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直器和检查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4499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不变的情况下减小辐射监督区的面积。
[0040]2、在二次扫描模式中,通过控制准直器的遮挡部件相对于准直器主体的运动,同时增强剂量率和/或增强射线源的能量,能够在保持辐射监督区面积和边界剂量率不变的情况下提尚成像的图像质量。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检查系统处于扫描状态的示意图。
[0042]图2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准直器的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未遮挡射线束的初始状态。
[0043]图2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准直器的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被移动而遮挡部分射线束的状态。
[0044]图3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准直器的主视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未遮挡射线束的初始状态。
[0045]图3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准直器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未遮挡射线束的初始状态。
[0046]图3C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准直器的主视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被移动而遮挡部分射线束的状态。
[0047]图3D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准直器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被移动而遮挡部分射线束的状态。
[0048]图4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准直器的主视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未遮挡射线束的初始状态。
[0049]图4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准直器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未遮挡射线束的初始状态。
[0050]图4C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准直器的主视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被移动而遮挡部分射线束的状态。
[0051]图4D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准直器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被移动而遮挡部分射线束的状态。
[0052]图5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准直器的主视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未遮挡射线束的初始状态。
[0053]图5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准直器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未遮挡射线束的初始状态。
[0054]图5C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准直器的主视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被转动而遮挡部分射线束的状态。
[0055]图f5D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准直器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被转动而遮挡部分射线束的状态。
[0056]图6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准直器的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未遮挡射线束的初始状态。
[0057]图6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准直器的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被转动而遮挡部分射线束的状态。
[0058]图7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准直器的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未遮挡射线束的初始状态。
[0059]图7B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准直器的示意图,其中准直器处于被转动而遮挡部分射线束的状态。
[0060]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扫描车辆的检查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1]首先,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需要对下述术语和符号作出说明和定义:
[0062]“辐射控制区”:在辐射工作场所划分的一种区域,在这种区域内要求或可能要求采取专门的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以便:
[0063]a)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控制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
[0064]b)防止潜在照射或限制其程度。
[0065]“辐射监督区”:未被确定为控制区,通常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但要不断检查其照射条件的任何区域。
[0066]“束流面”:从准直器的准直缝中射出的射线束所形成的平面。
[0067]“Y平面”:与所述束流面重合的平面;
[0068]“Z平面”:垂直于所述Y平面并且通过准直缝的平面;
[0069]“X平面”:垂直于所述Y平面和所述准直缝的平面。
[007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71]参见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检查系统或安全检查系统100包括:用于发出射线的射线源1 ;用于对射线源发出的射线进行准直的准直器5 ;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射线的探测器31。射线源可以是X射线源、伽马射线源、中子射线源等。探测器31可以安装在探测器臂架3上,探测器臂架3可以具有大致倒L形的形状或其它任何合适的形状。
[0072](第一实施例)
[0073]图2A-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准直器5A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准直器5A包括准直器主体51,准直器主体51包括第一部分511和第二部分512,在第一部分511与第二部分512之间形成有准直缝52,准直缝52在其纵向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521和第二端部522 ;以及遮挡部件53A,遮挡部件53A能够相对于准直器主体51运动,以遮挡准直缝52的至少一部分,以使得从准直缝52射出的射线束54的夹角变化,或者使得从准直缝52射出的射线束54的夹角及仰角变化。
[0074]具体地,如图2A-2B所示,遮挡部件53A包括邻近准直缝52的第一端部521设置的第一遮挡部件53A1和邻近准直缝52的第二端部522设置的第二遮挡部件53A2,第一遮挡部件53A1和第二遮挡部件53A2能够相对于准直器主体51沿准直缝的纵向方向上下运动,以遮挡准直缝52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图2A示出了遮挡部件处于初始状态,此时第一遮挡部件53A1和第二遮挡部件53A2未遮挡准直缝52,从射线源1射出的射线经准直缝52完全无遮挡地射出,形成射线束54。图2B示出了遮挡部件被移动后的状态,此时第一遮挡部件53A1和第二遮挡部件53A2分别遮挡准直缝52的上部和下部,从准直缝52的剩余部分射出的射线形成连续的射线束,为了区分,将此时经准直缝52射出的射线束标记为54’。如图2A和2B所示,射线束54的最靠上的射线541和最靠下的射线542形成的夹角为α,射线束54’的最靠上的射线541’和最靠下的射线542’形成的夹角为β,可以看出,夹角β相对于夹角α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可以看出,随着第一遮挡部件53Α1和第二遮挡部件53Α2相对于准直器主体51移动,该夹角β能够相应地改变。同时,第一遮挡部件53Α1和第二遮挡部件53Α2相对于准直器主体51移动时,射线束的仰角γ能够相应的改变。在本文中,“射线束的仰角改变”的意思是调整前的射线束的最靠下的射线542与调整后的射线束的最靠下的射线542’之间存在角度γ (如图2Β所示)。当第一遮挡部件53Α1和第二遮挡部件53A2进一步移动而完全遮挡准直缝52时,从射线源1射出的射线被完全屏蔽掉。由此可见,通过控制第一遮挡部件53A1和第二遮挡部件53A2相对于准直器主体51的移动,能够控制经准直缝52射出的射线束的夹角或者经准直缝52射出的射线束的夹角及仰角的大小,并且还能够控制经准直缝52射出的射线的有无。
[007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当第一遮挡部件53A1和第二遮挡部件53A2相对于准直器主体51上下移动时,能够实现对经准直缝52射出的射线束的夹角及仰角的大小的无级调节,例如,当图2A所示的初始状态中射线束54的夹角为50°时,随着第一遮挡部件53A1和第二遮挡部件53A2相对于准直器主体51上下移动,能够实现射线束54的夹角在0°至50°之间的不间断调节,即能够实现0°至50°之间任意大小的夹角。
[0076](第二实施例)
[0077]图3A-3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准直器5B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该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遮挡部件。
[0078]该准直器5B包括遮挡部件53B。具体地,如图3A所示,遮挡部件53B包括在准直器主体51的第一部分511 —侧设置的第一遮挡部件53B1和在准直器主体51的第二部分512 一侧设置的第二遮挡部件53B2,如图所示,第一遮挡部件53B1和第二遮挡部件53B2均具有多级台阶状的结构。这样,当第一遮挡部件53B1和第二遮挡部件53B2能够在Z平面内相对于准直器主体51沿垂直于准直缝52的纵向方向的方向左右移动时,能够遮挡准直缝52的至少一部分。
[0079]其中,图3A-3B示出了遮挡部件处于初始状态,此时第一遮挡部件53B1和第二遮挡部件53B2未遮挡准直缝52,从射线源1射出的射线经准直缝52完全无遮挡地射出。图3C-3D示出了遮挡部件被移动后的状态,此时第一遮挡部件53B1和第二遮挡部件53B2分别遮挡准直缝52的上部和下部,从准直缝52的剩余部分射出的射线形成连续的射线束,为了区分,将此时经准直缝52射出的射线束标记为5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通过控制第一遮挡部件53B1和第二遮挡部件53B2相对于准直器主体51的移动,能够控制经准直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