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距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69967发布日期:2021-01-29 23:2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测距仪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测距仪。


背景技术:

[0002]
激光测距仪常见为塑料壳体,通过模具成型;内部结构及元器件装配到壳体时需要精度调整,操作麻烦,精度一致性差。怎么保证配件安装精度高,加工工序少,降低成本是目前比较大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测距仪的壳体通过模具成型所致的内部结构及元器件装配到壳体时精度调整操作麻烦的缺陷,提供一种保证配件安装精度高,加工工序少,降低成本的测距仪。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测距仪,包括壳体、支架、测量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测量部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可拆卸装配于所述第一壳体并至少大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壳体为型材。
[0005]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壳体为长条形并具有在长度方向的壳体第一端、壳体第二端,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贯通所述壳体第一端、壳体第二端的用于容纳所述支架、测量部的等径内腔。
[0006]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支架为长条形,并具有在长度方向的支架第一端、支架第二端,所述支架第一端配置在所述壳体第一端,所述支架第二端配置在所述壳体第二端。
[0007]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支架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第一端紧配用以对支架第一端相对于壳体第一端在侧向定位。
[0008]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支架第一端设有径向凸缘,所述径向凸缘紧密接触所述壳体第一端的内壁。
[0009]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支架第一端不超出所述壳体第一端,所述支架第一端设有第一径向突出部,所述壳体第一端的侧壁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径向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限制支架向壳体第二端移动。
[0010]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壳体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支架第二端连接并与所述壳体第二端相抵限制支架向壳体第一端移动。
[0011]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二壳体不超出所述壳体第二端,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径向突出部,所述壳体第二端的侧壁具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径向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二缺口内限制支架向壳体第一端移动。
[0012]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呈现为长度方向延伸的两凸缘及形成在所述两凸缘之间的凹部,所述第一壳体该侧的侧壁作为所述凹部的底,所述底上设壳体通孔,所述凹部内装配面板、标识块,所述面板上设面板通孔。
[0013]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面板、标识块与所述凸缘齐平。
[0014]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面板或/和标识块端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对齐并将所述第一径向突出部与第一缺口、第二径向突出部与第二缺口遮蔽。
[0015]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标识块上设有防错插脚。
[0016]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壳体通孔的侧边缘保持边宽。
[0017]
本实用新型截取型材制为第一壳体,测量部安装于支架,将支架与测量部作为一个整体装配于第一壳体,装配简便,精度高;而且第一壳体加工工序少,而且可降低产品成本。用型材作为第一壳体,可利用型材的色彩赋予产品多种色彩样式,且色彩一致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距仪的一个轴侧图;
[0019]
图2为图1所示测距仪的后端的正投影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1所示测距仪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0022]
图5为图4中b-b向剖视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的示意图;
[0024]
图7为图6中c-c向剖面放大图;
[0025]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上装配测量部及内部元器件的轴侧图;
[0026]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上装配测量部的正投影示意图;
[0027]
图10为图9中d-d向剖视图;
[0028]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示意图;
[0029]
图12为图8中移除支架的示意图;
[0030]
图13为图12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31]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标识块的三种示意图;
[0032]
图中标号说明:
[0033]
100壳体,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3壳体第一端,104壳体第二端,105等径内腔,106第一缺口,107第二缺口,108凸缘,109凹部,110底,111第一壳体通孔,112第二壳体通孔,113第二径向突出部,114第二螺钉,115防错插孔,w边宽;
[0034]
200支架,201支架第一端,202支架第二端,203径向凸缘,204第一径向突出部,205第一螺钉,206激光口,207框架槽;
[0035]
300测量部,301信息屏,302第一线路板,303电池,304按键,305第二线路板,306按键架,307充电口;
[0036]
400面板,401面板通孔,402透明窗口;
[0037]
500标识块,501防错插脚;
[0038]
600内芯体;
[0039]
700按键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41]
如图1-5所示,该测距仪包括壳体100、支架200、测量部300、面板400、标识块500及
内部元器件。
[0042]
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
[0043]
如图6-7所示,第一壳体101为从型材上截取设计长度后经简单加工制成。第一壳体101呈长条形并具有在长度方向的壳体第一端103、壳体第二端104,第一壳体内具有贯通壳体第一端、壳体第二端的用于容纳支架、测量部及内部元器件的等径内腔105。壳体第一端103的侧壁具有第一缺口106,壳体第二端104的侧壁具有第二缺口107。第一壳体101的一侧呈现为长度方向延伸的两凸缘108及形成在两凸缘之间的凹部109,第一壳体该侧的侧壁作为凹部的底110,底110上设第一壳体通孔111、第二壳体通孔112,第一壳体通孔供按键外露,第二壳体通孔用于信息屏向外显示信息。其中,壳体通孔侧边缘保持边宽w,该边宽不小于1mm,保证冲裁时保留有足够的垫边尺寸。以壳体通孔邻接凸缘的侧边缘为例,该侧边缘与邻接的第一壳体的侧壁之间确定了边宽的宽度。所述的凹部在型材上自然形成,毋须加工,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一壳体通孔、第二壳体通孔则只需冲裁接口形成,加工方便。
[0044]
第二壳体102呈盖状,其具有与等径内腔的截面相当的轮廓并具有从该轮廓向外延伸出来的第二径向突出部113。
[0045]
支架200用作装配测量部300及内部元器件的基础,并利于与测量部、内部元器件一同装配在第一壳体内的等径内腔。
[0046]
如图8-9、图11所示,支架200为长条形并具有在长度方向的支架第一端201、支架第二端202。支架第一端201设有径向凸缘203、第一径向突出部204。
[0047]
如图8-13所示,支架200的一侧临近支架第一端201的部位装配测量部300,测量部300由支架另一侧的第一螺钉205穿过支架并与设于测量部上的第一螺钉孔连接实现装配。支架第一端201的端面设激光口206,工作时,通过激光口发射和接收激光用以测量。支架200中部装配信息屏301,信息屏301下方装有第一线路板302,第一线路板301通过电线等连接件与测量部300、信息屏301、电池303、按键304等电连接。支架200上靠近支架第二端的位置设有框架槽207,电池303置于框架槽207内,电池上方设第二线路板305,第二线路板上放置有按键架306,按键架上固定按键304,第二线路板305连接有充电口307,充电口307布设在支架第二端202。据此,内部元器件装配在支架上构成一个内芯体600,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装配到第一壳体的等径内腔。
[0048]
如图1-5所示,将内芯体600装配到第一壳体的等径内腔105时,将支架第二端202从壳体第一端103置于等径内腔105中,支架第一端201与壳体第一端103平齐,即将支架第一端配置在壳体第一端、将支架第二端配置在壳体第二端。而且,径向凸缘203紧密接触壳体第一端103的内壁,令支架第一端201与壳体第一端103紧配用以对支架第一端相对于壳体第一端在侧向定位。第一径向突出部204位于第一缺口106内限制支架向壳体第二端移动。第二壳体102与支架第二端202经第二螺钉114连接,第二壳体102与壳体第二端104平齐,且第二径向突出部113位于第二缺口107内使得第二壳体与壳体第二端相抵限制支架向壳体第一端移动。充电口307从第二壳体102露出。据此,即将内芯体装配、固定到壳体。而且通过卸下第二螺钉和第二壳体,即可将内芯体从第一壳体内推出,实现支架与第一壳体的可拆卸装配。所述测量部,在装配到支架时可以做精度调整,便于操作。将内芯体装配到壳体后,毋须再做精度调整。
[0049]
将内芯体装配到壳体后,在第一壳体101外侧对应按键304装上按键帽700。再将面板400、标识块500用胶水等方式固定在凹部109内,且面板400、标识块500与凸缘108齐平,面板400的下端部与壳体第二端104对齐而将第一径向突出部204、第一缺口106遮蔽,标识块500的上端部与壳体第一端103部对齐而将第二径向突出部113与第二缺口107遮蔽。面板400上设面板通孔401供按键帽700露出用于操作,面板400上对应信息屏的位置制为透明窗口402以便从信息屏读取信息。
[0050]
标识块500用作标识,因此其应该按照设定的姿态装配而不能装错,为了防止装错,标识块上设有防错插脚501,在第一壳体101上设有对应的防错插孔115,防错插脚501插入防错插孔115时标识块即按照正确的姿态装配,这是通过将防错插孔、防错插脚按照图14所示的非对称的方式布置实现的,因此,当将图示标识块改变姿态装配时,防错插脚将受到第一壳体的阻挡而不能装配。
[0051]
常见测距仪的标识块与壳体一体并呈突出状,这样的就需要铣削出凹部用于放置面板,而铣削工艺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标识块作为一个零配件装配于壳体上,使得可以在型材上直接成型出凹部,节约了加工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