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隔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5086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火焰隔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柴油型重型车制造及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火焰隔离装置,应用于柴油型重型车制造及试验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柴油型重型车原地发动时向车底下方喷出火焰,明火可能车辆底盘下及喷气孔周边零部件的性能,甚至引发车体性能变化,进而影响车辆使用。

【发明内容】

[0003](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焰隔离装置,解决原地发动时向车底盘的喷气孔位于车下,并喷出明火或高温气体引发危险的问题。本设计能够轻松进入车下,使喷气孔喷出的高温气体或火焰得到有效隔离。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火焰隔离装置,包括:防护罩、千斤顶、滑动支撑座;所述防护罩包括导入管、上盖板、外罩、内罩、下盖板、连接板;导入管与内罩上端部连通,连接板对内罩底部进行密封,上盖板、下盖板分别用于将外罩与外罩之间的上、下端口进行密封;内罩与外罩上均布有圆孔,内罩与外罩上的圆孔呈交叉放置,即内罩上孔与外罩上孔的排布是相互交错开;所述滑动支撑座包括导向板、紧定螺钉、中间板、滚珠、底板;其中导向板位于中间板上部,与中间板之间形成能够放置千斤顶底板的槽,用于放置千斤顶底板;中间板与底板中部的孔中放入滚珠,滚珠的底部接触地面,紧定螺钉穿过中间板位于滚珠的上部,用于调节滚珠的底部与底板容纳滚珠的孔的口部之间的松紧度;滚珠为四个;所述千斤顶能够升降高度、千斤顶的底板被约束在滑动支撑座内;防护罩与千斤顶上端通过连接板连接固定为一体。
[0007]优选地,外罩之外设置若干个带有圆孔的圆柱形的外罩,相邻外罩上之间具有空间,相邻外罩上的圆孔相互交错开。
[0008]优选地,导向板、中间板、底板通过圆柱销、连接螺栓进行定位和固定。
[0009]此结构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喷火或高温喷气口的隔离。
[0010]三有益效果
[0011]本发明中,利用千斤顶上的把手将装置推动至车下喷气口附近,升起千斤顶,同时调整装置使导入管进入喷气口内,完全封死喷气口即可。喷气口内喷出的火焰或高温气体通过导入管进入内罩中,内罩与外罩布有圆孔,且内外罩的圆孔布置的位置是相互交错开,高速喷出的火焰或气体成射线向外喷出,然后遇到外罩的阻挡,拐弯后从外罩的圆孔内溢出装置。内外罩的数量依喷气孔喷出的火焰及高温气体的数量及温度决定。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火焰隔离装置的主视图;
[0013]图2为防护罩结构图;
[0014]图3为滑动支撑座结构图;
[0015]图4为防护罩内外罩圆孔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柴油型重型车原地发动时向车底下方喷出火焰、明火等可能改变车辆底盘下及喷气孔周边零部件的性能,甚至引发车体性能变化,进而影响车辆使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焰隔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防护罩1、千斤顶2、滑动支撑座3。
[0018]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罩I为焊接结构,作为火焰喷射的主要防护体,防护罩I与千斤顶2通过连接板9以连接螺栓IA固定为一体。
[0019]防护罩I包括导入管4、上盖板5、外罩6、内罩7、下盖板8、连接板9,其中上盖板5、外罩6、内罩7、下盖板8组成阻碍火焰直接向外喷射的主体;导入管4与内罩7上端部连通,连接板9对内罩7底部进行密封,上盖板5、下盖板分别用于将外罩6的上、下端口进行密封并固定在内罩7的上下端部;喷气口内喷出的火焰或高温气体通过导入管4进入内罩7中,导入管可插入发动机排气管内,将从排气管排出的火焰或烟尘导入内罩,然后再经过内罩上的小孔进入内外罩之间,最后从外罩上的小孔排出。
[0020]内罩7与外罩6均布有圆孔,内罩与外罩上的圆孔呈交叉放置,即内罩上孔与外罩上孔的排布是相互交错开,及在外罩的径向方向上内罩上与外罩上相邻位置的孔不位于同一直径,高速喷出的火焰或气体成射线向外喷出,然后遇到外罩6的阻挡,拐弯后从外罩6的圆孔内溢出装置。
[0021]防护罩可以依据需要布置多层,即外罩7之外还可以设置带有圆孔的圆柱形罩,外罩7之外设置若干个带有圆孔的圆柱形的外罩,相邻外罩上之间具有空间,相邻外罩上的圆孔相互交错开。防护罩数量依喷气孔喷出的火焰及高温气体的数量及温度决定。
[0022]如图3所示,所述滑动支撑座3包括导向板11、紧定螺钉13、中间板14、滚珠15、底板16、圆柱销10、连接螺栓12 ;其中导向板11位于中间板14上部,与中间板14之间形成能够放置千斤顶2底板的槽,用于放置千斤顶2底板以约束千斤顶2 ;中间板14与底板16上的孔中放入滚珠15,滚珠15的底部接触地面,紧定螺钉13穿过中间板位于滚珠的上部,用于调节滚珠15的底部与压迫底板16容纳滚珠的孔的口部的松紧度,以达到调节转动的灵活度。滚珠15为四个,滚珠的孔在水平方向上均布在滑动支撑座3的中间板14与底板16上,即在中间板14与底板16所在空间的内的水平方向均匀对称布置;通过滚珠带动此装置滚入重型车下发动机喷气处。
[0023]导向板11、中间板14、底板16通过圆柱销10、连接螺栓12进行定位和固定。
[0024]所述千斤顶2为可以升降高度、并能承受一定冲击力的工具;能够将防护罩升高至导入管插入排气孔内;千斤顶2被约束在滑动支撑座3中的导向板11内;千斤顶2托着防护罩I向上升起,直至导入管4进入发动机喷气孔内。
[0025]防护罩I对火焰的防护方式、千斤顶2对防护罩的提升方式、滑动支座3带动整个装置滑动的方式以及三者中任意两者的组合方式,是本专利的权利要求。
[0026]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
[0027]利用千斤顶2上的把手将火焰隔离装置推动至车下喷气口附近,升起千斤顶2,同时调整火焰隔离装置使导入管4进入喷气口内,完全封死喷气口即可;当高速喷出的火焰或气体成射线向外喷出时,经过导入管4进入内罩7内,然后通过内罩7上的孔进入内罩7与外罩6之间的空间,遇到外罩6的阻挡后,改变喷射方向,沿外罩6上的孔排出,这个装置使高速喷出的高温气体或火焰速度得到有效降低,危险系数大大降低。多层内罩及外罩能够有效减低速度。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火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I)、千斤顶(2)、滑动支撑座(3); 所述防护罩(I)包括导入管(4)、上盖板(5)、外罩(6)、内罩(7)、下盖板(8)、连接板(9);导入管⑷与内罩(7)上端部连通,连接板(9)对内罩(7)底部进行密封,上盖板(5)、下盖板分别用于将外罩(6)与外罩之间的上、下端口进行密封;内罩(7)与外罩(6)上均布有圆孔,内罩与外罩上的圆孔呈交叉放置,即内罩上孔与外罩上孔的排布是相互交错开; 所述滑动支撑座⑶包括导向板(11)、紧定螺钉(13)、中间板(14)、滚珠(15)、底板(16);其中导向板(11)位于中间板(14)上部,与中间板(14)之间形成能够放置千斤顶(2)底板的槽,用于放置千斤顶⑵底板冲间板(14)与底板(16)中部的孔中放入滚珠(15),滚珠(15)的底部接触地面,紧定螺钉(13)穿过中间板位于滚珠的上部,用于调节滚珠(15)的底部与底板(16)容纳滚珠的孔的口部之间的松紧度;滚珠(15)为四个; 所述千斤顶(2)能够升降高度、千斤顶(2)的底板被约束在滑动支撑座(3)内;防护罩(I)与千斤顶(2)上端通过连接板(9)连接固定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罩(7)之外设置若干个带有圆孔的圆柱形的外罩,相邻外罩上之间具有空间,相邻外罩上的圆孔相互交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板(11)、中间板(14)、底板(16)通过圆柱销(10)、连接螺栓(12)进行定位和固定。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焰隔离装置,属于柴油型重型车制造及试验领域,该发明可以解决柴油型履带式重型车辆原地发动时向车底盘下方喷射火焰影响车辆使用的问题。本发明的火焰隔离装置,主要由防护罩、千斤顶、滑动支撑座等组成。其中防护罩主要起到隔离高温气体及明火的作用,千斤顶允许本装置的使用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滑动支撑座既起到支撑千斤顶的作用,又使本装置可以方便移动进出车辆底部。
【IPC分类】G01M17/007
【公开号】CN105203335
【申请号】CN201510671755
【发明人】李密, 毕泗元, 王亮, 杜金波, 袁野
【申请人】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