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4141发布日期:2021-11-22 19:5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性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气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发动机气缸盖、气缸套与活塞共同组成柴油机的燃烧室,气缸盖是柴油机承受高温、高压工作条件的零部件之一。汽缸盖是由铸铁或铝合金铸制,是气门机构的安装基体,也是汽缸的密封盖,发动机气缸盖是柴油机所有零部件中结构最为复杂,并承受机械载荷和热载荷最大的部件。气缸盖顶面承受的螺栓预紧力远远大于燃烧压力,气缸盖底面承受燃料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压力和热负荷。柴油机工作时,气缸盖承受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状态十分复杂。气缸盖内腔布置有进气道、排气道、进气门、排气门和喷油器等。气缸盖底板、进排气门、排气道以及喷油器等与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而产生的高温气体直接接触,承受并传递高温燃气的一部分热量;此外,机械应力和热应力使气缸盖底板易产生疲劳变形。气缸盖设有冷却水腔,通过冷却水对受热零部件进行冷却,改善其热负荷,确保其可靠使用。气缸盖的冷却水腔壁任何一处存在砂眼、疏松等铸造缺陷或有裂纹故障以及进、排气门座,喷油器套筒与气缸盖间的装配状态不良都会使冷却水渗入或直接泄漏到燃烧室。如果渗入燃烧室的冷却水量较少,那么其可与燃料一起燃烧,从而使燃烧室的壁面岀现水垢沉积,直接影响受热零部件传热而导致其过热损坏;如果泄漏严重,进入燃烧室的冷却水甚至可能使柴油机发生水锤故障而遭到严重损坏。气缸盖清砂工艺堵(孔塞)密封不良造成冷却水泄漏,使水消量增加,其严重后果是影响到机车运用交路的完成。
3.因此,在汽车的缸盖制造过程中,其气密性的检测对整车的行驶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无论是新气缸盖还是检修气缸盖,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确认水腔壁以及进、排气门座,喷油器套筒与气缸盖装配状态以及工艺堵密封状态良好,确保气缸盖在一个检修周期内运转状态完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气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6.一种气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
7.机架,
8.检测台,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检测台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气缸盖,
9.压紧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压紧机构能够接触气缸盖并将气缸盖固定在检测台上,
10.检测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密封机构和充气机构,所述密封机构与气缸盖上气道和/或油道和/或水道的通道口的位置相对应,且密封机构能够相对检测台移动而能够靠近气缸盖并封闭所述通道口,所述充气机构设置在密封机构上,所述
充气机构与所述通道口连通且能够向通道口内充入气体,
11.检测箱,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检测箱内配置有液体,所述检测箱能够相对检测台移动而使气缸盖进入检测箱内。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所述通道口的位置相对应,且密封块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检测台移动而靠近气缸盖并封闭所述通道口。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充气机构包括进气管和充气口,所述充气口设置在密封块上且与所述通道口连通,所述进气管一端与气体压缩设备连接,另一端与充气口连通而能够向所述通道口充入气体。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分别用于检测气缸盖上的气道、油道和水道密封性的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和第三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设置在检测台的上方,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在检测台的两侧,所述第三检测机构设置在检测台的后端部,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和第三检测机构均包括密封机构和充气机构。
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块,所述第一密封块位于气缸盖的上方且与气缸盖顶部的通道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移动板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检测台移动而靠近气缸盖,所述第一密封块在移动板的带动下能够封闭气缸盖顶部的通道口;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充气口,所述第一充气口设置在第一密封块上且与气缸盖顶部的通道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一端与气体压缩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充气口连通而能够向气缸盖顶部的通道口充入气体。
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以及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二密封块位于气缸盖的两侧且与气缸盖侧端的通道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密封块能够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检测台移动而靠近气缸盖,并能够封闭气缸盖侧端的通道口;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进气管和第二充气口,所述第二充气口设置在第二密封块上且与气缸盖侧端的通道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一端与气体压缩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充气口连通而能够向气缸盖侧端的通道口充入气体。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检测机构包括第三驱动装置以及与第三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三密封块,所述第三密封块位于气缸盖的后端部且与气缸盖后端部的通道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密封块能够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检测台移动而靠近气缸盖,并能够封闭气缸盖后端部的通道口;所述第三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三进气管和第三充气口,所述第三充气口设置在第三密封块上且与气缸盖后端部的通道口连通,所述第三进气管一端与气体压缩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充气口连通而能够向气缸盖后端部的通道口充入气体。
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驱动机构、压紧板以及压紧柱,所述压紧板设置在气缸盖的上方,所述压紧柱设置在压紧板上且位于气缸盖的上方,所述压紧板与压紧驱动机构连接且能够在压紧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朝向气缸盖移动,所述压紧柱在压紧板的带动下能够接触并压紧气缸盖。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检测箱下方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与检测箱连接而能够驱动检测箱朝向检测台移动而使能够气缸盖进入检测箱内。
2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检测台上还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气缸盖放置定位板上。
21.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22.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对气缸盖内部的水道、气道和油道的气密性均能够进行检测,在检测完水道后,切换到检测气道和油道时,无需更换检测设备或者移动气缸盖的位置,能够节约检测时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气缸盖内部水道、气道和油道的气密性同时进行检测,检测效率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准确率高,检测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紧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密封块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图8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1、机架;2、检测台;21、定位板;3、压紧机构;31、压紧驱动机构;32、压紧板;33、压紧柱;411、第一驱动装置;412、移动板;413、第一密封块;414、第一进气管;415、第一充气口;416、进气通道;421、第二驱动装置;422、第二密封块;423、第二进气管;424、第二充气口;431、第三驱动装置;432、第三密封块;433、第三进气管;434、第三充气口;5、检测箱;51、第四驱动装置;6、气缸盖;60、通道口。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缸盖密封性检测装置,通过该装置10检测气缸盖6的气密性。其中气缸盖6被制造完成。
37.气缸盖6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气缸盖6内部具有水道以及设置该水道的两端的通道口60;还具有气道以及设置在该气道的两端的通道口60;还具有油道以及设置该油道两端的通道口60,因此,气缸盖6具有多个通道口60,而该通道口60分布于气缸盖6的顶部、侧端以及两端面等位置。气缸盖6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38.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气缸盖密封性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气缸盖6内部水道、气道和油道的气密性。
39.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气缸盖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检测台2、压紧机构3、检测机构和检测箱5。
40.检测台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本实施例中,检测台2水平设置,在检测时,所述检测台2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气缸盖6,可以理解的是,检测台2用于放置气缸盖6,检测台2适配于气缸盖6的底面,使得气缸盖6被放置在检测台2并能够被固定,并且检测台2上的气缸盖6完成检测后,可以由操作者手动替换。
41.本实施例中,检测台2上还设置有定位板21,气缸盖6放置在定位板21上,通过定位板21的定位作用使得气缸盖6能够被放置在合适的检测位置上;并且定位板21的位置能够被调节,具体地,定位板21通过螺栓安装在检测台2上。
42.压紧机构3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压紧机构3能够接触气缸盖6并将气缸盖6固定在检测台2上,以防止检测的时候气缸盖6的位置发生移动。
4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3包括压紧驱动机构31、压紧板32以及压紧柱33,所述压紧板32设置在气缸盖6的上方,所述压紧柱33设置在压紧板32上且位于气缸盖6的上方,所述压紧板32与压紧驱动机构31连接且能够在压紧驱动机构31的驱动下朝向气缸盖6移动,所述压紧柱33在压紧板32的带动下能够接触并压紧气缸盖6,具体地,压紧柱33的数量为偶数个,且对称设置在压紧板32的四周,从而能够固定气缸盖6的四周。值得一提的是,压紧柱33的位置与气缸盖6上水道、气道和油道的通道口60位置不对应。
44.检测箱5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检测箱5内配置有液体,具体地,该液体可以是水。本实施例中,检测箱5位于检测台2的下方,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箱5还可以位于检测台2两侧或者前后端。所述检测箱5下方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第四驱动装置51,所述第四驱动装置51与检测箱5连接而能够驱动检测箱5上下移动,从而检测箱5能够朝向检测台2移动,而使气缸盖6能够进入检测箱5内并完全浸没在检测箱5内的液体中。
45.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密封机构和充气机构,所述密封机构与气缸盖6上气道、油道和、水道的通道口60的位置相对应,且密封机构能够相对检测台2移动而能够靠近气缸盖6并封闭所述通道口60,所述充气机构设置在密封机构上,所述充气机构与所述通道口60连通且能够向通道口60内充入气体。
46.具体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
与所述通道口60的位置相对应,且密封块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检测台2移动而靠近气缸盖6并封闭所述通道口60。所述充气机构包括进气管和充气口,所述充气口设置在密封块上且与所述通道口60连通,所述进气管一端与气体压缩设备连接,另一端与充气口连通而能够向所述通道口60充入气体。
47.因此,通过充气机构能够向气缸盖6内的水道、气道和油道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并保持一段时间,并通过密封机构上的密封块将水道、气道和油道的通道口60密封,从而充入水道、气道和油道内的气体不会从通道口60流出。由于气缸盖6是完全浸没在检测箱5内的液体中,若是气缸盖6表面有泄露的部位,气缸盖6内部的气体会从泄露的部分溢出,操作者可以通过肉眼观测到气泡的产生,并根据该气泡的位置和大小检测气缸盖6的气密性。此时,通过肉眼的观察即可完成气缸盖6气密性的检测。
48.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和第三检测机构,分别用于检测气缸盖6上的气道、油道和水道密封性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设置在检测台2的上方,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在检测台2的两侧,所述第三检测机构设置在检测台的后端部,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和第三检测机构均包括密封机构和充气机构。
49.如图5所示,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11以及与第一驱动装置411连接的移动板412,所述移动板412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块413,所述第一密封块413位于气缸盖6的上方且与气缸盖6顶部的通道口60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密封块413的数量与气缸盖6顶部的通道口60的数量相同。所述移动板412能够在第一驱动装置411的驱动下相对检测台2上下移动,从而移动板412能够靠近气缸盖6,所述第一密封块413在移动板412的带动下能够接触气缸盖6,并封闭气缸盖6顶部的通道口60。
50.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进气管414和第一充气口415,所述第一充气口415设置在第一密封块413上且与气缸盖6顶部的通道口60连通,具体的,第一充气口415设置在第一密封块413的端部中间,第一密封块413内部开设有进气通道416,进气通道416与第一充气口415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414一端与气体压缩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密封块413内部的进气通道416连通,具体如图9所示,从而能够通过第一进气管414向第一密封块413内部的进气通道416通入气体,气体再通过第一充气口415、气缸盖6顶部的通道口60进入气缸盖6内,并保持一定的时间。若是气缸盖6表面有泄露的部位,气缸盖6内部的气体会从泄露的部分溢出,操作者可以通过肉眼观测到气泡的产生,即可检测该通道的气密性。
51.如图6~7所示,第二检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421以及与第二驱动装置421连接的第二密封块422,所述第二密封块422位于气缸盖6的两侧且与气缸盖6侧端的通道口6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密封块422能够在第一驱动装置421的驱动下相对检测台2左右移动,从而第二密封块422能够靠近气缸盖6并能够封闭气缸盖6侧端的通道口60。
52.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进气管423和第二充气口424,所述第二充气口424设置在第二密封块422上且与气缸盖6侧端的通道口60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423一端与气体压缩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充气口424连通而能够向气缸盖6侧端的通道口60充入气体。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密封块422内部设置有与第二充气口424连通的气体通道,第二进气管423一端与气体压缩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密封块422内部的气体通道连通,从而第二进气管423内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二密封块422内部的气体通道、第二充气口424进入气缸盖6内,若是气缸盖6表面有泄露的部位,气缸盖6内部的气体会从泄露的部分溢出,操作者可以
通过肉眼观测到气泡的产生,即可检测该通道的气密性。
53.如图6~7所示,第三检测机构包括第三驱动装置431以及与第三驱动装置431连接的第三密封块432,所述第三密封块432位于气缸盖6的后端部且与气缸盖6后端部的通道口6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密封块432能够在第一驱动装置431的驱动下相对检测台2移动而靠近气缸盖6,并能够封闭气缸盖6后端部的通道口60;所述第三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三进气管433和第三充气口434,所述第三充气口434设置在第三密封块432上且与气缸盖6后端部的通道口60连通,所述第三进气管433一端与气体压缩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充气口434连通而能够向气缸盖6后端部的通道口60充入气体。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密封块432内部设置有与第三充气口434连通的气体通道,第三进气管433一端与气体压缩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密封块432内部的气体通道连通,从而第三进气管433内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三密封块432内部的气体通道、第三充气口434进入气缸盖6内,若是气缸盖6表面有泄露的部位,气缸盖6内部的气体会从泄露的部分溢出,操作者可以通过肉眼观测到气泡的产生,即可检测该通道的气密性。
54.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气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对气缸盖内部的水道、气道和油道的气密性均能够进行检测,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只能够对其中一个通道进行检测,需要对另外的通道进行检测时需要更换设备或者移动气缸盖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的气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节约检测时间,本实施例也可以对气缸盖6内部水道、气道和油道的气密性同时进行检测,检测效率高,同时,检测准确率高,检测方便、简单。
55.本实施例还提供装置对气缸盖气密性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6.将待检测的气缸盖6放置在检测台2上,具体地,放置在定位板21上;
57.开启压紧机构3,压紧机构3相对气缸盖6移动进而将气缸盖6固定在检测台2上;具体地,所述压紧板32在压紧驱动机构31的驱动下朝向气缸盖6移动,所述压紧柱33在压紧板32的带动下能够接触并压紧气缸盖6,以将气缸盖6固定在检测台2上;
58.开启气体压缩设备,检查进气管和充气口的排气情况,若排气正常、不堵塞,分别开启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和第三检测机构,以对气缸盖6内的气道、油道和水道分别进行检测;具体包括:启第一驱动装置411,第一驱动装置411驱动移动板412相对气缸盖6移动,第一密封块413随着移动板412一起移动接触气缸盖6的顶部,并封闭气缸盖6顶部的通道口60,通过第一进气管414和第一充气口415向气缸盖6顶部的通道口60充入气体,并保持一段时间;
59.向检测箱5内充入液体,检测箱5相对检测台2移动而使气缸盖6进入检测箱5内,并没入检测箱5的液体内,具体的,开启第四驱动装置51,第四驱动装置51驱动检测箱5朝向检测台2移动而使能够气缸盖6没入检测箱5的液体内;
60.若是气缸盖6表面有泄露的部位,气缸盖6内部的气体会从泄露的部分溢出,检测箱5的液体内则会产生气泡,操作者可以通过肉眼观测到气泡的产生,即可检测该通道的气密性。
61.同理,重复上述过程,开启第二驱动装置421,第二驱动装置421驱动第二密封块422相对气缸盖6移动,第二密封块422接触气缸盖6的两侧,并封闭气缸盖6两侧的通道口60,通过第二进气管423和第二充气口424向气缸盖6两侧的通道口60充入气体,并保持一段时间;检测箱5相对检测台2移动而使气缸盖6进入检测箱5内,并没入检测箱5的液体内;若
是气缸盖6表面有泄露的部位,气缸盖6内部的气体会从泄露的部分溢出,检测箱5的液体内则会产生气泡,操作者可以通过肉眼观测到气泡的产生,即可检测该通道的气密性。
62.同理,重复上述过程,开启第三驱动装置431,第三驱动装置431驱动第三密封块432相对气缸盖6移动,第三密封块432接触气缸盖6的两侧,并封闭气缸盖6两侧的通道口60,通过第三进气管433和第三充气口434向气缸盖6后端面的通道口60充入气体,并保持一段时间;检测箱5相对检测台2移动而使气缸盖6进入检测箱5内,并没入检测箱5的液体内;若是气缸盖6表面有泄露的部位,气缸盖6内部的气体会从泄露的部分溢出,检测箱5的液体内则会产生气泡,操作者可以通过肉眼观测到气泡的产生,即可检测该通道的气密性。
63.因此,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气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分别对气缸盖6内部水道、气道和油道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也可以对气缸盖6内部水道、气道和油道的气密性同时进行检测,检测方便、简单,在检测完成其中一个通道时,再对另一个通道进行检测时,无需重新移动气缸盖6的位置,从而能够节约检测时间,检测效率高。
6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实施范例,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同等交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