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阴影活动区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发电量的方法

文档序号:632994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阴影活动区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发电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阴影活动区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发电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有多种铺设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板的方式,由于固定支架方式最为经济,因此绝大多数都采用固定支架支撑光伏组件电池板(简称光伏组件板)的结构方案。一般的设计建造规则是各光伏组件板阵列之间留有间隔空地,此间隔空地即为光照阴影活动区(简称阴影活动区)。

图1是光伏组件板阵列的轴测图,图2是光伏组件板的阵列平面布置图。每个阵列单元由二行十列共二十块光伏组件板10组成。由图可见,阴影活动区20(即南北阵列之间的间隔空地)的面积较大。在北纬度地区,固定支架支撑光伏组件板的方位角一般对准正南方向(南纬度地区则相反,对准正北方向),尽量平衡利用全天的光照能量,以获得较大的全天总能量。而光伏组件板的倾角一般为当地纬度,以平衡利用全年的光照能量以获得较大的全年总能量, 如图3所示,光伏组件板10与水平面的夹角13 (简称倾角)一般等于当地的纬度(例如我国青海格尔木市的当地纬度为36°,则格尔木市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固定支架支撑光伏组件板的安装倾角为36°,可比水平安装方式全年太阳光能量利用率提高约15%)。但是,不管怎么提高光伏组件板10的光照量,阴影活动区20是必须存在的,并且必须保持足够的宽度,否则会降低光伏组件板10的全年光照能量,甚至还会造成热斑效应发热而烧毁光伏组件板。阴影活动区20的存在降低了土地利用率和太阳能资源利用率,客观上浪费了自然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阴影活动区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发电量的方法。一种利用阴影活动区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发电量的方法,具体是在原有光伏组件板的固定支架阵列之间的阴影活动区内铺设新增光伏组件板,新增光伏组件板的支架是固定式的。新增光伏组件板的一端与原有光伏板的底端靠近,新增光伏组件板的倾角范围是
由以上分析可知,阴影活动区20并非全部时间是阴影,阴影活动区20的土地资源与太阳能资源被白白浪费了。本发明充分利用阴影活动区的土地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在阴影活动区内铺设光伏组件板(为了跟原有的光伏组件板区别,称为新增光伏组件板21),新增光伏组件板21的支架是固定式的。新增光伏组件板21可以是水平铺设(如图5所示),也可以倾斜铺设,即具有一定的倾角(如图6所示)。新增光伏组件板21的一端靠近原有光伏组件板10的底端(仅留有几十毫米的工艺间隙)。如图7所示,当倾斜铺设新增光伏组件板21时,新增光伏组件板21的最大倾角θ 由以下公式决定
sin θ = H/L
其中,H为原有光伏组件板10的底端(即a点)距地面的高度,L为新增光伏组件板21 的安装总宽度,此总宽度为视图宽度,并非实际单件产品宽度。因此,新增光伏组件板21的倾角范围是
然而,倾角式固定支架支撑的光伏组件板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光照能量,阴影活动区是必须存在的,并且必须保持足够的宽度。发明人通过深入研究后发现,阴影活动区并非全年全部是阴影,有部分区域的光照时间是比较长的,完全可以进行充分开发利用,并且这种开发利用方式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成本也是较低的,即在阴影活动区增加光伏组件板的铺板量。在阴影活动区增加一倍(相当于固定支架的铺板量而言)的光伏组件板,全年可以新增发电量70%以上。如果原固定支架支撑的光伏组件板为薄膜板,而新增的光伏组件板为多晶硅板,因为多晶硅板的光电转换效率是薄膜板的2倍以上,则全年新增发电量可达140%以上(这说明土地上的太阳能资源利用率提高了一倍以上)。这种技术效果比起其它技术手段是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最关键的是新增发电量的工程成本是较低的。因此,本发明确实克服了本领域的技术偏见,解决了本领域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一个技术难题。新增发电量的工程成本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省掉了土地费用、降低了支架费用、降低了基础费用、降低了逆变器交流侧的电缆消耗量、降低了全站的建设管理成本与长期运行管理成本等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靠近电力负荷中心建设发电站的装机容量成倍扩大或发电量大幅度提高,便可减少远离电力负荷中心建设发电站的数量与规模,其实质是大大减少了远距离高压输电线路的配套建设工程量,减少远距离输电的能量损耗,这对于电力能源总体规划布局有着重要的规划技术理论和现实经济利益的意义。以我国西北格尔木地区为例,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当采用固定支架安装光伏组件板且投产后,均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扩容增量改造,可扩大的装机容量至少在100% 以上,可新增发电量至少在70%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40%以上。目前,以我国青海格尔木为中心的柴达木盆地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主要使用了薄膜板和多晶硅板的光伏组件材料,薄膜板可达到2万多千瓦/平方公里的装机容量,多晶硅板可达到4万多千瓦/平方公里的装机容量。从土地资源方面来看,我国仅仅青海省便有18万平方公里的可用建设场地,按照2、万千瓦/平方公里的装机容量计算,可建设相当于20(Γ400个长江三峡装机容量的发电站。如果全部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那么建设装机容量便可以翻一番,全部采用薄膜板便可建设相当于400多个长江三峡装机容量的发电站,全部采用多晶硅板便可建设相当于800多个长江三峡装机容量的发电站。在已竣工发电站进行扩容增量改造后,全年新增发电量至少可以提高70%以上,但是不需要消耗新的土地资源(因为是在原有发电站的阴影区内进行的技术改造),也就是说,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我国仅仅青海省便可建设相当于40(Γ800多个长江三峡装机容量的发电站。我国的能源安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保障,节能减排、保护大气环境将实现跨越式的突破性进展。由此可见,本发明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而且是以我国青海省格尔木市为代表的柴达木盆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为分析背景,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阴影活动区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发电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有光伏组件板的固定支架阵列之间的阴影活动区内铺设新增光伏组件板,新增光伏组件板的支架是固定式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阴影活动区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发电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新增光伏组件板的一端靠近原有光伏组件板的底端,新增光伏组件板的倾角范围是[0,arcsin H/L),其中,H为原有光伏组件板的底端距地面的高度,L为新增光伏组件板的安装总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阴影活动区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发电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新增光伏组件板铺设在半年以上天数的时间可以接收到太阳直射光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阴影活动区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发电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阴影活动区内的局部地面挖掘以降低地面标高以获得较大的高度空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阴影活动区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发电量的方法,具体是在原有光伏组件板的固定支架阵列之间的阴影活动区内铺设新增光伏组件板,新增光伏组件板的支架是固定式的。本发明主要是在阴影活动区增加光伏组件板的铺板量,从而增加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发电量,这意味着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相应的土地面积上的太阳能利用率亦提高了,即大幅度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率。本发明虽然技术手段简单,但是却解决了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一个技术难题,并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文档编号G05D3/00GK102361419SQ20111036525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丁慈鑫, 丁树东 申请人:丁慈鑫, 丁树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