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0274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颗粒物采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气颗粒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大气颗粒物指的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微米,对它的监测、分析和研宄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在环境监测领域中,为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2013年8月I日实施的《HJT 93-2013PM2.5、PMlO采样器技术检测与方法》中明确要求:采样器在采样过程中,采样滤膜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偏差应控制在±5°C以内。以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都是在滤膜处增加一个伴风风扇,用来和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证滤膜处的温度,同时由于采样器内部有抽气泵,电子元器件等发热器件,又需要在电路系统上安装一个风扇用于给这部分电路散热。从而增大了仪器整体的体积,仪器操作繁琐,仪器成本增高,且不利于加工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该采样器的伴风系统与仪器内部散热共用一个散热风扇,本方法的优越性在于,将电路的散热风扇和滤膜的伴风风扇相结合,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得用一个风扇即可解决这两个问题,从而缩小了仪器整体的体积,简化了仪器操作,降低了仪器成本,且更便于加工生产。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抽气泵、电路板、滤膜夹持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所述机壳背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散热百叶窗,所述抽气泵通过内部隔板安装于机壳内部的下方,抽气泵的进气口通过硅胶管与滤膜夹持器下端的接嘴相连,所述滤膜夹持器包括滤膜夹持器上部和滤膜夹持器下部,将滤膜夹通过三头螺纹锁紧在夹持器里面,所述滤膜夹持器的下方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正对抽气泵的上方设置,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机壳内部隔板的外侧,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机壳外侧后方,并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为24V的直流风扇或轴流风扇,并由继电器控制其开关。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的上部安装有风扇罩,风扇罩设置为多元环形结构,多元环形结构的上底面架设有十字形固定架。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滤膜夹持器上部设置有中空环形密封槽,密封槽内侧设置有卡凸;滤膜夹持器下部设置有中空环形密封槽,密封槽外侧设置有卡凸Γ滤膜夹持器的上、下两部分与滤膜夹连接的位置均装有O型圈。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壳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栅格结构,散热栅格结构包括中空散热柱和散热板,空散热柱和散热板呈垂直排布,中空散热柱的上下面开设有通风长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百叶窗设置为半圆形孔状结构,散热百叶窗等间距排布设置。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2]1、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了伴风和散热均需要风扇来实现的特点,将二者合并起来,散热风扇安装于仪器内部,用一个风扇实现两种功能,采用一个散热风扇同时完成内部温度散热和滤膜采样处的伴风系统,即该风扇即可用于仪器内部散热又可用于采样滤膜处的伴风;散热风扇安装于采样器内部抽气泵和电路板的上部,由下到上产生气流,带走电路运行产生的热量;散热风扇安装于滤膜夹持器的下端,使得产生的伴风,由下到上经过滤膜夹持器。
[0013]2、本实用新型研发的空气颗粒物采样器利用了仪器内部散热和滤膜采样伴风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仪器设计简化,减少了一个散热风扇的成本,缩小了仪器整体的体积,重量轻,简化了仪器操作,且更便于加工生产,便于维护、移动,适用性广泛。
[0014]3、本实用新型中散热风扇上部,滤膜夹持器后方的机壳上有散热用百叶窗,用于将风扇产生的气流排出仪器内部,且散热风扇的上部安装有风扇罩,降低了因为风扇的损坏使仪器返修的可能性。
[0015]4、本实用新型中滤膜夹持器采用三头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连接,并且内部的ο型圈可以有效防止漏气。
[0016]5、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栅格结构,开设有通风长槽的中空散热柱,促进机壳内外的空气流通,散热板有利于风流的产生,起到良好的散热功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仪器背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滤膜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1 ;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滤膜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1I ;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栅格结构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机壳;2、滤膜夹持器上部;3、滤膜夹;4、滤膜夹持器下部;5、温湿度传感器;6、内部安装隔板;7、散热百叶窗;8、电路板;9、风扇罩;10、抽气泵;11、ο型圈;12、风扇;13、中空散热柱;14、散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抽气泵10、电路板8、滤膜夹3持器、温湿度传感器5和散热风扇,所述机壳I背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散热百叶窗7,散热百叶窗7设置为半圆形孔状结构,散热百叶窗7等间距排布设置;所述抽气泵10通过内部隔板安装于机壳I内部的下方,抽气泵10的进气口通过硅胶管与滤膜夹3持器下端的接嘴相连,所述滤膜夹3持器包括滤膜夹持器上部2和滤膜夹持器下部4,所述滤膜夹持器上部2设置有中空环形密封槽,密封槽内侧设置有卡凸;滤膜夹持器下部4设置有中空环形密封槽,密封槽外侧设置有卡凸;滤膜夹3持器的上、下两部分与滤膜夹3连接的位置均装有O型圈11,将滤膜夹3通过三头螺纹锁紧在夹持器里面,所述滤膜夹3持器的下方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正对抽气泵10的上方设置,所述电路板8安装于机壳I内部隔板的外侧,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安装于机壳I外侧后方,并通过导线与电路板8相连接。
[0026]上述散热风扇的上部安装有风扇罩9,风扇罩9设置为多元环形结构,多元环形结构的上底面架设有十字形固定架,避免异物进入损坏风扇。
[0027]机壳I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栅格结构,散热栅格结构包括中空散热柱13和散热板14,空散热柱和散热板14呈垂直排布,中空散热柱13的上下面开设有通风长槽。
[0028]具体运行过程为:
[0029]散热风扇安装于内部机壳I的上部,当风扇开启时,在风扇下部形成一个负压区,气流由风扇下部的抽气泵10流入,经过散热风扇,吹到风扇上部的滤膜夹3持器上,经百叶窗排出,通过这样的一个气流完成仪器散热和滤膜夹3持器伴风的功能。
[0030]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现有的智能操纵系统,通过一个操作系统控制风扇的开启和关闭,提尚对内部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0031]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抽气泵、电路板、滤膜夹持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所述机壳背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散热百叶窗,所述抽气泵通过内部隔板安装于机壳内部的下方,抽气泵的进气口通过硅胶管与滤膜夹持器下端的接嘴相连,所述滤膜夹持器包括滤膜夹持器上部和滤膜夹持器下部,将滤膜夹通过三头螺纹锁紧在夹持器里面,所述滤膜夹持器的下方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正对抽气泵的上方设置,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机壳内部隔板的外侧,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机壳外侧后方,并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为24V的直流风扇或轴流风扇,并由继电器控制其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的上部安装有风扇罩,风扇罩设置为多元环形结构,多元环形结构的上底面架设有十字形固定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夹持器上部设置有中空环形密封槽,密封槽内侧设置有卡凸;滤膜夹持器下部设置有中空环形密封槽,密封槽外侧设置有卡凸;滤膜夹持器的上、下两部分与滤膜夹连接的位置均装有ο型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栅格结构,散热栅格结构包括中空散热柱和散热板,空散热柱和散热板呈垂直排布,中空散热柱的上下面开设有通风长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百叶窗设置为半圆形孔状结构,散热百叶窗等间距排布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机壳背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散热百叶窗,抽气泵通过内部隔板安装于机壳内部的下方,抽气泵的进气口通过硅胶管与滤膜夹持器下端的接嘴相连,滤膜夹持器包括滤膜夹持器上部和滤膜夹持器下部,将滤膜夹通过三头螺纹锁紧在夹持器里面,滤膜夹持器的下方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正对抽气泵的上方设置,电路板安装于机壳内部隔板的外侧,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机壳外侧后方,并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相连接。将电路的散热风扇和滤膜的伴风风扇相结合,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得用一个风扇即可解决这两个问题,从而缩小了仪器整体的体积,简化了仪器操作,降低了仪器成本,且更便于加工生产。
【IPC分类】G01N1-02
【公开号】CN204612952
【申请号】CN201520352219
【发明人】胡玲
【申请人】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