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钟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564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时钟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时刻指示功能和时间计测功能的计时钟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经开发出这样的计时钟表其搭载有分别对多个指针进行驱动的多个驱 动电机,并且,该计时钟表以时刻信息显示为基本功能,而且还搭载了进行时间计测的计时 功能,其中,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气方式对各指针进行驱动,并且,该计时钟表通过心形凸 轮等机械机构进行计时指针的归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计时钟表那样的、通过电气方式对计时指针进行驱动 控制并通过机械方式进行归零控制的计时钟表而言,例如,在复位状态下,设置计时指针的 轴的心形凸轮由锤杆(hammer)机械地保持在归零状态。因此,在上述计时钟表中,当按下开始按钮而指示开始计时动作时,通过使归零动 作所涉及的杆进行转动等,来使锤杆进行移位,由此,允许与心形凸轮一体的计时轴的旋转 (归零控制解除),之后,输出电机的旋转驱动信号(开始走针控制),该旋转驱动信号用于 开始与按压开始按钮相应的计时指针的走针。但实际上,上述归零控制解除所需的时间严格来说不是恒定的,尤其在机械方式 的控制中,关联部件存在偏差,此外,当为了将成本控制为最低限度而希望对结构进行简化 时,该偏差也容易增大,因此,不一定每个个体的偏差都很小。另一方面,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输出用于开始上述走针控制的电机旋转驱动信号 的时候、上述归零控制解除尚未完成时,不能进行准确的计时动作。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以往,需要进行如下方式的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即 根据计时钟表的计时周期(例如1/100秒),针对上述归零控制解除的延迟,考虑其偏差,可 靠地使所述延迟比所述计时周期短。这里,针对于偏差,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情况下不得 不准备比实际需要更高价的机械系统。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针对在组合了电气方式的驱动控制和机械方式的停止等 控制的系统中作为特有问题而产生的、需要使两者的定时相配合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方案。 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技术等,即为了避免在尚未输出针对电机的驱动 旋转信号的情况下开始了机械方式的停止控制等的状况的发生,改变机械结构,对归零控 制等的开始时机进行控制。但是,对于该专利文献1提出的改变,其没有公开和暗示用于解 决在处于归零(复位)状态的计时钟表中、开始计时动作时的上述问题的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4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计时钟表,其通过电气 方式对计时指针进行旋转驱动,并通过机械方式对其进行归零控制,在该计时钟表中,能够 防止在解除针对计时指针旋转的机械方式的限制之前,计时指针驱动用电机被电气被驱动
3而妨碍准确走针的状况。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计时钟表,该计时钟表具有操作单元,其至少指示时间计 测开始;限制机构,其在复位状态下,通过机械方式将计时指针限制在归零位置;解除单 元,其响应于所述操作单元的时间计测开始指示,解除所述限制机构对所述计时指针的限 制;电机,其驱动所述计时指针;以及控制单元,其响应于所述操作单元的时间计测开始指 示,控制所述电机对计时指针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该计时钟表具有限制解除检测单元, 该限制解除检测单元检测解除了所述限制机构对所述计时指针的限制的情况,当所述限制 解除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计时指针的限制解除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机对所述计时 指针进行驱动。根据本发明的计时钟表,在以电气方式对计时指针进行驱动控制并以机械方式对 其进行归零控制的计时钟表中,能够防止在解除针对计时指针旋转的机械方式的限制之 前,对计时指针驱动用电机进行电气方式的驱动而妨碍了准确走针的状况。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的框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的计时机构的机械结构的概要的平面 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的外观的平面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的时序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的计时机构的机械结构的概要的 平面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的时序图。标号说明1、计时钟表;5、机械方式的归零控制机构;6、电气方式的控制机构;11、时针;12、 分针;13、秒针;14、计时秒针;15、计时分针;16、上条柄轴;17、日期;18、开始/停止按钮; 19、复位按钮;21、计时秒轴;22、计时秒凸轮;23、计时分轴;24、计时分凸轮;25、指针复位 传递第一杆(指针复位传递杆B) ;26、指针复位传递第二杆(指针复位传递杆A) ;27、指 针复位杆;28、停止杆;31、复位开关弹簧;32、接点部;33、开始停止开关弹簧;34、接点部; 35、计时指针走针用电机;36、计时指针走针用齿轮组;41、振荡电路;42、分频电路;50、电 机驱动控制用集成电路;51、基本驱动控制部;53、驱动脉冲产生电路;54、电机驱动电路; 55、归零控制部;57、计时秒计数器;58、计时分计数器;61、接点部;62、限制解除检测部; A1、A2 方向;BUB2 方向;C1、C2、C3 中心轴线;D1、方向;G、驱动脉冲JUKUMl 基准位 置;J2、K2、M2 归零位置;Pa、开始信号(工作信号);Pb、驱动停止信号;Pd、驱动控制信号; Pf、驱动停止信号;Pk、限制解除检测信号;Pt、计时控制信号;Qa、复位信号;Si、走针状态; S2、归零状态;tl、计时开始时点;T、计时周期;U、电机驱动脉冲。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1采用手表的形式,其具有绕中心轴线Cl旋转的显示当前时刻的时刻指针(时针11、分针12和秒针13);以及计时指针(绕中 心轴线C2旋转的计时秒针14和绕中心轴线C3旋转的计时分针15)。例如,构成为在沿Dl方向拔出到二级的状态下,通过转动上条柄轴16,可使时刻 指针11 13旋转,并且,在沿Dl方向将上条柄轴16拔出到一级的状态下,通过转动上条 柄轴16,可改变经窗口显示的日轮的日期17。计时钟表1的通常时刻显示所涉及的动作与 普通的电子钟表相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言来说是公知的,因此,在下文中,省略了与通常 走针相关的结构、功能和动作的描述。在计时钟表1中,通过电机,以电气方式对计时指针14、15进行驱动控制,通过机 械结构对计时指针14、15进行归零控制。在计时钟表1中,通过沿Al方向按压开始/停止按钮18,来指示计时钟表1的计 时动作的开始/停止。更具体地讲,计时动作的开始/停止是指指示计时指针14、15的走 针的开始/停止,并且,如后所述,与此相关联地进行电气驱动系统的动作、以及计时指针 的电气位置信息的保存。但是,根据情况不同,也可以不保存计时指针的电气位置信息。另 外,开始/停止按钮18构成至少指示时间计测开始的操作单元。此外,在计时钟表1中,通过沿Bl方向按压复位按钮19,来指示计时钟表1的计时 动作的复位,即,指示回到初始状态(归零)。更具体地讲,计时动作的复位是指使计时指 针14、15强制回到初始位置(正点位置)(归零)、对计时指针14、15的走针进行限制、以及 计时指针的电气位置信息的复位。首先,主要根据图2(a)和(b),对计时钟表1的与开始、走针和归零相关的机械结 构5以及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的框图的左侧部分也简单地示出了计时钟表1的与 开始、走针和归零相关的机械结构5。计时钟表1具有与通常走针用(时刻指针走针用)电机(未图示)不同的计时指 针走针用电机35。该计时指针走针用电机35在被旋转驱动时,经由计时指针走针用齿轮组 36,使计时指针14、15进行走针。计时钟表1具有计时秒凸轮22,其安装在计时秒针14所处的计时秒轴21上;以 及计时分凸轮24,其安装在计时分针15所处的计时分轴23上。此外,计时钟表1还具有指针复位传递第一杆(以下也称为“指针复位传递杆 B”)25 ;指针复位传递第二杆(以下也称为“指针复位传递杆A”)26 ;指针复位杆27 ;以及 停止杆28。计时秒凸轮22、计时分凸轮24和指针复位杆27构成限制单元,指针复位传递第二 杆26和指针复位杆27构成解除单元。此外,指针复位传递第二杆26和指针复位杆27还 构成杆单元。指针复位传递第一杆25可以在基准位置Jl(图2(b)中的实线)与归零位置 J2(图2(a)中的实线、(b)中的虚线)之间转动,与弹簧状定位部件29卡合,从而被定位在 基准位置Jl或归零位置J2,所述弹簧状定位部件29具有与定位销25a卡合的槽。指针复 位传递第二杆26通过长孔26a与指针复位传递第一杆25的销25b卡合。当使指针复位传 递第一杆25从基准位置Jl移动到归零位置J2而进行了位置设定时,指针复位传递第二杆 26从基准位置Kl (图2(b)中的实线)移动到归零位置K2(图2(a)中的实线、(b)中的虚 线)。
5
另一方面,当使指针复位传递第二杆26从归零位置K2移动到基准位置Kl而进行 了位置设定时,指针复位传递第一杆25从归零位置J2移动并定位到基准位置Jl。指针复位杆27通过长孔27a与指针复位传递第二杆26的销26b卡合,根据指针 复位传递第二杆26的向基准位置Kl或归零位置K2的位置设定,而定位在基准位置Ml (图 2(b)中的实线)或归零位置M2(图2(a)中的实线、(b)中的虚线)。指针复位杆27在被 设定到基准位置Ml时,与固定在规定位置的限制解除检测用的接点部61抵接。当指针复位杆27被设定到归零位置M2时,指针复位杆27通过秒锤杆部27b推动 计时秒凸轮22,使计时秒针14归零到初始位置,并且,通过分锤杆部27c推动计时分凸轮 24,使计时分针15归零到初始位置。此外,在归零位置M2处,指针复位杆27处于与限制解 除检测用的接点部61分离的状态。这样,在基准位置Ml处,指针复位杆27位于与接点部61接合的位置,在归零位置 M2处,指针复位杆27位于不接触接点部61的位置。指针复位杆27和接点部61由导电性 金属构成,并且,指针复位杆27与电源VDD连接,如后所述,限制解除检测部62以电气方式 检测指针复位杆27是否与接点部61接触,检测是否解除了计时指针的限制。停止杆28具有弹簧部28a、卡合臂部28b以及卡定臂部28c,并且,停止杆28可以 在归零时的校正控制位置或限制位置E2(图2(a)中的实线、(b)中的虚线)与校正控制解 除位置或限制解除位置El (图2(b)的实线)之间,绕销28d转动。关于停止杆28的卡定 臂部28c,在该停止杆28处于限制位置E2的状态SE2下,所述卡定臂部28c与和计时走针 用电机35的转子齿轮35a连接的计时走针用齿轮组36中的某个齿轮36a卡合,限制齿轮 组36的旋转,在停止杆28处于限制解除位置El的状态SEl下,卡定臂部28c与齿轮组36 的齿轮36a分离,允许电机35的转子齿轮35a和齿轮组36进行旋转。停止杆28在弹簧部28a处受到朝向限制位置E2的方向的偏向力,当指针复位传 递第一杆25通过转动从归零位置J2移位到基准位置Jl时,所述停止杆28在卡合臂部28b 处与指针复位传递第一杆25的臂部25d卡合,通过转动从归零时的限制位置E2移位到限 制解除位置El。另一方面,当指针复位第一杆25从基准位置Jl移动到归零位置J2时,该 指针复位第一杆25的臂部25d与卡合臂部28b之间的卡合被解除,因此,停止杆28借助弹 簧部28a的弹力而从限制解除位置El返回到限制位置E2。当计时钟表1处于图2(a)所示的归零(复位)状态S2时,如果沿Al方向对开始 /停止按钮18进行了按压操作,则指针复位传递第二杆26在突起部26c处沿Al方向受到 按压,从位置K2移位到位置Kl,并且,指针复位传递第一杆25从位置J2移位到位置Jl,指 针复位杆27从位置M2移位到位置Ml。由此,解除锤杆部27b、27c对心型凸轮22、24和计 时指针14、15的旋转限制(归零控制)。此外,响应于指针复位传递第一杆25从位置J2向 位置Jl的转动,通过臂部28b与该指针复位传递第一杆25的臂部25d卡合的停止杆28,从 限制位置E2转动到限制解除位置E1,停止杆28的卡定臂部28c与计时齿轮组36脱离,解 除齿轮组36的旋转限制(停止控制)。由此,机械控制结构5返回状态Si,计时指针14、15 可进行旋转。此外,指针复位杆27从位置M2移位到位置Ml,由此,指针复位杆27的锤杆部27c 与接点部61抵接。另一方面,当计时钟表1处于图2 (b)所示的开始状态或走针状态Sl时,如果沿Bl方向对复位按钮19进行了按压操作,则指针复位传递第一杆25在突起部25c处受到Bl方 向的按压,从而指针复位传递第一杆25从位置Jl移位到位置J2。当指针复位传递第一杆 25从位置Jl移位到位置J2时一方面,与该杆25卡合的指针复位传递第二杆26从位置 Kl移动到位置K2,与该杆26卡合的指针复位杆27从位置Ml移动到位置M2,秒锤杆27b和 分锤杆27c推动秒心型凸轮22和分心型凸轮24,使计时秒针14和计时分针15归零;另一 方面,解除臂部25d与停止杆28的卡定,停止杆28从位置El转动到位置E2,通过臂部28c 与计时齿轮组36卡合,对齿轮组36进行限制。此外,指针复位杆27从位置Ml移位到位置M2,由此,指针复位杆27的锤杆部27c 与接点部61分离。对于计时钟表1,如果从电气方面来描述与图2(a)和(b)所示的机械结构5相关 联的范围,则可描述如下。当计时钟表1处于图2(a)所示的复位状态S2时,如果沿Al方向对开始/停止按 钮18进行了按压,则该开始/停止按钮18按压开始/停止开关弹簧33,该开始/停止开关 弹簧33在其里端附近产生A2方向的偏向力,使接点部34闭合,通过该接点部34产生开始 信号Pa(图1)。另外,当计时钟表1处于图2 (b)所示的开始状态Sl时,如果沿Al方向对 开始/停止按钮18进行了按压,则该开始/停止按钮18按压开始/停止开关弹簧33,使接 点部34闭合,通过该接点部34产生停止信号Pb (图1)。另一方面,当计时钟表1处于图2(b)所示的开始状态(或停止状态)Sl时,如果 沿Bl方向对复位按钮19进行了按压,则该复位按钮19按压复位开关弹簧31,该复位开关 弹簧31在其里端附近产生B2方向的偏向力,使接点部32闭合,通过该接点部32产生复位 信号Qa (图1)。下面,以如上所述动作中的下述动作为中心,进行更详细的说明,S卩在图2(a)的 归零状态S2下,朝Al方向按压开始/停止按钮18时的开始动作的开始及进行。即,随着沿Al方向对开始/停止按钮18进行按压,一方面,经由开关接点34输出 电气的驱动开始信号Pa,由此进行电机35的旋转驱动,另一方面,通过与指针复位传递第 二杆26的转动相伴的指针复位杆27的转动,解除了机械方式的归零控制状态,并且,通过 与该指针复位传递第二杆26和指针复位传递第一杆25的转动相伴的停止杆28的转动,解 除了齿轮组36的卡定(停止控制状态),通过机械方式允许走针(解除机械方式的限制)。此外,通过使指针复位杆27转动而从位置M2移位到位置Ml,由此,指针复位杆27 的锤杆部27c被保持在与接点部61抵接的状态。这里,为了使计时钟表1进行适当的动作从而准确地进行计时,需要在结束了机 械方式的限制解除之后,进行电机35的旋转驱动。在该计时钟表1中,可靠地实现了以下 方案避免结构复杂化及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同时,在结束了机械方式的限制解除之后, 进行电气方式的驱动。以下,以该点为中心进行详细说明。接下来,参照图2的机械结构5,主要基于图1的框图,说明计时钟表1的电气方式 的驱动机构6的概要。计时钟表1的计时指针走针用电机35的旋转是由计时指针走针用电机35的驱动 控制用集成电路50来控制的,其中,基于经由振荡电路41和分频电路42提供的时钟脉冲, 对该驱动控制用集成电路50进行驱动控制。
电机驱动控制用集成电路50具有基本驱动控制部51、驱动脉冲产生电路53、电 机驱动电路54、归零控制部55和限制解除检测部62。这里,计时指针走针用电机35的驱 动单元由电机驱动电路54构成,计时指针走针用电机35的驱动控制单元具有驱动脉冲产 生电路53、基本驱动控制部51、归零控制部55和限制解除检测部62。基本驱动控制部51、 驱动脉冲产生电路53和电机驱动电路54构成控制单元。另外,电机驱动控制用集成电路 50还具有对计时秒进行计数并保存该计时秒信息的计时秒计数器57 ;以及对计时分进行 计数并保存该计时分信息的计时分计数器58。还可以设置对计时小时进行计数并保存该计 时小时信息的计时小时计数器。基本驱动控制部51接收计时钟表1处于归零(复位)状态S2时、响应于开始/停 止按钮18的按下而经由接点部34提供的开始信号或工作信号Pa。与开始/停止按钮18 的按下联动地,指针复位杆27与接点部61抵接,限制解除检测部62在指针复位杆27与接 点部61抵接时检测到该情况,向基本驱动控制部51输出高电平的限制解除检测信号Pk。基本驱动控制部51在接收到开始信号或工作信号Pa时,在经过用于防止振颤的 较短的期间,输出用于计时的计时控制信号Pt,开始计时,并且,当接收到限制解除检测信 号Pk时,发出驱动控制信号Pd。在下文中,只要未与后述的图4等关联地进行特别说明,则 限制解除检测信号Pk的接收时刻与驱动控制信号Pd的发送时刻实质上是相同的。限制解 除检测信号Pk和驱动控制信号Pd是在进行计时动作的期间保持为高电平的信号。此外,当基本驱动控制部51接收到计时钟表1处于开始状态Sl的情况下、响应于 开始/停止按钮18的按下而经由接点部34提供的停止信号Pb时(或者停止从接点部34 发出开始信号或工作信号Pa时),基本驱动控制部51停止驱动控制信号Pd的发送。来自基本驱动控制部51的计时控制信号Pt被提供给计时秒计数器57,在计时控 制信号Pt保持为高电平的期间,计时秒计数器57接受从分频电路42提供的时钟脉冲,对 计时秒进行计数,并且,将根据该计时控制信号Pt开始计时的时点tl作为始点,从该时点 起,按照周期T产生计时时序脉冲Ph。该脉冲Ph的周期T是与计时钟表1的计时精度对应 的,例如为1/100秒(即10ms)。驱动脉冲产生电路53接受驱动控制信号Pd,向电机驱动电路54提供规定脉宽的 主驱动脉冲G。电机驱动电路54向计时指针走针用电机35提供与该主驱动脉冲G对应的 驱动能量的电机驱动脉冲U,对该电机35进行旋转驱动。另一方面,当基本驱动控制部51接到停止信号Pb时,该驱动控制部51停止驱动 控制信号Pd的送出(在希望的情况下,也可以提供驱动停止信号Pf),停止从驱动脉冲产生 电路53送出驱动脉冲G,停止电机驱动电路54送出电机驱动脉冲U,停止计时指针走针用 电机35的旋转驱动,停止该电机35的转子或输出轴的旋转,停止计时指针14、15的基于计 时指针走针用齿轮组36的走针。另外,在通过按压复位按钮19按下了开关弹簧31、从而使接点部32闭合的情况 下,向归零控制部55提供复位信号Qa。归零控制部55在接到来自接点部32的复位信号 Qa时,向驱动脉冲产生电路53提供驱动停止信号Pf。结果,驱动脉冲产生电路53停止产 生驱动脉冲G,使电机驱动电路54停止送出电机驱动脉冲U。因此,停止计时指针走针用电 机35的旋转驱动,停止计时指针14、15的走针。另外,归零控制部55响应于接收到复位信 号Qa,将计时秒计数器57和计时分计数器58的内容复位成零。
接下来,针对图1的计时钟表1,根据图4的时序图,主要对限制解除检测部62的 限制解除检测动作进行具体说明。假设在计时钟表1处于复位状态S2的状况下,在时点t0,沿Al方向按入了开始/ 停止按钮18。随着开始/停止按钮18的按下,接点部34闭合,经由该接点部34发出开始 信号Pa。在接点部34随开始/停止按钮18的按下而持续闭合的时刻tx之前,持续发出该 开始信号Pa。当向基本驱动控制部51提供了开始信号Pa时,在经过避免振颤影响所需的较短 时间之后,在时点tl,该基本驱动控制部51开始计时动作。另一方面,与开始/停止按钮18的按下联动地,指针复位杆27与接点部61抵接, 在时刻t3,限制解除检测部62检测到指针复位杆27与接点部61抵接,向基本驱动控制部 51输出高电平的限制解除检测信号Pk。基本驱动控制部51在接收到开始信号Pa和限制解除检测信号Pk双方时,在接收 到上述双方的信号Pa、Pk的时点t3,向驱动脉冲产生电路53发出驱动控制信号Pd。驱动 脉冲产生电路53响应于驱动控制信号Pd,产生主驱动脉冲G,使电机驱动电路54产生电机 驱动脉冲U。即,在不进行上述限制解除检测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作为U (现有技术),如最下 方所示,从开始计时动作的时点tl起经过周期T后的时刻t2,发出了电机驱动脉冲U (现有 技术),与此相对,在该计时钟表1中,基本驱动控制部51对驱动脉冲产生电路53进行这样 的控制,即在该时刻t2之后的检测到限制解除的时点t3,从电机驱动电路54输出电机驱 动脉冲U。另外,停止杆28构成为如图4的最上方所示,在到达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时点之 前,停止杆28 —直对齿轮组36进行了限制,但是,从按下开始/停止按钮18使接点34闭 合、从而开始信号Pa成为高电平的时点t0起,经过规定时间,与指针复位杆27的限制解除 同时地解除了停止杆28的限制,之后输出电机驱动脉冲U。因此,当从电机驱动电路54输出了电机驱动脉冲U时,通过该电机驱动脉冲U对 电机35进行可靠的旋转驱动,能够使计时指针14、15进行可靠的走针。接下来,主要基于图5所示的流程图,并参照图1至图4,说明以上结构的计时钟表 1的动作。在该流程图中,主要针对图1的计时钟表1中集成电路50的基本驱动控制部51 和限制解除检测部62的动作,示出了与该动作对应的程序处理的流程。对于计时钟表1,在最初的处理步骤S501中,检查是否进行了计时动作的开始指 示。该开始检查步骤S501对应于检查是否发生了下述情况,即开关弹簧33响应于开始/ 停止按钮18的Al方向按压而在Al方向上发生移位,通过该移位使接点部34闭合接触,进 而从接点部34向集成电路50的基本驱动控制部51提供了工作信号或开始信号Pa。在未输出开始信号Pa的情况下,在步骤S507中检查是否输出了复位(归零)指 示。该复位检查步骤S507对应于检查是否发生了下述情况,即开关弹簧31响应于复位 (归零)按钮19的Bl方向按压而在Bl方向上发生移位,使接点部32闭合,进而从接点部 32向集成电路50的归零控制部55提供了归零信号Qa。在未输出归零信号Qa的情况下, 返回最初的处理步骤S501。在输出了归零信号Qa的情况下,在步骤S508中,进行使计时 秒计数器57和计时分计数器58的内容归零的计数器复位处理,之后,返回最初的处理步骤S501。在开始检查步骤S501中,在确认到计时动作的开始指示(开始信号Pa)的情况 下,在步骤S502中,检查是否经过了相当于计时动作的计时周期T(在该例中,例如为1/100 秒,即IOms(毫秒))的时间。当达到计时周期T时,转移到步骤S503。这对应于如下情况 在计时秒计数器57中,对从计时动作的开始时点tl起的时间进行计时,当达到相当于计时 周期T的时间时,输出定时脉冲Ph。在经过了时间T的情况下,在步骤S503中,检查是否解除了指针复位杆27对计时 指针14、15的限制。这对应于限制解除检测部62根据来自接点部61的信号,检测是否解 除了限制。在步骤S503中确认到解除了限制时,在步骤S504中,在时点t3,从限制解除检测 部62输出变为高电平的限制解除检测信号Pk,基本驱动控制部51在接收到开始信号Pa和 限制解除检测信号Pk时,在时刻t3,向驱动脉冲产生电路53发出驱动控制信号Pd,从驱动 脉冲产生电路53和电机驱动电路54依次输出驱动脉冲G和电机驱动脉冲U,对电机35进 行驱动。这样,在解除了计时指针14、15的限制之后由电机35进行驱动,因此,能够对对计 时指针14、15进行可靠的走针驱动。在步骤S504中进行各次的走针驱动时,在步骤S505中,检查是否输出了计时复位 指示(复位信号Qa)。步骤S505判断处理内容自身与步骤S507相同。在未输出复位指示的情况下,在步骤S506中,检查是否输出了计时停止指示(停 止信号Pb)。在未输出停止指示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502,重复上述处理。另外,在步骤S502中未达到计时周期的情况下,通常是在达到计时周期之前,反 复进行经由步骤S505、S506而返回步骤S502的处理。这里,在开始步骤S501之后,直到在步骤S506中输出停止指示(停止信号Pb)之 前,反复进行这样的处理在步骤S502、S503、S504中使计时指针14、15走针,并且,此后, 以“否”经过步骤S505、506,由此,进行使计时指针14、15走针的通常计时走针动作。另一方面,在步骤S506中基本驱动控制部51检测到输出了停止指示时(从接点 部34送出了停止信号Pb时),进入步骤S511,在步骤S511中,进行使计时指针14、15的走 针停止的停止处理(停止对驱动脉冲产生电路53发送控制信号Pd,或者发送驱动停止信号 Pf)。之后,返回步骤S501。此外,在步骤S505检测到输出了复位指示时(从接点部32送出了复位信号Qa 时),归零控制部55在向驱动脉冲产生电路53提供了驱动停止信号Pf时,进入与步骤S511 相同的计时走针停止步骤S509,在该走针停止步骤S509中,进行使计时指针14、15的走针 停止的停止处理。接着,归零控制部55在与步骤S508相同的计数复位步骤S510中,进行 使计时秒计数器57和计时分计数器58的内容归零的计数复位处理,之后,返回最初的处理 步骤S501。如上所述,在以电气方式对计时指针进行驱动控制并以机械方式进行归零控制的 计时钟表中,能够防止在解除针对计时指针旋转的机械方式的限制之前,对计时指针驱动 用电机进行电气方式的驱动而妨碍了准确走针的状况。此外,由于走针驱动脉冲与机构的 限制彼此不重叠,因此,防止了走针延迟,并且,机构的制约较少,提高了设计自由度。并且,由于计时动作刚刚开始后的走针驱动脉冲与机构的限制彼此不重叠,因此,不需要通过机 构来管理直到可靠地解除了指针复位杆或停止杆时的最大时间。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的计时机构的机械结构的概要的 平面图,并且,图7是图6的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的时序图。无论在哪张图中,均对与从图1 到图5相同的部分标注了同一标号。图1的框图、图3的外观图和图5的流程图与该另一 实施方式相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了接点部61来检测计时指针的限制解除,当检测到指针 复位杆27与接点部61从非接触状态变化到接触状态时,判定为限制被解除,该另一实施方 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没有设置单独的接点部,而是将由导电性金属构成的计时 秒凸轮22和计时分凸轮24的一部分兼用作接点部,当检测到由导电性金属构成的指针复 位杆27与计时秒凸轮22及计时分凸轮24的接点部从接触状态变为非接触状态时,判定为 限制被解除。计时秒凸轮22及计时分凸轮24与指针复位杆27抵接的接点部表示为图1 的接点部61。如图6(a)所示,在计时指针14、15被限制的状态下,指针复位杆27的秒锤杆部 27b和分锤杆部27c分别与计时秒凸轮22和计时分凸轮24抵接,对计时秒针14和计时分 针15进行了限制。指针复位杆27与电源VDD连接,在该状态下,处于指针复位杆27与计 时秒凸轮22和计时分凸轮24抵接的状态,如图7所示,从限制解除检测部62输出高电平 的限制解除检测信号Pk。当按压了开始/停止按钮18而变为图6 (b)的状态时,指针复位杆27的秒锤杆部 27b和分锤杆部27c分别与计时秒凸轮22和计时分凸轮24分离而成为非接触状态,解除了 计时秒针14和计时分针15的限制。在该状态下,处于指针复位杆27与计时秒凸轮22和 计时分凸轮24分离的状态,如图7所示,从限制解除检测部62输出低电平的限制解除检测 信号Pk。基本驱动控制部51在接收到开始信号Pa和低电平的限制解除检测信号Pk双方 时,向驱动脉冲产生电路53输出驱动控制信号Pd。此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进行计时指 针14、15的驱动控制。在该另一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能发挥如下等的效果,S卩能够防 止在解除针对计时指针旋转的机械方式的限制之前,对计时指针驱动用电机进行电气方式 的驱动而妨碍了准确走针的状况。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计时秒针配置在6点侧、计时分针配置在9点侧的 计时钟表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以应用于将指针13用作计时秒针的中央计时钟表。本发明可应用于进行如下动作的各种计时钟表,即通过电机,以电气方式对时刻 指针和计时指针进行驱动,并且在复位状态下,通过机械机构以使计时指针不动的方式进 行限制,在解除了所述机械机构的限制之后,进行所述计时指针的驱动。
1权利要求
一种计时钟表,该计时钟表具有操作单元,其至少指示时间计测开始;限制机构,其在复位状态下,通过机械方式将计时指针限制在归零位置;解除单元,其响应于所述操作单元的时间计测开始指示,解除所述限制机构对所述计时指针的限制;电机,其驱动所述计时指针;以及控制单元,其响应于所述操作单元的时间计测开始指示,控制所述电机对计时指针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该计时钟表还具有限制解除检测单元,该限制解除检测单元检测解除了所述限制机构对所述计时指针的限制的情况,当所述限制解除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计时指针的限制解除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机对所述计时指针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是指示时间计测动作的开始和停止的开始/停止按钮,所述解除单元具有杆单元,该杆单元在所述复位状态下,响应于所述开始/停止按钮 的时间计测开始指示的操作而进行移位,解除所述限制机构对所述计时指针的限制,所述限制解除检测单元由接点部构成,该接点部以能够与所述杆单元接触的方式设 置,当所述杆单元与接点部之间的接触关系发生变化时,所述限制解除检测单元判定为解 除了所述限制机构对所述计时指针的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时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单元具有指针复位传递第二杆,其在所述复位状态下,响应于所述开始/停止 按钮的时间计测开始指示的操作而进行移位;指针复位杆,其随所述指针复位传递第二杆 的移位而进行移位,解除所述计时指针的限制,当所述指针复位杆与所述接点部之间的接触关系发生变化时,所述限制解除检测单元 判定为解除了所述限制机构对所述计时指针的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时钟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针复位杆与所述接点部从非接触状态变为接触状态时,或者,当所述指针复 位杆与所述接点部从接触状态变为非接触状态时,所述限制解除检测单元判定为解除了所 述限制机构对所述计时指针的限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时钟表,其能够防止在解除针对计时指针旋转的机械方式的限制之前,计时指针驱动用电机被电气驱动而妨碍准确走针的状况。计时钟表(1)通过电机驱动脉冲(U),以电气方式对计时指针进行旋转驱动,并以机械方式进行归零控制,在计时钟表(1)中,当接点部(61)和限制解除检测部(62)检测到解除了限制机构对计时指针的限制时,控制电动机35,以使基本驱动控制部(51)对计时指针进行驱动。
文档编号G04F7/08GK101943884SQ20101022280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日
发明者井桥朋宽, 佐久本和实, 加藤一雄, 小笠原健治, 山本幸祐, 本村京志, 清水洋, 野口江利子, 长谷川贵则, 间中三郎, 高仓昭 申请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