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工具的测试平台电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79934阅读:来源:国知局
电阻丝F2、电阻丝F3、双向TV管TVl、双向TV管TV2 ;485通信芯片U5的通信接收管脚与控制芯片Ul的通信接收管脚相连接;485通信芯片U5的通信发送/接收切换管脚与控制芯片Ul的I/O管脚相连接;485通信芯片U5的通信发送管脚与控制芯片Ul的通信发送管脚相连接;485通信芯片U5的接地管脚接地;485通信芯片U5的通信A脚与电阻R27、电阻R29的一端相连接;485通信芯片U5的通信B脚与电阻R28、电阻R30的一端相连接;485通信芯片U5的电源管脚与电阻R27的另一端、+3.3V外部电源相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9的另一端与电阻R31的一端、双向TV管TVl的一端、电阻丝F2的另一端相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与双向TV管TV2的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电阻丝F3的另一端相连接;电阻丝F2的另一端与第二四脚接插件P2的通信管脚A相连接;电阻丝F3的另一端与第二四脚接插件P2的通信管脚B相连接;双向TV管TV1、双向TV管TV2的另一端接模拟地;
[0020]电磁铁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二脚接插件P4、稳压二极管D4、MOS管Ml ;第二二脚接插件P4的接地管脚与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MOS管Ml的漏极相连接;第二二脚接插件P4的电源管脚同时与电源芯片U3的输入管脚,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的一端,电容C28的正极相连接;M0S管Ml的栅极与控制芯片Ul的I/O管脚相连接;MOS管Ml的源极接地;同时第二二脚接插件P4外接电磁铁;
[0021]指示灯及按键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按键K1、按键K2、按键K3、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 ;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接+3.3V外部电源;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l的I/O管脚相连接;按键K1、按键K2、按键K3的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l的I/O管脚相连接;按键K1、按键K2、按键K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相连接;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的另一端接地;
[0022]蜂鸣器电路包括电阻R19、电阻R20、稳压二极管D3、三极管Q1、蜂鸣器BI ;蜂鸣器BI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3.3V外部电源相连接;蜂鸣器BI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19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l的基极与电阻R20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l的I/O管脚相连接;
[0023]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32 ;电阻R32的一端接模拟地;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地;
[0024]电容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电容C38、电容C39 ;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电容C38、电容C39的一端接+3.3V外部电源;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电容C38、电容C39的另一端接地。
[0025]所述的控制芯片Ul的型号为STM32F103C6T6A或STM32F103C8T6,电源芯片U2的型号为LM2576D2T-ADJR4G,电源芯片U3的型号为K7803,电流检测芯片U4的型号为MAX4080-TASA,485通信芯片U5的型号为SN65HVD12D,存储芯片U6的型号为FM25VN10,拨码开关SI的型号为SW-DIP4。
[0026]本实用新型的有利说明如下:
[0027]开关电源电路能够通过控制芯片的控制,模拟工程现场各种电压变化的情况,有效的对自动包胶机的电压适用范围和稳定性进行测试和验证;
[0028]电流检测芯片能够实时的检测电流的变化,在自动包胶机出现赌转、温度过高等情况时,电流检测芯片能够及时将信号采集并传输到控制芯片,从而做出相应的报警、停止工作等相关反应,从而保护自动包胶机;
[0029]存储电路用于存储系统产生的一些跟包胶机相关的一系列数据,如:包胶的速率,包胶的圈数、胶带的材质等,方便对包胶机运行的历史记录进行查询,从而可以推算出自动包胶机的实际使用范围,包胶机寿命等相关信息,方便后期的维保工作。
[0030]485通信电路既和单片机相连,又留有不同控制电路板相连的接口,便于测试平台电路的级联。拨码开关电路中可以设置每个板子的4位编号,方便在多个测试平台电路时,能够对不同的测试平台电路实现选择和控制。这样既可以同时控制多台测试平台,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单台测试平台单独控制,既能提高效率,又适合个性化操作。同时,最终485的终端接PC,可以对测试平台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监控。
【附图说明】
[0031]图1最小系统电路
[0032]图2复位电路
[0033]图3下载电路
[0034]图4开关电源电路
[0035]图5电流检测电路
[0036]图6输出电路
[0037]图7系统电源电路
[0038]图8拨码开关电路
[0039]图9存储电路
[0040]图10通信电路
[0041]图11 485通信电路
[0042]图12电磁铁控制电路
[0043]图13指示灯及按键电路
[0044]图14蜂鸣器电路
[0045]图15滤波电路
[0046]图16电容滤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48]如图1?图16所示,智能电动工具的测试平台电路,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复位电路、下载电路、开关电源电路、电流检测电路、输出电路、系统电源电路、拨码开关电路、储存电路、通信电路、485通信电路、电磁铁控制电路、指示灯及按键电路、蜂鸣器电路、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
[0049]如图1所示,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l (型号:STM32F103C6T6A/STM32F103C8T6)、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晶振Yl、晶振Y2、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30、电容C31、电池BAl0
[0050]控制芯片Ul的电源管脚(1、24、36、48、9脚)接+3.3V外部电源;控制芯片Ul的接地管脚(23、35、47、8脚)接地;控制芯片Ul的I/O管脚(29脚)与电阻Rl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与第一五脚接插件P3的片选管脚(5脚)相连接;控制芯片Ul的通信发送管脚(30脚)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五脚接插件P3的通讯接收管脚(3脚)相连接;控制芯片Ul的通信接收管脚(31脚)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五脚接插件P3的通信发送管脚(4脚);控制芯片Ul的晶振管脚(5脚)与电阻R4、晶振Y1、电容C19的一端相连接;控制芯片Ul的晶振管脚(6脚)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晶振Yl的另一端、电容C20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19、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l的复位管脚(7脚)与电阻R6、电容C21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3.3V外部电源,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l的I/O管脚(20脚)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l的电源管脚(2脚)与电池BAl的一端相连接,电池BAl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l的晶振管脚(3脚)与晶振Y2、电容C31的一端相连接,控制芯片Ul的晶振管脚(4脚)与晶振Y2的另一端、电容C30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30、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l的电源管脚(2脚)与电池BAl的一端相连接,电池BAl的另一端接地;
[0051]如图2所示,复位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lO ;电阻R8的一端接+3.3V外部电源,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9、电阻RlO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l的复位选择管脚(44脚)相连接;电阻RlO的另一端接地。
[0052]如图3所示,下载电路包括第一四脚接插件Pl ;第一四脚接插件Pl的电源管脚(I脚)接+3.3V外部电源;第一四脚接插件Pl的下载通信管脚(2脚)与控制芯片Ul的下载通信管脚(34脚)相连接;第一四脚接插件Pl的下载时钟管脚(3脚)与控制芯片Ul的下载时钟管脚(37脚)相连接;第一四脚接插件Pl的接地管脚(4脚)接地。
[0053]如图4所示,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第二四脚接插件P2、电源芯片U2(型号:LM2576D2T-ADJR4G)、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丝F1、电感L1、稳压二极管Dl、稳压二极管D2 ;
[0054]电源芯片U2的输入管脚(I脚)同时与电阻丝F1、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容C4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