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收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5898发布日期:2022-02-12 12:4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收纳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收纳箱,属于工艺润滑流量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轧钢车间的轧机外部安装有工艺润滑流量计,工艺润滑流量计两个一组位于轧机传动侧,在轧制工作现场,工艺润滑流量计暴露在空气中,受生产现场的水汽、粉尘侵蚀,严重地影响了工艺润滑流量计的使用寿命,同时轧制期间扬起的铁屑刮易伤磨损流量计显示屏幕,导致现场数据无法观察,且流量计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往往在低于0℃的情况下,数据较比实际就会有偏差,计算结果错误导致废钢。因此对生产现场的工艺润滑流量计进行屏蔽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护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收纳箱,这种收纳箱可以避免水汽、粉尘对工艺润滑流量计的侵蚀,防止损坏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显示屏幕,且在环境温度低时,可以提高箱体内部温度,使工艺润滑流量计处于适宜的工作温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
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保护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收纳箱,它包括箱体、箱门、积水排放管、进气管、安装基板、进线管、夹具、排气装置、加热器,箱体为长方体,箱体的前面安装可开启的箱门,箱体底面两侧安装有积水排放管,箱体顶部一侧安装有进气管,箱体顶部另一侧安装有进线管,安装基板为垂直横向放置的长方形板,安装基板的下端固定在箱体的底部,安装基板的板面与箱体的顶面、侧壁和前后壁都有一定距离,夹具固定连接在安装基板上,工艺润滑流量计夹持在夹具中,箱体顶部安装有排气装置,箱体内的一侧侧壁上安装有加热器。
6.上述保护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收纳箱,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中间高、两边底的底部斜面,底部斜面两端与箱体两侧的侧壁连接处形成积水槽,每个积水槽中部有积水排放口,积水排放口与积水排放管相连接。
7.上述保护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收纳箱,所述箱门通过合页安装在箱体前面,箱门中部有观察窗,观察窗上安装有机玻璃,箱门下部有箱门锁,有机玻璃与观察窗之间有密封胶垫,箱门内侧与箱体之间有密封胶垫。
8.上述保护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收纳箱,所述积水排放管的下端安装有积水排放管密封帽。
9.上述保护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收纳箱,所述进气管由管体和进口管组成,进气管的管体固定在箱体顶部内壁两侧,两侧的管体的管壁上沿着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进气管排风口,箱体顶面上有进气管安装孔,进气管的进口管安装在进气管安装孔内,进口管的下端与两侧的管体相连接,进口管的上端伸出箱体顶面,进口管的圆周有防滑纹。
10.上述保护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收纳箱,所述进线管为多个,多个进线管固定在箱体顶面的进线管安装孔内,箱体内的每根进线管下方设有下导线固定弯槽,下导线固定弯槽固定在安装基板侧边,下导线固定弯槽的上方与上导线固定弯槽相对,上导线固定弯槽固定在安装基板上边,进线管的顶部为锥形的线缆固定卡,线缆固定卡顶部圆周均布有收缩槽,收缩槽的下方有螺纹,线缆固定头为锥形套管,线缆固定头内壁有螺纹与线缆固定卡的螺纹相匹配,线缆固定头套装在线缆固定卡上。
11.上述保护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收纳箱,所述夹具由下夹具钩、上夹具钩、夹具弹簧组成,下夹具钩和上夹具钩分别为l形杆,下夹具钩的一个l形杆的长边沿着垂直方向固定在安装基板的板面下部,下夹具钩的另一个l形杆的短边与安装基板的板面垂直,下夹具钩的l形杆的长边为中空杆体,上夹具钩的l形杆的长边杆体插在下夹具钩的l形杆的中空杆体中,上夹具钩的l形杆的长边杆体与下夹具钩的l形杆的中空杆体为滑动配合,夹具弹簧位于下夹具钩的l形杆的中空杆体内,夹具弹簧的下端固定在中空杆体的下端,上夹具钩的l形杆的长边杆体的下端与夹具弹簧的上端相连接,工艺润滑流量计夹持在下夹具钩和上夹具钩的l形杆的短边之间。
12.上述保护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收纳箱,所述排气装置由排气基座、排气支柱、悬浮球、排气顶盖组成,排气基座为圆筒体,排气基座底部固定在箱体顶部的排气装置安装孔上,排气基座的内孔壁上端为半球型的悬浮球槽,悬浮球放置在悬浮球槽中,排气基座的圆周固定有多个排气支柱,排气支柱之间为排气通道,排气支柱的顶部放置排气顶盖,排气顶盖上均布有顶盖通孔。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和箱门采用密封结构,外界气体和灰尘难以进入箱体内,可以避免工艺润滑流量计受到生产现场的水汽、粉尘侵蚀;箱门上安装有机玻璃,可以清楚对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数据进行观察;箱体底部有积水排放管,可以将箱体内的水分排出;进线管采用弯折结构,可以将线缆中的积水排出;夹具采用滑动弹簧夹紧结构,可以夹紧工艺润滑流量计;加热器可以提升箱体内部温度,防止环境温度过低时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进气管和排气装置可以通过输入气体保持箱体内的适当压力。
1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对工艺润滑流量计进行保护和屏蔽,避免水汽、粉尘对工艺润滑流量计的侵蚀,防止损坏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显示屏幕,且在环境温度低时,可以提高箱体内部温度,使工艺润滑流量计处于适宜的工作温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剖视图;
18.图3是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箱门的分解示意图;
20.图5是安装基板、夹具、进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进线管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夹具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排气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24.图中标记如下:箱体1、箱门2、积水排放管3、进气管4、安装基板5、进线管6、夹具7、排气装置8、加热器9、底部斜面10、积水槽11、积水排放口12、进气管安装孔13、排气装置安装孔14、进线管安装孔15、合页16、观察窗17、有机玻璃18、箱门锁19、密封胶垫20、积水排放管密封帽21、进口管22、进气管排风口23、下导线固定弯槽24、上导线固定弯槽25、线缆固定卡26,线缆固定头27、下夹具钩28、上夹具钩29、夹具弹簧30、排气基座31、排气支柱32、悬浮球33、排气顶盖34、顶盖通孔35。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用新型由箱体1、箱门2、积水排放管3、进气管4、安装基板5、进线管6、夹具7、排气装置8、加热器9组成。
26.图1、2、3显示,箱体1为长方体,箱体1底部设有中间高、两边底的底部斜面10,底部斜面10两端与箱体1两侧的侧壁连接处形成积水槽11,每个积水槽11中部有积水排放口12,积水排放口12与积水排放管3相连接,每个积水排放管3底部设有积水排放管密封帽21,需要排水时可打开。
27.图1、2、4显示,箱体1的前面安装可开启的箱门2,箱门2通过合页16安装在箱体1前面。箱门2中部有观察窗17,观察窗17上安装有机玻璃18,通过观察窗17的有机玻璃18可以清楚地观察工艺润滑流量计的数据。箱门2下部有箱门19锁,有机玻璃18与观察窗17之间有密封胶垫20。
28.图1、2、3显示,箱体1顶部一侧安装有进气管4。进气管4由管体和进口管22组成,进气管4的管体固定在箱体1顶部内壁两侧,两侧的管体的管壁上沿着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进气管排风口23,箱体1顶面上有进气管安装孔13,进气管4的进口管22安装在进气管安装孔13内,进口管22的下端与两侧的管体相连接,进口管22的上端伸出箱体1顶面,进口管22的圆周有防滑纹。进气管4用于连接输气管,向箱体1内输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气体从排气装置8排出,可以检测箱体1的密封状态。
29.图1、2、3、5显示,箱体1内安装有安装基板5。安装基板5为垂直横向放置的长方形板,安装基板5的下端固定在箱体1的底部,安装基5板的板面与箱体1的顶面、侧壁和前后壁都有一定距离,安装基板5上固定连接夹具7,工艺润滑流量计夹持在夹具7中。
30.图1、2、3、5显示,箱体1顶部安装有进线管6,多个进线管6固定在箱体1顶面的进线管安装孔15内。箱体1内的每根进线管6下方设有下导线固定弯槽24,下导线固定弯槽24固定在安装基板5侧边,多个下导线固定弯槽24平行贴合在一起。下导线固定弯槽24的上方与上导线固定弯槽25相对,上导线固定弯槽25固定在安装基板5上边,多个上导线固定弯槽25平行贴合在一起。
31.图6显示,进线管6的顶部为锥形的线缆固定卡26,线缆固定卡26顶部圆周均布有收缩槽,收缩槽的下方有螺纹。线缆固定头27为锥形套管,线缆固定头27内壁有螺纹与线缆固定卡26的螺纹相匹配,线缆固定头27套装在线缆固定卡26上。使用时,向下拧紧线缆固定头27,由于线缆固定卡26的上端有收缩槽,线缆固定头27向下拧紧时将线缆固定卡26上端的收缩槽向内收缩,将线缆夹紧,防止水汽从进线管6上端进入箱体1内。
32.图2、5、7显示,夹具7由两组下夹具钩28、上夹具钩29、夹具弹簧30组成,两组下夹
具钩28、上夹具钩29、夹具弹簧30平行排列。
33.每组的下夹具钩28和上夹具钩29分别为l形杆,下夹具钩28的一个l形杆的长边沿着垂直方向固定在安装基板5的板面下部,下夹具钩28的另一个l形杆的短边与安装基板5的板面垂直,下夹具钩28的l形杆的长边为中空杆体。上夹具钩29的l形杆的长边杆体插在下夹具钩28的l形杆的中空杆体中,上夹具钩29的l形杆的长边杆体与下夹具钩28的l形杆的中空杆体为滑动配合。夹具弹簧30位于下夹具钩28的l形杆的中空杆体内,夹具弹簧30的下端固定在中空杆体的下端,上夹具钩29的l形杆的长边杆体的下端与夹具弹簧30的上端相连接,工艺润滑流量计夹持在下夹具钩28和上夹具钩29的l形杆的短边之间,夹具弹簧30的拉力使下夹具钩28和上夹具钩29的l形杆的短边将工艺润滑流量计夹紧。
34.图1、2、8显示,箱体1顶部安装有排气装置8。排气装置8由排气基座31、排气支柱32、悬浮球33、排气顶盖34组成,排气基座31为圆筒体,排气基座31底部固定在箱体1顶部的排气装置安装孔14上,排气基座31的内孔壁上端为半球型的悬浮球槽,悬浮球33放置在悬浮球槽中,排气基座31的圆周固定有多个排气支柱32,排气支柱32之间为排气通道,排气支柱32的顶部放置排气顶盖34,排气顶盖34上均布有顶盖通孔35,排气顶盖34用于阻挡较大杂物掉落堵住排气装置8的排气通道,同时也可防止悬浮球33由顶部掉落。在使用时,外部气源连接进气管4的进口管22,供给一定压力的气体,如果箱体1密封好,悬浮球33便可悬浮在悬浮球槽内上方,表现直观。
35.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悬浮球33具有一定的重量,当进气压力达到要求时,排气顶起悬浮球33,悬浮球33悬浮排气装置8内,这样的压力可保证水汽被隔绝在外,同时不影响箱体1的其他部位密封效果,作业人员通过观察悬浮球33状态便可以了解箱体1的密封情况,如果悬浮球33落下,证明箱体1有地方漏气,需要修复,悬浮球33靠近顶部,需要调整进气压力。
36.图2显示,加热器9安装在箱体1内的一侧侧壁上,加热器9可以提升箱体1内部温度,防止环境温度过低时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38.将工艺润滑流量计放置到箱体1内,用下夹具钩28和上夹具钩29的l形杆的短边对工艺润滑流量计进行夹持,夹具弹簧30的拉力将工艺润滑流量计夹紧;
39.关闭箱门2,锁定箱门锁19,密封胶垫20将箱门2密封;
40.将工艺润滑流量计的线缆穿过进线管6的线缆固定头27、线缆固定卡26顺着进线管6进入箱体1内部,在出进线管6后需去除线缆外皮,然后绕过下导线固定弯槽24和上导线固定弯槽25并固定在槽内,这样由电缆内部渗透的积水便可沿着电缆汇聚在下导线固定弯槽24最低处,然后滴落在箱体1的底部斜面上,最后汇集在积水槽11中,从积水排放口12连接的积水排放管3排出;
41.使用时,将外部气源连接进气管4的进口管22,供给一定压力的气体,如果箱体1密封好,悬浮球33便可悬浮在悬浮球槽内上方;
42.在使用时,可直接通过箱门2的有机玻璃18观察流量计数据,无需打开箱门2,少量侵入箱体1的水汽,遇箱体壁冷却最后滑落汇集在积水槽11中,不会影响内部的工艺润滑流量计。
43.在使用时,环境温度过低可通过加热器9提升箱体1的内部温度。
4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下:
45.箱体1的长度为800mm,宽度为390mm,高度为25mm;
46.观察窗17和有机玻璃18的长度为590mm,宽度为150mm;
47.进气管4的管体直径为30mm,u型长度共1680mm,进口管22的直径为30mm,长度为100mm;
48.安装基板5的长度为600mm,高度为415mm;
49.下夹具钩28的l形长边的长度为200mm,宽度为10mm,厚度为10mm,l形短边的长度为180mm;
50.上夹具钩29的l形长边的长度为220mm,宽度为6mm,厚度为6mm,l形短边的长度为180mm;
51.夹具弹簧30的直径为1mm,长度为50m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