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34990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导弹发射筒前盖是导弹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前盖的气密性能对导弹贮存和使用具有很大的影响。
[0003]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220401701.2,名称为一种综合气密试验台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气密试验台,包括柜体,在柜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压力检测接口,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被试体连通,进气口通过管路与风源连接,在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管路上设置充气电磁阀,压力检测接口一端接压力检测部件,压力检测接口的另一端通过检测气管与被试体连通;还包括电脑控制设备,用于整个试验台的控制,数据的输入、输出、采集、分析和处理;压力检测部件、充气电磁阀与电脑控制设备信号连接。但是该实用新型没有设置有水平的承物台,无法进行导弹发射筒前盖的气密性实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
目.ο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包括承物台、充放气管道、气压阀和气压表;
[0006]其中,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呈水平面且设置有凹形槽,从而所述承物台的另一侧面呈凸台形;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为导弹发射筒前盖承载面;
[0007]所述充放气管道的一端穿过所述承物台的另一侧面连通所述凹形槽;所述充放气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压阀和气压表;所述气压表设置在所述气压阀和所述承物台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凸台的下侧面与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平行。
[0009]优选地,所述凸台的下侧面与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之间的距离为3±lcm。
[0010]优选地,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用于固定导弹发射筒前盖的螺纹孔。
[0011 ] 优选地,所述承物台采用75 土 5 cm的正六边形;所述凹形槽呈直径100 土 5 cm的圆形。
[0012]优选地,所述气压表采用双向气压表,能够测试正反向气压。
[0013]优选地,还包括多个支柱;
[0014]其中,所述承物台设置在所述支柱上;所述支柱设置有可固定滚轮;所述可固定滚轮采用塑料制成。
[0015]优选地,所述承物台和充放气管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7]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承物台,承物台的一侧面呈水平面能满足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的特殊要求;
[0018]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同时能保证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和实验装置的灵活性,且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I区域放大图。
[0023]图中:
[0024]I为承物台水平面;
[0025]2为承物台凸台面;
[0026]3为充放气管道;
[0027]4为气压表;
[0028]5为气压阀;
[0029]6为可固定滚轮;
[0030]7为导弹发射筒前盖;
[0031]8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3]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包括承物台、充放气管道3、气压阀5和气压表4 ;
[0034]其中,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呈水平面且设置有凹形槽,从而所述承物台的另一侧面呈凸台形;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为导弹发射筒前盖承载面;所述充放气管道3的一端穿过所述承物台的另一侧面连通所述凹形槽;所述充放气管道3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压阀5和气压表4;所述气压表4设置在所述气压阀5和所述承物台之间。
[0035]所述凸台的下侧面与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平行。所述凸台的下侧面与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之间的距离为3±lcm。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用于固定导弹发射筒前盖的螺纹孔。所述承物台采用75±5cm的正六边形;所述凹形槽呈直径100± 5cm的圆形。所述气压表4采用双向气压表4,可测试正反向气压,量程为± 20KPa,精度等级为2.5级。
[00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柱;其中,所述承物台设置在所述支柱上;所述支柱设置有可固定滚轮6;所述可固定滚轮6采用塑料制成。所述承物台和充放气管道3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0037]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的装置时,将导弹发射筒前盖7贴好密封胶条,放置于试验装置承物台水平面I上的中心位置,用六角螺钉将导弹发射筒前盖7固定在承物台上,并使用螺钉将其压紧、固定,优先拧紧对角线位置的螺钉,拧紧力矩为16N.m,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打开气压阀5,将压缩空气通过充放气管道3充入密封的空间里,根据测试要求,观察气压表4读数,控制充入气体的数量,然后关闭气压阀5,保压结束后,观察气压表4读数,检查偏差是否符合要求,再打开气压阀5,进行放气。
[003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主权项】
1.一种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物台、充放气管道、气压阀和气压表; 其中,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呈水平面且设置有凹形槽,从而所述承物台的另一侧面呈凸台形;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为导弹发射筒前盖承载面; 所述充放气管道的一端穿过所述承物台的另一侧面连通所述凹形槽;所述充放气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压阀和气压表;所述气压表设置在所述气压阀和所述承物台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下侧面与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下侧面与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之间的距离为3±l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用于固定导弹发射筒前盖的螺纹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物台采用75 土 5cm的正六边形;所述凹形槽呈直径100 土 5cm的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表采用双向气压表,能够测试正反向气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支柱; 其中,所述承物台设置在所述支柱上;所述支柱设置有可固定滚轮;所述可固定滚轮采用塑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物台和充放气管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装置,包括承物台、充放气管道、气压阀和气压表;其中,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呈水平面且设置有凹形槽,从而所述承物台的另一侧面呈凸台形;所述承物台的一侧面为导弹发射筒前盖承载面;所述充放气管道的一端穿过所述承物台的另一侧面连通所述凹形槽;所述充放气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压阀和气压表;所述气压表设置在所述气压阀和所述承物台之间。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承物台,承物台的一侧面呈水平面能满足导弹发射筒前盖气密试验的特殊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同时能保证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和实验装置的灵活性,且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IPC分类】G01M3/26
【公开号】CN205246300
【申请号】CN201520953606
【发明人】吴凯, 满明瑞, 郑金华, 盛涛
【申请人】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