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2884发布日期:2022-02-12 11:3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温度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2.采用环氧树脂封装材料将热敏电阻包裹后穿入圆形的铜线耳固定,或者把热敏电阻焊接在玻纤pcb板上,装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上作为温度监控。不足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3.第一、这些结构温度传感器反应迟缓,无法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温度变化做到快速响应。特别是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急速升高时反应不够灵敏,不能起到及时保护和预警作用。
4.第二、制造工艺复杂,生产困难,生产效率低。
5.第三、产品使用环氧树脂包裹大小不一,装入铜线耳位置偏差大,导致产品性能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了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7.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包括铝基板,所述铝基板的表面铺设铜箔层,
8.还包括:玻璃头热敏电阻,所述玻璃头热敏电阻通过焊锡层贴附于铜箔层上,且玻璃头热敏电阻位于铝基板的第一端;
9.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通过焊锡层贴附于铜箔层上,且玻璃头热敏电阻位于铝基板的第二端;
10.玻璃头热敏电阻和导线通过铜箔层与热敏电阻形成回路,所述玻璃头热敏电阻通过导线通向控制电路;
11.还包括: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覆盖在铝基板上,依次包裹住玻璃头热敏电阻、导线以及铜箔层。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头热敏电阻替换为热敏电阻芯片。
13.在一个实施例中于,所述玻璃头热敏电阻替换为贴片型热敏电阻。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头热敏电阻替换为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为环氧树脂层。
16.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7.本方案利用铝基覆铜板的高导热特性,解决了温度传感器反应迟缓,无法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温度变化做到快速响应。特别是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急速升高时反应不够灵敏,不能起到及时保护和预警作用的问题。
18.使用smt贴片技术生产,解决环氧树脂包裹大小不一,装入铜线耳位置偏差大,导
致产品性能一致性差的问题。
19.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0.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2.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采用玻璃头热敏电阻的俯视图;
23.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采用玻璃头热敏电阻的主视图;
24.图1(c)是图1(b)的a-a的剖视图;
25.图1(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采用玻璃头热敏电阻的侧视图;
26.图1(e)是图1(d)的b-b的剖视;
27.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芯片的俯视图;
28.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芯片的主视图;
29.图2(c)是图2(b)的a-a的剖视图;
30.图2(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芯片的侧视图;
31.图2(e)是图2(d)的b-b的剖视;
32.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采用贴片型热敏电阻的俯视图;
33.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采用贴片型热敏电阻片的主视图;
34.图3(c)是图3(b)的a-a的剖视图;
35.图3(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采用贴片型热敏电阻的侧视图;
36.图3(e)是图3(d)的b-b的剖视;
37.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采用二极管型热敏电阻的俯视图;
38.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采用二极管型热敏电阻的主视图;
39.图4(c)是图4(b)的a-a的剖视图;
40.图4(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采用二极管型热敏电阻的侧视图;
41.图4(e)是图4(d)的b-b的剖视;
42.附图标记:
43.1、铝基板
ꢀꢀꢀꢀꢀꢀꢀꢀꢀꢀꢀ
201、第一焊锡层
ꢀꢀꢀꢀ
3、玻璃头热敏电阻
44.4、环氧树脂层
ꢀꢀꢀꢀꢀꢀꢀ
5、导线
ꢀꢀꢀꢀꢀꢀꢀꢀꢀꢀꢀꢀ
6、铜箔层
45.202、第二焊锡层
ꢀꢀꢀꢀꢀ
7、热敏电阻芯片
ꢀꢀꢀꢀ
8、贴片型热敏电阻
46.9、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47.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48.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尤其涉及温度传感器领域。在相关技术中,采用环氧树脂封装材料将热敏电阻包裹后穿入圆形的铜线耳固定,或者把热敏电阻焊接在玻纤pcb板上,装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上作为温度监控。不足之处在于以下几点:这些结构温度传感器反应迟缓,无法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温度变化做到快速响应。特别是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急速升高时反应不够灵敏,不能起到及时保护和预警作用;制造工艺复杂,生产困难,生产效率低;产品使用环氧树脂包裹大小不一,装入铜线耳位置偏差大,导致产品性能一致性差。基于此,本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本方案利用铝基覆铜板的高导热特性,解决了温度传感器反应迟缓,无法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温度变化做到快速响应。特别是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急速升高时反应不够灵敏,不能起到及时保护和预警作用的问题;使用smt贴片技术生产,解决环氧树脂包裹大小不一,装入铜线耳位置偏差大,导致产品性能一致性差的问题;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49.实施例一,如图1(a)至图1(e)所示:
50.图1(c)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的a-a的剖视图。包括铝基板1,所述铝基板的表面铺设铜箔层6,还包括:玻璃头热敏电阻3,所述玻璃头热敏电阻3通过第一焊锡层201贴附于铜箔层6上,且玻璃头热敏电阻3位于铝基板1的第一端;
51.还包括:导线5,所述导线5通过第一焊锡层202贴附于铜箔层6上,且玻璃头热敏电阻3位于铝基板1的第二端;
52.玻璃头热敏电阻3和导线5通过铜箔层6与热敏电阻形成回路,所述玻璃头热敏电阻3通过导线6通向控制电路;
53.还包括: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覆盖在铝基板1上,依次包裹住玻璃头热敏电阻3、导线5以及铜箔层6。
5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4为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起到导热、密封、隔离、绝缘、增加强度作用。
55.实施例二,如图如图2(a)至图2(e)所示:
56.图2(c)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
铝基板温度传感器的a-a的剖视图。包括铝基板1,所述铝基板的表面铺设铜箔层6,还包括:热敏电阻芯片7,所述热敏电阻芯片7通过第一焊锡层201贴附于铜箔层6上,且热敏电阻芯片7位于铝基板1的第一端;
57.还包括:导线5,所述导线5通过第一焊锡层202贴附于铜箔层6上,且热敏电阻芯片7位于铝基板1的第二端;
58.热敏电阻芯片7和导线5通过铜箔层6与热敏电阻形成回路,所述热敏电阻芯片7通过导线6通向控制电路;
59.还包括: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覆盖在铝基板1上,依次包裹住热敏电阻芯片7、导线5以及铜箔层6。
6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4为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起到导热、密封、隔离、绝缘、增加强度作用。
61.实施例三,如图如图3(a)至图3(e)所示:
62.图3(c)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的a-a的剖视图。包括铝基板1,所述铝基板的表面铺设铜箔层6,还包括:贴片型热敏电阻8,所述贴片型热敏电阻8通过第一焊锡层201贴附于铜箔层6上,且贴片型热敏电阻8位于铝基板1的第一端;
63.还包括:导线5,所述导线5通过第一焊锡层202贴附于铜箔层6上,且贴片型热敏电阻8位于铝基板1的第二端;
64.贴片型热敏电阻8和导线5通过铜箔层6与热敏电阻形成回路,所述贴片型热敏电阻8通过导线6通向控制电路;
65.还包括: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覆盖在铝基板1上,依次包裹住贴片型热敏电阻8、导线5以及铜箔层6。
6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4为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起到导热、密封、隔离、绝缘、增加强度作用。
67.实施例四,如图如图4(a)至图4(e)所示:
68.图4(c)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的铝基板温度传感器的a-a的剖视图。包括铝基板1,所述铝基板的表面铺设铜箔层6,还包括:二极管型热敏电阻9,所述二极管型热敏电阻9通过第一焊锡层201贴附于铜箔层6上,且二极管型热敏电阻9位于铝基板1的第一端;
69.还包括:导线5,所述导线5通过第一焊锡层202贴附于铜箔层6上,且二极管型热敏电阻9位于铝基板1的第二端;
70.二极管型热敏电阻9和导线5通过铜箔层6与热敏电阻形成回路,所述二极管型热敏电阻9通过导线6通向控制电路;
71.还包括: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覆盖在铝基板1上,依次包裹住二极管型热敏电阻9、导线5以及铜箔层6。
7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4为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起到导热、密封、隔离、绝缘、增加强度作用。
73.上述四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利用铝基覆铜板的高导热特性,解决了温度传感器反应迟缓,无法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温度变化做到快速响应。特别是对新能源汽车电池
温度急速升高时反应不够灵敏,不能起到及时保护和预警作用的问题;使用smt贴片技术生产,解决环氧树脂包裹大小不一,装入铜线耳位置偏差大,导致产品性能一致性差的问题;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74.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75.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