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用误差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1673发布日期:2022-09-23 19:2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用误差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子链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用误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滚子链是一种用于传送的机械动力链条,目前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农业机械上,滚子链由一系列短圆柱链条滚子链接在一起,由一个称为链轮的齿轮驱动,是一种简单且高效的动力传递装置,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误差检测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意义,通过误差检测可以评估一个算法或机器的有关性能,误差检测是指通过某种方法计算测量值和计算值与实际值(正确值)之间的误差,误差检测一般是检测器件之间的误差,其中机械在加工后需要对其进行误差检测,现有的误差检测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不具备对机械工件进行定位,导致机械工件在检测时易产生位置偏移,从而降低了其检测精度和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用误差检测装置,来解决此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用误差检测装置,具备便于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误差检测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不具备对机械工件进行定位,导致机械工件在检测时易产生位置偏移,从而降低了其检测精度和效率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用误差检测装置,包括放置单元和定位单元,所述放置单元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圆形齿条,所述圆形齿条位于固定座的内腔,并与固定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连接架并通过轴承与连接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表面且位于连接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
5.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和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连接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工具箱。
6.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顶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正面通过固定架活动连接有灯管。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贯穿通槽的内腔,并与通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延伸
至限位槽的内腔,并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内腔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条的顶部延伸至滑槽的内腔,并与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座和连接板,为检测提供空间和支撑,通过定位板,用于对工件进行限位,通过支撑座和连接架,用于对电机和齿轮进行稳定支撑,通过电机,用于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通过齿轮和圆形齿条的配合,用于带动连接架向一侧运动,通过连接架,用于带动连接杆和活动板向一侧运动,通过活动板,用于对工件进行夹紧定位,从而避免工件位移,解决了现有的误差检测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不具备对机械工件进行定位,导致机械工件在检测时易产生位置偏移,从而降低了其检测精度和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架和连接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放置单元;101、固定座;102、连接板;103、定位板;2、定位单元;201、圆形齿条;202、连接架;203、支撑座;204、电机;205、齿轮;206、连接杆;207、活动板;3、软垫;4、工具箱;5、支撑板;6、检测探头;7、限位环;8、稳定板;9、灯管;10、通槽;11、限位槽;12、滑条;1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本实用新型的放置单元1、固定座101、连接板102、定位板103、定位单元2、圆形齿条201、连接架202、支撑座203、电机204、齿轮205、连接杆206、活动板207、软垫3、工具箱4、支撑板5、检测探头6、限位环7、稳定板8、灯管9、通槽10、限位槽11、滑条12和滑槽1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0.请参阅图1-4,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用误差检测装置,包括放置单元1和定位单元2,放置单元1包括固定座101,固定座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2,连接板10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03,定位单元2包括圆形齿条201,圆形齿条201位于固定座101的内腔,并与固定座101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座101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架202,连接架20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03,支撑座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04,电机204的输出轴贯穿连接架202并通过轴承与连接架202的内壁活动连接,电机204输出轴的表面且位于连接架20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齿轮205,连接架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6,连接杆2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07,通过固定座101和连接板102,为检测提供空间和支撑,通过定位
板103,用于对工件进行限位,通过支撑座203和连接架202,用于对电机204和齿轮205进行稳定支撑,通过电机204,用于带动齿轮205进行转动,通过齿轮205和圆形齿条201的配合,用于带动连接架202向一侧运动,通过连接架202,用于带动连接杆206和活动板207向一侧运动,通过活动板207,用于对工件进行夹紧定位,从而避免工件位移,解决了现有的误差检测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不具备对机械工件进行定位,导致机械工件在检测时易产生位置偏移,从而降低了其检测精度和效率的问题。
21.具体的,定位板103和活动板20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软垫3,连接板10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工具箱4,通过设置软垫3,起到了对工件防护的效果,通过设置工具箱4,起到了便于对检测所需的工具进行放置。
22.具体的,连接板1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检测探头6,检测探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7,通过设置支撑板5、检测探头6和限位环7,起到了便于对检测探头6进行支撑放置的效果。
23.具体的,连接板102顶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稳定板8,稳定板8的正面通过固定架活动连接有灯管9,通过设置稳定板8和灯管9,起到了照明的效果,避免在昏暗环境下不便于对工件进行检测。
24.具体的,连接板10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10,连接杆206的顶部贯穿通槽10的内腔,并与通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通槽10,起到了对连接杆206限位的效果,避免连接杆206在运动时出现错位。
25.具体的,固定座101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限位槽11,连接架202的底部延伸至限位槽11的内腔,并与限位槽11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槽11,起到了对连接架202运动轨迹限位的效果,从而确保了连接架202运动时的稳定性。
26.具体的,固定座101内腔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滑条12,支撑座203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3,滑条12的顶部延伸至滑槽13的内腔,并与滑槽13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条12和滑槽13,起到了对支撑座203限位的效果,避免支撑座203在运动时出现错位的情况。
27.使用时,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上述电气元件,首先将工件放置在定位板103的左侧,之后开启电机204,电机204的输出轴带动齿轮205转动,通过齿轮205和圆形齿条201啮合,从而带动连接架202和支撑座203向一侧运动,通过连接架202带动连接杆206向一侧运动,通过连接杆206带动活动板207向一侧运动,直至活动板207运动至工件的一侧,进而对工件进行夹紧定位,从而避免工件位移,解决了现有的误差检测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不具备对机械工件进行定位,导致机械工件在检测时易产生位置偏移,从而降低了其检测精度和效率的问题。
28.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