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损耗的充电放电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0347发布日期:2022-05-18 12:2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低损耗的充电放电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低损耗的充电放电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产品虽然也有充电放电检测电路,但是其检测灵敏度低,且检测检测功耗高。
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损耗的充电放电检测电路。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低损耗的充电放电检测电路包括:mcu控制检测电路单元,其包括有稳压供电模块和与稳压供电模块电性连接的mcu控制芯片;充电与充电检测触发电路单元,其包括有充电控制电路单元、与充电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的负载和保险丝、正极与保险丝连接的电池、与电池的负极连接的电阻r7和电阻r3、与电阻r7连接的mos管、与电阻r3连接的第一三极管,该电阻r7还连接电阻r8后连接充电控制电路单元及负载,该mos管的s极与d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7两端,且mos管的s极还连接电池负极,该mos管的g极连接mcu控制芯片;该第一三极管的c极连接电阻r1后连接稳压供电模块,该第一三极管的c极还连接mcu控制芯片的charger_det端口,该第一三极管的e极连接在电阻r7与电阻r8之间的连接线上;放电与放电检测触发电路单元,其包括有电池、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的保险丝、与保险丝连接的负载、与电池的负极连接的电阻r7和第二三极管、与电阻r7连接的mos管和电阻r8,该第二三极管的e极连接电阻r7和电池的负极,该第二三极管的b极连接电阻r6后连接在电阻r7与电阻r8之间的连接线上;该第二三极管的c极连接电阻r4后连接所述mcu控制芯片的discharger_det端口。
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单元为usb 5v充电电路,该usb 5v充电电路具有usb接口及vin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出端连接8.4v端,该8.4v端。
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sb接口还连接有保护二极管zd2,该保护二极管zd2的型号为p1ch13a。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稳压供电模块包括有稳压芯片、与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的vdd端和电容c5及电容c6,该电容c4、电容c5和电容c6均接地,该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vin端、8.4v端及电容c7。
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阻r4与discharger_det端口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1;电阻r4还连接有二极管d2后连接在电阻r7与电阻r8之间的连接线上。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型号均为bat16ts。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阻r8两端还并联连接有电阻r5,该电阻r5还
连接mcu控制芯片。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检测和放电检测均具有精度高、抗干扰强、检测功耗低的特点,并且充电与充电检测触发电路单元、放电与放电检测触发电路单元共用了多个电子元器件,使本实用新型电路布局更加简单,且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6.见图1所示,为一种低损耗的充电放电检测电路,其包括:mcu控制检测电路单元1以及与mcu控制检测电路单元1电性连接的充电与充电检测触发电路单元2、放电与放电检测触发电路单元3。
17.所述mcu控制检测电路单元1包括有稳压供电模块11和与稳压供电模块11电性连接的mcu控制芯片12。
18.所述稳压供电模块11包括有稳压芯片111、与稳压芯片111的输出端连接的vdd端112和电容c5及电容c6,该电容c4、电容c5和电容c6均接地,该稳压芯片111的输入端连接vin端212、8.4v端213及电容c7。
19.所述充电与充电检测触发电路单元2包括有充电控制电路单元21、与充电控制电路单元21的输出端连接的负载22和保险丝23、正极与保险丝23连接的电池24、与电池24的负极连接的电阻r7和电阻r3、与电阻r7连接的mos管25、与电阻r3连接的第一三极管26,该电阻r7还连接电阻r8后连接充电控制电路单元21及负载22,该mos管25的s极与d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7两端,且mos管25的s极还连接电池24负极,该mos管25的g极连接mcu控制芯片12;该第一三极管26的c极连接电阻r1后连接稳压供电模块11,该第一三极管26的c极还连接mcu控制芯片12的charger_det端口,该第一三极管26的e极连接在电阻r7与电阻r8之间的连接线上。
20.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单元21为usb 5v充电电路,其为现有技术。
21.所述usb 5v充电电路具有usb接口211及vin端212;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单元21的输出端连接8.4v端213,该8.4v端213。
22.所述usb接口21还连接有保护二极管zd2,该保护二极管zd2的型号为p1ch13a,使整个充电控制电路单元21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
23.所述放电与放电检测触发电路单元3包括有电池24、与电池24的正极连接的保险丝23、与保险丝23连接的负载22、与电池24的负极连接的电阻r7和第二三极管31、与电阻r7连接的mos管25和电阻r8,该第二三极管31的e极连接电阻r7和电池24的负极,该第二三极管31的b极连接电阻r6后连接在电阻r7与电阻r8之间的连接线上;该第二三极管31的c极连接电阻r4后连接所述mcu控制芯片12的discharger_det端口。
24.所述电阻r4与discharger_det端口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1;电阻r4还连接有二极管d2后连接在电阻r7与电阻r8之间的连接线上。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型号均为
bat16ts。
25.所述电阻r8两端还并联连接有电阻r5,该电阻r5还连接mcu控制芯片12。
26.充电状态:usb+5v通过充电控制电路单元21转换成约8.4v充电电压,并对电池24充电。电流方向是从充电控制电路单元21往保险丝23、电池的正极vb+、电池的负极vb-,经过电阻r7、电阻r8,然后回到充电控制电路单元21的gnd,电流通过瞬间,同时使第一三极管26导通,触发mcu控制芯片12的charger_det端口,由mcu控制芯片12控制mos管25导通,电流从mos管25通过,此时电阻r7相当于短路,且电阻r7上无电流损耗,同时也使mcu控制芯片12的charger_det端口得到了触发,其充电检测精度高,抗干扰强,检测功耗低。
27.放电状态:电池24对负载22放电,电流方向是从电池正极vb+往保险丝23、负载22,经过电阻r8、电阻r7,然后回到电池负极vb-,电流通过瞬间,同时使第二三极管31导通,触发mcu控制芯片12的discharger_det端口,由mcu控制芯片12控制mos管25导通,电流从mos管25通过,此时电阻r7相当于短路,电阻r7上无电流损耗,同时也使mcu控制芯片12的discharger_det端口得到了触发,其充电检测精度高,抗干扰强,检测功耗低。
28.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充电与充电检测触发电路单元2、放电与放电检测触发电路单元3共用了以下电子元器件:电池24、保险丝23、负载22、电阻r7、mos管25和电阻r8,其电路布局更加简单,且成本更低。
29.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