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钢结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2213发布日期:2021-10-27 19:4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钢结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体式钢结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钢板主要经钢水浇铸,冷却后经轧制或剪切而成,主要应用于各类机械制造以及建筑领域。目前,在成品钢板出厂前需要对钢板进行成品检测,包括钢板的结构性能检测以及钢板的平直度检测。
3.其中,在钢板的平直度检测中,通常将待测的钢板放置在顶面水平的工作台上,随后采用水平的压板扫掠钢板的一侧表面,通过压板的起伏情况从而得到待测钢板的上述侧面是否出现整体弯曲,在检测完毕后,需要将待测钢板进行翻转,以便于对待测钢板的另一面进行检测。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的缺陷在于:在相关技术中,为对待测钢板的两侧面进行检测,需要将钢板进行翻转,在钢板质量较重时,翻转钢板较为困难,同时降低了钢板的检测效率,给钢板的平直度检测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钢板的检测效率,本技术提供一体式钢结构检测装置,能够通过检测台上的夹板对待测钢板进行夹持,并通过安装在待测钢板底部的第一照明件与安装在挡板的第二照明件对钢板的底部以及钢板一侧端面分别进行照明,从而根据夹板与待测钢板之间的缝隙是否透光得知钢板两侧面整体的平直度情况,并避免了钢板的翻转,提高了钢板平直度的检测效率。
6.本技术提供的一体式钢结构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体式钢结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顶部开设有直槽,所述直槽沿所述检测台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检测台的两侧壁相贯通,所述直槽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检测台位于所述直槽两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侧端面与所述挡板相抵接,所述直槽长度方向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设置有第一照明件,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直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照明件,其中,所述检测台的底部设置有双向液压缸,所述双向液压缸的两输出端均连接有连接杆,两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双向液压缸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夹板的相背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测钢板放置在传送辊上,启动传送辊,能够使待测钢板运动至与挡板相抵接,随后启动双向液压缸,通过连接杆能够推动两侧的夹板对待测钢板进行夹持,紧接着启动第一照明件与第二照明件,通过观察钢板顶部与钢板端面的透光情况能够得知钢板的两侧面是否出现整体弯曲,无需对钢板进行翻转,提高了钢板的检测效率。
9.优选的,所述第一照明件包括:环设于所述传送辊外周壁的第一发光板;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发光板的透明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发光板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透明管对两夹板所夹持的待测钢板底部进行照射,通过观察待测钢板的顶部是否透光得知待测钢板两侧是否出现整体纵向弯曲、
11.优选的,所述第二照明件包括:嵌设于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直槽侧面的第二发光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发光板能够对夹持在甲板的待测钢板侧壁进行照射,通过待测钢板两侧是否透光得知待测钢板两侧面是否出现整体横向弯曲。
13.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部铰接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转动面与所述直槽长度方向的两侧壁相平行,所述反射板靠近所述检测台的一侧嵌设有镜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镜面能够将两夹板的俯视视角传输至远离挡板的一侧,从而使工人能够在远离挡板的一侧同时观察到第一发光板与第二发光板对待测钢板的透光情况,提高钢板的检测效率。
15.优选的,所述检测台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能够便于检测台整体的移动和搬运。
1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夹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垫块。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块能够使连接杆施加给夹板的推力均匀的分布在垫块与夹板的接触面,从而减少因连接杆对夹板施加的推力过大从而导致夹板变形的情况。
19.优选的,所述检测台顶部非滑动连接夹板处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检测台。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限位杆可使限位杆与地面相抵接,从而对万向轮的滑动趋势进行限制,进而对检测台整体进行定位。
21.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能够增加限位杆与地面的摩擦,从而提高限位杆对检测台的定位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当夹板夹持待测钢板时,通过第一照明件以及第二照明件分别对钢板的端面以及底面进行照射,随后并观察钢板两侧以及顶部的透光情况,能够得到待测钢板两侧的整体平直度情况,同时检测过程中无需对钢板进行翻转,提高了钢板的平直度检测效率;
25.2.通过反射板以及安装在反射板的镜面,当反射板转动至适当角度时,能够使工人站在检测台远离挡板一侧的底面即可观察到待测钢板的顶部状况,从而进一步提高钢板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检测台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限位杆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检测台主视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传送辊俯视图。
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传送辊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检测台;11、直槽;12、万向轮;13、限位杆;14、转动盘;15、橡胶
垫;2、双向液压缸;21、连接杆;22、夹板;23、垫块;3、传送辊;31、电机;32、透明管;33、第一发光板;4、挡板;41、第二发光板;42、反射板;43、镜面。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体式钢结构检测装置。
35.参照图1,一体式钢结构检测装置,包括有检测台1,在检测台1的顶部开设有直槽11,直槽11沿检测台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检测台1的两端面相贯通,从而使检测台1整体形状为“凹”形块。
36.同时,参照图2,为便于检测台1的移动以及搬运,在检测台1的底部安装有4个万向轮12,4个万向轮12两两一组,对称安装在检测台1的底部。
37.此外,参照图3,在检测台1的顶面两侧对称螺纹连接有限位杆13,在限位杆13的顶部固定有转动盘14,限位杆13的底端贯穿检测台1,且在检测杆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垫15。
38.当转动转动盘14时,限位杆13转动,由于限位杆13与检测台1螺纹连接,从而使限位杆13在转动的同时沿竖直方向升降。在限位杆13降至橡胶垫15与地面抵接时,能够对检测台1的移动进行限制,从而减少检测台1使用过程中出现滑移的情况,同时,橡胶垫15增大了限位杆13与地面的摩擦,提高了限位杆13对检测台1的限位效果。
39.同时,在检测台1的底部固定有双向液压缸2,双向液压缸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检测台1的延伸方向。此外,在直槽11开口两侧的检测台1顶部滑动连接有夹板22,在本实施例中,夹板22的一端与检测台1的边缘对齐,夹板22的另一端与检测台1另一端的边缘间隔设置。在双向液压缸2的两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绕过检测台1后固定在两夹板22的相背面。
40.双向液压缸2启动后,当双向液压缸2驱动两连接杆21相向运动时,推动两夹板22在检测台1顶部相向运动;当双向液压缸2驱动两连接杆21相背运动时,连接杆21带动两夹板22在检测台1顶部相背运动。
41.此外,在连接杆21与夹板22的连接处加装有垫块23,垫块23与夹板22的接触面大于连接杆21的横截面。
42.通过垫块23能够使连接杆21与夹板22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减少因连接杆21对夹板22施加的力过大从而导致夹板22弯曲变形的情况。
43.同时,参照图4和图5,在直槽11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有5根传送辊3,5根传送辊3沿直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
44.其中,参照图6,传送辊3外壁套设有第一发光板33,在第一发光板33内安装有第一灯管(图中未示出),在第一发光板33的外壁套设有透明管32,使透明管32对第一发光板33进行保护,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管32的顶部与检测台1的顶部相平齐。
45.此外,在检测台1的外侧壁安装有与传送辊3电连接的电机31。
46.当待测的钢板放置在透明管32上后,启动电机31以及第一发光板33,使钢板完全进入两夹板22所夹的空间,随后启动双向液压缸2,使连接杆21带动两夹板22相对运动,直至夹板22的侧壁与钢板相抵接。随后从钢板的顶部俯视钢板与夹板22间的缝隙,观察是否透光。若透光则说明待测钢板整体出现了纵向弯曲;若不透光则说明待测钢板整体没有出
现纵向弯曲。
47.同时,在直槽11靠近限位杆13的一端固定有挡板4,挡板4沿竖直方向延伸,挡板4下部的两侧壁与直槽11的两侧壁相抵接。
48.在待测钢板在传送辊3上移动时,挡板4能够对待测钢板进行阻挡,从而减少待测钢板从传送辊3滑出的情况。
49.此外,为便于观察待测钢板的顶部情况,在挡板4的顶部铰接有反射板42,反射板42与挡板4过盈配合,反射板42的转动面与直槽11长度方向的侧壁相平行。同时,在反射板42靠近检测台1的一侧嵌设有镜面43。
50.将反射板42转动至适当角度,使工人朝向检测台1远离挡板4的一侧望向反射板42时,能够清晰的看见待测钢板与夹板22的顶部情况,免去了工人需要借助梯子等工具方能获得待测钢板俯视视角的过程,使工人站在地面上即可对待测钢板的纵向弯曲程度进行判断,提高了钢板的检测效率。
51.同时,在挡板4远离限位杆13的侧壁固定有第二发光板41,第二发光板41内安装有第二灯管(图中未示出)。
52.当待测钢板被夹板22夹持时,启动第二发光板41,从远离挡板4的一侧正视待测钢板与夹板22间的缝隙,观察是否透光。若透光则说明待测钢板整体出现了横向弯曲,若不透光则说明待测钢板整体没有出现横向弯曲。
53.本技术实施例一体式钢结构检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54.工人将待测的钢板竖直放置在透明管32的顶部,随后启动电机31,电机31驱动传送辊3,使钢板沿检测台1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与挡板4上的第二发光板41相抵接。
55.随后,工人启动双向液压缸2、第一发光板33以及第二发光板41,双向液压缸2驱动连接杆21,从而推动两夹板22相向运动,直至夹板22的内侧壁与钢板的两侧壁相抵接。
56.紧接着,工人站在检测台1远离挡板4一侧的底面,观察反射板42中的镜面43以及待测钢板远离挡板4的端面,观察镜面43中反射的待测钢板顶部两侧以及待测钢板的上述端面两侧是否有光透出。
57.根据待测钢板的透光情况能够同时得知钢板两侧面的整体平直度,提高了钢板的平直度检测效率。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做出的解释,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