]
底板203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202之间且设置在侧板202的底部,通槽 204均与底板20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为相通,开设通槽204是为了防止底板203不会阻碍线缆与防窃器的连接。
[0033]
第一螺栓座10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螺栓通孔,第二螺栓座205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螺栓通孔,将螺栓连接在第一螺栓座104和第二螺栓座205所开设的螺栓通孔内后,就能够对保护箱1和箱盖2 进行固定。
[0034]
该装置通过设置保护箱1、箱盖2、橡胶环3和橡胶垫片4,将箱盖2固定安装在保护箱1的顶部上后,防窃器处于保护箱1的内腔,通过保护箱1 和橡胶垫片4在套槽201内的挤压,使得在保护箱1和箱盖2的连接处具有良好的方式效果,而且在接线管101和防水管102处接入到保护箱1内腔中的线缆会与环槽103内的橡胶环3紧紧贴合,使得在线缆的接入处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装置具有在将防窃器安装在室外后能够对防窃器进行良好的防水保护的功能。
[0035]
箱盖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07,通过把手207方便将整个箱盖2从保护箱1的内腔中拉出,两个侧板20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转轴座 206,每组转轴座206都设置在靠近侧板202底部的位置。
[0036]
每组转轴座206均包括两个转轴座206,两个转轴座206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5,每个转动板5都转动连接在每组转轴座206中的两个转轴座206 之间。
[0037]
转动板5的上表面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01,转轴座20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转动轴501相接触的转动通孔,转动轴501转动连接在转轴座 206所开设的转动通孔内,当转动轴501的侧面不在与侧板202的两侧相贴合,就能够将转动板5放在保护箱1的顶部。
[0038]
该装置通过设置转轴座206、把手207和转动板5,当需要对防窃器进行调试或维修时,将螺栓拆下,使用者通过把手207能够方便将整个箱盖2带着防窃器从保护箱1的内腔中拉出,转动转动板5使转动板5的侧面不在与侧板202的两侧相贴合,可以将转动板5的下表面放在保护箱1的顶部,可以将整个箱盖2带着防窃器暂时放在保护箱1的顶部,便于对防窃器进行维修或调试,装置具有能够便于对防窃器进行调试或维修的功能。
[0039]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防窃器安装在箱盖2、侧板202和底板203 组成的空间内,将套槽201套在保护箱1的顶部,再将螺栓连接在第一螺栓座104和第二螺栓座205内,就能够将防窃器放在保护箱1的内腔,因为套槽201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4,因为橡胶垫片4
为橡胶材质,通过保护箱1 与橡胶垫片4在套槽201内的挤压,使得装置能够在保护箱1和箱盖2的连接处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线缆从接线管101和防水管102处接入保护箱1 的内腔来与防窃器电性连接,而且线缆需要从环槽103中所固定连接的橡胶环3内穿过,且橡胶环3为橡胶材质,使得装置在线缆接入处也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0040]
当需要对防窃器进行调试或维修时,拆卸螺栓,使用者通过把手207方便将整个箱盖2带着防窃器从保护箱1的内腔中拉出,之后转动四组转轴座 206内转动连接的转动板5,使转动板5的侧面不与侧板202的两侧相贴合,就能够将转动板5的下表面放在保护箱1的顶部,这样使得箱盖2能够暂时放在保护箱1的顶部,方便工作人员对防窃器进行调试或维修。
[004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