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感应式交流输电线路绝缘子检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8226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电感应式交流输电线路绝缘子检测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交流输电线路带电检测不良绝缘子的仪表。
目前电力系统不良绝缘子的检测采用火花间隙放电。依靠绝缘子上的电压在一个预调好放电电压的小球球隙上放电来判断绝缘子的好坏。在电压较低和日光的情况下,较难判断是否放电。在短绝缘子串的测量中,被检测的绝缘子放电时,该片绝缘子上的电压将加在其它绝缘子上。这就可能造成绝缘子的损坏或绝缘子短路,导致停电事故。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用火花间隙放电检测绝缘子的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使绝缘子的检测判断准确,不受电压和日光的影响,减轻测量时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在测量时,不发生放电现象,从而保证了绝缘子和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静电感应式。其工作原理见附图1。被测绝缘子上的电压被引至一对平行板电极(1)、(2)上,在两电极间形成电场。电极分为测量电极(1)和辅助电极(2)。在测量电极(1)的的中部有一个测量感应面(4)。感应面(4)与电极(1)绝缘并在一个平面上,它经一取样电阻(6)与外壳(7)相联。测量时,被测绝缘子上的交流电压在两电极(1)、(2)之间产生电场,在测量电极(1)的感应面(4)上感应一个与电场强度成线性关系的感生电流。在该电流流经取样电阻(6)时,在取样电阻上得到一个电压信号。电压信号经放大器(8)放大后与一个预先设定的电位经比较器(9)比较,判断被测电压是否大于此设定值。当其大于设定值时,给出一个声音提示,表示被测绝缘子良好,承受了工作电压;当其小于设定值时则无声音提示,表示被测绝缘子已损坏,没有承受工作电压。
为了保护内部电路,感应面可分为内外两层如图2。外感应面(5)不与内部电路发生联系,内感应面(4)与外感应面(5)之间采用绝缘(11),内感应面(4)通过取样电阻(6)与外壳(7)相连。测量时内感应面(4)从外感应面(5)感应产生感生电流信号,正常工作。当发生偶然外部故障时,内外层间的绝缘(11)保护了仪表的内部电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信号是由两平板电极(1)、(2)间的电场感应产生的,两平板电极间的距离取得足够大,可以满足目前交流线路绝缘子所承受的最大分布电压。故测量时不会发生电极间的放电现象,从而保证了线路和绝缘子的安全运行。
测量时,该仪表固定在绝缘操作杆上,将接线叉固定在仪表的金属杆(12)、(13)上。操作者持操作杆将接线叉叉在被检测的绝缘子的两端进行绝缘子检测。
下面用

实施例图1,测量原理图1--测量电极2--辅助电板3--绝缘支承4--感应面6-取样电阻7--金属外壳8--放大器
9--比较器10--报警器12,13--金属杆图2,双层感应面原理图4--内感应面5--外感应面11--内外感应面之间的绝缘物图1中,电极(1)固定在金属外壳(7)上,金属杆(12)与金属外壳(7)相联。金属杆(13)与电极(2)相联。电压经过金属杆和外壳引至电极上。感应面(4)固定在电极(1)中部,且与电极(1)绝缘。内部电路装在外壳(7)内,取样电阻(6)的一端与感应面(4)相联,另一端与金属外壳(7)相联。
图2中,外感应面(5)固定在电极(1)中部,与电极(1)在同一平面,且与之绝缘。内感应面(4)与外感应面(5)依靠绝缘物(11)绝缘。内感应面(4)与电极(1)绝缘。取样电阻(6)一端与内感应面(4)相联,另一端与外壳(7)相联。
权利要求1.静电感应式交流输电线路绝缘子检测表,由一对平行板电极(1)、(2)组成静电式结构,其特征为一测量感应面(4)装在平板电极(1)的中间,并与其在同一平面且绝缘,感应面(4)经一取样电阻(6)与外壳(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感应式交流输电线路绝缘子检测表,其特征为感应面可是单层或者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内层经电阻(6)与外壳(7)相连,内层与外层绝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交流输电线路运行时带电检测不良绝缘子的专用仪表。此仪表根据静电感应原理,将被测绝缘子上的交流电压引至仪表内的一对平行板电极上形成交变电场,在测量感应面上感应出一电流信号,通过对该信号的处理分析,判断绝缘子的好坏。该仪表具有判断准确,操作方便等优点。特别是测量时不存在放电过程,对于线路和绝缘子的安全运行具有突出的优点。
文档编号G01R31/12GK2032726SQ88200640
公开日1989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1988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88年1月22日
发明者梁江东, 李健健 申请人:水电部武汉高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