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0023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通过输入逻辑信号控制电路中反馈给稳压芯片的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所述稳压电路输出的电压的大小,以在不同情况下为系统提供不同的输出电压。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且电路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可以较为准确地控制输出电压的转换。
【专利说明】—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产品的日益更新,有效率的电源管理已成为电路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0003]由于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电压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当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使用幅度较高的电压,当计算量小,或者处于待机状态下时,可以使用幅度较低的电压。
[0004]如果电源一直提供较高电压,则可能造成电量的浪费。如果一直提供较低电压,则会影响系统运行,无法进行大规模运算处理。
[0005]因此,现今在电源效率的设计领域上,其中之一就是必须针对系统的不同工作情况提供不同的输出电压,以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
[0007]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口(11)、电压输出端口( 12)、逻辑输入端口( 13 )、稳压电路(14 )、反馈电路(15 )及逻辑控制电路(16 );
[0008]其中,所述稳压电路(14) 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口( 11)连接,所述稳压电路(1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0009]所述反馈电路(15)—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所述反馈电路(15)另一端与所述稳压电路(14)连接;
[0010]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6) —端与所述逻辑输入端口( 13)连接,所述逻辑控制电路
(16)的另一端与反馈电路(15)连接;
[0011]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6),根据从所述逻辑输入端口(13)接收到的逻辑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反馈电路(15)反馈到所述稳压电路(14)的反馈电流的大小;所述稳压电路(14)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电流的大小不同,输出相应大小的电压到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
[0012]优选地,所述稳压电路(14)包括稳压芯片(141)和电感(142);所述反馈电路(15)包括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所述逻辑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161)和第四电阻(162);
[0013]其中,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电感(142)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0014]所述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第三电阻(153)在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和地之间串联,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151)和第二电阻(152)之间;
[0015]所述三极管(161)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之间;所述三极管(16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161)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162)接地,同时,所述三极管(161)的基极与所述逻辑输入端口(13)连接。
[0016]本实施例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通过输入逻辑信号控制电路中反馈给稳压芯片的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所述稳压电路输出的电压的大小,以在不同情况下为系统提供不同的输出电压。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且电路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可以较为准确地控制输出电压的转换。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由于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电压的需求是不同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地实现对电源输出电压的转换。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口 11、电压输出端口 12、逻辑输入端口 13、稳压电路14、反馈电路15、逻辑控制电路16。
[0025]其中,稳压电路14 一端与电压输入端口 11连接,稳压电路14的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口 12连接。
[0026]反馈电路15 —端与电压输出端口 12连接,反馈电路15另一端与稳压电路14连接。
[0027]逻辑控制电路16 —端与逻辑输入端口 13连接,逻辑控制电路16的另一端与反馈电路15连接。
[0028]逻辑控制电路16,根据从逻辑输入端口 13接收到的逻辑控制信号,控制反馈电路15反馈到稳压电路14的反馈电流的大小;稳压电路14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电流的大小不同,输出相应大小的电压到电压输出端口 12。
[0029]优选地,如图2所示,稳压电路14包括稳压芯片141和电感142 ;反馈电路15包括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 ;逻辑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161和第四电阻162。
[0030]其中,稳压芯片141的第一端口 IN与电压输入端口 11连接;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 OUT通过电感142与电压输出端口 12连接。
[0031]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第三电阻153在电压输出端口 12和地之间串联,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 FB连接于第一电阻151和第二电阻152之间。
[0032]三极管161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之间;三极管16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161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162接地,同时,三极管161的基极与逻辑输入端口 13连接。
[0033]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0034]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系统对电压的需求是不同的。系统可以工作在两种电压模式,
3.3V和5V,当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使用5V电压,当计算量小,或者处于待机状态下时,使用3.3V电压。
[0035]设置逻辑控制信号为O或1,通过控制作为开关的三极管161的开启或闭合,使得反馈电路15中的第三电阻153接入电路或被短接,改变提供给稳压芯片141的反馈电流,以改变稳压电路14的输出电压。
[0036]本实施例中,可以控制稳压电路14的输出电压为5V或3.3V。逻辑输入端口 13接收逻辑控制信号O或1,电压输出端口 14根据逻辑控制信号控制的结果输出电压。
[0037]如下表1所示,当逻辑控制信号为0,相当于在三极管161基极提供一个低电平时,三极管161开启,使得第三电阻153被接入到电路中。这时,由于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串联,反馈电路阻值增大,在该串联电路上的电流减小,因而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 FB获得的反馈电流也减小,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 OUT输出的电压增大,使得在电压输出端口 12输出5V的电压。
[0038]当逻辑控制信号为1,相当于在三极管161基极提供一个高电平时,三极管161闭合,使得第三电阻153被短接。 这时,由于第一电阻151和第二电阻152串联,反馈电路阻值减小,在该串联电路上的电流增大,因而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 FB获得的反馈电流也增大,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 OUT输出的电压减小,使得在电压输出端口 12输出3.3V的电压。
[0039]表1
[0040]
【权利要求】
1.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输入端口(11)、电压输出端口(12)、逻辑输入端口( 13 )、稳压电路(14 )、反馈电路(15 )及逻辑控制电路(16 ); 其中,所述稳压电路(14)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所述稳压电路(1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所述反馈电路(15)—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所述反馈电路(15)另一端与所述稳压电路(14)连接;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6) 一端与所述逻辑输入端口( 13)连接,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6)的另一端与反馈电路(15)连接;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6),根据从所述逻辑输入端口(13)接收到的逻辑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反馈电路(15)反馈到所述稳压电路(14)的反馈电流的大小;所述稳压电路(14)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电流的大小不同,输出相应大小的电压到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14)包括稳压芯片(141)和电感(142);所述反馈电路(15)包括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6)包括三极管(161)和第四电阻(162); 其中,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口( 11)连接;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电感(142)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第三电阻(153)在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和地之间串联,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151)和第二电阻(152)之间; 所述三极管(161)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之间;所述三极管(16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161)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162)接地,同时,所述三极管(161)的基极与所述逻辑输入端口( 13)连接。
【文档编号】G05F1/56GK203444384SQ201320558160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王羽 申请人: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