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输入二输出网络解耦控制系统未知时延补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432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输入二输出网络解耦控制系统未知时延补偿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交叉领域,尤其涉及带宽资源有限的多输入多输出网络解耦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过实时通信网络构成的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称为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NCS)。NCS是集通信网络和控制系统于一体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同时具备信号处理、优化决策和控制操作的功能,NCS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

与传统的点对点直接控制系统相比,NCS的最大特点是系统中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并不是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而是通过公共网络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打破了传统控制系统在空间位置上的限制,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系统控制和远程监控,降低系统的布线复杂度及运作管理成本,提高控制系统的信息集成,增强系统的柔性和可靠性。

NCS凭借其交互性强、布线少、扩展和维护方便以及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设备制造、智能交通、过程控制及经济管理等领域。

但是,在反馈控制回路中加入通信网络的同时,也增加了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复杂性。由于网络时延、数据丢包以及网络拥塞等现象的存在,使得NCS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尤其是未知网络时延的存在,可降低NCS的控制质量,甚至使系统失去稳定性,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出现故障。

目前,国内外关于NCS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and single-output,SISO)网络控制系统,分别在网络时延已知、未知或不确定,网络时延小于一个采样周期或大于一个采样周期,单包传输或多包传输,有无数据包丢失等情况下,对其进行数学建模或稳定性分析与控制。但针对实际工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至少包含二个输入与二个输出(Two-input and two-output,TITO)的控制系统所构成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MIMO)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存在耦合作用需要通过解耦处理的多输入多输出网络解耦控制系统(Networked decoupling control systems,NDCS)时延补偿的研究成果则相对更少。

MIMO-NDCS的典型结构如图2所示。

与SISO-NCS相比,MIMO-NDCS具有以下特点:

(1)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彼此影响并存在耦合作用

在存在耦合作用的MIMO-NCS中,一个输入信号的变化将会使多个输出信号发生变化,而各个输出信号也不只受到一个输入信号的影响。即使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经过精心选择配对,各控制回路之间也难免存在着相互影响,因而要使输出信号独立地跟踪各自的输入信号是有困难的。MIMO-NDCS中的解耦器,用于解除或降低多输入多输出信号之间的耦合作用。

(2)内部结构比SISO-NCS要复杂得多

(3)被控对象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在MIMO-NDCS中,涉及的参数较多,各控制回路间的联系较多,参数变动对整体控制效果的影响会变得很复杂。

(4)控制部件失效

在MIMO-NDCS中,至少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闭环控制回路,至少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每一个元件的失效都可能影响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严重时会使控制系统不稳定,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由于MIMO-NDCS的上述特殊性,使得大部分基于SISO-NCS进行设计与控制的方法,已无法满足MIMO-NDCS的控制性能与控制质量的要求,使其不能或不能直接应用于MIMO-NDCS的设计与分析中,给MIMO-NDCS的控制与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于MIMO-NDCS,网络时延补偿与控制的难点主要在于:

(1)由于网络时延与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网络负载、网络带宽和数据包大小等因素有关,对大于数个乃至数十个采样周期的网络时延,要建立MIMO-NDCS中各个控制回路的网络时延准确的预测、估计或辨识的数学模型,目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2)发生在MIMO-NDCS中,前一个节点向后一个节点传输网络数据过程中的网络时延,在前一个节点中无论采用何种预测或估计方法,都不可能事先提前知道其后产生的网络时延准确值。时延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甚至造成系统不稳定,同时也给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带来困难。

(3)要满足MIMO-NDCS中,不同分布地点的所有节点时钟信号完全同步是不现实的。

(4)由于MIMO-NCS中,输入与输出之间彼此影响,并存在耦合作用,其MIMO-NDCS的内部结构要比MIMO-NCS和SISO-NCS复杂,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对其实施时延补偿与控制要比MIMO-NCS和SISO-NCS困难得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MIMO-NDCS中的一种二输入二输出网络解耦控制系统(TITO-NDCS)未知时延的补偿与控制,其TITO-NDCS的典型结构如图3所示。

针对图3中的闭环控制回路1:

1)从输入信号x1(s)到输出信号y1(s)之间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式中:C1(s)是控制单元,G11(s)是被控对象;τ1表示将控制解耦器CD1节点输出信号u1a(s),经前向网络通路传输到执行器A1节点所经历的网络时延;τ2表示将输出信号y1(s)从传感器S1节点,经反馈网络通路传输到控制解耦器CD1节点所经历的网络时延。

2)来自闭环控制回路2控制解耦器CD2节点的信号u2a(s),通过交叉解耦通道传递函数P12(s)和网络通路单元作用于闭环控制回路1;以及来自闭环控制回路2执行器A2节点的输出信号u2a(s),通过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12(s)影响闭环控制回路1的输出信号y1(s),从输入信号u2a(s)到输出信号y1(s)之间闭环传递函数为:

上述闭环传递函数等式(1)和(2)的分母中,包含了未知网络时延τ1和τ2的指数项和时延的存在将恶化控制系统的性能质量,甚至导致系统失去稳定性。

针对图3中的闭环控制回路2:

1)从输入信号x2(s)到输出信号y2(s)之间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式中:C2(s)是控制单元,G22(s)是被控对象;τ3表示将控制解耦器CD2节点输出信号u2a(s),经前向网络通路传输到执行器A2节点所经历的网络时延;τ4表示将输出信号y2(s)从传感器S2节点,经反馈网络通路传输到控制解耦器CD2节点所经历的网络时延。

2)来自闭环控制回路1控制解耦器CD1节点的信号u1a(s),通过交叉解耦通道传递函数P21(s)和网络通路单元作用于闭环控制回路2;以及来自闭环控制回路1执行器A1节点的输出信号u1a(s),通过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21(s)影响闭环控制回路2的输出信号y2(s),从输入信号u1a(s)到输出信号y2(s)之间闭环传递函数为:

上述闭环传递函数等式(3)和(4)的分母中,包含了未知网络时延τ3和τ4的指数项和时延的存在将恶化控制系统的性能质量,甚至导致系统失去稳定性。

发明目的:

针对图3的TITO-NDCS,其闭环控制回路1的闭环传递函数等式(1)和(2)的分母中,均包含了网络时延τ1和τ2的指数项和以及闭环控制回路2的闭环传递函数等式(3)和(4)的分母中,均包含了网络时延τ3和τ4的指数项和时延的存在会降低各自闭环控制回路的控制性能质量并影响各自闭环控制回路的稳定性,同时也将降低整个系统的控制性能质量并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严重时将导致整个系统失去稳定性。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免除对各闭环控制回路中,节点之间未知网络时延的测量、估计或辨识的时延补偿方法,进而降低网络时延对各自闭环控制回路以及整个控制系统控制性能质量与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质量,实现对TITO-NDCS未知网络时延的分段、实时、在线和动态的补偿与控制。

采用方法:

针对图3中的闭环控制回路1:

第一步:为了实现满足预估补偿条件时,闭环控制回路1的闭环特征方程中不再包含网络时延的指数项,以实现对网络时延τ1和τ2的补偿与控制,围绕被控对象G11(s),采用以闭环控制回路1的输出信号y1(s)作为输入信号,构造两个预估补偿控制回路;一是将y1(s)通过预估控制器C1m(s)构造一个负反馈预估控制回路;二是将y1(s)通过网络传输时延预估模型和预估控制器C1m(s)以及网络传输时延预估模型后构造一个正反馈预估控制回路,如图4所示;

第二步:针对实际TITO-NDCS中,难以获取网络时延准确值的问题,在图4中要实现对网络时延的补偿与控制,必须满足网络时延预估模型和要等于其真实模型和的条件,满足预估控制器C1m(s)等于其真实控制器C1(s)的条件(由于控制器C1(s)是人为设计与选择,自然满足C1m(s)=C1(s))。为此,从传感器S1节点到控制解耦器CD1节点之间,以及从控制解耦器CD1节点到执行器A1节点之间,采用真实的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以及代替其间网络时延的预估补偿模型以及得到图5所示的网络时延补偿结构;从结构上实现系统不包含其间网络时延的预估补偿模型,从而免除对闭环控制回路1中,节点之间网络时延τ1和τ2的测量、估计或辨识;实现对未知网络时延τ1和τ2的补偿与控制;

针对图3中的闭环控制回路2:

第一步:为了实现满足预估补偿条件时,闭环控制回路2的闭环特征方程中不再包含网络时延的指数项,以实现对网络时延τ3和τ4的补偿与控制,围绕被控对象G22(s),采用以闭环控制回路2的输出信号y2(s)作为输入信号,构造两个预估补偿控制回路;一是将y2(s)通过预估控制器C2m(s)构造一个负反馈预估控制回路;二是将y2(s)通过网络传输时延预估模型和预估控制器C2m(s)以及网络传输时延预估模型后构造一个正反馈预估控制回路,如图4所示;

第二步:针对实际TITO-NDCS中,难以获取网络时延准确值的问题,在图4中要实现对网络时延的补偿与控制,必须满足网络时延预估模型和要等于其真实模型和的条件,满足预估控制器C2m(s)等于其真实控制器C2(s)的条件(由于控制器C2(s)是人为设计与选择,自然满足C2m(s)=C2(s))。为此,从传感器S2节点到控制解耦器CD2节点之间,以及从控制解耦器CD2节点到执行器A2节点之间,采用真实的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以及代替其间网络时延的预估补偿模型以及得到图5所示的网络时延补偿结构;从结构上实现系统不包含其间网络时延预估补偿模型,从而免除对闭环控制回路2中,节点之间网络时延τ3和τ4的测量、估计或辨识;可实现对未知网络时延τ3和τ4的补偿与控制。

针对图5中的闭环控制回路1:

1)从输入信号x1(s)到输出信号y1(s)之间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2)来自闭环控制回路2控制解耦器CD2节点信号u2a(s)作为输入,通过交叉解耦通道传递函数P12(s) 以及网络通路单元传输的信号yp12(s)作用于闭环控制回路1,从输入信号u2a(s)到输出信号y1(s)之间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3)来自闭环控制回路2执行器A2节点输出信号u2f(s),通过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12(s)作用于闭环控制回路1,从输入信号u2f(s)到输出信号y1(s)之间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从上述闭环传递函数等式(5)至(7)中可以看出:闭环控制回路1的闭环特征方程1+C1(s)G11(s)=0中,不再包含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网络时延τ1和τ2的指数项和从而可降低网络时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改善系统的动态控制性能质量,实现对未知网络时延的动态补偿与控制。

针对图5中的闭环控制回路2:

1)从输入信号x2(s)到输出信号y2(s)之间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2)来自闭环控制回路1控制解耦器CD1节点信号u1a(s)作为输入,通过交叉解耦通道传递函数P21(s)以及网络通路单元传输的信号yp21(s)作用于闭环控制回路2,从输入信号u1a(s)到输出信号y2(s)之间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3)来自闭环控制回路1执行器A1节点输出信号u1f(s),通过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21(s)作用于闭环控制回路2,从输入信号u1f(s)到输出信号y2(s)之间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从上述闭环传递函数等式(8)至(10)中可以看出:闭环控制回路2的闭环特征方程1+C2(s)G22(s)=0中,不再包含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网络时延τ3和τ4的指数项和从而可降低网络时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改善系统的动态控制性能质量,实现对未知网络时延的动态补偿与控制。

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已知或不完全确知的一种二输入二输出网络解耦控制系统(TITO-NDCS)未知网络时延的补偿与控制;其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已知或不完全确知的两个以上输入和输出所构成的多输入多输出网络解耦控制系统(MIMO-NDCS)未知网络时延的补偿与控制。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闭环控制回路1:

(1).当传感器S1节点被周期为h1的采样信号触发时,将采用方式A进行工作;

(2).当控制解耦器CD1节点被反馈信号y1(s)或者被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12(s)所触发时,将采用方式B进行工作;

(3).当执行器A1节点被信号u1c(s)触发时,将采用方式C进行工作;

对于闭环控制回路2:

(4).当传感器S2节点被周期为h2的采样信号触发时,将采用方式D进行工作;

(5).当控制解耦器CD2节点被反馈信号y2(s)或者被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21(s)所触发时,将采用方式E进行工作;

(6).当执行器A2节点被信号u2c(s)触发时,将采用方式F进行工作;

方式A的步骤包括:

A1:传感器S1节点工作于时间驱动方式,其触发信号为周期h1的采样信号;

A2:传感器S1节点被触发后,对被控对象G11(s)的输出信号y11(s)和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12(s)的输出信号y12(s)进行采样,并计算出闭环控制回路1的系统输出信号y1(s),且y1(s)=y11(s)+y12(s);

A3:传感器S1节点将反馈信号y1(s),通过闭环控制回路1的反馈网络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1节点传输,反馈信号y1(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2后,才能到达控制解耦器CD1节点;

方式B的步骤包括:

B1:控制解耦器CD1节点工作于事件驱动方式,被反馈信号y1(s)或者被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12(s)所触发;

B2:在控制解耦器CD1中,将闭环控制回路1的系统给定信号x1(s)减去反馈信号y1(s)得到误差信号e1(s),即e1(s)=x1(s)-y1(s);对e1(s)实施控制算法C1(s),得到其输出信号u1(s);将u1(s)与来自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12(s)相减,得到控制解耦输出信号u1a(s),即u1a(s)=u1(s)-yp12(s);将u1a(s)作用于交叉解耦通道传递函数P21(s)得到其输出信号yp21(s);将yp21(s)通过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2节点传输,信号yp21(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21后,才能到达控制解耦器CD2节点;

B3:对反馈信号y1(s)实施控制算法C1(s),得到其输出信号u1b(s);将u1b(s)与控制解耦输出信号u1a(s)相加,得到控制解耦器CD1节点输出信号u1c(s),即u1c(s)=u1a(s)+u1b(s);

B4:将信号u1c(s)通过闭环控制回路1的前向网络通路单元向执行器A1节点传输,u1c(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1后,才能到执行器A1节点;

方式C的步骤包括:

C1:执行器A1节点工作于事件驱动方式,被信号u1c(s)所触发;

C2:执行器A1节点被触发后,将对来自传感器S1节点的反馈信号y1(s)实施控制算法C1(s),得到其输出信号u1d(s);

C3:将信号u1c(s)与信号u1d(s)相减,得到信号u1f(s),即u1f(s)=u1c(s)-u1d(s);

C4:将信号u1f(s)作用于被控对象G11(s)得到其输出值y11(s);将信号u1f(s)作用于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21(s)得到其输出值y21(s);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G11(s)和G21(s)的解耦与控制,同时实现对未知网络时延τ1和τ2的补偿与控制;

方式D的步骤包括:

D1:传感器S2节点工作于时间驱动方式,其触发信号为周期h2的采样信号;

D2:传感器S2节点被触发后,对被控对象G22(s)的输出信号y22(s)和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21(s)的输出信号y21(s)进行采样,并计算闭环控制回路2的系统输出信号y2(s),即y2(s)=y22(s)+y21(s);

D3:传感器S2节点将反馈信号y2(s),通过闭环控制回路2的反馈网络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2节点传输,反馈信号y2(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4后,才能到达控制解耦器CD2节点;

方式E的步骤包括:

E1:控制解耦器CD2节点工作于事件驱动方式,被反馈信号y2(s)或者被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21(s)所触发;

E2:在控制解耦器CD2中,将闭环控制回路2的系统给定信号x2(s)减去反馈信号y2(s)得到误差信号e2(s),即e2(s)=x2(s)-y2(s);对e2(s)实施控制算法C2(s),得到其输出信号u2(s);将u2(s)与来自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21(s)相减,得到控制解耦输出信号u2a(s),即u2a(s)=u2(s)-yp21(s);将u2a(s)作用于交叉解耦通道传递函数P12(s)得到其输出信号yp12(s);将yp12(s)通过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1节点传输,信号yp12(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12后,才能到达控制解耦器CD1节点;

E3:对反馈信号y2(s)实施控制算法C2(s),得到其输出信号u2b(s);将u2b(s)与控制解耦输出信号u2a(s)相加,得到控制解耦器CD2节点输出信号u2c(s),即u2c(s)=u2a(s)+u2b(s);

E4:将信号u2c(s)通过闭环控制回路2的前向网络通路单元向执行器A2节点传输,u2c(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3后,才能到执行器A2节点;

方式F的步骤包括:

F1:执行器A2节点工作于事件驱动方式,被信号u2c(s)所触发;

F2:执行器A2节点被触发后,将对来自传感器S2节点的反馈信号y2(s)实施控制算法C2(s),得到其输出信号u2d(s);

F3:将信号u2c(s)与信号u2d(s)相减,得到信号u2f(s),即u2f(s)=u2c(s)-u2d(s);

F4:将信号u2f(s)作用于被控对象G22(s)得到其输出值y22(s);将信号u2f(s)作用于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12(s)得到其输出值y12(s);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G22(s)和G12(s)的解耦与控制,同时实现对未知网络时延τ3和τ4的补偿与控制。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由于从结构上免除对TITO-NDCS中,未知网络时延的测量、观测、估计或辨识,同时还可免除节点时钟信号同步的要求,可避免时延估计模型不准确造成的估计误差,避免对时延辨识所需耗费节点存贮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避免由于时延造成的“空采样”或“多采样”带来的补偿误差。

2、由于从TITO-NDCS结构上,实现与具体的网络通信协议的选择无关,因而既适用于采用有线网络协议的TITO-NDCS,亦适用于无线网络协议的TITO-NDCS;既适用于确定性网络协议,亦适用于非确定性的网络协议;既适用于异构网络构成的TITO-NDCS,同时亦适用于异质网络构成的TITO-NDCS。

3、由于从TITO-NDCS结构上,实现网络时延的补偿与控制,因而其方法的实施与具体控制器C1(s)和C2(s)的控制策略选择无关,既适用于采用常规控制策略的控制器C1(s)和C2(s),亦适用于采用智能等控制策略的控制器C1(s)和C2(s)。

4、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软件”改变TITO-NDCS结构的补偿与控制方法,因而在其实现过程中无需再增加任何硬件设备,利用现有TITO-NDCS智能节点自带的软件资源,足以实现其补偿功能,可节省硬件投资便于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NCS的典型结构

图1中,系统由传感器S节点,控制器C节点,执行器A节点,被控对象,前向网络通路传输单元以及反馈网络通路传输单元所组成。

图1中:x(s)表示系统输入信号;y(s)表示系统输出信号;C(s)表示控制器;u(s)表示控制信号;τca表示将控制信号u(s)从控制器C节点向执行器A节点传输所经历的前向网络通路传输时延;τsc表示将传感器S节点的检测信号y(s)向控制器C节点传输所经历的反馈网络通路传输时延;G(s)表示被控对象传递函数。

图2:MIMO-NDCS的典型结构

图2中,系统由r个传感器S节点,控制解耦器CD节点,m个执行器A节点,被控对象G,m个前向网络通路传输时延单元,以及r个反馈网络通路传输时延单元所组成。

图2中:yj(s)表示系统的第j个输出信号;ui(s)表示系统的第i个控制信号;表示将控制解耦信号ui(s)从控制解耦器CD节点向第i个执行器A节点传输所经历的前向网络通路传输时延;表示将系统的第j个传感器S节点的检测信号yj(s)向控制解耦器CD节点传输所经历的反馈网络通路传输时延;G表示被控对象传递函数。

图3:TITO-NDCS的典型结构

图3由闭环控制回路1和2所构成,系统包含传感器S1和S2节点,控制解耦器CD1和CD2节点,执行器A1和A2节点,被控对象传递函数G11(s)和G22(s)以及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21(s)和G12(s),交叉解耦通道传递函数P21(s)和P12(s),前向网络通路传输单元和以及反馈网络通路传输单元和以及交叉解耦网络通路传输单元和所组成。

图3中;x1(s)和x2(s)表示系统输入信号;y1(s)和y2(s)表示系统输出信号;C1(s)和C2(s)表示控制回路1和2的控制器;u1(s)和u2(s)表示控制信号;yp21(s)和yp12(s)表示交叉解耦通路输出信号;u1a(s)和u2a(s)表示控制解耦信号;τ1和τ3表示将控制解耦信号u1a(s)和u2a(s)从控制解耦器CD1和CD2节点向执行器A1和A2节点传输所经历的前向网络通路传输时延;τ2和τ4表示将传感器S1和S2节点的检测信号y1(s)和y2(s)向控制解耦器CD1和CD2节点传输所经历的反馈网络通路传输时延;τ21和τ12表示将交叉解耦通道传递函数P21(s)和P12(s)的输出信号yp21(s)和yp12(s)向控制解耦器CD2和CD1节点传输所经历的网络通路传输时延。

图4:一种包含预估模型的TITO-NDCS时延补偿与控制结构

图4中,以及是网络传输时延以及的预估模型;以及是网络传输时延以及的预估模型;C1m(s)和C2m(s)是控制器C1(s)和C2(s)的预估控制器。

图5:一种二输入二输出网络解耦控制系统未知时延补偿方法

图5可实现对闭环控制回路1和2中未知网络时延的补偿与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5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所述:

对于闭环控制回路1:

第一步:传感器S1节点工作于时间驱动方式,其触发信号为周期h1的采样信号;当传感器S1节点被触发后,对被控对象G11(s)的输出信号y11(s)和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12(s)的输出信号y12(s)进行采样,并计算出闭环控制回路1的系统输出信号y1(s),且y1(s)=y11(s)+y12(s);

第二步:传感器S1节点将反馈信号y1(s),通过闭环控制回路1的反馈网络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1节点传输,反馈信号y1(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2后,才能到达控制解耦器CD1节点;

第三步:控制解耦器CD1节点工作于事件驱动方式,被反馈信号y1(s)或者被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12(s)所触发后,将闭环控制回路1的系统给定信号x1(s)减去反馈信号y1(s)得到误差信号e1(s),即e1(s)=x1(s)-y1(s);对e1(s)实施控制算法C1(s),得到其输出信号u1(s);将u1(s)与来自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12(s)相减,得到控制解耦输出信号u1a(s),即u1a(s)=u1(s)-yp12(s);将u1a(s)作用于交叉解耦通道传递函数P21(s)得到其输出信号yp21(s);将yp21(s)通过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2节点传输,信号yp21(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21后,才能到达控制解耦器CD2节点;

第四步:对反馈信号y1(s)实施控制算法C1(s),得到其输出信号u1b(s);将u1b(s)与控制解耦输出信号u1a(s)相加,得到控制解耦器CD1节点输出信号u1c(s),即u1c(s)=u1a(s)+u1b(s);

第五步:将信号u1c(s)通过闭环控制回路1的前向网络通路单元向执行器A1节点传输,u1c(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1后,才能到执行器A1节点;

第六步:执行器A1节点工作于事件驱动方式,被信号u1c(s)所触发后,将对来自传感器S1节点的反馈信号y1(s)实施控制算法C1(s),得到其输出信号u1d(s);将信号u1c(s)与信号u1d(s)相减,得到信号u1f(s),即u1f(s)=u1c(s)-u1d(s);

第七步:将信号u1f(s)作用于被控对象G11(s)得到其输出值y11(s);将信号u1f(s)作用于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21(s)得到其输出值y21(s);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G11(s)和G21(s)的解耦与控制,同时实现对未知网络时延τ1和τ2的补偿与控制;

第八步:返回第一步;

对于闭环控制回路2:

第一步:传感器S2节点工作于时间驱动方式,其触发信号为周期h2的采样信号;当传感器S2节点被触发后,对被控对象G22(s)的输出信号y22(s)和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21(s)的输出信号y21(s)进行采样,并计算出闭环控制回路2的系统输出信号y2(s),即y2(s)=y22(s)+y21(s);

第二步:传感器S2节点将反馈信号y2(s),通过闭环控制回路2的反馈网络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2节点传输,反馈信号y2(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4后,才能到达控制解耦器CD2节点;

第三步:控制解耦器CD2节点工作于事件驱动方式,被反馈信号y2(s)或者被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21(s)所触发后,将闭环控制回路2的系统给定信号x2(s)减去反馈信号y2(s)得到误差信号e2(s),即e2(s)=x2(s)-y2(s);对e2(s)实施控制算法C2(s),得到其输出信号u2(s);将u2(s)与来自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21(s)相减,得到控制解耦输出信号u2a(s),即u2a(s)=u2(s)-yp21(s);将u2a(s)作用于交叉解耦通道传递函数P12(s)得到其输出信号yp12(s);将yp12(s)通过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1节点传输,信号yp12(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12后,才能到达控制解耦器CD1节点;

第四步:对反馈信号y2(s)实施控制算法C2(s),得到其输出信号u2b(s);将u2b(s)与控制解耦输出信号u2a(s)相加,得到控制解耦器CD2节点输出信号u2c(s),即u2c(s)=u2a(s)+u2b(s);

第五步:将信号u2c(s)通过闭环控制回路2的前向网络通路单元向执行器A2节点传输,u2c(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3后,才能到执行器A2节点;

第六步:执行器A2节点工作于事件驱动方式,被信号u2c(s)所触发后,将对来自传感器S2节点的反馈信号y2(s)实施控制算法C2(s),得到其输出信号u2d(s);将信号u2c(s)与信号u2d(s)相减,得到信号u2f(s),即u2f(s)=u2c(s)-u2d(s);

第七步:将信号u2f(s)作用于被控对象G22(s)得到其输出值y22(s);将信号u2f(s)作用于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12(s)得到其输出值y12(s);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G22(s)和G12(s)的解耦与控制,同时实现对未知网络时延τ3和τ4的补偿与控制;

第八步:返回第一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