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8953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压阀,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流体运输管道中的自动减压阀,其 降低通过运输管道流进入口的流体压力并且使得减压后的流体从出口流出。
背景技术
减压阀是一种在通过管道输送流体的过程中,具有降低流体压力功能的装置。传 统的减压阀具有一个通路,该通路形成在一个孔口和盘之间,其中孔口形成在用于流体通 过的阀体中,该盘的一侧面对该孔口并且设置在阀体中,该减压阀通过控制在孔口和盘之 间距离来调节通路的开口率,从而提供减压以及流速调节的功能。图1是示出了传统减压阀的纵向剖视图。盘12通过16的弹力所产生的驱动力移 动,该弹簧1通过驱动轴14与盘12连接。弹簧16的弹力由膜片18调节,该膜片通过在流 体流动的孔口进口侧和出口侧之间的压差而发生变形。也就是说,弹簧16作为操作的直接 动力源以在减压阀10中提供减压功能,并且膜片18用于提供调节在孔口和盘之间通路的 开口率的功能。然而,当传统减压阀10长时间使用时,大部分包含在流体中的杂质材料会积聚在 容纳膜片18的空间中。在此情形中,不能完全地引起膜片18的变形,从而降低了减压的精确度。而且,重要的是该传统的自动减压阀必须总是给出正常的表现,采用该减压阀,甚 至在没有流体流出出口、孔口由该盘完全关闭的情况下,降压仍然维持在预定的水平。然 而,即使在孔口保持完全关闭状态下,通过在孔口和盘之间通路形成的细裂缝,朝向出口泄 漏的极少量的流体会导致出口的压力逐渐超过预定压力并且最终等于入口压力。细裂缝形 成的原因在于作用于盘的有限的弹簧力和/或停留在面向孔口的盘表面上的杂质材料。更特别的,在自动减压阀的固定尺寸情况下,在孔口和盘之间通道的开口无论多 大,通过孔口的流体流速限制在一个恒定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差,因为具有固定尺寸的自 动减压阀本身具有固定的孔口尺寸。以及,传统的减压阀10通常不具有与作用来检测流动发生的元件相结合的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减压阀,其中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流入入口中, 并根据适当的、预定的入口压力和出口压力比,流体减压流出出口。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减压阀,其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中空部分、入口部分和出 口部分,其中该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分别与该中空部分相连,并且流体在该入口部分流入 该中空部分并且在减压后流出该出口部分;圆筒体,该圆筒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 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孔以允许在该主体的入口部分的流体流入该主体的中空部分,该第 二部分的内径大于该第一部分的内径,并且该圆筒体具有T型纵截面,该第一部分和第二 部分的每个端部在该纵截面中开口,其中第一部分的下端连接到该主体的中空部分的底壁上或者该主体的入口部分的上侧,第二部分的上端远离该主体的出口部分,并且第一和第 二部分的每个外侧远离均远离该主体的中空部分的壁;活塞,该活塞插入到该圆筒体的内 部空间,沿着与圆筒体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在圆筒体的内侧移动,调整圆筒体的第一部 分的孔的开口率,该活塞具有外径小于圆筒体的第一部分的内径的第三部分和外径小于圆 筒体第二部分的内径的第四部分,并具有T型纵截面,其一端或者两端封闭。在该主体的中空部分的流体压力与在该主体的入口部分的流体压力的比率取决 于活塞的第一部分的外径与活塞的第二部分的外径之比的平方。该自动减压阀还包括两个密封元件,它们密封在圆筒体和活塞之间的间隙,其中 一个密封元件设置在第一部分的孔的局部和活塞的第三部分之间,并且另一个密封元件设 置在圆筒体的第二部分和活塞的第四部分之间。该自动减压阀还包括第三密封元件,其设置在入口部分的上侧或者中空部分的底 壁的内侧和活塞的下端边缘侧之间,以防止万一在入口部分的上侧和活塞下端的边缘侧彼 此接触的情况下,主体的入口部分中的流体通过在该入口部分的和该活塞下端的边缘侧之 间形成的裂缝朝向圆筒体的孔泄漏。该自动减压阀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止动器,它们与活塞连接并且限制活塞在预定距 离之内运动。一个管道或者管形的通风元件通过该一个管道或管形的通风元件,在圆筒体和活 塞之间设置的两个密封元件密封间隙,与该主体外部的大气连通,其中该管道或者软管的 一端连接到圆筒体的壁上,并且另一端连接到主体的中空或者出口部分的壁上,在该圆筒 体的壁的内部存在一个密封间隙。该自动减压阀还包括一个排放管,其一端连接到中空部分的下侧壁或者中空部分 的底壁上并且另一端打开,并且通过打开常闭的流量控制阀,以排出在中空部分中的流体, 或在中空部分和连接到主体外侧的出口部分的管中的流体。该自动减压阀还包括第一自动泄放阀,其安装在旁通管中以用于第一泄放管的使 用,该第一泄放管的一端连接到中空部分和排放管上的流量控制阀之间的排放管上,另一 端连接到流量控制阀和排放管的端部之间的排放管上,或者该第一自动泄放阀安装在第一 泄放管中,该第一泄放管一端直接连接到该主体的中空部分或者出口部分的壁上,并且另 一端打开或者连接到流量控制阀和排放管端部之间的排放管上。自动减压阀还包括第二自动泄放阀,其安装在第二泄放管中,该第二自动泄放管 的一端连接到入口部分的壁上,另一端打开或者连接到流量控制阀和排放管端部之间的排 放管上。该自动减压阀还包括电子的开关元件,其连接到中空部分或者出口部分的壁的外 侧并且通过一个构件的开和闭进行操作,该开关元件还与活塞相连并且可以与活塞的运动 一起运动,其可检测到流体流动的发生。根据本发明,在运输、分配和排出流体的流体管道系统中,利用本发明的减压功 能,排出压力的有效范围可应用到安装在流体分配管中的一个或多个排出装置上。在喷洒 灭火系统的情况下,水流量检测功能可添加到本发明的减压功能上。而且,根据本发明,即使从排出装置出来的流体流动被连续停止,本发明的入口和 出口中流体之间的压差能够保持。能够实现这种性能是由于根据超过本发明中预先确定的
5降压的更高的压力,出现的更高的密封效果。 由于在供给和分配水到多层建筑每层的供水管道系统中的水压,由于重力比下楼 层的更高,两个或多个垂直水供给和分配区域提供在高层建筑中,特别是在摩天大楼中,这 些区域的每个区域包括多个楼层并且提供一个或多个增压泵或者水池以供给水到该区域 中,然而,由于可靠的性能以防止即使在流体流动连续停止的情况下水供给和分配管之间 的压力平衡,本发明能够允许在建筑物中的所有楼层通过一个或多个泵或者水池供给到单 个区域,只要提供适用于供水和分配系统的具有高排出压力的泵。


图1是示出了传统减压阀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自动减压阀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圆筒体的透视图4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活達■的透视附图标记说明
100 自动减压阀
110 主体111 中空部分
112 入口部分114 出口部分
118 排出管119 流量控制阀
120 圆筒体120a 第一部分
120b 第二部分120c第五部分
122 孔130 活塞
130a 第三部分130b第四部分
152 通风元件160 止动器
172 第一泄放管174 第--自动泄放阀
182 第一压力计184 第:二压力计
185 第二泄放管186 第:二自动泄放阀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自动减压阀将结合附图在下面详细描述。 虽然结合其示例的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 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多种变化和修改。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各层 及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被放大。同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上面"或者" 下面"时,它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之上或者之下,或者可能存在插入元件。虽然术语 第一、第二等可在此使用来描述多个元件,这些元件应当不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仅用 于区分一个与另一个元件。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能够表述为第二 元件,类似的,第二元件可表述为第一元件。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自动减压阀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示 出了图2所示的圆筒体的透视图;和图4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活塞的透视图。参见图2,自动减压阀100包括主体110、圆筒体120和活塞130,其中该主体包括用于流体流动的中空部分111、入口部分112和出口部分114,该圆筒体安装在中空部分111 的内部以便与入口部分112连通并且在第一部分120a的壁中具有至少一个孔122 ;根据在 入口部分112和出口部分114或者中空部分111之间的压差变化,该活塞在与圆筒体的中 心轴线平行方向上沿着圆筒体120的内侧滑移运动,并且调节孔122的开口率。该减压阀 100使得从入口部分112到出口部分114流动的流体在通过孔122过程中利用圆筒体120 和活塞130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压降。主体110安装在流体供给和流体分配管之间,减压了的流体流经这些管。该入口 部分112和出口部分114分别与中空部分111的下壁和上壁连接,其中,分别地,入口部分 112的流体入口连接到流体供给管上并且出口部分114的流体出口连接到流体分配管上。参见图2和3,该圆筒体120具有圆筒形状,其中其两端开口并且该圆筒体如此设 置在中空部分111的内部使得下端连接到中空部分111的下壁或者入口部分112的上侧, 并且圆筒体120的中心轴线与入口部分112的上端的中心点相接,其中圆筒体120的上端 远离出口部分114,并且圆筒体120的壁远离中空部分111的内侧。该圆筒体120包括具有第一内径的第一部分120a和具有第二内径的第二部分 120b。第二内径大于第一内径。因此,该圆筒体具有类似于粗的字母T形状的纵截面。至 少一个孔122形成在第一部分112的壁中以用于允许从入口部分112到出口部分114流动 的流体通过它们。优选的,孔122设置在邻近入口部分112的位置。参见图2和4,活塞130具有类似于圆筒体120的纵截面的字母T形状,其中一端 或者两端封闭。图2和4示出了两端封闭。活塞130具有外径稍小于第一部分120a内径 的第三部分130a,外径也稍小于第二部分120b内径的第四部分。因此,该活塞能插入到圆 筒体120的内部空间中并且沿着圆筒体120的内侧上下滑移运动,其中圆筒体和活塞的中 心轴线彼此一致。从而,当活塞的端部达到比孔122的下端更低的位置时,孔122关闭,并 且如果活塞130的端部向上离开孔122的下端位置时,该孔122开始打开并且根据活塞的 上移,孔122的开口率增加。如此,活塞具有调整孔122开口率的功能。在平行于活塞130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入口部分112中的流体压力(在下文 中,〃第一压力〃,标记为〃 P1")作用的第三部分130a的区域与第三部分130a的横截 面积相同(在下文中,"第一区域〃,标记为〃 A1"),同样的,在中空部分111中流体压力 (在下文中,〃第二压力〃,标记为〃 P2")作用的第四部分130b的区域与第四部分130b 的横截面积相同(在下文中,"第二区域",标记为"A2"),而不考虑第一区域以及第二 区域的几何形状。因此,即使活塞130的一端或者两端封闭,流体压力作用的第一区域和第 二区域都分别不会变化。使得活塞130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的驱动力(在下文中,标记为〃 F1"和〃 F2") 分别等于P1A1或者P2A2,也就是说,给出公式& =P1A1并且F2 = P2A215这些是在流体动力 学领域已知的固有的原理。如果F1等于F2,活塞既不向上也不会向下移动,也就是说,在作用力F1和F2之间 将实现平衡状态。因此,每当两个作用力彼此不相同时,平衡状态消失并且活塞因此移动。在此,应该容易理解的是活塞130具有倾向移动到这种F1 = F2的平衡状态方向的 特性,也就是说,能够实现P1A1 = P2A2的状态。在平衡状态下,第二压力能够保持在依据第 一压力P1乘第一区域A1除以第二区域A2获得的降低的压力P2,依据上述公式P1A1 = P2A2能够理解。例如,在本发明的自动减压阀100中,其中压力P1、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是 固定的,如果从出口部分144流出的流体流速开始变化,无论增大或者降低,第二压力P2依 据第一压力P1乘以第一区域A1除以第二区域A2将开始渐减地或者渐增地变化,然后活塞 130将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以便再次实现F1 = F2的平衡状态,从而引起活塞130的运动以 调节孔122的开口率,并且使得通过孔122的流速与从出口部分114出来的变化流速相匹 配。从而,即便在活塞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压力P2仍然能被保持。因此,通过如上所述的活塞130的运行原理,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减压功能。同时,在圆筒体120和活塞130之间形成一个微小间隙。在此,设置两个密封元件 用以分别地密封彼此分离的两个位置中的间隙(在下文中的"密封间隙")。例如,第一和第二元件142和144分别设置在第一部分120a的孔上的局部和第三 部分130a之间,和第二部分120b和第四部分130b之间。于是,在圆筒体120和活塞130之 间得到密封间隙。在没有该密封间隙的情况下,在入口部分112中压力作用的第一区域~ 和在中空部分111中压力作用的第二区域A2变得液压相同,因为流体总是填满圆筒体120 和活塞130之间的非密封间隙(在下文中的"非密封间隙")。从而,活塞130的减压功能 基本上消失。第一和第二密封元件142和144不仅用于防止流体填充如上所述的非密封间隙, 而且防止活塞微小的振动。第一和第二密封元件142和144如此设置使得具有弹性和润滑性质的密封元件插 入在圆筒体120内侧形成的凹槽(未示出)中。替代地,第一和第二密封元件142和144 还设置在活塞130外侧形成的凹槽中。此外,第三密封元件146能够设置在入口部分112上侧或者中空部分底壁的内侧 和活塞130下端的边缘侧之间,其中如果活塞连续向下移动,入口部分112的上侧能与边缘 侧接触。因此,即使活塞关闭孔122,当入口部分112的上侧和活塞130的下端的边缘侧 彼此接触时,该第三密封元件146用于防止流体通过该两侧之间可能形成的细裂缝朝向孔 122泄漏,于是虽然活塞130关闭孔122,还可以防止减压效果逐渐消失,因为泄漏到中空部 分111的少量流体的增加会导致施压在第三密封元件上的作用力变得加强由此更满意地 提高了密封效果。在没有第三密封元件的情况下,减压效果基本上不会出现,因为如上所述 通过裂缝泄漏的流体连续地进入中空部分111中。而且,优选的,类似于第一和第二密封元件142和144的方法,第三密封元件146 能设置形成在入口部分112的上侧或者活塞130的边缘侧的凹槽中。管道或者管形的通风元件152还可以设置在该密封间隙和主体110的外部之间, 从而使得具有零值表计压力的大气能够与密封间隙连通。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到第三密封元件142,144和146和通风元件152,根据本发明 的自动减压阀100的减压功能能更可靠地提供。还能设置一个或多个止动器160,它们与活塞130连接并且物理地限制活塞130 在有限距离内移动。在活塞130和中空部分111或者出口部分114的上壁之间能够实现有 限距离的限制,而且在圆筒体120和活塞114之间也可实现。例如,在活塞130和中空部分 111之间,止动器160如此设置使得它的一端以一个预定的距离面对中空部分111的上壁,并且另一端与活塞130的上端连接。因此,在止动器160的上端和中空部分111的上壁之 间的预定距离变为活塞运动的最大距离,优选的,超过止动器160允许活塞130移动直到活 塞130完全打开孔122的距离。而且,止动器不仅限制活塞130在有限距离内的运动,而且能够使得本发明的自 动减压阀安装在甚至具有任何流动方向的管道中。第一自动泄放阀174安装在旁通管中以用于第一泄放管172使用,该第一泄放管 的一端连接到中空部分111和排放管上的流量控制阀119之间的排放管118上,另一端连 接到流量控制阀119和排放管118端部之间的排放管上,或者该第一自动泄放阀安装在第 一泄放管172 (未示出)中,该第一泄放管172—端直接连接到主体110的中空部分111或 者出口部分114的壁上,并且另一端打开或者连接到流量控制阀119和排放管118端部之 间的排放管118上,以降低在中空部分111中的超过需要手动调节的预定压力的流体的超 压。如果由于类似水锤或者波动等物理现象产生第一压力瞬间的反常上升,并且这种 反常高压在短时间内被作用于活塞130的下端,活塞向上运动一次,活塞130的运动因而导 致在入口部分112中少量流体进入中空部分111,提高第二压力使其超过在正常降低水平 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动减压阀174操作在需要手动调节的预定压力并且通过将水 排出到主体外部来降低第二压力的意外上升。然而,在没有自动减压阀的情况下,虽然在大部分管路系统中存在用于供给水的 可能的普通水锤,本发明能够将第二压力保持在排水所必需的固有的压力范围内,只要意 外的过高高压不会产生在入口部分112中,因为异常严重的水锤现象几乎不可能发生在普 通管道系统中。在下文中描述该理由。甚至由于在入口部分112中产生的普通水锤的作用力下所发生的活塞暂时的细 微运动,会导致在入口部分112中少量的水进入到中空部分111中,从而或多或少地提升了 第二压力,然而,第二压力不会连续上升超过压力的限定值,因为施加在第三密封元件上的 作用力也依照A2比Al的比例变得更大,因此,密封效果变得更好。从而,第二压力几乎不 能升高到自动减压阀174被需要的程度,只要不产生由于意外严重的水锤现象导致过高的 高压。因此,本发明自动减压阀还有助于保护由于普通水锤现象造成的对连接到出口部分 114的水分配管道系统的坏影响。在普通供水和分配管道系统中,当供水泵开始操作时,在运行中的泵停止其运行 时或者通过类似闸门阀的流量控制阀(未示出)的运行稳定流被快速地阻断时,水锤通常 发生,无论水锤的液压动力是普通的或者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极其显著的水锤通常存在 于具有一个或多个调节阀(未示出)的供给管道中,该调节阀设置在本发明的自动减压阀 100和供水泵之间。因此,在第二泄放管中安装第二自动泄放阀186,并且使得第二自动泄 放阀186工作在需要手动调节的预定压力上,就成为一种有用的手段,其中该自动减压阀 一端连接到入口部分112的壁上并且另一端开口或者连接到调节阀119和开口端之间的排 放管118之间,这种手段使得本发明的自动减压阀100具有克服水锤作用的对抗功能,即使 在不具有与第二自动泄放阀186的超压释放功能配合的第一自动泄放阀174的情况下。参见图2和4,排放管118可以连接到本发明的自动减压阀100上以排出中空部 分111和连接到出口部分114上的分配管中的水以管理和维护,或者排出中空部分111的水以定时的检验本发明的减压功能。常闭的流量控制阀119安装在排放管中,因为中空部分111的水将总是并且连续 地从不具有流量控制阀119的中空部分排出。该自动减压阀100还包括压力计182和184,第一压力计安装在入口部分112,第 二压力计安装在出口或者中空部分,以可视地并且周期地检测第二压力是否以第二区域比 上第一区域的比例降低的压力来维持。流体流过流体分配管,流体从排出装置和孔122的开口中排出几乎同时发生,因 此,由与活塞130的运动一起运动并且使用在电子开关元件和活塞之间的一个构件的开闭 操作的、现成定制或者新开发的电子开关元件,可以连接到中空部分111或者出口部分114 的外侧并且允许检测由于活塞运动导致的流体流动的发生的电气系统能够实现。另外,现成定制的压力开关,其连接到具有较小空闲内部空间的元件(未示出) 上,当该空间由与活塞130—起运动的构件打开或者关闭时,在中空部分111中的流体能够 进入或不进入该内部空间中,该压力开关还能够提供实现检测流体流动发生的一个电气系 统。然而,本发明不被限制在电子开关元件这样的结构方法上。如上所述的电子的开关元件,其未在附图中示出,能够作用为流量检测器和/或 泵自动操作的致动器和警报和/或监控装置或者设备等等。因此,例如,在喷洒灭火系统 中,能够提供结合降压和流量检测功能在一起的自动减压阀,而不具有自动减压阀和通常 称为报警阀的水流量检测阀的分离的装置。本发明的自动减压阀能够有效地利用在管道系统中,以用于供给和分配在许多工 业工厂,诸如石化工厂中的任何类型的流体。在这种情况下,诸如主体、圆筒体、活塞和密封 元件的组件优选由不溶于流体的材料制成,并且还不具有与该流体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能。 由于应用到降低流体压力和调节流体流速的基本运行原理还能够同等地应用到在各个工 业领域应用的本发明的自动减压阀上,如果它的组件材料不同改变以适用于使用的领域中 的话,将本发明的自动减压阀应用到各个领域中是很容易的事。虽然本发明的实例实施例和它们的优点已经详细描述,应该清楚的是,在此不脱 离本发明范围可实现各个变化、替换和变更。
权利要求
一种自动减压阀,其包括主体,其包括中空部分、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其中该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分别与该中空部分相连,并且流体在该入口部分流入该中空部分并且在减压后流出该出口部分;圆筒体,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孔以允许在该主体的入口部分的流体流入该主体的中空部分,该第二部分的内径大于该第一部分的内径,并且该圆筒体具有T型纵截面,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每个端部在该纵截面中开口,其中第一部分的下端连接到该主体的中空部分的底壁或者该主体的入口部分的上侧,第二部分的上端远离该主体的出口部分,并且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每个外侧均远离该主体的中空部分的壁;活塞,其插入到该圆筒体的内部空间,沿着与圆筒体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在圆筒体的内侧移动,调整圆筒体的第一部分的孔的开口率,该活塞具有外径小于圆筒体的第一部分的内径的第三部分和外径小于圆筒体的第二部分的内径的第四部分,并具有T型纵截面,其中该纵截面的一端或者两端封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阀体,其中在该主体的中空部分的流体压力与在该主 体的入口部分的流体压力的比率取决于活塞的第三部分的外径与活塞的第四部分的外径 之比的平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阀体,还包括两个密封元件,其密封圆筒体和活塞之 间的间隙,其中一个密封元件设置在第一部分的孔的局部和活塞的第三部分之间,并且另 一个密封元件设置在圆筒体的第二部分和活塞的第四部分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阀体,还包括第三密封元件,其设置在入口部分的上 侧或者中空部分的底壁的内侧和活塞的下端边缘侧之间,以防止万一在入口部分的上侧和 活塞下端的边缘侧彼此接触的情况下,该主体的入口部分中的流体通过在该入口部分的上 侧和该活塞的下端的边缘侧之间形成的裂缝朝向圆筒体的孔泄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阀体,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止动器,它们与活塞连接并 且限制活塞在预定距离之内运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阀体,还包括一个管道或管形的通风元件通过该一个 管道或管形的通风元件,在根据权利要求3的圆筒体和活塞之间设置的两个密封元件所密 封的间隙与该主体外部的大气连通,其中该管道或者软管的一端连接到圆筒体的壁上,并 且另一端连接到该主体的中空或者出口部分的壁上,在该圆筒体的壁的内部存在一个密封 间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阀,还包括排放管,其一端连接到中空部分的下侧壁 或者中空部分的底壁,另一端打开,通过打开常闭的流量控制阀,以排出在中空部分中的流 体,或在中空部分和连接到主体外侧的出口部分的管中的流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阀体,还包括第一自动泄放阀,其安装在旁通管中以 用于第一减压阀的使用,该第一泄放管的一端连接到中空部分和排放管上的流量控制阀之 间的排放管上,并且另一端连接到流量控制阀和排放管的端部之间的排放管上,或者该第 一自动泄放阀安装在第一泄放管中,该第一泄放管的一端直接连接到该主体的中空部分或 者出口部分的壁上,并且另一端打开或者连接到流量控制阀和排放管端部之间的排放管 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阀体,还包括第二自动泄放阀,其安装在第二泄放管 中,该第二自动泄放管的一端连接到入口部分的壁上,另一端打开或者连接到流量控制阀 和排放管端部之间的排放管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阀体,还包括电子的开关元件,其连接到中空部分或 者出口部分的壁的外侧并且通过一个构件的开和闭进行操作,该开关元件还与活塞相连并 且可以与活塞的运动一起运动,其可检测到流体流动的发生。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自动减压阀。主体包括用于流体流动的中空部分、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并且具有内部空间。圆筒体安装在中空部分内部并且具有形成在它的壁中的至少两个孔。活塞沿着圆筒体的内侧移动并且根据在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之间的流体压差调节孔的开口率。
文档编号G05D16/10GK101896873SQ200980101377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8日
发明者金相旭 申请人:金相旭;孙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