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盐桥参比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97717阅读:1980来源:国知局
双盐桥参比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选择电极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盐桥参比电极。
【背景技术】
[0002]双盐桥参比电极是具有两个独立的液接界组合而成的电极。在电化学传感器测量电势的技术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其中,连通待测溶液和参比溶液的液接界界是其核心部件。常见的液接界有微孔陶瓷砂芯、磨口玻璃、PTFE烧结膜片、无纺布等材料。但上述液接界存在外界待测试液中的钙、镁离子、硫离子以及小极性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由微孔中逆流导入,造成测量稳定性差,精度下降以及在特殊环境应用寿命短的问题。急需本领域技术人员加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盐桥参比电极。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双盐桥参比电极,包括外管体、内管体、液接界、PPS电极帽、抗屏蔽同轴线缆导线、银/氯化银混合物导线、参比溶液、C18反相硅胶层、外管硅胶垫片、内管硅胶垫片和活性炭层。所述内管体位于外管体内侧,所述外管体和内管体的管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PPS电极帽连接外管体和内管体的管口,所述外管体、内管体内皆填充所述参比溶液、所述外管体和内管体的管体底部皆设有通孔,所述液接界位于该通孔处,用于导通通孔的两侧;所述C18反相硅胶层位于外管体管体底部,所述活性炭层位于C18反相硅胶层上侧,所述外管硅胶垫片紧贴活性炭层上端面、用于将C18反相硅胶层和活性炭层压紧于外管体管体底部;所述内管硅胶垫片位于内管体的管体内侧;所述银/氯化银混合物导线包括银导线和氯化银电镀层,所述氯化银电镀层包裹于银导线下端的外侧;所述银导线下端位于内管体内、上端穿过内管硅胶垫片、于PPS电极帽中与所述抗屏蔽同轴线缆导线的一端焊接;所述抗屏蔽同轴线缆导线另一端伸出PPS电极帽、用于连接外置仪表。
[0006]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利用C18反相硅胶的功能性烷氧基吸附小极性的有机物质,并利用其较小的粒径有效的控制流速,而C18反向硅胶对可溶性无机盐类无保留时间,可以随意通过。同时,利用活性炭层对外部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硫化物等易络合离子成分产生吸附效果,而极性钾、氯离子则不受影响,从而在保障控制渗透效果的同时有效防止外部有害物质进入管体内,提尚了电位的稳定性和电极的寿命。
[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双盐桥参比电极中:所述C18反相硅胶层的硅胶粒径为40 μπι。所述氯化银电镀层长10mm,厚0.05mm ;所述活性炭层厚10mm、活性炭规格为26-35目。所述内管体通过O型密封圈固定于外管体内侧。所述O型密封圈的外圆通过环氧树脂灌胶粘合固定于外管体的内壁上,所述内管体穿过O型密封圈的内圆。所述液接界为陶瓷芯液接界,其上均匀分布有0.3 μπι的导通微孔。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有效防止外部污染物质进入管体内,提高了电位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外管硅胶垫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1]上述附图中各部件名称与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0012]1、外管体;2、内管体;3、液接界;4、PPS电极帽;51、抗屏蔽同轴线缆导线;52、银/氯化银混合物导线;521、银导线;522、氯化银电镀层;6、参比溶液;7、C18反相硅胶层;81、外管硅胶垫片;82、内管硅胶垫片;9、活性炭层;10、0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0015]一种双盐桥参比电极,包括外管体1、内管体2、液接界3、PPS电极帽4、抗屏蔽同轴线缆导线51、银/氯化银混合物导线52、参比溶液6、C18反相硅胶层7、外管硅胶垫片81、内管硅胶垫片82和活性炭层9和O型密封圈10。所述O型密封圈10的外圆通过环氧树脂灌胶粘合固定于外管体I的内壁上,所述内管体穿过O型密封圈9的内圆、由此固定于外管体I的内侧。所述外管体I和内管体2的管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PPS电极帽4连接外管体I和内管体2的管口,所述外管体1、内管体2内皆填充所述参比溶液6、所述外管体I和内管体2的管体底部皆设有通孔,所述液接界3位于该通孔处,用于导通通孔的两侧;所述C18反相硅胶层7位于外管体I管体底部,所述活性炭层9位于C18反相硅胶层7上侧,所述外管硅胶垫片81紧贴活性炭层9上端面、用于将C18反相硅胶层7和活性炭层9压紧于外管体I管体底部;所述内管硅胶垫片82位于内管体2的管体内侧;所述银/氯化银混合物导线52包括银导线521和氯化银电镀层522,所述氯化银电镀层522包裹于银导线521下端的外侧;所述银导线521下端位于内管体2内、上端穿过内管硅胶垫片82、于PPS电极帽4中与所述抗屏蔽同轴线缆导线51的一端焊接;所述抗屏蔽同轴线缆导线51另一端伸出PPS电极帽4、用于连接外置仪表。
[0016]其中,所述C18反相娃胶层的娃胶粒径为40 μπι。所述氯化银电镀层长10mm,厚
0.05mm ;所述活性炭层厚10mm、活性炭规格为26-35目。所述液接界为陶瓷芯液接界,其上均勾分布有0.3 μπι的导通微孔。
[0017]实践中:外部待测试溶液中经过外管体I底部的液接界3进入外管体I的过程中,C18反相硅胶层7的功能性烷氧基吸附小极性的有机物质,并利用其较小的粒径有效的控制流速,而C18反向硅胶对可溶性无机盐类无保留时间,可以随意通过。同时,活性炭层9对外部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硫化物等易络合离子成分产生吸附效果,而极性钾、氯离子则不受影响,由此,规避了传统技术中重金属离子污染由液接界中逆流导入,造成测量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0018]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双盐桥参比电极,包括外管体(I)、内管体(2)、液接界(3)、PPS电极帽(4)、抗屏蔽同轴线缆导线(51)、银/氯化银混合物导线(52)、参比溶液(6),所述内管体(2)位于外管体(I)内侧,所述外管体(I)和内管体(2)的管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PPS电极帽(4 )连接外管体(I)和内管体(2 )的管口,所述外管体(I)、内管体(2 )内皆填充所述参比溶液(6)、所述外管体(I)和内管体(2)的管体底部皆设有通孔,所述液接界(3)位于该通孔处,用于导通通孔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18反相硅胶层(7)、外管硅胶垫片(81)、内管硅胶垫片(82)和活性炭层(9),所述C18反相硅胶层(7)位于外管体(I)管体底部,所述活性炭层(9)位于C18反相硅胶层(7)上侧,所述外管硅胶垫片(81)紧贴活性炭层(9)上端面、用于将C18反相硅胶层(7)和活性炭层(9)压紧于外管体(I)管体底部;所述内管硅胶垫片(82)位于内管体(2)的管体内侧;所述银/氯化银混合物导线(52)包括银导线(521)和氯化银电镀层(522),所述氯化银电镀层(522)包裹于银导线(521)下端的外侧;所述银导线(521)下端位于内管体(2)内、上端穿过内管硅胶垫片(82)、于PPS电极帽(4)中与所述抗屏蔽同轴线缆导线(51)的一端焊接;所述抗屏蔽同轴线缆导线(51)另一端伸出PPS电极帽(4)、用于连接外置仪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盐桥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C18反相硅胶层(7)的娃胶粒径为40 μπι。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盐桥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银电镀层(522)长10mm,厚0.05mm ;所述活性炭层厚10mm、活性炭规格为26-35目。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盐桥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2)通过O型密封圈(10)固定于外管体(I)内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双盐桥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10)的外圆通过环氧树脂灌胶粘合固定于外管体(I)的内壁上,所述内管体(2)穿过O型密封圈(10)的内圆。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一种双盐桥参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接界(3)为陶瓷芯液接界,其上均匀分布有0.3 μπι的导通微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盐桥参比电极,包括外管体、内管体、液接界、PPS电极帽、抗屏蔽同轴线缆导线、银/氯化银混合物导线、参比溶液、C18反相硅胶层、外管硅胶垫片、内管硅胶垫片和活性炭层。外管体、内管体内皆填充参比溶液、外管体和内管体的管体底部设有通孔,液接界位于该通孔处用于导通通孔的两侧;C18反相硅胶层位于外管体管体底部,活性炭层位于C18反相硅胶层上侧,外管硅胶垫片紧贴活性炭层上端面、将C18反相硅胶层和活性炭层压紧于外管体管体底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有效防止外部污染物质进入管体内,提高了电位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IPC分类】G01N27/30
【公开号】CN204649683
【申请号】CN201520258759
【发明人】张涛
【申请人】上海水仪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