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采样的水质分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6960发布日期:2021-04-13 22:5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采样的水质分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采样的水质分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保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总磷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污染指标,因此也是水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水环境总磷的检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的水质总磷的检测研究,分析仪分为桌面级台式分析仪和手持便携式分析仪,手持便携式分析仪可在取样现场直接进行水质分析。目前的手持便携式分析仪需要人工将待测样品置入容器取一定量后,再将容器倾斜倒入检测口内完成水质检测,在倾倒过程中可能出现样品洒落在检测口周边器件上,污染其他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采样的水质分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待测样品倒入检测口易洒出检测口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采样的水质分析设备,包括:
5.箱体,在所述箱体的顶板上开设有检测口;
6.检测设备,置于所述箱体内,通过管路与所述检测口相连;
7.取样管,为波纹软管,置于所述检测口顶部,所述取样管包括管体和头部,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头部和所述检测口,在所述头部上设有用于与盛放待测样品的容器的出液端螺纹连接的螺纹区。
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取样管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在未被拉伸状态下的所述取样管的轴向长度。
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顶板上还设有一用于遮挡所述凹槽的开口的挡板。
1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转动连接。
11.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搁置所述容器的置物架,所述置物架包括多个围绕所述检测口周边分布的支架。
12.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管体的管径。
1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上朝向所述取样管的侧面凸出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在所述容器置于所述取样管上方时抵于所述取样管的头部的下方。
1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上还凸出设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方,所述第二支撑部在所述容器置于所述置物架上时抵靠所述容器的外壁。
1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
箱体的侧板转动连接,所述检测设备悬挂于所述安装板。
16.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便于采样的水质分析设备,在其检测口上安装取样管,该取样管采用波纹软管,在使用时可将取样管拉出后直接将与容器的出液端螺纹连接,此时容器的出液端并未对准检测口,再将容器倒置与检测口上方,待测样品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检测口内,以此避免了待测样品从容器倒入检测口的过程中洒出检测口。
附图说明
17.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质分析仪正视图。
18.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质分析仪的侧视图。
19.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质分析仪中箱体顶板于一实施例中立体示意图。
20.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样管与顶板连接于一实施例中的连接示意图。
21.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样管与顶板连接于另一实施例中的连接示意图。
22.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置物架支撑取样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5.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采样的水质分析设备,主要包括箱体1、用于遮挡箱体1开口的箱盖12,和置于箱体1内用于检测水质总磷含量的检测设备。
26.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是由两侧板14,以及置于两侧板14之间的顶板11、底板13和后板所组成的具备一处开口的盒状外壳。箱盖12与箱体1的侧板14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方式可以是,在箱盖12的一侧侧壁上凸出设置第一凸起,相应地,在一处侧板14上对应设置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沿与顶板11或底板13相垂直的方向上层叠,并利用一转轴将已层叠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连接,此时,箱盖12可依转轴相对于箱体1的开口进行翻转。其中,在箱盖12上还可安装有一显示屏,该显示屏可与箱体1内的各类元器件电性连接,通过显示屏可将元器件采集的信号向技术人员进行展示。其显示屏还可采用触摸式显示屏,可供技术人员直接通过显示屏选择所需测量的参数,显示屏通过采集到的选择参数通过分析仪内部的控制器(如单片机,图中未显示)控制检测设备工作。
27.在箱盖12的顶板11直接开设供试剂瓶倒入待测样品的检测口112。
28.在一实施例中,为方便待测样品的倒入,如图3所示,可在检测口112周边设置检测腔111,检测腔111的口径由外向内逐渐收敛至检测口112,此时所形成的检测腔111的侧壁呈斜坡状。
29.在本实用新型中,水质分析仪和盛有待测样品的容器属于两个独立设备,技术人员将水质分析仪提至所需检测水质处,在容器内倒入待测样品,再通过容器将待测样品导入检测口112内,进行水质检测。
30.为便于容器和检测口112之间的连接,避免待测样品从容器倒入检测口112的过程中洒出检测口112,在一实施例中,可在检测口112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与容器螺纹连接的螺纹区,相应地,在容器的出液端外壁攻有外螺纹。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还可在检测口112的上方放置取样管2,取样管2包括管体22和头部21,管体22采用波纹软管,管体22的两端分别连接头部21和箱体1顶板11的检测口112。而在该取样管2的头部21的侧壁上会设有与容器的出液端螺纹连接的螺纹区。在安装容器时,直接由技术人员将取样管2拉出与容器的出液端相螺纹连接,此时容器的出液端并未对准检测口112,最后,将容器倒置与检测口112上方,待测样品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检测口112内。
31.进一步地,为避免取样管2直接暴露于箱体1的外部,在水质分析仪移动过程中碰撞取样管2导致取样管2的管体22破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可在箱体1的顶板11上开设一用于放置取样管2的凹槽113,当取样管2未被拉伸时,凹槽113的深度大于等于取样管2的轴向长度。在箱体1的顶板11上还设置一挡板,用于遮挡凹槽113开口,该挡板的一端可与顶板11直接转动连接,挡板将未使用的取样管2封闭在凹槽113内,避免外界灰尘落入取样管2内。
3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可在箱体1的顶板11的凹槽113内固接有用于搁置容器的置物架,该置物架的高度可低于凹槽113的深度,避免与凹槽113的开口处的挡板干涉,该置物架包括多个支架3,多个支架3在检测口112周边均匀围绕分布,支架3之间形成供取样管2和容器放置的置物空间,支架3供取样管2抵靠,使得取样管2直立于箱体1顶板11的凹槽113内,同时,在容器倒置取样管2上方时用于支撑容器。
33.同时,当容器倒置在置物架上时,如图6所示,为避免容器的重力直接施加于取样管2的管体22,进一步地,取样管2的头部21直径大于管体22直径,相应地,可在支架3的朝向取样管2的侧面上凸出设置有第一支撑部31,其第一支撑部31在容器倒置在取样管2上方时抵于取样管2的头部21下方。在容器倒置与置物架上时,其容器的重力从头部21经第一支撑部31传递至支架3,再传至箱体1的顶板11。
34.进一步地,还可在支架3上设置第二支撑部32,第二支撑部32置于第一支撑部31的上方,第二支撑部32在容器倒置于置物架时抵靠容器外壁,以此来确保容器在导入待测样品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
35.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检测设备在箱体1内的安装,可在箱体1内设置一安装板(图中未显示),该安装板的一侧边与箱体1的侧板14转动连接。检测设备的各元器件通过螺栓、螺钉等紧固件将其悬挂在该安装板上。在安装检测设备时,可将安装板从箱体1内翻转至箱体1外,再进行检测设备的装配。
3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分析仪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37.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
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