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测试吊车梁轨道距离及高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10548发布日期:2022-07-29 19:0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确测试吊车梁轨道距离及高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确测试吊车梁轨道距离及高差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厂房在修建安装过程中,吊车梁属于土建施工范围,而轨道和天车属于设备安装施工范围,不同的施工团队在衔接环节容易出现偏差,导致厂房交付使用后,易出现因轨道偏心引起的吊车梁开裂、天车磨轨和溜车现象,进而影响厂房安全和正常生产。
3.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全站仪对小棱镜敏锐的布置功能,和配套使用高精度的特点,快速精准的测试同跨厂房两侧吊车梁轨道的轨距和轨道轨顶标高,但是吊车梁轨道测量过程中,吊车梁轨道复杂的结构会对对中杆造成障碍阻挡,影响对中杆的设置,所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精确测试吊车梁轨道距离及高差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确测试吊车梁轨道距离及高差的装置,可以避免障碍物对对中杆设置的影响。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确测试吊车梁轨道距离及高差的装置,包括对中杆和安装在对中杆上的光标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杆包括:
6.下对中杆,下对中杆内部中空且上端设有开口;
7.下避障杆,包括活动套接在所述下对中杆内部的第一套接杆、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套接杆上端的第一水平杆、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杆远端上方的第一套杆;
8.上避障杆,包括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一套杆内部的第二套接杆、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套接杆上端的第二水平杆、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杆远端上方的第二套杆;
9.上对中杆,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二套杆内部。
10.进一步地,所述下对中杆还包括:
11.定位尖角,设置在下对中杆底端,用于定位;
12.平板底座,设置在所述定位尖角与下对中杆连接处外侧;
13.多个对中气泡,设置在所述平板底座上,用于调整下对中杆的竖直度。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平杆包括:
15.第一水平套接杆,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套接杆上端;
16.第一水平套杆,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套接杆内部,另一端与第一套杆下端垂直连接,第一水平杆可调节长度,适应不同障碍物。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平杆包括:
18.第二水平套接杆,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套杆下端;
19.第二水平套杆,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二水平套接杆内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接杆上端垂直连接,第二水平杆也可调节长度,且第一水平杆和第二水平杆长度调节同步,可以
适应不同障碍物。
20.进一步地,所述下避障杆和上避障杆可拆除,上对中杆可以直接插接在下对中杆上,在没有障碍物阻挡的时候可以更加方便使用。
21.进一步地,所述上对中杆与所述下对中杆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确保光标棱镜处于定位点的正上方。
22.进一步地,所述上对中杆顶端外侧设有平板座,所述平板座上设有多个对中气泡,平板座的对中气泡可以判断光标棱镜是否竖直。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确定对中杆的设定位置,如果设定位置处没有障碍物,则将下对中杆的定位尖角插入设定位置处,将上对中杆直接套接设置在下对中杆中,根据对中气泡调节使对中杆竖直设置,用全站仪捕捉光标棱镜,读取数据;如果对中杆的设定位置处有障碍物,先测量障碍物的尺寸,然后调节下避障杆与上避障杆之间的距离,将下避障杆与上避障杆连接在上对中杆与下对中杆之间,使障碍物位于下避障杆与上避障杆之间的间隔处,调整使上对中杆与下对中杆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然后根据对中气泡调节使对中杆竖直设置,用全站仪捕捉光标棱镜,读取数据。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确测试吊车梁轨道距离及高差的装置,通过在对中杆的中部设置两个互相对称的z字形避障杆,可以通过避障杆之间的间隔来绕过监测点上的障碍物,并且避障杆之间的距离可以上下调节,以满足不同尺寸障碍物的躲避,避障杆的长度还可以通过调节水平杆来进行伸缩,同样可以满足不同尺寸障碍物的躲避,同时在下对中杆和上对中杆上均设置对中气泡,确保对中杆整体的竖直度。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使用方便、适用性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其中,1-对中杆、11-下对中杆、111-定位尖角、112-平板底座、12-下避障杆、121-第一套接杆、122-第一水平杆、1221-第一水平套接杆、1222-第一水平套杆、123-第一套杆、13-上避障杆、131-第二套接杆、132-第二水平杆、1321-第二水平套接杆、1322-第二水平套杆、133-第二套杆、14-上对中杆、141-平板座、2-光标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8.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精确测试吊车梁轨道距离及高差的装置,包括对中杆1和安装在对中杆1上的光标棱镜2,对中杆1包括:
29.下对中杆11,下对中杆11内部中空且上端设有开口,下对中杆11还包括:定位尖角111,设置在下对中杆11底端;平板底座112,设置在定位尖角111与下对中杆11连接处外侧;多个对中气泡,设置在平板底座112上;
30.下避障杆12,包括活动套接在下对中杆11内部的第一套接杆121、垂直连接在第一套接杆121上端的第一水平杆122、垂直连接在第一水平杆122远端上方的第一套杆123;第一水平杆122包括:第一水平套接杆1221,一端垂直连接在第一套接杆121上端、第一水平套
杆1222,一端套接在第一水平套接杆1221内部,另一端与第一套杆123下端垂直连接;
31.上避障杆13,包括活动套接在第一套杆123内部的第二套接杆131、垂直连接在第二套接杆131上端的第二水平杆132、垂直连接在第二水平杆132远端上方的第二套杆133;第二水平杆132包括:第二水平套接杆1321,一端垂直连接在第二套杆133下端、第二水平套杆1322,一端套接在第二水平套接杆1321内部,另一端与第二套接杆131上端垂直连接;
32.上对中杆14,活动套接在第二套杆133内部,上对中杆14顶端外侧设有平板座141,平板座141上设有多个对中气泡,上对中杆14与下对中杆11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下避障杆12和上避障杆13可拆除,上对中杆14可以直接插接在下对中杆11上。
33.上述实施例的工作方法是:确定对中杆1的设定位置,如果设定位置处没有障碍物,则将下对中杆11的定位尖角111插入设定位置处,将上对中杆14直接套接设置在下对中杆11中,根据对中气泡调节使对中杆1竖直设置,用全站仪捕捉光标棱镜2,读取数据;如果对中杆1的设定位置处有障碍物,先测量障碍物的尺寸,然后调节下避障杆12与上避障杆13之间的距离,将下避障杆12与上避障杆13连接在上对中杆14与下对中杆1之间,使障碍物位于下避障杆12与上避障杆13之间的间隔处,调整使上对中杆14与下对中杆1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然后根据对中气泡调节使对中杆1竖直设置,用全站仪捕捉光标棱镜2,读取数据。
34.上述元件的具体型号未作特殊指定,均可以选用市售的普通产品,且套接结构均采用自锁套管,只要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需求即可。
3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