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被摄体的距离测量装置以及方法_3

文档序号:8303293阅读:来源:国知局
测部43输入的AF评价值维持峰值。
[0066]另外,CPU40在从操作部38被指示录像准备或开始时,使自动曝光(AE)动作开始,将从Α/D变换器21输出的图像数据取入到AE检测部44。在AE检测部44中,将同时获取的2个图像的AF区域(脸区域)的图像信号、或画面整体的图像信号进行累计,将其累计值输出到CPU40。CPU40根据从AE检测部44输入的累计值来计算被摄体的明亮度(摄影Ev值),基于该摄影Ev值决定光圈14的光圈值,基于该决定的光圈值来控制光圈14,或进行模拟信号处理部20中的增益控制。
[0067]将如上述那样经AF控制以及AE控制的2个图像A、B以给定的时间间隔从光瞳定向传感器16读出,经由Α/D变换器21、图像输入控制器22而输入到存储器48,进行临时存储。由数字信号处理部24适宜读出临时存储在存储器48中的2个图像A、B的图像数据,将在数字信号处理部24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入到VRAM50。将从VRAM50读出的图像数据在视频编码器28编码,输出到设于摄像机背面的液晶监视器30 (LCD),另外,经由外部输出端子32输出到外部设备(无线发送机等)。
[0068]另外,在数字信号处理部24中,进行包含图像数据的亮度数据Y以及色差数据Cr、Cb的生成处理(YC处理)在内的给定的信号处理。在将YC处理后的图像数据(YC数据)再度存储在存储器48中后,输出到压缩解压处理部26,以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sGroup,动态图像专家组)-4等的动态图像压缩格式进行压缩。将压缩后的2个按合焦距离区分的图像A、B的动态图像文件、或者合成2个按合焦距离区分的图像A、B而得到的I个动态图像文件经由介质控制器52记录到记录介质54。由此能记录经同时动态图像摄影的合焦距离不同的2个动态图像、或合成后的I个动态图像。
[0069]另外,在EEPROM(ElectricalIy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46中除了记录由CPU40执行的控制程序以外,还记录控制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等。
[0070][多被摄体的距离测量]
[0071]接下来,说明对上述那样摄像后的合焦距离不同的2个图像A、B内的第1、第2被摄体的距离等进行测量的多被摄体的距离测量部。
[0072]图4所示的距离测量部主要由合焦检测部60、合焦控制部62、以及测量部64构成。
[0073]合焦检测部60 (合焦控制单元)由图2所示的CPU40、脸检测部42、以及AF检测部43等构成,基于由光瞳定向传感器16获取的2个图像A、B来进行2个图像A、B的合焦检测。然后,在2个图像A、B的一者或两者为非合焦的情况下,对合焦控制部62输出用于使区域分割透镜12的各透镜部12a、12b移动到与2个图像A、B的合焦距离对应的透镜位置(合焦位置)的指令信号。
[0074]合焦控制部62(合焦控制单元)与图2所示的透镜驱动部56对应,基于从合焦检测部60输入的指令信号分别对各透镜部12a、12b独立进行驱动,使各透镜部12a、12b移动到合焦至合焦距离不同的第1、第2被摄体的透镜位置。
[0075]合焦检测部60将由光瞳定向传感器16获取的2个图像A、B分别处于合焦状态时各透镜部12a、12b的当前的透镜位置指令作为表示各透镜部12a、12b的透镜位置的信息输出给测量部64。例如,在使用脉冲电动机作为合焦控制部62的驱动单元的情况下,合焦检测部60将用于驱动脉冲电动机的脉冲信号输出给合焦控制部62。对该脉冲信号的脉冲数从透镜部12a、12b的基准位置(原位置)起进行了计数的计数值成为与当前的透镜部12a、12b的透镜位置对应的透镜位置指令。
[0076]测量部64 (第I计算单元、第2计算单元、透镜位置检测单元)与图2所示的CPU40的测量功能对应。测量部64从合焦控制部62获取处于合焦状态的各透镜部12a、12b的透镜位置信息,并基于这些透镜位置信息来计算至图像A、B内的第1、第2被摄体为止的距离。另外,由于至第1、第2被摄体为止的距离(合焦距离(1)、(2))与透镜部12a、12b的透镜位置对应,因此能根据透镜部12a、12b的透镜位置信息来分别计算至第1、第2被摄体为止的距离。
[0077]另外,测量部64计算第1、第2被摄体间的距离。将如此计算出的第1、第2被摄体ω距离、以及第1、第2被摄体间的距离适宜输出、记录。
[0078][多被摄体的距离测量方法]
[0079]接下来,参考图7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多被摄体的距离测量方法。
[0080]在图5中,图4所示的合焦检测部60、合焦控制部62、测量部64执行以下的处理。
[0081]首先,合焦检测部60经由光瞳定向传感器16获取同时刻摄像出的图像Α、Β(步骤S10)。
[0082]合焦检测部60以及合焦控制部62基于图像Α、Β来进行透镜部12a、12b的合焦控制(步骤 S12、S14)。
[0083]图8A以及图8B分别是表示经合焦控制的图像A、B的图。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那样,图像A合焦至第I被摄体(脸),图像B合焦至第2被摄体(脸)。
[0084]接下来,合焦检测部60分别检测经合焦控制的透镜部12a、12b的透镜位置(步骤S16、S18)。
[0085]图9A以及图9B分别是表示图像A、B内的各AF区域(第1、第2被摄体的脸区域)的AF评价值的曲线图。合焦检测部60对透镜部12a、12b的透镜位置进行控制(爬山控制),以使得各AF区域的AF评价值总是成为峰值,能分别检测当前的透镜部12a、12b的透镜位置S1、a2。
[0086]接下来,测量部64基于从合焦检测部60输入的表示透镜部12a、12b的透镜位置aPa2的透镜位置信息来计算第1、第2被摄体的距离(合焦距离)(步骤S20、S22),另外,通过求取计算出的第1、第2被摄体的距离之差来计算第1、第2被摄体间的距离(步骤S24)。
[0087]测量部64将上述那样计算出的第1、第2被摄体的距离、第1、第2被摄体间的距离进行输出(步骤S26)。
[0088]接下来,CPU40判别距离的测量是否已结束(步骤S28),在未结束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0,以给定的时间间隔获取同时摄像到的下一时刻的图像A、B。由此反复上述步骤S1到步骤S28的处理。
[0089]另一方面,在步骤S28中判别为距离的测量已结束时(“是”的情况下),结束多被摄体的距离测量。
[0090]能如上述那样测量给定的时间间隔的各时刻的第1、第2被摄体的距离、第1、第2被摄体间的距离。
[0091][合成图像生成部]
[0092]接下来说明进行图像A、B的合成、以及距离信息的合成的合成图像生成部。
[0093]图10是表示合成图像生成部70的实施方式的框图。
[0094]合成图像生成部70 (合成图像生成单元)由图2所示的数字信号处理部24以及CPU40构成,主要具备图像输入部71、合焦程度检测部72、分割区域选择部73、距离信息输入部74、字符发生器75、以及图像合成部76。
[0095]图像输入部71分别输入合焦至第1、第2被摄体的图像A、B(参考图8A、图8B),并将输入的图像A、B输出到合焦程度检测部72。
[0096]合焦程度检测部72将输入的图像A、B的各画面分割为多个分割区域Au、Bu (例如16X16的分割区域),按每个分割区域AipBu计算分割区域内的分割图像的高频分量的累计值(合焦程度信息)。然后,将计算出的分割图像的合焦程度信息与每个分割区域Au、Bij的分割图像一起输出到分割区域选择部73。
[0097]分割区域选择部73基于合焦程度信息来选择分割区域AU、BU的相同的分割区域当中的合焦程度高的分割区域的分割图像,并将选择出的分割图像输出到图像合成部76。
[0098]图像合成部76将由分割区域选择部73选择出的各分割图像进行合成,来生成I画面份的合成图像。由此能如图11所示那样生成分别合焦至第1、第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