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罐的简易密闭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10604发布日期:2022-07-29 19:1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罐的简易密闭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罐的简易密闭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2.分析检测是工业化生产的必要环节,检测数据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目前,抽取储罐样品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检测不准确;取样检测后直接倒掉或取样量过多均造成浪费;抽取的样品为表层物料,不具有代表性,影响检测的准确值。
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232310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的密闭取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把取样瓶、取样管清洗干净、用干燥氮气吹干备用;然后将取样管的一端通过对应的快速接头连接到需要取样的管道、储罐、包装桶设备上,将取样管的另一端通过对应的快速接头连接到取样瓶上,打开取样管阀门,电解液通过快速接头,取样管进入取样瓶,过程中不断通过快接头对取样瓶排气放空,直至取样瓶充满电解液;最后关闭设备阀门,关闭取样管阀门,将取样管从设备和取样瓶上拔掉,完成密闭取样操作。该取样瓶使用时需要不断排气再进液,放气易造成瓶内液样泄漏;采集取样是否满瓶需要靠经验和肉眼判断,易导致排气口溢液影响采样的纯度;取样瓶采样后还需再清洗增加劳动强度,检测后的样品倒置指定的收集桶中不再循环利用,导致资源浪费。
4.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916691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储罐取样回收装置,包括储罐,储罐内设有取样主管,取样主管竖直布置,且取样主管上连接有多根取样支管,取样支管上开有多个取样孔,储罐上开有取样口,取样主管的上端封闭,其下端与取样口相连,取样口处设有取样阀门,且取样口的外侧依次连接有取样罐、回收罐,取样罐的底部开有回收口,并设有第一阀门,回收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回收罐相连,第二管路上设有支路,支路上设有第二阀门,且支路与压缩空气源相连,取样罐的下部开有取样出口,并设有出口阀门,回收罐通过回收管路与储罐的顶部相连,回收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虽改进了取样点的多样性,但是所采集的试样均匀性和灵活性不佳;取样检测仍然需要与取样罐的取样口对接采集,并未做到密闭环境,影响试样检测的准确性。
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储罐的密闭取样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储罐的简易密闭取样装置,通过进样口和出样口可拆卸连接有取样支管,取样灵活且保证了取样的密闭环境,提高了取样的简便性和数据测定的准确性。
7.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储罐的简易密闭取样装置,包括储罐和取样瓶,所述储罐设置有料液出口和料液进口,所述料液出口和料液进口之间连接有料液循环回路,所述取样瓶设置有进样口和出样口,所述进样口和出样口可拆卸连接有取样支管,所述取样支管与所述料液循环回路连通。
8.料液出口设置于储罐的罐底,料液进口设置于储罐的罐顶。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样口和出样口与取样支管之间均设置有快速接头。快速接头为自锁式接头,包括公头和母头。
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快速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进样口和/或出样口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取样支管连通。取样支管设置有一段软管,软管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通过盖帽与进样口和/或出样口螺纹连接,取样后便于打开取样瓶测试样品质量。
11.为了保证取样管路的流畅性,及取样瓶内的样品更具代表性,提高测定值的精准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样口和出样口均沿所述取样瓶的轴向设置。
12.为了实现储罐内料液形成稳定且流量可控的自循环回路,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料液循环回路设置有循环泵。
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取样支管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和所述储罐的料液进口之间的管路连通。
14.为了控制取样瓶内取样的量,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取样支管包括取样进液支管和取样出液支管,所述取样进液支管连通所述进样口和料液循环回路,所述取样出液支管连通所述出样口和料液循环回路,所述取样进液支管设置有第一调节阀,所述取样出液支管设置有第二调节阀。
15.为了优化料液的流向及控制料液的流量,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取样进液支管和取样出液支管之间的料液循环回路段设置有第三调节阀。
16.为了更好地观测取样进料支管的进液流量,并判断取样瓶内的料液量,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取样进液支管设置有压力表。
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取样进液支管和取样出液支管均连通有泄压排液管,所述泄压排液管与取样进液支管、所述泄压排液管与取样出液支管之间均设置有调节阀。取样支管漏点、更换管线或更换接头时,打开调节阀连通泄压排液管,保证取样支管内无原料液,操作便捷且安全。
1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9.该储罐的简易密闭取样装置结构合理,取样瓶的进样口和出样口可拆卸连接有取样支管,取样支管与料液循环回路连通,实现了取样环境的密闭性和便捷性,提高了取样测定值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采样的均匀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取样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取样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取样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储罐;2、取样瓶;3、快速接头;10、料液循环回路;11、循环泵;13、第三调节阀;20、泄压排液管;21、第一调节阀;22、第二调节阀;23、压力表;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211、进样口;212、出样口;201、取样进液支管;202、取样出液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6]“罐顶”“罐底”以储罐的简易密闭取样装置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7]
实施例1
[0028]
如图1~2所示,储罐的简易密闭取样装置包括储罐1和取样瓶2,储罐1设置有罐底的料液出口和罐顶的料液进口,料液出口和料液进口之间连接有料液循环回路10,料液循环回路10设置有循环泵11,取样瓶2设置有进样口211和出样口212,进样口211和出样口212均沿取样瓶2的轴向设置,进样口211和出样口212可拆卸连接有取样支管,进样口211和出样口212与取样支管之间均设置有快速接头3,取样支管与循环泵11的出液口和储罐1的料液进口之间的管路连通。
[0029]
取样支管包括取样进液支管201和取样出液支管202,取样进液支管201连通进样口211和料液循环回路10,取样出液支管202连通出样口212和料液循环回路10,取样进液支管201设置有第一调节阀21,取样出液支管202设置有第二调节阀22。
[0030]
快速接头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通过盖帽与进样口211螺纹连接,出样口212与第一连接部31固定连接;取样支管设置有一段软管,软管与第二连接部32固定连接。
[0031]
取样进液支管201和取样出液支管202之间的料液循环回路段设置有第三调节阀13。
[0032]
取样进液支管201设置有压力表23。
[0033]
取样进液支管201和取样出液支管202均连通有泄压排液管20,泄压排液管20设置有调节阀。
[0034]
实施例2
[0035]
如图3所示,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快速接头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进样口211和出样口212均与第一连接部31螺纹连接;取样支管设置有一段软管,软管与第二连接部32固定连接。
[0036]
实施例3
[0037]
如图4所示,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进样口211沿取样瓶2的轴向设置,出样口212沿取样瓶2的径向设置。
[0038]
取样采用实施例1储罐的简易密闭取样装置时,取样瓶2的进样口211和出样口212均通过快速接头3与取样支管连通,储罐1中的料液经循环泵形成料液循环回路10,调小取样进液支管201和取样出液支管202之间料液循环回路段设置的第三调节阀13,打开取样进液支管201设置的第一调节阀21及取样出液支管202设置的第二调节阀22,观察设置于取样进液支管201的压力表23,观察取样进液支管201的流量,判断取样瓶2是否进样或者装满,经循环一段时间后,关闭第一调节阀21和第二调节阀22,断开快速接头3,检测取样瓶2内的试样时,拧开进样口211上的盖帽取样。完成检测后,进行下一个测样取样时,将取样瓶2重
新装入储罐的简易密闭取样装置,将取样瓶2内的料液循环进入储罐1中,重新取样。无需将取样瓶2内的料液倒掉,导致料液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一直重复上述操作,便捷、环境密封无污染且安全。若长期使用后软管或者快速接头出现老化或损坏,通过泄压排液管20将取样进液支管201和取样出液支管202内的料液排尽后,进行更换。
[0039]
实施例2储罐的简易密闭取样装置时,取样瓶2取样后,进样口211和出样口212的盖帽均可打开取样检测,取样操作流程如实施例1一样。
[004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