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2305发布日期:2021-09-18 00:5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样品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样品检查装置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基于在2019年9月18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9

169073号以及2020年9月17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20

155932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领域
3.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样品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4.现有技术中,已知有一种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来分析从被检者采集的样品中所包含的对象物质的样品检查装置。这样的样品检查装置例如具有:固定有与对象物质(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的磁性微粒、固定有与对象物质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的光波导、以及产生磁场的磁场施加部,并且通过抗原抗体反应使对象物质与光波导表面结合,并基于经由与对象物质结合后的光波导接收的光的光量来进行测定。
5.图10是用于说明样品检查装置的一例的图。如图10所示,样品检查装置20具有光波导型传感器芯片(sensor chip)200、光源210、受光元件211、第一磁场施加部220、第二磁场施加部221以及控制电路230。第一抗体201固定在光波导型传感器芯片200的一部分表面上。此外,作为测定对象的试料203由含有从被检者采集的样品中所含的抗原204以及固定有第二抗体205的磁性微粒206的液体构成,并从试料滴落口207滴落。此外,光波导型传感器芯片200被固定保持在检查盒(cartridge)208中。
6.在试料203中,抗原204与第二抗体205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然后,为了使抗原204与第一抗体201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控制电路230通过第二磁场施加部221施加磁场以产生沿着第二磁场施加部的方向的磁力。由此,磁性微粒206与第二抗体205和抗原204一起被吸引到第一抗体201。结果,可以促进抗原204与第一抗体201之间的抗原抗体反应。此外,在抗原抗体反应时,控制电路230停止由第二磁场施加部221进行的磁场施加。接着,控制电路230通过第一磁场施加部220施加磁场以产生沿第一磁场施加部方向的磁力,以使没有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的磁性微粒206从第一抗体201附近分离。由此,仅其中第二抗体205经由抗原204与第一抗体201结合的磁性微粒206残留在光波导209附近,并且其中第二抗体205未经由抗原204与第一抗体201结合的磁性微粒206从光波导209的附近分离。
7.从光源210发出的光在光波导型传感器芯片200中传播,并被受光元件211接收。受光元件211测量在光波导型传感器芯片200中传播的光的光量。由于当其中第二抗体205经由抗原204与第一抗体201结合的磁性微粒206残留在光波导209附近时,在光波导上的第一抗体201附近的瞬逝(evanescent)光的光吸收或散射效率变大,因此由受光元件211接收的光量减少。样品检查装置使用该特征来测量是否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8.然而,在有些情况下,由于试料未处于最佳的保存温度,因此会降低检测灵敏度并延长检查时间,进而降低检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检查效率的样品检查装置。
10.实施方式的样品检查装置是使用收容有试料的检查盒来进行检查的样品检查装置,并且具有壳体、保持部、开口部以及温度调节部。保持部保持所述检查盒。开口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且供试料容器插入其中。温度调节部调节在插入所述开口部中的所述试料容器内的试料的温度。
11.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样品检查装置的检查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口部以及温度调节部的一个例子的图;
13.图1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口部以及温度调节部的一个例子的图;
14.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查者的检查步骤的流程图;
15.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查者的检查步骤的流程图;
16.图4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17.图4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18.图4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19.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20.图6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21.图7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22.图8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口部以及温度调节部的一个例子的图;
23.图9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24.图10是用于说明样品检查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参照附图对样品检查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内容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实施方式可以与其他实施方式以及现有技术结合。此外,在下述说明中,对相同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
26.(第一实施方式)
27.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是使用收容有试料的检查盒进行检查的样品检查装置,从而提高检查效率。具体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通过调节试料的温度来提高抗原抗体反应的效率,提高检测灵敏度并缩短检查时间,从而提高检查效率。
28.如上所述,样品检查装置通过使用与对象物质(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的抗原抗体反应,来使对象物质与光波导的表面结合,并基于由与抗原结合后的光波导而接收的光的光量来进行检查。抗原抗体反应根据温度而具有不同的反应效率,例如在蛋白质(protein)的情况下,反应效率在相当于体温的约37℃至42℃较高。因此,在本技术中,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温度调节以促进抗原抗体反应。
29.在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中,可以针对抗原与固定在磁性微粒上的抗体之间的抗原抗体反应、以及抗原与固定在检查盒(光波导型传感器芯片)上的抗体之间的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温度调节。具体地,样品检查装置通过在抗原抗体反应之前调节样品以及试剂的温度,来促进上述抗原抗体反应。另外,样品检查装置通过在抗原抗体反应过程中调节样品以及试剂的温度,来促进上述抗原抗体反应。以下,将对这些进行说明。
30.首先,对通过在抗原抗体反应之前调节样品以及试剂的温度来促进抗原抗体反应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具有:壳体、在壳体内部保持检查盒的保持部、设置在壳体中并且供试料容器插入其中的开口部、以及用于调节插入到开口部中的试料容器内的试料的温度的温度调节部。
31.壳体是样品检查装置的外装壳体,并收容保持检查盒的保持部等各种装置类。保持部例如是底座,并且在壳体内保持检查盒。开口部中插入有混合了检查对象物质(抗原)和试剂的试料容器,以保持插入的试剂容器。温度调节部调节插入开口部中的试料容器内的试料(抗原以及试剂)的温度。
32.图1a和图1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口部以及温度调节部的一个例子的图。例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开口部是供收容有试料的瓶(bottle)1插入其中的保持器(holder)2,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试料容器是瓶1。在瓶1中收纳要滴落至检查盒的试料滴落口的试料。在使用样品检查装置进行检查时,检查者首先从被检者采集样品并将采集的样品与试剂混合以制备试料。例如,检查者通过将从被检者采集的样品放入收容有检查用试剂的瓶1中并搅拌,来使样品与试剂混合。例如,在以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为测定对象的情况下,通过由表面活性剂等构成的试剂来破坏流感病毒的膜蛋白,并且将核蛋白洗脱在试剂中。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抗原相当于该核蛋白。
33.如图1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中,第一温度调节部3设置在保持器2的内部,在将瓶1收纳在保持器2中时,调节在瓶1内的样品以及试剂的温度。例如,检查者将从被检者采集的样品放入收容有试剂的瓶1中使样品与试剂混合,并将瓶1收纳在保持器2中。
34.在此,瓶1以瓶1的滴落口朝上的方式插入到保持器2中,所述瓶1的滴落口用于使试料从瓶1滴落至检查盒。例如,如图1a所示,以使瓶1的喷嘴(nozzle)的顶端朝上的方式插入到保持器2中。由此,可以抑制试料从滴落用喷嘴溢出。
35.第一温度调节部3根据试料的类别改变温度。具体地,第一温度调节部3根据抗原的类别来调节设定的温度。例如,在抗原是蛋白质的情况下,第一温度调节部3将试料的温度调节至45℃以下。此外,第一温度调节部3调节输出,以使得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例如,第一温度调节部3具有温度传感器并且调节输出,以使得由温度传感器取得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36.第一温度调节部3通过使瓶1与第一温度调节部3彼此接触或接近的电阻加热(焦耳(joule)热)或感应加热(电磁感应)、或者使瓶1与第一温度调节部3彼此不接触的电介质加热或红外加热来实现。例如,在电阻加热的情况下,第一温度调节部3由导线形成,并且通过使电流流过该导线的电阻来发热,并且经由瓶1来加热样品以及试剂。
37.另外,例如,在电介质加热的情况下,瓶1由钢铁、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或铜等金属、碳材料、或包含它们的材料形成。第一温度调节部3具有线圈(coil),并且通过使交
流电流过该线圈,来在瓶1的材料中产生交变磁场并产生涡流,以加热样品以及试剂。
38.另外,例如,感应加热是指所谓的微(micro)波。第一温度调节部3通过施加高频电压,以使样品与试剂的分子的方向一同对齐,并改变电压的方向以反转分子的偶极子,使分子彼此接触并产生摩擦热,以加热样品以及试剂。
39.另外,例如,红外加热使用卤素加热器(halogen heater)或碳加热器(carbon heater),并且第一温度调节部3对样品以及试剂照射红外线,来通过红外线的能量(energy)使分子振动,从而将照射的红外线转换成热能,以加热样品以及试剂。
40.此外,上述示例仅仅是一个例子,并且第一温度调节部3不限定于上述示例。例如,除了上述示例之外,第一温度调节部3还可以通过利用珀耳帖(peltier)元件等的热电效应来加热样品以及试剂。
41.如上所述,第一温度调节部3可以通过电阻加热、感应加热、电介质加热、红外加热、热电效应等来调节包括样品以及试剂的试料的温度。在此,在使用使瓶1与第一温度调节部3彼此接触或接近的电阻加热、感应加热、电介质加热以及热电效应的情况下,第一温度调节部3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样品以及试剂的温度调节。另外,在使用使瓶1与第一温度调节部3彼此不接触的电介质加热或红外加热的情况下,可以在瓶1与第一温度调节部3之间设置足够的间隙,从而即使瓶1的形状或尺寸(size)改变,也可以照原样使用。例如,优选地,瓶1的形状或尺寸针对各测量对象而改变。另外,第一温度调节部可以直接调节试料的温度、或者可以通过调节容器(瓶1)的温度以调节试料的温度。调节容器的温度可以被视为是调节试料的温度。
42.如图1a所示,第一温度调节部3可以构成为调节温度,而与瓶1是否被收纳在保持器2中无关,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瓶1被收纳在保持器2中时,调节温度。在这种情况下,样品检查装置还具有检测试料容器插入到开口部的检测部、以及基于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通过温度调节部进行的温度调节的控制部。例如,如图1b所示,相对于保持器2,设置有作为检测部的一个例子的瓶检测部4、以及作为控制部的一个例子的温度控制电路5。
43.瓶检测部4检测到瓶1被收纳在保持器2中,并且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温度控制电路5。具体地,在瓶1被收纳在保持器2中时,瓶检测部4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温度控制电路5。在此,瓶检测部4可以使用机械传感器(sensor)的限位传感器(limit sensor)、或者光学传感器等来实现。此外,传感器的类别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可以检测到瓶1的收纳即可。
44.温度控制电路5根据瓶检测部4的输出,来控制第一温度调节部3。具体地,温度控制电路5当从瓶检测部4接收到指示瓶1被存储在保持器2中的检测信号时,开始通过第一温度调节部3进行温度调节。另外,温度控制电路5在从瓶检测部4接收输出的期间,继续通过第一温度调节部3进行温度调节。然后,在不再接收到来自瓶检测部4的检测信号的情况下,温度控制电路5停止由第一温度调节部3进行的温度调节。
45.这样,由于通过执行控制以仅在瓶1被存储在保持器2中的状态下进行温度调节,可以在瓶1未被收纳在保持器2中时关闭第一温度调节部3,因此可以抑制电力消耗。另外,在第一温度调节部3是感应加热或电介质加热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另一方面,如图1a所示,通过始终打开第一温度调节部以进行温度调节,可以省略复杂的控制,并且在电阻加热或红外加热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
46.图1a和1b中所示的保持器2设置于壳体。具体地,保持器2设置在壳体的上表面上
或在壳体内部。此外,对于该点,在后面详细说明。
47.接着,参照图2和图3对检查者在调节温度时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图2和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查者的检查步骤的流程图(flowchart)。如图2所示,检查者首先从袋中分别取出瓶1以及检查盒(步骤(step)s21),并从被检者采集样品(步骤s22)。例如,检查者用棉签采集鼻拭子。
48.然后,检查者将采集的样品放入瓶1内,与瓶1内的试剂混合(步骤s23),并将带有喷嘴的盖(cap)安装在瓶1上(步骤s24)。此后,检查者将安装有带喷嘴的盖的瓶1收纳在保持器2中(步骤s25)。在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在保持器2的内部具有上述的第一温度调节部3,以根据放入瓶1中的抗原的类别来调节试料的温度。
49.在此,可以预先设定瓶1被收纳在保持器2中的时间。例如,根据试料达到目标温度为止的时间,来设定瓶1被收纳保持器2中的时间。
50.另一方面,检查者将在步骤s21中从袋中取出的检查盒安装到壳体中的保持部(底座)上(步骤s26)。然后,检查者将在步骤s25中调节了温度的试料滴落至检查盒(步骤s27),并丢弃瓶1。此外,滴落至检查盒的试料中的磁性微粒以及固定在其上的抗体可以预先包含在安装在瓶1上的盖中,或者可以包含在试剂中。
51.此后,检查者操作样品检查装置以使用光波导型传感器芯片来测量检查盒中的抗原抗体反应,并判定是否存在测量对象,即阳性或阴性,并输出(步骤s28)。然后,当测量完成时,检查者回收检查盒并丢弃(步骤s29),并结束检查。
52.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的运用方法,还存在这样的方法:首先,将瓶1收纳在保持器2中并进行温度调节,然后将从被检者采集的样品放入收纳有试剂的瓶1中,使试剂与样品混合,并安装滴落用喷嘴来使试料滴落至检查盒。
53.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所示,检查者首先从袋中分别取出瓶1和检查盒(步骤s31),并将瓶1收纳在保持器2中(步骤s32)。在此,配置在保持器2中的第一温度调节部3调节瓶1中的试剂的温度。
54.然后,检查者从被检者采集鼻拭子等样品(步骤s33),并将采集的样品放入瓶1中,使其与在瓶1中的试剂混合(步骤s34)。此后,检查者将带喷嘴的盖安装到瓶1上(步骤s35)。此外,图3中的步骤s36至s39是与图2中的步骤s26至s29相同的步骤,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55.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可以在步骤s25的工序中加热样品以及试剂。或者,可以在步骤s32的工序中加热试剂。结果,可以促进步骤s28或步骤s38的工序中的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可以提高样品检查装置的检测灵敏度,并且可以缩短检查时间。另外,由于可以在检查时使试剂温度保持恒定,而与检查用试剂的保存温度(例如在冰箱的情况下是约5℃,在室温保管的情况下是约20℃)无关,因此可以稳定地得到准确的检查结果。
56.此外,现有技术中,在步骤s24的工序之后,有时会一边单手握住瓶1,一边执行步骤s26的工序,但是通过步骤s25(或步骤s32)的工序,可以将瓶1稳定地收纳在保持器2中,从而提高检查者的易用性。此外,降低了样品和试剂溢出的风险,并且可以减少步骤s22的工序的重做(样品的重新采集)。
57.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具有保持器2,所述保持器2设置有用于调节瓶1内的试料的温度的第一温度调节部3。该保持器2可以设置在样品检查装置的
壳体的能够从外部直接进入(access)的部分中。图4a至图4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58.如图4a所示,样品检查装置10具有壳体10a、输入接口(interface)10b、以及显示部10c。然后,在样品检查装置10中,例如,如图4a所示,在壳体10a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持器2,所述保持器2具有第一温度调节部3。由此,可以在易于从外部进入的位置加热检查前的试料瓶,并且可以降低检查开始前试料的温度下降的程度。此外,由于接下来待检查的被检者的瓶1被载置在壳体10a上,因此可以减少从被检者采集有样品的瓶1与其他被检者的瓶1搞错的风险(risk)。另外,如图4a所示,通过在瓶1上设置标签,并且在该标签上记载被检者的名称或与被检者相关的编号,从而可以减少取错瓶1的风险。
59.此外,保持器2以作为瓶1的试料滴落口的喷嘴的顶端朝上收纳的方式设置在在壳体10a中,从而可以防止试料溢出。此外,保持器2以从壳体10a可拆卸的方式设置。这样,即使在样品等溢出至保持器2内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保持器2从壳体10a中拆卸并用水清洗,并且可以保持凹入的保持器2(开口部)的卫生状态。
60.输入接口10b接收用于选择样品、输入数值、切换模式(mode)等操作。例如,输入接口10b接收设定温度的输入操作。输入接口10b通过开关(switch)、按钮(button)、通过触摸操作面来执行输入操作的触摸板(touch pad)、由显示画面与触摸板一体形成的触摸显示器(touch monitor)、使用光学传感器的非接触输入电路、以及声音输入电路等来实现。输入接口10b连接至控制电路(未图示),将从操作者接收到的输入操作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至控制电路。
61.显示部10c显示供检查者使用输入接口10b输入各种设定请求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或者在样品检查装置10上显示显示信息等。另外,显示部10c还显示各种消息(message)以及显示信息,以将样品检查装置10的处理状态和处理结果通知操作者。另外,显示部10c可以具有扬声器(speaker)并输出声音。此外,显示部10c是通知部的一个例子。
62.例如,显示部10c通知指示可以使试料从瓶1滴落至检查盒的信息。作为一个例子,显示部10c显示第一温度调节部3的温度调节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显示部10c的显示的控制电路(未图示)从瓶检测部4接收指示瓶1被存储在保持器2中的检测信号。然后,控制电路以从接收到检测信号起的经过时间或者接收到检测信号作为触发,以在显示部10c上显示规定时间的减法计时器(timer)。由此,检查者可以判断试料的温度是否被充分调节,从而可以更可靠地促进抗原抗体反应。
63.此外,显示部10c还可以取得试料瓶的温度,并与显示温度调节时间一起显示该温度、或者代替温度调节时间的显示而显示该温度。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显示部10c的显示的控制电路取得由第一温度调节部3中所包括的温度传感器取得的温度信息。然后,控制电路在显示部10c上显示取得的温度信息。
64.在此,样品检查装置10中作为可动部存在用于装卸和更换检查盒的装载(loading)部。即,样品检查装置10具有用于将检查盒配置在测量位置处的装载部,所述测量位置位于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光源或受光元件等附近。装载部例如是图4b所示的托盘(tray)10d。托盘10d具有保持检查盒的底座,并根据检查者的操作被收纳在壳体10a中或从壳体10a中抽出。例如,当检查者将瓶1存储在保持器2中并且经过规定时间时,检查者如图
4b的右图所示抽出托盘10d,使试料滴落到保持在底座上的检查盒的滴落口,并将托盘10d收纳在壳体10a中。
65.例如,在具有图4b所示的装载部的样品检查装置10的情况下,通过将保持器2设置在在壳体10a的上表面,从而即使在装载部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保持器2的位置被固定的状态,可以减少由于装载部的移动引起的试料的泄漏,并且可以保持壳体10a的卫生状况。
66.在上述示例中,对将保持器2设置在壳体10a的上表面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并且例如,可以是将保持器2设置在壳体10a内的情况。例如,如图4c所示,在样品检查装置10构成为具有上部壳体10e以及下部壳体10f的情况下,保持器2设置在壳体内部。
67.图4c所示的样品检查装置10配置为,使得上部壳体10e相对于下部壳体10f相对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将底座设置在下部壳体10f上,检查者通过使上部壳体10e相对于下部壳体10f滑动(slide),以使设置在下部壳体10f的底座露出,从而将检查盒安装在露出的底座上。即,图4c中的装载部是上部壳体10e和下部壳体10f,并且可以通过改变上部壳体10e相对于下部壳体10f的位置,来将检查盒配置在测量位置。
68.在这样的样品检查装置10的情况下,例如,如图4c所示,保持器2设置在下部壳体10f的上表面。即,通过使上部壳体10e相对于下部壳体10f滑动来露出保持器2。操作者通过使上部壳体10e相对于下部壳体10f滑动,来露出底座和保持器2,以将检查盒安装在底座上,并将瓶1存储在保持器2中。然后,当检查者将瓶1存储在保持器2中并经过规定时间时,使试料滴落至保持在底座上的检查盒的滴落口,并使上部壳体10e相对于下部壳体10f沿相反方向滑动以开始测量。这样,通过将保持器2设置在下部壳体10f中,可以减小收容在瓶1内的试料溢出的可能性。
69.接着,对在抗原抗体反应过程中通过调节样品以及试剂的温度来促进抗原抗体反应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第一温度调节部3之外,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调节部,所述第二温度调节部用于调节保持在底座上的检查盒内的试料的温度。
70.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样品检查装置10具有光源110、受光元件111、第一磁场施加部120、第二磁场施加部121、控制电路130、具有保持部140a的底座140、以及第二温度调节部150。然后,样品检查装置10以保持在底座140上的检查盒108为对象进行检查。
71.检查盒108设置有用于放入试料的反应室,在保持器2中收纳的瓶1内进行了温度调节的试料从试料滴落口滴落。此外,光波导型传感器被固定保持于检查盒108。
72.光源110向检查盒108发射光。光源110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或激光二极管(ld:laser diode)。受光元件111接收来自检查盒108的光并测量光强度。受光元件111例如是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
73.第一磁场施加部120通过产生磁场并将产生的磁场施加到检查盒108中的感测区域(sensing area),来改变感测区域内的磁性微粒的位置。例如,第一磁场施加部120通过对检查盒108施加磁场,以使磁性微粒在沿第一磁场施加部120侧的方向(第一方向)移动。
74.第二磁场施加部121通过产生磁场并将产生的磁场施加到检查盒108中的感测区
域,来改变感测区域中的磁性微粒的位置。例如,第二磁场施加部121对检查盒108施加磁场,以使磁性微粒沿第二磁场施加部121侧的方向(第二方向)移动。
75.底座140被配置在第一磁场施加部120与第二磁场施加部121之间,并且保持检查盒108。具体地,底座140具有用于固定保持检查盒的保持部140a,以保持安装在保持部140a上的检查盒108。
76.控制电路130控制分别在第一磁场施加部120以及第二磁场施加部121中产生磁场的时刻(timing)和停止产生磁场的时刻。具体地,在检查盒108安装在底座140上的状态下,控制电路130通过控制流过各磁场施加部的线圈(未图示)的电流,从而控制通过第一磁场施加部120和第二磁场施加部121开始或停止施加磁场。另外,控制电路130还根据由输入接口10b接收的各种请求来执行控制。
77.第二温度调节部150调节滴落至检查盒108内的试料的温度。例如,如图5所示,第二温度调节部150搭载在底座140上。在此,与第一温度调节部3同样地,第二温度调节部150通过电阻加热、感应加热、电介质加热、红外加热以及热电效应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另外,第二温度调节部150还可以调节输出,以使得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例如,第二温度调节部150具有温度传感器,并且调节输出,以使得由温度传感器取得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此外,第二温度调节部可以直接调节试料的温度、或者可以通过调节容器(检查盒108)的温度来调节试料的温度。调节容器的温度可以被视为是调节试料的温度。
78.此外,尽管未图示,但是可以将检查盒检测部设置在底座140上,并且根据来自检查盒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来打开或关闭第二温度调节部150的温度调节。在这种情况下,检查盒检测部检测到检查盒108安装在底座140上,并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温度控制电路5。与对第一温度调节部3的控制同样地,温度控制电路5根据从检查盒检测部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来控制第二温度调节部150的打开或关闭。
79.这样,即使在检查盒108内,也可以通过第二温度调节部150将在滴落至检查盒108之前在瓶中被调节了温度的试料的温度保持在例如约40℃的规定温度。即,由于即使在图2的流程图中的s28的工序中也可以保持规定温度,因此可以进一步促进抗原抗体反应。此外,第二温度调节部150仅需要将滴落至检查盒108内的试料的温度保持基本恒定,而不必测量试料的温度。因此,可以通过更简单的控制来调节试料温度。此外,由于可以将第二温度调节部150的温度设定为约40℃,因此也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性。
80.以下,对样品检查装置10的测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样品检查装置10中,使包含从被检者采集的样品和磁性微粒的试料从检查盒108的试料滴落口滴落至反应室。此处,在试料中,样品中所包含的抗原与固定在磁性微粒上的抗体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彼此结合。
81.然后,控制电路130进行控制以通过第二磁场施加部121对检查盒108施加磁场。由此,磁性微粒移动至光波导型传感器侧。即,可以使与固定在磁性微粒上的抗体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而彼此结合的抗原移动到光波导型传感器侧,从而促进抗原与固定在光波导型传感器上的抗体之间的抗原抗体反应。此外,在抗原与固定在光波导型传感器上的抗体之间的抗原抗体反应的过程中,控制电路130停止由第二磁场施加部121施加的磁场。
82.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中,由于通过第一温度调节部3对瓶1内的试料的温度进行调节,因此使滴落至检查盒108的试料的温度成为适当的温度,从而可以促进上述抗原抗体反应。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中,由于可以通过第二
温度调节部150来对检查盒108内的试料的温度进行调节,因此可以进一步促进上述抗原抗体反应。结果,样品检查装置10还可以缩短检查时间。
83.然后,当进行抗原抗体反应时,控制电路130进行控制以通过第一磁场施加部120对检查盒108施加磁场。由此,可以从光波导型传感器附近将由于不经由抗原与固定在光波导型传感器上的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不与传感器结合的磁性微粒分离,从而能够提高检查精度。此外,通过第一磁场施加部120施加的磁场的强度被控制为,使得通过与固定在光波导型传感器上的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结合的磁性微粒不会分离。
84.此后,光源110对检查盒108发射光。从光源110发射的光在光波导型传感器内部反射并进行传播。在此,通过在光波导型传感器内部反射并进行传播的光,来在光波导型传感器中产生瞬逝(evanescent)光等近场光。近场光是当光在光波导型传感器与反应室之间的界面处进行全反射时,在该界面处产生的光。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近场光被与光波导型传感器的最表面结合的磁性微粒吸收和散射。在此,近场光的吸收效率和散射效率与磁性微粒的量相应地增加。
85.因此,通过基于由受光元件111测量的光强度和作为基准的光强度来计算光强度的降低率,从而可以获得光波导型传感器附近的磁性微粒的量。然后,基于获得的磁性微粒的量,来计算样品中抗原的量或浓度。
86.此外,与第一温度调节部3同样地,第二温度调节部150也可以根据抗原的类别改变设定温度。例如,在抗原是蛋白质的情况下,第二温度调节部150将试料的温度调节至45℃以下。为了改变第一温度调节部3以及第二温度调节部150中的设定温度,例如,使用输入接口10b。例如,检查者通过输入接口10b一边观察显示部10c一边输入设定温度或选择样品。由此,控制电路130改变第一温度调节部3和第二温度调节部150中的至少一个的设定温度。
87.或者,为了改变第一温度调节部3和第二温度调节部150中的设定温度,例如,使用识别信息(qr码(注册商标)或字符等)。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电路130作为取得部取得贴附在瓶1上的识别信息。然后,在控制电路130的控制下,第一温度调节部3和第二温度调节部150基于识别信息来调节瓶1内的试料的温度。例如,将字符和标签(qr码(注册商标))或rf

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er:射频标识符)等识别信息贴附在瓶1上,从而第一温度调节部3和第二温度调节部150基于这些识别信息来调节温度。
88.在此,例如,在将字符和标签贴附在瓶1上的情况下,通过照相机读取这些字符和标签,并且样品检查装置10取得读取到的识别信息。即,通过照相机与样品检查装置10连接,控制电路130取得由照相机读取的识别信息,并且改变第一温度调节部3和第二温度调节部150中的至少一个的设定温度,以达到与取得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温度。
89.另外,在将rf

id贴附在瓶1上的情况下,通过读取器来读取该id,样品检查装置10取得读取到的识别信息。即,样品检查装置10具有读取器(reader),并且控制电路130取得由读取器读取的识别信息,并且改变第一温度调节部3和第二温度调节部150中的至少一个的设定温度,以达到与取得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温度。
90.在此,字符或标签以及rf

id等识别信息包括例如检查对象(例如作为对象的蛋白质等)的信息。控制电路130根据取得的识别信息中所包括的检查对象,来改变第一温度调节部3和第二温度调节部150中的至少一个的设定温度。此外,设定温度是预先针对检查对
象而设定的,并且被保持在样品检查装置10中。
91.此外,识别信息所贴附的位置不限于瓶1。例如,可以在检查盒108上将检查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显示,并通过照相机(camera)对该识别显示进行拍摄,控制电路130基于该拍摄的检查对象,来改变第一温度调节部3和第二温度调节部150中的至少一个的设定温度。
92.如上所述,通过根据检查对象(抗原)的类别改变设定温度,从而可以调节为适当的温度,以促进样品的抗原抗体反应,进而,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并缩短检查时间。
93.另外,上述识别信息不仅可以包括检查对象的信息,还可以包括被检者的信息。例如,用于识别被检者的标签被粘贴到瓶1上。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电路130取得由照相机读取的识别信息,并将取得的识别信息中所包括的被检者的信息与检查结果的信息相关联。由此,样品检查装置10可以防止取错样品。
94.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底座140将检查盒108保持在壳体内部。保持器2设置在壳体中,并且供瓶1插入。第一温度调节部调节插入到保持器2中的瓶1内的试料的温度。因此,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可以调节样品和试剂的温度,从而可以促进抗原抗体反应,并提高检查效率。
95.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保持器2设置在壳体10a的上表面。因此,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可以在装置附近进行温度调节,并且可以有效地进行温度调节,而不使用用于进行温度调节的其他设备。
96.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保持器2设置在壳体内部。因此,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可以在装置附近进行温度调节,并且可以有效地进行温度调节,而不使用用于进行温度调节的其他设备。
97.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瓶1以瓶1的喷嘴朝上的方式插入保持器2中,所述喷嘴用于使试料从瓶1中滴落至检查盒108。因此,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可以防止样品溢出,减少了用于再次采集样品的劳力,并且可以提高检查效率。
98.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一温度调节部3和第二温度调节部150根据试料的类别,来改变温度。因此,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可以根据样品的类别在最佳温度下进行抗原抗体反应。
99.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一温度调节部3和第二温度调节部150将试料的温度调节至45℃以下。因此,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在以蛋白质为对象的检查中,可以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抗原抗体反应。
100.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瓶检测部4检测瓶1插入到保持器2中。温度控制电路5基于瓶检测部4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第一温度调节部3的温度调节。因此,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可以抑制电力消耗。
101.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显示部10c通知指示可以使试料从瓶1滴落至检查盒108的信息。因此,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可以判断是否充分地进行温度调节,从而可以更可靠地促进抗原抗体反应。
102.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二温度调节部150调节保持在底座140上的检查盒108内的试料的温度。因此,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可以在抗原抗体反应过程中调节试料的温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查效率。
103.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控制电路130取得贴附在瓶1上的识别信息。第一温度调
节部3和第二温度调节部150基于识别信息来调节试料的温度。因此,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可以调节为适当的温度,以促进样品的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查效率。
104.(其他实施方式)
105.那么,以上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之外,还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实施。
10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仅设置一个保持器2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可以设置多个保持器2。由此,当检查对象者的数量增加时,例如在流感流行时,可以按照检查顺序来排列,从而提高使用者的易用性。另外,在设置多个保持器2的情况下,显示部10c可以分别针对各瓶1显示从存储在保持器2中起的经过时间或减法计时器。这样,可以保持检查的顺序,并减少被检者取错的风险。
107.另外,例如,可以设置为在一个保持器2中插入多个瓶1。图6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器2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例如,如图6所示,保持器2设置为,使得可以供多个瓶1插入其中。在此,保持器2可以设置有沿规定方向(图中的左方向)输送插入的瓶的瓶输送部2a。瓶输送部2a将多个瓶按照插入顺序排列。即,当检查者将瓶1插入图6所示的保持器2中时,瓶输送部2a沿图中的左方向输送插入的瓶。由此,插入到图6所示的保持器2中的瓶1从左侧开始按照插入顺序排列。
108.因此,检查者可以通过依次取出位于左侧的瓶1,来保持检查的顺序。此外,图6所示的保持器2可以在右侧提供用于插入瓶的空间。此外,由于瓶是由瓶输送部2a自动输送的,因此检查者不必严格地限定瓶的插入位置。瓶输送部2a例如可以通过由马达等驱动的辊或带式输送机等来实现。
109.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包括第一温度调节部3和第二温度调节部150的样品检查装置10进行说明。然而,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可以是仅具有其中一个温度调节部的情况。即,样品检查装置10可以仅具有第一温度调节部3,以在抗原抗体反应之前调节样品和试剂的温度、或者样品检查装置10可以仅具有第二温度调节部150,以在抗原抗体反应过程中调节样品和试剂的温度。
110.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开口部,以具有可以供瓶1插入的凹部的保持器2为例进行说明。然而,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在壳体10a的上表面形成可以供瓶1插入的凹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温度调节部3设置在壳体10a的上表面的凹部内。
1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其中保持器2设置在壳体10a的上表面,并且具有用于装卸和更换检查盒的托盘10d的样品检查装置、以及其中具有显示部10c等的上部壳体10e相对于下部壳体10f相对移动的样品检查装置进行了说明。然而,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可以实现其他各种方式的样品检查装置。
112.图7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中,如图7所示,在包括输入接口10b和显示部10c的壳体10a的上表面设置保持器2,并且具有独立于输入接口10b和显示部10c并且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的上部壳体10e。例如,如图7所示,上部壳体10e通过以插入在输入接口10b和显示部10c下部的方式移动,从而相对于下部壳体10f相对移动。
113.在此,在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10中,可以在壳体10a的上表面设置
多个保持器2。例如,如图7所示,样品检查装置10可以在壳体10a的上表面设置三个以上的保持器2。
114.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瓶检测部设置在保持器2的底部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在侧面上。图8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开口部以及温度调节部的一例的图。例如,如图8所示,相对于保持器2,设置有作为检测部的一个例子的瓶检测部6、以及作为控制部的一个例子的温度控制电路5。
115.在此,例如,瓶检测部6是光反射器(photo reflector)等光学传感器,并且基于来自瓶1的反射光来检测瓶1是否存在。作为一个例子,瓶检测部6是具有led和光电晶体管(photo transistor)的光反射器,从led射出光,并且通过光电晶体管检测抵接反射物而反射的反射光。在此,瓶检测部6基于由光电晶体管检测出的反射光的光量来检测反射物(瓶1)是否存在。
116.温度控制电路5根据瓶检测部6的输出来控制第一温度调节部3。具体地,当温度控制电路5从瓶检测部6接收到指示瓶1被存储在保持器2中的检测信号时,温度控制电路5开始通过第一温度调节部3进行温度调节。此外,温度控制电路5在从瓶检测部6接收输出的期间,继续通过第一温度调节部3进行温度调节。然后,在不再接收到来自瓶检测部6的检测信号的情况下,温度控制电路5停止通过第一温度调节部3进行的温度调节。
117.这样,通过使用光学传感器作为瓶检测部,可以检测瓶1是否存在,而不接触瓶1,从而可以避免机械故障。
118.此外,在上述示例中,对在瓶1被存储在保持器2中的情况下开始温度调节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可以始终进行温度调节。即,当样品检查装置10的电源打开时,温度控制电路5通过第一温度调节部3开始温度调节,而与瓶1是否被收纳在保持器2中无关,并且继续进行温度调节。此外,温度控制电路5还可以对由第二温度调节部150进行的温度调节同样地进行控制,以始终进行温度调节。
119.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显示温度调节时间(例如经过时间、减法计时器等)或瓶1的温度,来作为指示可以使试料从瓶1滴落至检查盒的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显示部10c可以显示各种其他信息作为指示可以使试料从瓶1滴落至检查盒的信息。
120.例如,用于控制显示部10c的显示的控制电路(未图示)在从接收到指示瓶1被存储在保持器2中的检测信号(即在检测到瓶1插入保持器2中)起经过规定时间后,在显示部10c上显示“可检查”等信息。此外,控制电路取得由第一温度调节部3中所包括的温度传感器取得的瓶1(或瓶1中的试剂)的温度信息,并在温度达到规定温度的情况下,在显示部10c上显示“可检查”等信息。
121.在此,控制电路还可以在显示部10c上显示指示不能使试料从瓶1滴落至检查盒的信息。例如,在从接收到指示瓶1被存储在保持器2中的检测信号起在规定时间经过之前便将瓶1取出的情况下、或者在瓶1(或瓶1中的试剂)达到规定温度之前便将瓶1取出的情况下,控制电路可以在显示部10c上显示“尚未加热”等警告。
122.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温度调节部(第一温度调节部3和第二温度调节部150)可以由产生热的发热部、以及将由发热部产生的热传导至瓶1或检查盒的热传导部构成。
123.图9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样品检查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例如,如图9所示,第二温度调节部150具有加热器板(heater plate)150a以及加热器(heater)150b。加热器板150a由具有高热电传导率的材料(例如,铜或铝(aluminum)等)制成,并将由加热器150b产生的热传递至检查盒。加热器150b通过上述电阻加热、感应加热、电介质加热、红外加热、热电效应等产生热。
124.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提高检查效率。
125.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