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线性驱动的脉冲检测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38341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线性驱动的脉冲检测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传感器,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线性驱动的脉冲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宄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0003]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目前传感器在对脉冲差错进行检测时容易受到干扰,从而使其所监视的参数发生误差,影响生产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传感器在对脉冲差错进行检测时容易受到干扰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的基于线性驱动的脉冲检测传感器。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线性驱动的脉冲检测传感器,主要由传感器,主控芯片K,与主控芯片K相连接的纠偏电路,与传感器相连接的脉冲检测电路组成,在脉冲检测电路和纠偏电路之间还设置有线性驱动电路;所述的线性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U,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三极管VT6,正极与脉冲检测电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9后与驱动芯片U的INl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ll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0,正极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驱动芯片U的INl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正极与驱动芯片U的IN2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7,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3,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2,N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相端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反相端与三极管VT4集电极相连接的非门Y,一端与三极管VT4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5,P极与非门Y的反相端相连接、N极与电阻R15和电阻R14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2组成;所述驱动芯片U的VCC管脚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END管脚接地、OUT管脚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5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家VT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集电极接地,二极管D2的N极与纠偏电路相连接。
[0006]所述的脉冲检测电路由检测芯片Ml,三极管VTl,一端与检测芯片Ml的VCC管脚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VTl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一端与三极管VTl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检测芯片Ml的TIRE管脚和DIS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2,N极分别与检测芯片Ml的OUT管脚以及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P极则顺次经电阻R4和电阻R3以及极性电容Cl后接地的二极管D1,以及一端与检测芯片Ml的CON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极性电容C2组成;所述检测芯片Ml的VCC管脚与传感器相连接,其TRI管脚则与电阻R3和极性电容Cl的连接点相连接,RESET管脚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相连接,DIS管脚和THRE管脚还与电阻R3和极性电容Cl的连接点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所述三极管VTl的集电极接地。
[0007]所述的纠偏电路由纠偏芯片M2,三极管VT2,一端与纠偏芯片M2的FX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6,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极性电容C3后与纠偏芯片M2的BE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7,一端与电阻R7和极性电容C3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经极性电容C4后接地的电阻R8,反相端与纠偏芯片M2的FU管脚相连接、同相端经电阻R5后与主控芯片K的OUT管脚相连接的差分放大器U2,串接在差分放大器U2的同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极性电容C5,以及反相端与纠偏芯片M2的BN管脚相连接、同相端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的差分放大器Ul组成;所述差分放大器Ul的输出端还与主控芯片K的OUT管脚相连接、其同相端则与主控芯片K的IN管脚相连接,差分放大器U2的反相端还与电阻R8和极性电容C4的连接点相连接,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接地。
[0008]所述的检测芯片Ml为NE555。
[0009]所述的驱动芯片U为LM387集成芯片。
[0010]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1](I)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线性驱动电路,其可以保证传感器在对脉冲差错信号进行检测时避免受到干扰。
[0012](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脉冲检测电路,可以对脉冲差错进行检测,使其对工作环境监视的参数更加准确,减少因误差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0013](3)本实用新型采用LM387芯片作为驱动芯片,其灵敏度高、价格便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性驱动电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线性驱动的脉冲检测传感器,主要由传感器,主控芯片K,与主控芯片K相连接的纠偏电路,与传感器相连接的脉冲检测电路组成,在脉冲检测电路和纠偏电路之间还设置有线性驱动电路。
[0019]如图2所示,所述的线性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U,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三极管VT6,正极与脉冲检测电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9后与驱动芯片U的INl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ll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0,正极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驱动芯片U的INl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正极与驱动芯片U的IN2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7,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3,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2,N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相端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反相端与三极管VT4集电极相连接的非门Y,一端与三极管VT4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5,P极与非门Y的反相端相连接、N极与电阻R15和电阻R14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2组成;所述驱动芯片U的VCC管脚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END管脚接地、OUT管脚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5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家VT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