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体含水率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3288发布日期:2021-04-21 00:0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体含水率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体含水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用砂样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以保证实际混凝土用砂的含水率达到预期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指标符合工程要求。传统的检测装置通常只设有一个检测单元,导致该检测装置在同一时刻只能检测一份混凝土用砂样品,当需要检测多份混凝土用砂样品时,该检测装置只能通过检测单元依次对每份混凝土用砂样品进行检测,导致整个混凝土用砂样品的检测过程耗时较长,使得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体含水率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在同一时刻只能检测一份混凝土用砂样品,导致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物体含水率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载台组件以及放置在所述载台组件上的多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盛放待测物体并对待测物体进行检测,所述载台组件用于驱动每个所述检测单元同时旋转,以使每个检测单元交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用于输送待测物体,以使待测物体填装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所在位置的检测单元。
6.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容器主体、称重元件以及烘干元件,所述容器主体设置在所述称重元件上,所述烘干元件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内,所述称重元件放置在所述载台组件上;所述容器主体用于盛放待测物体,所述烘干元件用于烘干所述容器主体内的待测物体,所述称重元件用于称取所述容器主体内的待测物体在烘干前后的重量。
7.其中,所述容器主体包括第一容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内的第二容器,其中,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之间形成中空的夹层,所述烘干元件设置在所述夹层内,所述第一容器设置在所述称重元件上,所述第二容器用于盛放待测物体。
8.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内。
9.其中,所述第二容器侧壁上设有临近所述第二容器底部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容器侧壁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二出料口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之间通过排料通道连通,以使所述第二容器内的待测物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出料口、所述排料通道以及所述第一出料口排至外部,所述排料通道内设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闭所述排料通道。
10.其中,所述第二容器内壁的底部上设有斜坡,所述搅拌器设置在所述斜坡上,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斜坡底部。
11.其中,所述载台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元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上的转盘,多个所述检测单元放置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转盘旋转,以使所述转盘带动每个所述检测单元同时旋转。
12.其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输送组件,所述载台组件还用于驱动每个所述检测单元交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用于输送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所在位置的检测单元排放的已测物体。
13.其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清除组件,所述清除组件用于清除高于所述检测单元顶部的待测物体,以使填装后的待测物体和所述检测单元的顶部齐平。
14.其中,所述清除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元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上的清除件,所述清除件和所述检测单元的顶部齐平,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清除件旋转,以使所述清除件清除高于所述检测单元顶部的待测物体。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通过载台组件可驱动每个检测单元同时旋转,以使每个检测单元交替靠近或远离第一输送组件,通过第一输送组件可输送待测物体,以使待测物体填装位于第一输送组件所在位置的检测单元,当其中一个检测单元在填装待测物体时,已填装完待测物体的检测单元通过错开的时间,能够对待测物体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物体含水率检测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20.100、物体含水率检测装置;10、第一输送组件;20、载台组件;021、第一驱动元件;022、转盘;30、检测单元;1、容器主体;11、第一容器;111、第一开口;112、第一容置腔;113、第一出料口;12、第二容器;121、第二开口;122、第二容置腔;123、第二出料口;13、夹层;2、称重元件;3、烘干元件;4、密封件;5、搅拌器;6、排料通道;7、斜坡;31、第一检测单元;32、第二检测单元;33、第三检测单元;34、第四检测单元;35、第五检测单元;40、第二输送组件;50、清除组件;051、第二驱动元件;052、清除件;053、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4.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物体含水率检测装置100,包括第一输送组件10、载台组件20以及放置在载台组件20上的多个检测单元30,检测单元30用于盛放待测物体并对待测物体进行检测,载台组件20用于驱动每个检测单元30同时旋转,以使每个检测单元30交替靠近或远离第一输送组件10,第一输送组件10用于输送待测物体,以使待测物体填装位于第一输送组件10所在位置的检测单元30。
25.通过载台组件20可驱动每个检测单元30同时旋转,以使每个检测单元30交替靠近或远离第一输送组件10,通过第一输送组件10可输送待测物体,以使待测物体填装位于第一输送组件10所在位置的检测单元30,当其中一个检测单元30在填装待测物体时,已填装完待测物体的检测单元30通过错开的时间,能够对待测物体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装置100的检测效率。
26.多个检测单元30均匀分布在载台组件20上,以使载台组件20能够在相同间隔时间内驱动每个检测单元30交替靠近或远离第一输送组件10,从而提高检测装置100的可控性。
27.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30的数量为五个,分别为第一检测单元31、第二检测单元32、第三检测单元33、第四检测单元34以及第五检测单元35,第一检测单元31、第二检测单元32、第三检测单元33、第四检测单元34以及第五检测单元35均匀分布在载台组件20上。
28.在本实施例中,待测物体为混凝土用砂或混凝土用石。
29.检测单元30包括容器主体1、称重元件2以及烘干元件3,容器主体1设置在称重元件2上,烘干元件3设置在容器主体1内,称重元件2放置在载台组件20上;容器主体1用于盛放待测物体,烘干元件3用于烘干容器主体1内的待测物体,称重元件2用于称取容器主体1内的待测物体在烘干前后的重量。已填装后的检测单元30先通过称重元件2称取容器主体1内的待测物体在烘干前的重量,再通过烘干元件3烘干容器主体1内的待测物体,最后通过称重元件2称取容器主体1内的待测物体在烘干后的重量。通过后期计算物体在烘干前后的重量,从而得出物体的含水率。
30.在本实施例中,烘干元件3为电热丝。
31.在本实施例中,称重元件2为电子秤。
32.容器主体1包括第一容器11以及设置在第一容器11内的第二容器12,其中,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2之间形成中空的夹层13,烘干元件3设置在夹层13内,第一容器11设置在称重元件2上,第二容器12用于盛放待测物体。当夹层13中的烘干元件3工作时,烘干元件3对夹层13中的空气进行加热,以使夹层13中的空气升温,高温空气作用在第二容器12的侧壁上,以使整个第二容器12升温,使得第二容器12能够从不同位置烘干其内的待测的物体,从而提高检测单元30的烘干效率。
33.在本实施例中,烘干元件3设置在夹层13的底部。
34.第一容器11设有第一开口111以及连通第一开口111的第一容置腔112,第二容器12设有第二开口121以及连通第二开口121的第二容置腔122,第二容器12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12内,第一开口111环绕第二开口121设置,待测的物体通过第二开口121进入第二容置腔122内,其中,夹层13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12除去第二容置腔122之外的空间内。
3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齐平。
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2均为筒状结构。
37.检测单元30还包括密封件4,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之间通过密封件4密封连接,以使夹层13呈密封状态。通过密封件4密封连接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能够防止外部的水汽或者待测物体进入夹层13内,以免损坏烘干元件3,从而保证烘干元件3的使用寿命。通过密封状态的夹层13能够避免夹层13内的高温空气和外部空气发生对流,以免夹层13内的高温空气流失,从而提高夹层13的热效率,进而提高检测装置100的烘干效率。
38.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2可拆卸连接。当夹层13中的烘干元件3损坏时,通过拆装第二容器12即可更换损坏的烘干元件3,无需更换整个检测单元30,从而降低了检测单元30的更换成本。
39.检测单元30还包括搅拌器5,搅拌器5设置在第二容器12内。通过搅拌器5能够搅拌第二容器12内的待测物体,以使第二容器12内的待测物体均匀受热,从而提高检测装置100的烘干效率。
40.第二容器12侧壁上设有临近第二容器12底部的第二出料口123,第一容器11侧壁上设有对应第二出料口123的第一出料口113,第一出料口113和第二出料口123之间通过排料通道6连通,以使第二容器12内的待测物体依次通过第二出料口123、排料通道6以及第一出料口113排至外部,排料通道6内设有阀门,阀门用于开闭排料通道6。通过排料通道6连通第一出料口113和第二出料口123,能够防止待测物体通过第二出料口123进入夹层13内,以免损坏烘干元件3,从而保证烘干元件3的使用寿命。
41.第二容器12内壁的底部上设有斜坡7,搅拌器5设置在斜坡7上,第二出料口123设置在斜坡7底部。通过搅拌器5搅拌第二容器12内的待测物体,以使第二容器12内的待测物体通过斜坡7直接滑入设置在斜坡7底部的第二出料口123,使得待测物体无法残留在第二容器12的边角位置,以免残留在第二容器12内的待测物体影响下次的检测结果,从而提高检测装置100的检测精度。
42.第二出料口123位于第一出料口113的上方,以使排料通道6从第二出料口123至第一出料口113的方向向下倾斜。通过向下倾斜的排料通道6能够方便待测物体排放,从而提高待测物体的排放效率。
43.载台组件20包括第一驱动元件021以及设置在第一驱动元件021上的转盘022,多个检测单元30放置在转盘022上,第一驱动元件021用于驱动转盘022旋转,以使转盘022带动每个检测单元30同时旋转。
4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元件021为电机,转盘022为圆形转盘022。
45.在本实施例中,当载台组件20驱动其中一个检测单元30靠近第一输送组件10时,启动第一输送组件10,以使第一输送组件10将待测物体填装位于第一输送组件10所在位置的其中一个检测单元30内。经过预设时间后,当其中一个检测单元30装满后,载台组件20驱动相邻检测单元30靠近第一输送组件10,反复上述操作,从而使第一输送组件10将待测物
体填装位于第一输送组件10所在位置的检测单元30内。
4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组件10为传送带。
47.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输送组件40,载台组件20还用于驱动每个检测单元30交替靠近或远离第二输送组件40,第二输送组件40用于输送位于第二输送组件40所在位置的检测单元30排放的已测物体。通过第二输送组件40能够输送检测单元30排放的已测物体,从而提高检测装置100的自动化程度。
48.具体地,当载台组件20驱动其中一个检测单元30靠近第二输送组件40时,位于第二输送组件40所在位置的其中一个检测单元30排放的已测物体掉落至第二输送组件40上,启动第二输送组件40,以使第二输送组件40输送其中一个检测单元30排放的已测物体,经过预设时间后,当其中一个检测单元30的已测物体完全排放后,载台组件20驱动相邻检测单元30靠近第二输送组件40,反复上述操作,从而通过第二输送组件40输送每个检测单元30排放的已测物体。
49.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组件40为传送带。
50.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清除组件50,清除组件50用于清除高于检测单元30顶部的待测物体,以使填装后的待测物体和检测单元30的顶部齐平。通过清除组件50能够使填装后的待测物体和检测单元30的顶部齐平,以使每个检测单元30填装的待测物体的高度能够保持一致,使得每个检测单元30填装的待测物体的重量相差不大,从而提高检测装置100的检测精度。
51.清除组件50包括第二驱动元件051以及设置在第二驱动元件051上的清除件052,清除件052和检测单元30的顶部齐平,第二驱动元件051用于驱动清除件052旋转,以使清除件052清除高于检测单元30顶部的待测物体。
52.清除组件50还包括支撑件053,第二驱动元件051设置在支撑件053的顶部。
5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元件051为电机,清除件052为扇形状,支撑件053为支撑柱。
54.在本实施例中,清除件052为铁制品。
55.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输送组件10、载台组件20、检测单元30、第二输送组件40以及清除组件50连接,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第一输送组件10、载台组件20、检测单元30、第二输送组件40以及清除组件50工作。
56.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和控制器连接,显示器用于显示控制器发送的数据。
57.工作原理:
58.控制器启动第一输送组件10,以使第一输送组件10将待测物体填装至第一检测单元31的容器主体1内。控制器启动第一检测单元31的搅拌器5,以使搅拌器5搅拌容器主体1内的待测物体。经过预设时间后,当第一检测单元31装满后,控制器关闭第一输送组件10并启动清除组件50,以使第二驱动元件051驱动清除件052旋转,从而使清除件052清除高于第一检测单元31的容器主体1顶部的待测物体。经过预设时间后,控制器关闭清除组件50并启动载台组件20,以使第一驱动元件021驱动转盘022旋转,从而使转盘022带动每个检测单元30同时旋转。当转盘022带动第五检测单元35移动至第一输送组件10的所在位置时,控制器关闭载台组件20并启动第一输送组件10,以使第一输送组件10将待测物体填装至第五检测
单元35的容器主体1内。在转盘022转动的同时,第一检测单元31的称重元件2称取容器主体1内的待测物体在烘干前的重量,并将称取的重量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第一检测单元31的烘干元件3,以使烘干元件3烘干容器主体1内的待测物体。经过预设时间后,当第一检测单元31的容器主体1内的待测物体烘干后,控制器关闭第一检测单元31的烘干元件3,第一检测单元31的称重元件2称取容器主体1内的待测物体在烘干后的重量,并将称取的重量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载台组件20,以使第一驱动元件021驱动转盘022旋转,从而使转盘022带动每个检测单元30同时旋转。当转盘022带动第一检测单元31移动至第二输送组件40的所在位置时,控制器关闭载台组件20,第一检测单元31的阀门打开,以将已测物体排放至第二输送组件40上,控制器启动第二输送组件40,以使第二输送组件40输送第一检测单元31排放的已测物体,待第一检测单元31的已测物体完全排放后,第一检测单元31的阀门关闭。反复上述操作,控制器通过读取多个检测单元30的称重数据,精确计算物体的含水率,并将计算的结果通过显示器显示。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