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044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
现有的电流互感器主要为LMK-0.5型和LMZ-0.5型两种。其字母的含意为L-代表电流互感器;M-代表母线式;K-代表塑料外壳;Z-代表浇注绝缘。这两种型号的电流互感器,其性能各有优劣利弊。
LMK-0.5型,由于其结构简单,只要将绕制好的铁芯线圈放入胶木壳,焊上线头封装即可。其重量轻、生产快、工艺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但在实践使用过程中,外壳易破损,造成不能使用,也很容易被劫电者改变线圈进行窃电,又不易被发现,使用这类互感器,给国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LMZ-0.5型电流互感器,其绕好的铁芯线圈外面全部用环氧树脂浇牢,虽不会发生线圈改变等窃电案件,而目整体也比较牢固,不易破碎,但由于浇注时,环氧树脂在凝固收缩时,使铁芯受力,导致磁性能下降,对互感器精度造成比差值偏负,角差值偏正。对补偿小铁芯因薄受力更为严重。在1%和5%的额定电流时,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更有甚者,使本来检定合格的产品,因浇注后超差成为不合格产品,直接影响互感器的精度,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另外在制造过程中都得使用专用模具,制造加工一套模具价格昂贵,而且得需用一定数量的模具;在浇注环氧树脂过程中,要等其凝固须要一定时间,冬季用时更长。模具的周转严重制约了互感器的生产,而且环氧树脂及固化剂用量大,制造价格远远高于LMK-0.5型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外壳不易破损、不容易被窃电者改变线圈进行窃电、不需要模具、生产成本低的电流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互感器包括胶木外壳和线圈,胶木外壳中放置线圈并浇注环氧树脂和填料,胶木外壳的下端为底座,底座连接金属板,胶木外壳的上端开有长方孔。
本实用新型的胶木外壳上端开有长方孔,因而浇注时不需用大量昂贵的专用模具,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胶木外壳中放置线圈并浇注环氧树脂和填料,底座连接金属板,外壳不易破损、不容易被窃电者改变线圈进行劫电。减轻了劳动强度,不受浇注凝固时间的限制,防潮性能好。可广泛使用于各种低压计量、测试、继电保护等电器设备上。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胶木外壳、2.线圈、3.底座、4.金属板、5.长方孔。
在图1和图2中,胶木外壳1中放置线圈2并浇注环氧树脂和填料,胶木外壳1的下端为底座3,底座3通过螺丝连接金属板4,胶木外壳1的上端开有长方孔5。制造时,将环氧树脂通过长方孔5注入胶木外壳1中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电流互感器,该互感器包括胶木外壳和线圈,其特征是胶木外壳中放置线圈并浇注环氧树脂和填料,底座连接金属板,胶木外壳的上端开有长方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该互感器的胶木外壳中放置线圈并浇注环氧树脂和填料,底座连接金属板,胶木外壳的上端开有长方孔。浇注时不需用大量昂贵的专用模具,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外壳不易破损、不容易被窃电者改变线圈进行劫电。减轻了劳动强度,不受浇注凝固时间的限制,防潮性能好。可广泛使用于各种低压计量、测试、继电保护等电器设备上。
文档编号G01R15/00GK2374958SQ9922881
公开日2000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日
发明者王全志, 石兆祥 申请人:王全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