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_2

文档序号:8410752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Z轴宏动调整机构装配在底座(16)中部,电机驱动单元装配在底座(16)头部, 精密压入驱动与位移信号检测单元安装在Z轴宏动调整机构上,检测压痕压入力和划痕法 向力、切向力的精密三轴力传感器(22)安装在X轴精密划痕单元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 (16)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轴 精密划痕单元包括柔性铰链I (18)和压电叠堆I (17),所述柔性铰链I (18)的凹槽内部 安装有压电叠堆I (17),使载物台(23)和精密三轴力传感(22)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实现 沿X轴方向的精密划痕功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轴大 行程粘滑驱动器划痕组件包括精密导轨滑块I (20)、柔性铰链ΙΙ、ΠΙ(19、32)和压电叠堆 II、111(31、33),所述精密导轨滑块I (20)和柔性铰链II JII (19、32)分别安装在底座(16) 上,柔性铰链11、111(19、32)的凹槽内部分别安装有压电叠堆11、111(31、33),柔性铰链11、 111(19、32)输出端与精密导轨滑块I (20)侧面实现间隙配合,通过调整压电叠堆ΙΙ、ΠΙ (31、33)的锯齿波电压实现划痕方向与划痕速度的控制,实现沿Y轴方向的大行程划痕过 程,及实现压痕点的更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轴 宏动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座(15)、连接件II (14)、螺杆(29)、螺母(30)和精密导轨滑块II、 111(13、28)、伺服电机(1)、蜗杆I、II (3、8)、蜗轮I、II (5、6)、螺杆支撑座(12),所述安装 座(15)和螺母(30)分别安装在连接件II (14)上,连接件II (14)安装在精密导轨滑块II、 IIK13、28)上,精密导轨滑块II、111( 13、28)安装在底座(16)上;伺服电机(1)安装在底座 (16)上,平行布置于精密导轨滑块II、111(13、28)的右侧,减小测试平台的长度尺寸,伺服电 机(1)驱动转矩经由蜗杆I (3)、蜗杆II (8)和蜗轮I (5)、蜗轮II (6)的两级减速增扭后, 带动螺杆(29)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安装座(15)的直线运动,实现Z轴方向金刚石压头(24) 位置的宏动调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密 压入驱动单元与位移信号检测单元包括金刚石压头(24)、压头连接件(26)和压电陶瓷促 动器(27),所述金刚石压头(24)通过压头连接件(26)与压电陶瓷促动器(27)连接,压电陶 瓷促动器(27)固定在安装座(15)上,压电陶瓷促动器(27)自身带有闭环位移反馈功能,以 检测金刚石压头(24)的压入深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荷 信号检测单元包括载物台(23)、精密三轴力传感器(22)和连接件I (21),所述载物台(23) 安装在精密三轴力传感器(22)上,精密三轴力传感器(22)安装在连接件I (21)上,定量检 测压痕压入力和划痕法向力、切向力,在压痕过程中,将检测到的载荷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对 压电叠堆驱动电源进行控制,实现闭环控制。
8. -种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将测试平台装配好,连接好相应线路,标定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b) 将试件通过熔融石蜡粘贴到载物台(23)上,用平头圆柱代替金刚石压头,调整沿Z 轴方向的宏动调整机构,在预载荷IOOmN基础上,模拟压痕过程,对测试数据的加载段进行 处理,通过二次多项式拟合得到了压入深度A与载荷的平方根之间的关系式,初步确定测 试平台的机架柔度,确保无装配误差; c) 安装金刚石压头(24),分载荷进行多次压痕实验,确保测试平台重复性良好; d) 由于测试平台小型化造成机架柔度问题,分载荷进行校准机架柔度q,利用参考材 料熔融石英进行压痕,根据机架柔度公式4 = 1^,其中,Jj为最大压入载荷,*W为测 P 试平台在载荷作用下最大压入深度值,\为商业化纳米压痕仪在载荷作用下最大压入深度 值; e) 将被测试件通过导电胶粘贴在载物台(23)上,调整Y轴大行程粘滑驱动器划痕组件 和Z轴宏动调整机构,使被测试件处于金刚石压头(24)的正下方,然后将权利要求1中所 述的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测试平台安装在扫描电子显微镜载物台(37)上,并打开扫 描电子显微镜,调整好电子枪(35 )位置,调好视场,方便观察; f)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调整Z轴宏动调整机构使金刚石压头接近试件表面,使 金刚石压头处于试件表面上方〇. 5 μ m~1 μ m位置,此时力传感器示数为零; g) 根据压痕/划痕步骤,通过软件对拟定好的实验加载条件进行设置,启动程序即可 进行压痕/划痕的测试,结合压痕过程的载荷压深曲线,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监测 压入力或划痕力作用下被测样品材料的微观变形行为和损伤机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力传感器 和位移传感器与A/D卡采集卡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力与位移,得到压痕过程的载荷-压深曲 线和划痕的法向力-切向力曲线,根据力学计算模型,即可得到压入硬度、接触刚度、弹性 模量、划入硬度、摩擦系数力学参数。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属于机电一体化精密科学仪器领域。X轴精密划痕单元和Y轴大行程粘滑驱动器划痕组件装配在底座尾部,Z轴宏动调整机构装配在底座中部,电机驱动单元装配在底座头部,精密压入驱动与位移信号检测单元安装在Z轴宏动调整机构上,检测压痕压入力和划痕法向力、切向力的精密三轴力传感器安装在X轴精密划痕单元上。优点在于:结构紧凑、小型化、一体化,在克服了现有测试平台无法定量检测划痕过程法向力、切向力的不足的同时,更好的保证装配精度,有效提升整体的刚度和动态特性,提升了整体的测试精度。
【IPC分类】G01N3-42, G01N3-02, G01N3-40
【公开号】CN104729911
【申请号】CN201510105435
【发明人】赵宏伟, 时月, 刘彦超, 任露泉, 范尊强, 马志超, 于丹阳, 黄虎, 李建平, 于淼
【申请人】吉林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