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工业电子内窥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001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工业电子内窥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工业电子内窥仪是集现代光电技术、电子技术、光学技术及不锈钢金属波纹软管新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无损检测仪器。
目前使用的工业内窥仪是通过下面方式实现检测目的的冷光源发出的光通过传光光纤束照明被检部位,通过CCD摄像元件变成电信号,用视频线传输到监视器上直接显示出观察图象。
由于冷光源发光是由一个大功率灯泡和有排风风机的灯箱组成。灯箱外壳体积大,携带不便于在现场工作,又由于光纤传光受弯曲半径和弯曲次数影响,使用不当或使用次数多了就易出现光纤断丝,传输象束越长损失越大,使传光照明减弱,出现图象不清晰,所以传光光纤的电子内窥仪不能更长。
监视器是由显象管以及开关电源组成,体积大、重量重等不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工业电子内窥仪存在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内窥仪,采用发白光的发光二级管代替光纤束传光,照明不受长度影响,使用寿命长、功耗低。显示器采用液晶显示器,重量轻、体积小、分辨率高、图象清晰。
便携式工业电子内窥仪是采取以下方式实现的便携式工业电子内窥仪主要由窥头主体,不锈钢波纹软管、不锈钢网套、防水光学玻璃镜、发白光二极管、超广角镜头、CMOS微型一体摄像头、视频传输线、电源传输线、视频及电源插头、液晶显示器和充电电池构成。
窥头前端装有光学玻璃防护罩和防水密封胶圈,防护罩内中部装有超广角物镜,操作物镜外圈左右旋转可调节焦距,发光二级管装在物镜外圈边上,发光二极管电源线路板接头与传输电源线连接通过不锈钢波纹软管连接到端部插头上,超广角物镜后部装有CMOS一体化摄像元件,视频线与CMOS一体化摄像元件相连。同样通过不锈钢波纹管,接在端部的插头上,使用时将连有电源线及视频信号线的插头插入液晶显示器的插座上。
便携式工业电子内窥仪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探头主体柔软、可弯曲的特征,主体采用CMOS一体化摄像元件和发光二极管做照明,代替灯箱以及传光光纤,所以功耗低,能在液晶显示屏上观察图象,色彩逼真,分辨率高,具有放大图象功能,视野大、比光纤传光的内窥镜探测距离更长,在需要加长的环境使用时可成倍的加长,由于它的传输线和视频线是用铜导线使用寿命长,能准确直观地再现,大轴中心孔及管道内壁的裂纹划痕、锈蚀等缺陷。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便携式工业电子内窥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窥头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窥头主视图。
参照附图,便携式工业电子内窥仪有窥头主体(1)、窥头主体前端装有光学玻璃防护罩(2),内装有超广角物镜(10),物镜上装有左右旋转可调节焦距的外圈(13),外圈外边装有发光二极管(12),二极管焊在圆环型线路板上(14),电源线(11)与线路板连接,通过不锈钢波纹软管(7)及网套(6)连到插头上(5)。
CMOS一体化摄像元件(9)装在物镜后面,视频线(8)与CMOS一体化摄像元件(9)连接,通过不锈钢波纹管(7)及网套(6)连到插头上(5)。
便携式工业内窥仪,使用时将窥头主体(1)的插头(5)插入液晶显示器(4)插孔上。
发光二极管(12)发光照明被观察对象成象,在CMOS一体化摄像元件将图像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转换成视频信号,输入液晶显示器插孔再现出图像,通过调整焦距,使图像清晰稳定,将窥头主体送入被检管道内进行全方位检查,观察显示器屏幕就能看到,再现管道内壁缺陷。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工业电子内窥仪,包括摄像元件、视频线,其特征在于摄像元件(9)装在窥头(3)内的超广角物镜(10)后面,视频线(8)与摄像元件(9)连接,物镜(10)外圈(13)装有发光二极管(12)并焊在外圈(13)线路板(14)上,电源线(11)与线路板(14)相连,电源线(11)和视频线(8)通过窥头主体(1)连接插头(5),插头(5)与液晶显示器(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业电子内窥仪,其特征在于窥头主体(1)内装有不锈钢波纹软管(7),管外层是不锈钢丝网套(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工业电子内窥仪,其特征在于窥头主体(1)前端连接圆柱型窥头(3),窥头(3)前端装有圆柱型光学玻璃防水罩(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业电子内窥仪,其特征在于摄像元件(9)为CMOS一体化摄像元件。
专利摘要便携式工业电子内窥仪主要是由窥头主体,不锈钢波纹软管、不锈钢网套、防水光学玻璃镜、发白光二极管、超广角镜头、CMOS微型一体摄像头、视频传输线、电源传输线、视频及电源插头、液晶显示器和充电电池构成。是集现代光电技术、电子技术、光学技术及不锈钢金属波纹软管新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无损检测仪器。
文档编号G01N21/88GK2406246SQ9921785
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12日
发明者樊卫东 申请人:樊卫东, 李井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