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沉降观测桩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2757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软基沉降观测桩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软基沉降观测粧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进行软基沉降观测时,沉降观测粧有时会被施工机械撞断或被填土掩埋,使沉降数据中断,而无法指导下一步的施工。传统的保护装置或是不易被施工机械司机识别,被撞坏;或是占有较大的空间,施工机械无法靠近,而影响填土的压实。此外,沉降观测粧上还存在缺乏标识部位,测量人员容易认错观测点而不能及时做出预警或做出错误预警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极为简单、标识醒目、占用空间小、易于沉降观测、安装制造简便的软基沉降观测粧保护装置。
[0004]技术方案包括沉降观测粧,所述沉降观测粧外套有PVC护筒,所述PVC护筒与沉降观测粧之间填充柔性材料,所述沉降观测粧上端插装有带有旗帜的旗杆。
[0005]所述PVC护筒贴有反光膜。
[0006]所述护筒与沉降观测粧之间填充的柔性材料为卷折后的塑料空瓶。
[0007]有益效果:
[0008]在沉降观测粧套装PVC护筒,并在PVC护筒与沉降观测粧之间填充柔性材料,相当于在沉降观测粧外加装了一个弹性保护层,不会影响沉降观测粧正常沉降的同时,也能减少轻微外力冲击对沉降观测粧的的影响;在沉降观测粧上端插装有带有旗帜的旗杆,高大醒目,易于引起施工机械司机的注意,旗帜上可直接记录沉降观测粧的信息,确保沉降数据的准确性;所述PVC护筒外贴有反光膜,夜间施工也容易被发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有部分均可采用废旧料或常用材料制作,成本低、可靠性好,标识醒目、占用空间小、易于沉降观测、安装制造简便。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柔性材料的安装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0012]其中,1一旗帜;2—旗杆;3—PVC护筒;4一反光膜;5—沉降观测粧;6—塑料空瓶;7—填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0014]参见图1,沉降观测粧5外套有PVC护筒3,两者同保同轴心设置,所述PVC护筒外表面贴有反光膜4,PVC护筒3与沉降观测粧5之间填充柔性材料,所述沉降观测粧5上端插装有带有旗帜2的旗杆1。所述填充的柔性材料可以为现有常用的的各种材料,如废报纸、废塑料制品等,参见图2,优选使用卷折后的塑料空瓶6,在同一截面上可以看到,可以将两个塑料空瓶6卷折后首尾相连置于PVC护筒3与沉降观测粧5之间的空隙中。卷折后的瓶体内留有少量空气配合瓶身的塑料材质,置于沉降观测粧5和PVC护筒之间时,起到提高沉降观测粧5的强度和有效缓冲减压的作用,当沉降观测粧5受到轻微撞击后,可通过塑料空瓶6内剩余气体的收缩调节。
[0015]安装时:先将沉降观测粧5按照安装要求插入填土7中,然后在沉降观测粧5外套上PVC护筒3(外表面已贴好反光膜4),所述PVC护筒3的高度可根据需要合理选择,应大于沉降观测粧5的高度,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然后在沉降观测粧5顶部插装带有旗帜1的旗杆2即可。
[0016]沉降测试时,先取下旗植2和旗帜1,将水准尺的下端伸入PVC护筒3中,其端部抵住沉降观测粧5的上端后按读取相关数值(测量方法为现有技术);或者直接取下塑料空瓶6和PVC护筒3,对沉降观测粧5进行直接测量,测量数据可直接记录在旋帜1上,测试完后重新装回原部件。
[0017]填土压实后,若沉降观测粧5的上端高于填土的水平高度,由于沉降观测粧5外套装有PVC护筒3和填装有柔性材料,可以减少轻微撞击的影响,由于旗杆2、旋帜1和反光膜4的存在,可以提醒压实机械操作者的注意
[0018]参见图3,填土压实后,若沉降观测粧5的上端低于填土的水平高度,可直接将超过填土高度的PVC护筒3部分锯掉,取下旗杆2后压实机械可直接从沉降观测粧5顶部经过,减小对填土压实的影响。
【主权项】
1.一种软基沉降观测粧保护装置,包括沉降观测粧,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观测粧外套有PVC护筒,所述PVC护筒与沉降观测粧之间填充柔性材料,所述沉降观测粧上端插装有带有旗帜的旗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基沉降观测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护筒贴有反光膜。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基沉降观测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与沉降观测粧之间填充的柔性材料为卷折后的塑料空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基沉降观测桩保护装置,解决了沉降观测桩易被损坏、影响填土压实等问题,技术方案包括沉降观测桩,所述沉降观测桩外套有PVC护筒,所述PVC护筒与沉降观测桩之间填充柔性材料,所述沉降观测桩上端插装有带有旗帜的旗杆。本实用新型结构极为简单、标识醒目、占用空间小、易于沉降观测、安装制造简便。
【IPC分类】G01C5/00, G01C15/00
【公开号】CN205138486
【申请号】CN201520886712
【发明人】范广, 肖衡林, 马强, 李丽华, 刘永莉, 刘德富, 肖本林, 庄心善, 胡其志, 何俊, 万娟, 杨智勇, 叶建军, 裴尧尧, 徐维生, 陶高梁
【申请人】湖北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