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624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属于智能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传统的核心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打破了传统上的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同居的家庭模式。独居老人越来越普遍,目前,70%以上的独居老人患有慢性老年病,15%患严重疾病。而这些独居老人独自在家是否安全,每日行踪是否可以及时反馈到亲属那里便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此外,目前很多双职工家庭,经常会出现孩子单独在家的情况,对于孩子是否有外出,行踪是否明确也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可以智能识别进门/出门方向,并将识别结果反馈给用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包括感应门毯和控制器,所述感应门毯放置在门口,控制器与感应门毯有线或无线连接;所述感应门毯包括底层导电膜、顶层导电膜和中间层隔离膜;所述控制器包括MCU模块,以及与MCU模块相连接的通信模块,感应门毯的识别信号发送给MCU模块,MCU模块分析处理后通过通信模块和云端服务器发送给用户的智能终端,使用户可以及时掌握进出门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通信模块采用蓝牙模块、ZigBee模块或者Wifi模块。通过通信模块实现控制器与云端服务器的交互,进而使用户通过与云端服务器相连的智能终端及时掌握感应门毯的识别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MCU模块采用单片机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底层导电膜上印刷有一条负极引线和多条负极导电线,所有负极导电线汇合后通过负极引线输出;所述顶层导电膜设有2个以上正极导电区,所述正极导电区沿进门/出门方向依次排列,每个正极导电区连接一条正极引线,所述正极导电区内印刷有多条正极导电线,同一个正极导电区的多条正极导电线通过正极引线输出;所述底层导电膜的负极导电线和顶层导电膜的正极导电线为非平行设置,所述中间层隔离膜位于底层导电膜和顶层导电膜之间,中间层隔离膜上设有多个导电孔。来之顶层导电膜上方的压力,使顶层导电膜的正极导电线透过导电孔与底层导电膜的负极导电线相接触,从而通过负极引线和对应的正极引线输出相应的电信号,实现压力识别。

作为优选,所述顶层导电膜设有3~10个正极导电区,所述正极导电区沿进门/出门方向依次排列。MCU模块通过不同正极导电区的压力检测顺序,来判断是出门还是进门。

作为优选,所述顶层导电膜正极导电区还包括数条倾斜设置的正极导电线,倾斜状正极导电线的设置,可以减少所述感应门毯正负极电阻,增加正负极的导通率,进而增大所述感应门毯的精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底层导电膜的负极导电线为水平印刷,顶层导电膜的正极导电线为垂直印刷,或者,所述底层导电膜的负极导电线为垂直印刷,顶层导电膜的正极导电线为水平印刷,正极导电线和负极导电线非平行设置(即交叉设置),可以保证两者尽可能导通。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层隔离膜的导电孔为圆形,导电孔内设有加强筋,将导电孔分隔成多个导电小孔,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增加中间层隔离膜的弹性,使顶层导电膜迅速复位,另一方面又不影响底层导电膜、顶层导电膜的接触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底层导电膜、顶层导电膜为耐高温聚酯薄膜,中间层隔离膜为海绵。

作为优选,所述底层导电膜、顶层导电膜外还包覆柔性外罩。

上述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的工作原理:所述感应门毯放置在门口,因为所述顶层导电膜的正极导电区沿进门/出门方向依次排列,每个正极导电区都具有按顺序排列的序号,MCU模块通过检测到的压力顺序,进而判断是进门还是出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通过感应门毯可以非常方便的监测是否有人进门和出门,然后通过控制器、云端服务器发送给用户智能终端,使用户可以及时掌握家里老人、小孩的外出信息,非常适合于独居老人家里或者小孩单独在家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控制框图;

图2为本实施例1的感应门毯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1的底层导电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1的顶层导电膜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施例1的中间层隔离膜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控制框图;

图7本实施例3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包括感应门毯1和控制器,所述感应门毯1放置在进门口,控制器与感应门毯1通过相应的接口有线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MCU模块2,以及与MCU模块2相连接的通信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采用蓝牙模块3,感应门毯1的识别信号发送给MCU模块2,MCU模块2分析处理后通过蓝牙模块3和云端服务器4发送给用户的智能终端5,使用户可以及时掌握进出门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CU模块2采用单片机控制。

如图2所示,所述感应门毯1包括底层导电膜11、顶层导电膜12和中间层隔离膜13;所述底层导电膜11、顶层导电膜12外还包覆柔性外罩14。所述底层导电膜11、顶层导电膜12为耐高温聚酯薄膜,中间层隔离膜13为海绵。

如图3所示,所述底层导电膜11上印刷有一条负极引线111和多条负极导电线112,所有负极导电线112汇合后通过负极引线111输出;负极导电线112均匀分布在底层导电膜11上,可以水平印刷或者垂直印刷,为保证所述感应门毯1的灵敏度,负极导电线112一般都较密,相邻2条负极导电线112间距一般为4mm左右。

如图4所示,所述顶层导电膜12设有3个的正极导电区121,所述正极导电区121沿进门/出门方向依次排列,最靠近门的为1号正极导电区121A,中间的为2号正极导电区121B,离门最远的为3号正极导电区121C,每个正极导电区121连接一条正极引线122,所述正极导电区121内印刷有多条正极导电线123,同一个正极导电区121的多条正极导电线123通过同一个正极引线122输出,正极导电区121内的正极导电线123可垂直印刷或者水平印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导电区121内的正极导电线123垂直向设置,对应的,所述底层导电膜11的负极导电线112为横向设置(水平印刷)。为进一步增加底层导电膜11、顶层导电膜12的导通率,每个正极导电区121内还设有倾斜状的正极导电线123,在本实施例中,倾斜状的正极导电线123为2条对角印刷在正极导电区121内的正极导电线123。正极导电线123和负极导电线112非平行设置(即交叉设置),可以保证两者在压力的作用下尽可能的导通。

如图5所示,所述中间层隔离膜13位于底层导电膜11和顶层导电膜12之间,中间隔离膜3上设有多个导电孔131,所述中间层隔离膜13为具有弹力的软性膜,具体可以采用具有弹力的3-4mm厚的海绵。所述中间层隔离膜13的导电孔131为圆形,直径为50-70mm。圆形导电孔131内进一步设有加强筋132,将导电孔131分隔成多个导电小孔,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孔131内设有2条交叉的加强筋132,将导电孔均匀分隔成4个导电小孔,加强筋132的宽度一般为4mm。加强筋132的设置,可以增加中间隔离膜13的弹性,使顶层导电膜12迅速复位,另一方面又不影响底层导电膜11、顶层导电膜12的接触面积。

上述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的工作原理:所述感应门毯1放置在进门口,因为顶层导电膜12的3个正极导电区121沿进门方向依次排列,每个正极导电区121都具有按顺序排列的序号,当有人出门时,脚先踩到3号正极导电区121C,然后依次踩到2号正极导电区121B和1号正极导电区121A,感应门毯1将上次压力信号通过接口发送给控制器的MCU模块2,MCU模块2接收到压力信号后分析正极导电区121的压力信号顺序,并识别出是进门还是出门(进门压力信号顺序分别为1号-2号-3号,反之,出门压力信号顺序分别为3号-2号-1号),MCU模块2同时将上述识别到的压力信息通过蓝牙模块3和云端服务器4发送到用户的智能终端5(如智能手机等)用户就可以通过相应的界面了解家里老人、小孩的进出门情况。整个智能门毯结构简洁,操作方便,无需额外配置空间单独放置,既具有传统门毯的功能,又具有识别行走方向的功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的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所述通信模块采用Wifi模块,如图6所示,一种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包括感应门毯1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感应门毯通过相应的接口有线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MCU模块2,以及与MCU模块2相连接的通信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采用Wifi模块6,感应门毯1的识别信号发送给MCU模块2,MCU模块2分析处理后通过Wifi模块6和云端服务器4发送给用户的智能终端5,使用户可以及时掌握进出门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CU模块2采用单片机控制。

本实施例所述的底层导电膜11的负极导电线112为垂直印刷。所述顶层导电膜12设有7个的正极导电区121,所述正极导电区121沿进门方向依次排列,最靠近门的为1号正极导电区,离门最远的为7号正极导电区,每个正极导电区121连接一条正极引线122,所述正极导电区121内印刷有多条水平印刷的正极导电线123。多个正极导电区121的设置,可以使压力识别更精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的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所述通信模块采用ZigBee模块,如图7所示,一种能识别行走方向的智能门毯,包括感应门毯1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感应门毯通过相应的接口有线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MCU模块2,以及与MCU模块2相连接的通信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采用ZigBee模块7,感应门毯1的识别信号发送给MCU模块2,MCU模块2分析处理后通过ZigBee模块7和云端服务器4发送给用户的智能终端5,使用户可以及时掌握进出门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CU模块2采用单片机控制。

本实施例所述的底层导电膜11的负极导电线112为垂直印刷。所述顶层导电膜12设有2个的正极导电区121,所述正极导电区121沿进门方向依次排列,最靠近门的为1号正极导电区,离门最远的为2号正极导电区,每个正极导电区121连接一条正极引线122,所述正极导电区121内印刷有多条水平印刷的正极导电线123。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