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沸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3074发布日期:2022-02-23 20:5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沸煮箱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检测设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沸煮箱。


背景技术:

2.在混凝土批量生产的时候,经常需要对混凝土进行煮沸试验,来检测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水泥沸煮箱能自动控制箱体内水升温至沸腾和保持沸腾的时间,以检定水泥净浆体积的安定性(即雷氏法和试饼法),是水泥生产、施工、科研、教学单位专用设备之一。
3.申请号为201822192221.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泥煮沸箱,包括箱体、箱盖和沸煮箱控制器,箱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水泥试样的箱篦,箱篦包括用于放置水泥试样的放置架、固定杆、转动杆和连接杆,放置架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箱体,固定杆固定在放置架的下表面,转动杆转动连接于固定杆,箱体上设有带动转动杆转动的转动组件,连接杆转动连接于放置架和箱盖,箱盖转动连接于箱体。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需要取水泥试样时,测试人员通过调节推动杆来将水泥试块进行提升,会加大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对水泥试块进行提升,减少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沸煮箱。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沸煮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混凝土沸煮箱,包括箱体、位于所述箱体上的升降装置以及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用于放置水泥试块,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同步机构以及至少四个转动螺杆,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转动螺杆贯穿所述放置板,且所述转动螺杆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螺杆的底部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螺杆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同步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螺杆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螺杆进行转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水泥试块放置到放置板上。然后,调节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螺杆进行转动,在同步机构的作用下,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全部转动螺杆进行转动,转动螺杆带动放置板向下运动,放置板带动水泥试块运动沉入箱体内部的水底。当需要将水泥试块从箱体内取出来时,调节驱动机构,在同步机构的作用下,转动螺杆带动放置板向上运动,进而使水泥试块提升到箱体的开口处,便于测试人员将水泥试块从箱体内取出。通过驱动机构,在同步机构的作用下,能够根据需要将放置板驱动到指定位置处,能够减少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
9.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以及驱动链条,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同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螺杆上,所述驱动链条绕设在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上,且所述驱动链条与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均啮合设置,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进行转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在驱动链条的作用下,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使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螺杆进行转动。设置的驱动机构,能够给转动螺杆的转动提供动力,进而使转动螺杆进行快速转动,能够减少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
11.可选的,所述同步机构包括同步链条和至少四个同步齿轮,所述同步齿轮同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螺杆上,所述同步链条绕设在所述转动螺杆上,且所述同步链条与同步齿轮均啮合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个同步齿轮进行转动时,同步齿轮带动位于其上的同步齿轮进行转动。在同步链条的作用下,能够使全部同步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全部转动螺杆的转动,进而带动放置板进行升降。设置的同步机构,当其中一个转动螺杆进行转动时,能够使全部转动螺杆进行同步转动,进而给放置板的运动提供的动力,进而使放置板进行升降。
13.可选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能够对所述同步链条进行防护的防护罩。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护罩,能够对同步链条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和湿度对同步链条造成损坏,进而提高同步链条的使用性能。
15.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与箱体的底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放置板进行导向的导滑杆。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导滑杆,能够对放置板的运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进而提高放置板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导滑杆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放置板进行限位的限位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限位环,能够对放置板的运动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放置板在指定的范围内运动,减少放置板在运动的过程中与箱体和支撑板发生碰撞。
19.可选的,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透水孔,当放置板向下运动时,箱体内的水通过透水孔将水泥试块淹没,便于水快速通过放置板。
21.可选的,所述放置板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箱体的侧壁进行清理的刮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板向上运动时,刮板能够将箱体内壁上的残渣进行刮去,能够减少水箱内壁的残渣,便于及时对箱体的内壁进行清理。
23.可选的,所述刮板的倾斜面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导流孔。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导流孔,便于将从刮板上清理下来的残渣导流到箱体的底部,便于对残渣进行集中收集。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驱动机构,在同步机构的作用下,能够根据需要将放置板驱动到指定位置处,能够减少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
27.2.设置的驱动机构,能够给转动螺杆的转动提供动力,进而使转动螺杆进行快速转动;
28.3.设置的同步机构,当其中一个转动螺杆进行转动时,能够使全部转动螺杆进行同步转动,进而给放置板的运动提供的动力,进而使放置板进行升降。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沸煮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沸煮箱的局部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箱体;11、支撑板;12、防护罩;13、导滑杆;14、限位环;15、封堵盖;2、升降装置;21、驱动机构;211、驱动电机;212、主动齿轮;213、从动齿轮;214、驱动链条;22、同步机构;221、同步链条;222、同步齿轮;23、转动螺杆;3、放置板;31、透水孔;32、刮板;33、导流孔;4、控制台。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混凝土沸煮箱。参照图1,混凝土沸煮箱包括箱体1、位于箱体1上的升降装置2、放置板3以及控制台4,放置板3平行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放置板3能够放置水泥试块。箱体1的开口处一体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设置在箱体1内。支撑板11与箱体1的底壁之间设置有两个导滑杆13,导滑杆13贯穿放置板3设置,导滑杆13的顶部焊接在支撑板11上,导滑杆13的底部焊接在箱体1的底部,且导滑杆13与放置板3滑移连接。导滑杆13上同轴设置有限位环14,限位环14一体连接在导滑杆13上,限位环14将放置板3限定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升降。放置板3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31,放置板3的四周一体连接有刮板32,刮板32能够将箱体1的侧壁进行清理。刮板32的倾斜面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导流孔33,通过导流孔33,能够将从箱体1侧壁清理下来的残渣进行导流。
34.参照图2,为了便于对水泥试块进行提升,减少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升降装置2包括驱动机构21、同步机构22以及四个转动螺杆23,转动螺杆23贯穿放置板3,且转动螺杆23沿箱体1的高度方向分布。转动螺杆23的底部与箱体1转动连接,转动螺杆23的顶部与支撑板11通过轴承连接,轴承的外圈与支撑板11过盈配合,轴承的内圈与转动螺杆23过盈配合,本实施例轴承未标出。同步机构22设置在转动螺杆23的顶部,驱动机构21能够驱动转动螺杆23进行转动。
35.参照图2,为了给转动螺杆23的转动提供动力,驱动机构21包括驱动电机211、主动齿轮212、从动齿轮213以及驱动链条214,主动齿轮212同轴设置在驱动电机211的驱动轴上,主动齿轮212与驱动电机211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从动齿轮213同轴设置在转动螺杆23上,从动齿轮213与转动螺杆23通过键连接。驱动链条214绕设在主动齿轮212与从动齿轮213上,且驱动链条214与主动齿轮212与从动齿轮213均啮合设置,驱动电机211的基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控制台4上,通过调节控制台4,能够使驱动电机211带动主动齿轮212进行转动。
36.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全部转动螺杆23进行转动,同步机构22包括同步链条221和四个同步齿轮222,同步齿轮222同轴设置在转动螺杆23上,同步齿轮222与转动螺杆23通过键连接。同步链条221绕设在转动螺杆23上,且同步链条221与同步齿轮222均啮合。箱体1上通过螺栓连接有防护罩12,防护罩12能够对同步链条221进行防护。防护罩12的进料口处铰接有封堵盖15,封堵盖15能够对箱体1进行封堵。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混凝土沸煮箱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调节封堵盖15,将水泥试块放置到放置板3上。然后,调节驱动电机211,驱动电机211的驱动轴带动主动齿轮212进行转动,在驱动链条214的作用下,主动齿轮212带动从动齿轮213进行转动,进而使驱动电机
211驱动转动螺杆23进行转动。
38.在当其中一个同步齿轮222进行转动时,同步齿轮222带动位于其上的同步齿轮222进行转动。在同步链条221的作用下,能够使全部同步齿轮222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全部转动螺杆23的转动。转动螺杆23带动放置板3向下运动,放置板3带动水泥试块运动沉入箱体1内部的水底。
39.当需要将水泥试块从箱体1内取出来时,打开封堵盖15,调节电机,驱动电机211带动放置板3将水泥试块提升到箱体1的开口处,便于测试人员将水泥试块从箱体1内取出。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