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指针时计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86830阅读:来源:国知局
齿轮234便会转半圈;24小时转盘和日月转盘通过齿轮以第一齿轮231的一半转速转动,实现24小时和昼夜显示功能。
[0039]图9至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作为分针的第一指针11、第一马达12、作为时针的第二指针21、第二马达22、第二指针齿轮组23、第三转盘35及第三马达32。第一指针11与第一马达12的驱动轴14连接;第二指针21与第一指针11同轴并互相独立地设置,并通过第二指针齿轮组23与第二马达22的驱动轴24连接。第三转盘35通过第三转盘齿轮36与第三马达32的驱动轴34连接。第一马达12、第二马达22及第三马达32分别与微处理器(图中未示)连接;微处理器与多个控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包括设于二时位的第一控制键41、设于三时位的第二控制巴的42、以及设于四时位的第二控制键43)连接。微处理器从控制装置接收使用者的指令,根据预设编程处理后控制驱动第一马达12、第二马达22将第一指针11、第二指针21移至表面上的指定刻度以显示微处理器的输出,并控制驱动第三马达32转动第三转盘齿轮36以驱动第三转盘35转动。第三转盘35设于表面下方,表面对应第三转盘35设置窗口 61供部分第三转盘35外露;第三转盘35上可印有不同的装饰图案,随着第三转盘35转动不同的图案逐一在窗口 61显示。
[0040]图12至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作为分针的第一指针11、第一马达12、作为时针的第二指针21、第二马达22、第二指针齿轮组23、转轮7及第三马达32。第一指针11与第一马达12的驱动轴14连接;第二指针21与第一指针11同轴并互相独立地设置,并通过第二指针齿轮组23与第二马达22的驱动轴24连接。转轮7的转轴71水平设置,并与第三马达32的驱动轴连接。第一马达12、第二马达22及第三马达32分别与微处理器(图中未示)连接;微处理器与多个控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包括设于二时位的第一控制键41、设于三时位的第二控制巴的42、以及设于四时位的第二控制键43)连接。微处理器从控制装置接收使用者的指令,根据预设编程处理后控制驱动第一马达12、第二马达22将第一指针11、第二指针21移至表面上的指定刻度以显示微处理器的输出,并控制驱动第三马达32转动转轮7。表面对应转轮7设置窗口 61供部分转轮7外露;转轮7上印有数字刻度,随着转轮7转动不同的刻度逐一在窗口 61显示,在本实施例中转轮7用作显示秒,在其它实施例中转轮7也可用作显示其它信息或装饰图案。
[0041]图15至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指针操作结构及方式大致与之前的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时计还设有多个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凸块81,81’及定位弹片82,其分别设置于表面的12时位的秒计时表盘、6时位的1/10秒计时表盘以及9时位的分钟计时表盘。6时位的1/10秒计时表盘设于一扇形凹槽62的底面,指针81A设于扇形凹槽62底面,定位凸块81设置于扇形凹槽62 —侧,并朝指针81A方向凸出,其位置与指针81A相对应,并与1/10秒计时表盘的O位相距一预定角度(在本实施例为12度),以在指针81A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接触定位凸块81时阻止指针81A继续逆时针方向转动。当手表换电或重置之后,指针81A会按预设编程逆时针方向转120度,因此,无论指针81A在换电或重置前位于1/10秒计时表盘的任何位置,其也会转动至接触定位凸块81并被定位凸块81阻挡;完成转动后,指针81A根据预设编程顺时针方向转动定位凸块81与1/10秒计时表盘的O位两者之间相距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为12度),指针81A便会转动至O位,从而实现重置。12时位的秒计时表盘亦设定位凸块81’,其结构及其对应指针81A,的操作方式与定位凸块81的结构及其对应指针81A的操作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指针82A—侧为平直侧面,另一侧在顶端设斜面;定位弹片82对应指针82A设置于9时位的分钟计时表盘上,定位弹片82由弹臂821及822组成一 V形,其开口水平设置;弹臂822的开放端与分钟计时表盘的O位相距一预定角度(在本实施例为12度),并与指针82A的顶端相对应,以在指针82A逆时针方向转动到其平直侧面接触弹臂822的开放端时阻止指针82A继续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6所示),但容许指针82A顺时针方向转动到其斜面接触到弹臂822的开放端时将弹臂822压向弹臂821并继续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7所示)。当手表换电或重置之后,指针82A会按预设编程逆时针方向转360度,因此,无论指针82A在换电或重置前位于分钟计时表盘的任何位置,其也会转动至接触弹臂822的开放端并被弹臂822的开放端阻挡;完成转动后,指针82A根据预设编程顺时针方向转动弹臂822的开放端与分钟计时表盘的O位两者之间相距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为348度),指针82A便会转动至O位,从而实现重置。此外,实现重置的方式还可以例如是在12时位的秒计时表盘上对应指针81A’以及在6时位的1/10秒计时表盘上对应指针81A分别设置定位凸件83,现以12时位的秒计时表盘上的定位凸件83作为例子说明定位凸件83的操作原理。定位凸件83与12时位的秒计时表盘的O位相距一预定角度(在本实施例为12度);定位凸件83的高度比指针81A,高,以在指针81A,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接触定位凸件83时阻止指针81A’继续逆时针方向转动。当手表换电或重置之后,指针81A’会按预设编程逆时针方向转120度,因此,无论指针81A’在换电或重置前位于秒计时表盘的任何位置,其也会转动至接触定位凸件83并被定位凸件83阻挡;完成转动后,指针81A,根据预设编程顺时针方向转动定位凸件83与秒计时表盘的O位两者之间相距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为12度),指针81A,便会转动至O位,从而实现重置。定位凸件83与定位凸块81’的作用相类似,只是定位凸件83凸出在表盘上,而定位凸块81’则隠藏在表盘下,两者只需取其一便可,可无需同时设置。各指针81A、81A’、82A各与一马达的驱动轴连接,各所述马达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多个控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包括设于二时位的第一控制键41、设于三时位的第二控制巴的42、以及设于四时位的第二控制键43)连接。
[0042]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数码指针时计,包括: 第一指针,其与第一马达的驱动轴连接; 第二指针,其与第一指针同轴并互相独立地设置,第二指针通过第二指针齿轮组与第二马达的驱动轴连接; 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多个控制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指针时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指针,其与第一指针及第二指针不同轴并互相独立地设置;第三指针与第三马达的驱动轴连接;第三马达与微处理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指针时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指针,其与第一指针及第二指针同轴并互相独立地设置;第三指针通过第三指针齿轮组与第三马达的驱动轴连接;第三马达与微处理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指针时计,其特征在于:第二指针齿轮组的其中一个齿轮为第一功能显示转盘;第二指针齿轮组与第四齿轮连接,第四齿轮为第二功能显示转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指针时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其通过转盘齿轮与第三马达的驱动轴连接,第三马达与微处理器连接;转盘设于时计的表面下方,表面对应转盘设置窗口供部分转盘外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指针时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轮,其转轴水平设置,并与第三马达的驱动轴连接,第三马达与微处理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指针时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一扇形凹槽的底面的子表盘,设于扇形凹槽的底面的子表盘指针、以及设置于扇形凹槽一侧并朝子表盘指针方向凸向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的位置与子表盘指针相对应,并与子表盘的O位相距一预定角度,以在子表盘指针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接触定位凸块时阻止子表盘指针继续逆时针方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指针时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子表盘、设置于子表盘上的子表盘指针、以及对应子表盘指针设置于子表盘上的定位弹片;子表盘指针一侧为平直侧面,另一侧在顶端设斜面;定位弹片由第一弹臂及第二弹臂组成一 V形,其开口水平设置;第二弹臂的开放端与子表盘的O位相距一预定角度,并与子表盘指针的顶端相对应,以在子表盘指针逆时针方向转动到其平直侧面接触第二弹臂的开放端时阻止子表盘指针继续逆时针方向转动,但容许子表盘指针顺时针方向转动到其斜面接触到第二弹臂的开放端时将第二弹臂压向第一弹臂并继续顺时针方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指针时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子表盘、设置于子表盘上的子表盘指针、以及对应子表盘指针设置于子表盘上的定位凸件,定位凸件与子表盘的O位相距一预定角度;定位凸件的高度比子表盘指针高,以在子表盘指针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接触定位凸件时阻止子表盘指针继续逆时针方向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数码指针时计,其特征在于:子表盘指针与一马达的驱动轴连接,所述马达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多个控制装置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码指针时计,包括:第一指针(11),其与第一马达(12)的驱动轴(14)连接;第二指针(21),其与第一指针(11)同轴并互相独立地设置,第二指针(21)通过第二指针齿轮组(23)与第二马达(22)的驱动轴(24)连接;第一马达(12)及第二马达(22)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多个控制装置(41,42,43)连接。微处理器从控制装置(41,42,43)接收使用者的指令,根据预设编程处理后控制驱动第一马达(12)及第二马达(22)将第一指针(11)和第二指针(21)移至表面上的指定刻度以显示微处理器的输出。
【IPC分类】G04B19-24, G04C3-00
【公开号】CN204496174
【申请号】CN201520177042
【发明人】王树钧
【申请人】中惠佳时电子厂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