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温时控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9927阅读:16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温时控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温时控仪。



背景技术:

常规的智能开关往往是单一种类的,要么是温控型,要么是时控型,这样的开关安全系数较低,若两种或多种开关同时应用,则增加的应用成本比较大,也有的温控型和时控型合一来进行应用,这些温控型和时控型合一的应用也无需多大的科技含量,现有技术叠加即可,但是整体架构变大了,接线繁琐了,整体做工的时间也几乎叠加了,浪费劳动力和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智能温时控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温时控仪,包括底壳和上壳,所述底壳的底部排布有若干条管道状支撑柱,管道状支撑柱内设有内螺纹,在管道状支撑柱上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线路板,在第一线路板的上方设有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稳压器、开关线路接入端、数据输出连接端,所述第一线路板的一侧边沿位置上还设有一排接线孔,在接线孔处连接有外在负载连接接口端,所述负载连接接口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一长方体框架,在长方体框架内设有一排横向排列的插针,在这一排横向排列的插针上纵向连接有贯穿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一排金属连接头,所述的一排金属连接头从所述第一线路板的底部插入并焊接在接线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一长方体块、长方体块底部的圆形孔道、长方体块正面的方形孔道、长方体块背面的圆管孔道;所述圆管孔道与所述插针对接;所述圆形孔道通过螺钉结构构成一连接部;所述方形孔道内只有金属触片,金属触片与插针接触连接;所述上壳底部固定有第二线路板和开关线路控制端,在所述第二线路板的底部设有数据输入连接端,在所述第二线路板的顶部连接有手动操作按键以及显示屏,所述上壳顶部设有用于显示显示屏数据的镜框以及用于提示手动操作按键位置的铭牌,在所述第二线路板的顶部开设有手动开关按钮;所述开关线路接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开关线路控制端;所述数据输出连接端通过导线数据输入连接端。

在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底部还设有一阻尼带,在所述长方体框架的背面还设有一用于与所述阻尼带配合连接并同时加固长方体框架与长方体块之间连接的钩状件。

所述底壳上设有供所述长方体框架接入的槽口。

所述第二线路板上还设有一用于报警的蜂鸣器。

所述长方体块正面的方形孔道分别引出电源输出接线口、电源输入接线口、报警接口、低压输出接口、传感器接口。

所述第一继电器通过第一线路板内部电路连接并控制连接报警接口连线的通断。

所述第二继电器通过第一线路板内部电路连接并控制连接电源输入接线口连线的通断。

所述第一线路板内或第二线路板内设有用于存贮用户设定的温度参数的存储芯片。

所述第一线路板内设有时控开关电路和温控开关电路。

使用时,根据所需在负载连接接口端接上所需的电源或电器即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负载连接接口端,可以为智能开关向多向型、综合型发展提供便利。在所述底壳上设有供所述长方体框架接入的槽口,方便节省底壳和上壳的体积,同时长方体块外露更方便接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智能温时控仪,包括底壳1和上壳2,所述底壳的底部排布有若干条管道状支撑柱,管道状支撑柱内设有内螺纹,在管道状支撑柱上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线路板3,在第一线路板的上方设有第一继电器4、第二继电器5、稳压器、开关线路接入端6、数据输出连接端7,所述第一线路板的一侧边沿位置上还设有一排接线孔,在接线孔处连接有外在负载连接接口端8,所述负载连接接口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一长方体框架9,在长方体框架内设有一排横向排列的插针10,在这一排横向排列的插针上纵向连接有贯穿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一排金属连接头11,所述的一排金属连接头从所述第一线路板的底部插入并焊接在接线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一长方体块12、长方体块底部的圆形孔道、长方体块正面的方形孔道、长方体块背面的圆管孔道13;所述圆管孔道与所述插针对接;所述圆形孔道通过螺钉结构构成一连接部;所述方形孔道内只有金属触片,金属触片与插针接触连接;所述上壳底部固定有第二线路板16和开关线路控制端14,在所述第二线路板的底部设有数据输入连接端15,在所述第二线路板的顶部连接有手动操作按键以及显示屏,所述上壳顶部设有用于显示显示屏数据的镜框以及用于提示手动操作按键位置的铭牌,在所述第二线路板的顶部开设有手动开关按钮;所述开关线路接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开关线路控制端;所述数据输出连接端通过导线数据输入连接端。

在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底部还设有一阻尼带,在所述长方体框架的背面还设有一用于与所述阻尼带配合连接并同时加固长方体框架与长方体块之间连接的钩状件17。

所述底壳上设有供所述长方体框架接入的槽口。

所述第二线路板上还设有一用于报警的蜂鸣器。

所述长方体块正面的方形孔道分别引出电源输出接线口、电源输入接线口、报警接口、低压输出接口、传感器接口。

所述第一继电器通过第一线路板内部电路连接并控制连接报警接口连线的通断。

所述第二继电器通过第一线路板内部电路连接并控制连接电源输入接线口连线的通断。

所述第一线路板内或第二线路板内设有用于存贮用户设定的温度参数的存储芯片。

所述第一线路板内设有时控开关电路和温控开关电路。

使用时,根据所需在负载连接接口端接上所需的电源或电器即可。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