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样采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3095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样采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样采集装置,属于质检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水样是研宄湿地和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样本,在野外调研时,研宄人员需要将水样采集器放置入水中,通过线绳控制采集器中的活塞,完成取水器底端活塞的关闭,将水样取出水面,然后进行分析,如水样采集器SYCSQ-1。传统的取水器具有以下不足:(I)取水器的活塞关闭主要依靠线绳的提拉力控制,容易出现线绳缠绕,无法关闭取水器底端的活塞,进而无法完成取水过程。(2)取水过程需要取水器的活塞关闭,当水环境中的杂质较多时,如水生植物的残体,容易阻碍取水器活塞的闭合,影响取水器取水。(3)传统的取水器主体是个玻璃桶,体积较大,进入水中动静较大,容易使取水器周围的水发生流动,影响取水区域的微环境。所以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样采集装置,特别适用于采用湿地水样。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样采集装置,包括水样采集瓶1、可伸缩橡胶软管2、金属采集器3、连接软管4和负压装备5,采集瓶I上有两个接口,分别连接可伸缩橡胶软管2和连接软管4,其中可伸缩橡胶软管2连接金属采集器3,连接软管4连接负压装备5,所述金属采集器3前端为金属圆锥7,中间部分为金属筛网8,后端为金属圆筒9。
[000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0006]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样采集装置组成比较简单,方便携带,比较适用于野外调查时的湿地水样采集。
[0007]2.本实用新型的水样采集装置主体在水面外操作,易于控制和操作;此外,入水部分体积有限,对湿地水样微环境影响较小,提高采集湿地水样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框架图;
[0009](1.水样采集瓶,2.可伸缩橡胶软管,3.金属采集器,4.连接软管,5.负压装备)。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采集瓶的结构示意图;
[0011](1.水样采集瓶,2.可伸缩橡胶软管,4.连接软管,6.刻度标尺)。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属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7.金属圆锥,8.金属筛网,9.金属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3所示,一种便携式湿地水样采集装置由水样采集瓶1、可伸缩橡胶软管2、金属采集器3、连接软管4和负压装备5组成。
[0015]水样采集瓶I瓶身右侧刻有刻度标尺6,可以准确按照要求采集所需的水样。瓶盖上开有两个圆形孔,分别连有可伸缩橡胶软管2和连接软管4。可伸缩橡胶软管2连接有金属采集器3,可以伸入水中。由于湿地中固形物含量高,所以金属采集器3的前端为金属圆锥7,中间部分是金属筛网8,后端为金属圆筒9,并且金属采集器3是不锈钢制品。连接软管4连接负压装备5。在野外采样时,先将设备各个部分按照图1的顺序连接好,然后将金属采样器3伸入到水中,可以采用自然下落的方式入水,也可以采用其他辅助设备进行入水。到达需要采样的深度后,启动负压装备5,抽出水样采集瓶I中的空气,在水样采集瓶I中创造负压环境,水样就可以通过金属采样器3和可伸缩橡胶软管2进入水样采集瓶I中,观察水样采集瓶I中液面上升情况,到达预期位置,停止负压装备5工作,停止水样采集过程。拆卸装置,并清洁采集装置,换上新的水样采集瓶,采集下一个样本点水样。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负压装备,在水样采集瓶中创造负压环境,将湿地或湖泊中的水样吸入水样采集瓶中。整套装置涉及部件较少,易于野外携带和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入水部分体积较小,对水样微环境影响较小,减少对样本点的影响。
【主权项】
1.一种水样采集装置,是由水样采集瓶(I)、可伸缩橡胶软管(2)、金属采集器(3)、连接软管(4)和负压装备(5)组成,采集瓶(I)上有两个接口,分别连接可伸缩橡胶软管(2)和连接软管(4),其中可伸缩橡胶软管(2)连接金属采集器(3),连接软管(4)连接负压装备(5);所述金属采集器(3)前端为金属圆锥(7),中间部分为金属筛网(8),后端为金属圆筒(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样采集装置,其由水样采集瓶、可伸缩橡胶软管、金属采集器、连接软管、负压装备组成,采集瓶上有两个接口,分别连接可伸缩橡胶软管和连接软管,其中可伸缩橡胶软管连接有金属采集器,连接软管连接负压装备,所述金属采集器前端为金属圆锥,中间部分为金属筛网,后端为金属圆筒。通过负压装备,在水样采集瓶中创造负压环境,将湿地或湖泊中的水样吸入水样采集瓶中。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水域环境的调查和监测领域,其是为了解决传统水样采集器采集过程中容易发生线绳缠绕,阻碍水样采集的问题;以及传统采集器体积偏大,容易影响水样微环境的问题。
【IPC分类】G01N1-14
【公开号】CN204439414
【申请号】CN201520079479
【发明人】武利
【申请人】武利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