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035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的制造中需要对车辆上的零部件等设备进行试验。在零部件等设备的试验过程中,零部件的温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大多通过循环水来调节被测零部件的温度,以保证零部件的温度能够恒定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避免被测的零部件出现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的情况。

目前通过冷却水塔或者冷水机组,来降低或者提升被测的零部件的温度。冷却水塔或者冷水机组主要是通过内外循环机制来调节水温。在冷却水塔或者冷水机组中设置有外循环风机,通过该风机来调节内循环水的温度。具体地,在被测的零部件温度高于需求温度时,控制外循环风机采用风冷模式,对内部循环水进行降温。而在被测的零部件温度低于需求温度时,通过加热器对冷水塔内的水进行加热,来提高冷水塔内的水温,从而使得被测试的零部件的温度能够恒定在需求温度范围内。

但是,通过冷却水塔或者冷水机组对被测的零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存在调节速度较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该系统中分别设置有冷水箱和热水箱,通过冷水箱和热水箱中的水,来调节被测设备的当前温度,克服冷却水塔或者冷水机组对被测设备的温度进行调节时存在调节速度较慢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包括:

控制设备、用于向被测设备注水的注水设备以及所述被测设备;其中,所述注水设备包括冷水箱和热水箱;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被测设备和所述注水设备连接;所述冷水箱和所述热水箱与所述被测设备之间分别设置两条水管,所述两条水管中一条作为注水的第一水管,另一条作为出水的第二水管;其中,水由所述注水设备流向所述被测设备为注水,水由所述被测设备流向所述注水设备为出水;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采集所述被测设备的当前温度,当所述当前温度高于所述被测设备的设定的需求温度时,控制所述冷水箱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水管向所述被测设备注入冷水,而当所述当前温度低于所述需求温度时,控制所述热水箱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水管向所述被测设备注入热水;

所述被测设备,用于在所述冷水箱和/或所述热水箱向其注水时,通过所述第二水管将所述被测设备中的水回流到当前向其注水的水箱中。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通过分别设置存储有冷水的冷水箱,以及存储有热水的热水箱,冷水箱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通过对应的第一水管向被测设备注入冷水,而热水箱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通过对应的注水管向被测设备注入热水,并且在有一个水箱向被测设备注水时,被测设备将自身的水回流到向其注水的水箱中,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从而能够实现快速降低或升高被测设备温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量调整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模块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模块。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包括:控制设备1、用于向被测设备3注水的注水设备2以及被测设备3。其中,注水设备2包括冷水箱21和热水箱22。控制设备1分别与被测设备3和注水设备2连接;冷水箱21和热水箱22与被测设备3之间分别设置两条水管,其中一条为用于注水的第一水管4,另一条为出水的第二水管5。图1中,水由注水设备2流向被测设备3为注水,水由被测设备3流向注水设备2为出水。图1中通过黑色加粗表示水管,通过箭头方向区别注水还是出水。两条水管均可以作为第一水管4或者第二水管5使用,但是两条水管中其中一条被选择作为第一水管4使用,则另一条就需要作为为第二水管5使用。

冷水箱21与被测设备3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水管4和第二水管5形成一个循环回路,通过该循环回路在被测设备3的温度较高时,来降低被测设备3的温度。热水箱22与被测设备3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水管4和第二水管5形成一个循环回路,通过该循环回路在被测设备3的温度较低时,来升高被测设备3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冷水箱21中存储有冷水,用于在被测设备3的温度高时,利用冷水箱21中的水对被测设备3进行降温。热水箱22中存储有热水,用于在被测设备3需要升温时,利用热水箱21中的热水对被测设备3升温。

具体地,预先为被测设备3设定有需求温度,控制设备1可以对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的当前温度与需求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当前温度高于被测设备3的需求温度,控制设备1可以控制冷水箱21通过对应的第一水管4向被测设备3注入冷水,以使被测设备3的温度从当前温度降到需求温度。而如果当前温度低于被测设备3的需求温度,控制设备1可以控制热水箱22通过对应的第一水管4向被测设备3注入热水,以使被测设备3的温度从当前温度升到需求温度。

由于被测设备3中蓄水装置的容量较小,在注水设备向被测设备3注水的过程中,被测设备3也需要同步地进行排水。而且实际应用中,被测设备3与冷水箱21之间形成一个能够让水不断流动的循环回路时,被测设备3中温度高的水才能快速地被冷水箱21中的注入的水所替换,从而达到降低被测设备3温度的目的。类似地,被测设备3与热水箱22之间也需要形成一个能够让水不断流动的循环回路时,被测设备3中温度低的水才能快速地被热水箱22中的注入的水所替换,从而达到提高被测设备3温度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分别设置存储有冷水的冷水箱,以及存储有热水的热水箱,冷水箱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通过对应的第一水管向被测设备注入冷水,而热水箱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通过对应的注水管向被测设备注入热水,并且在有一个水箱向被测设备注水时,被测设备将自身的水回流到向其注水的水箱中,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从而能够实现快速降低或升高被测设备温度的目的。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注水设备2还包括制冷单元23和制热单元24。其中,制冷单元23和制热单元24分别与控制设备1连接。

实际应用中,利用冷水箱21来降低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时,冷水箱21与被测设备3之间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会导致冷水箱21中的水温升高。本实施例中,可以为冷水箱21中的水温设置一个第一阈值。控制设备1可以对冷水箱21中水的水温进行采集,然后根据采集的水温对制冷单元23进行控制。具体地,控制设备1可以在冷水箱21的水温高于第一阈值时,向制冷单元23发送制冷指令,制冷单元23可以根据该制冷指令对冷水箱21中的水进行制冷,以降低冷水箱21的水温,从而可以持续地使用冷水箱21减低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

进一步地,利用热水箱22来提升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时,热水箱22与被测设备3之间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会导致热水箱22中的水温降低。本实施例中,可以为热水箱22中的水温设置一个第二阈值。控制设备1可以对热水箱22中水的水温进行采集,然后根据采集的水温对制热单元24进行控制。具体地,控制设备1可以在热水箱22的水温低于第二阈值时,向制热单元24发送制热指令,制热单元24可以根据该制热指令对热水箱22中的水进行加热,以提升热水箱22的温度,从而可以持续地使用热水箱22提升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分别设置存储有冷水的冷水箱,以及存储有热水的热水箱,冷水箱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通过对应的第一水管向被测设备注入冷水,而热水箱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通过对应的第一水管向被测设备注入热水,并且在有一个水箱向被测设备注水时,被测设备将自身的水回流到向其注水的水箱中,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从而能够实现快速降低或升高被测设备温度的目的。进一步地,为冷水箱设置有制冷单元,以及为热水箱设置有制热单元,从而可以持续地通过注水设备来降低或者升高被测设备的温度。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冷水箱21中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211,热水箱22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221,以及被测设备3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31。制冷单元23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11连接,制热单元24与第二温度传感器221连接,第三温度传感器31与控制设备1连接。

优选地,第一温度传感器211可以设置在冷水箱21中,用于检测冷水箱21的水温,第二温度传感器221可以设置在热水箱22中,用于检测热水箱22的水温。第三温度传感器31可以设置在被测设备中,用于检测被测设备的当前温度。

本实施例中,制冷单元23,用于在冷水箱21的水温高于第一阈值时,对冷水箱21中的水进行制冷。具体地,控制设备1可以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11连接,控制设备1可以采集第一温度传感器211的数据。控制设备1根据该数据可以确定出该冷水箱21的水温是否高于第一阈值,如果高于第一阈值,控制设备1可以向制冷单元23发送制冷指令,制冷单元23根据制冷指令对冷水箱21中的水制冷,以使冷水箱21中的水温要低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

本实施例中,制热单元24,用于在热水箱22的水温低于第二阈值时,对热水箱22中的水进行加热。具体地,控制设备1可以与第二温度传感器221连接,控制设备1可以采集第二温度传感器221的数据。控制设备1根据该数据可以确定出该热水箱22的水温是否低于第二阈值,如果低于第二阈值,控制设备1可以向制热单元24发送制热指令,制热单元24根据制热指令对热水箱22中的水加热,以使热水箱22中的水温要高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31来检测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31与控制设备1连接,控制设备1可以根据采集的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控制注水设备2来调整被测设备3的温度。例如,当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超出设定的需求温度时,可以控制向被测设备3注入冷水,如果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低于设定的需求温度时,可以控制向被测设备3注入热水,具体控制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相关内容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控制设备1可以包括:上位机11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12。PLC 12可以从被测设备以及注水设备上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反馈给上位机11。而上位机11可以根据采集的数据生成控制指令,从而控制注水设备调节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

PLC 12分别与上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上述温度传感器上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反馈给上位机11。上位机11中存储有设定的温度阈值,包括需求温度以及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上位机11可以将接收到的PLC 12采集的数据,分别与对应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进而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分别设置存储有冷水的冷水箱,以及存储有热水的热水箱,冷水箱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通过对应的第一水管向被测设备注入冷水,而热水箱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通过对应的第一水管向被测设备注入热水,并且在有一个水箱向被测设备注水时,被测设备将自身的水回流到向其注水的水箱中,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从而能够实现快速降低或升高被测设备温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冷水箱和热水箱中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检测两个水箱的水温,从而可以根据两个水箱的水温来确定是否开启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保证冷水箱和热水箱能够持续为被测设备提供温度调节。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该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注水设备2与被测设备3之间的恒温水箱6,以及设置在恒温水箱6与被测设备3之间的第一水管4和第二水管5。

本实施例中,设置一个恒温水箱6,该恒温水箱6中的水的水温恒定在被测设备3的需求温度上。恒温水箱6与冷水箱21和热水箱2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水管4和第二水管5。恒温水箱6可以接收冷水箱21和/或热水箱22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一水管4向其注入的水。进一步地,恒温水箱6在控制设备1的控制下,通过与被测设备3之间的第一水管4向被测设备3注入水温为需求温度的水。进一步地,被测设备3通过与恒温水箱6之间的第二水管5将被测设备3中的水回流到恒温水箱6中,形成一个循环回路。

控制设备1包括:上位机11和PLC12。PLC 12分别与上述温度传感器连接,采集上述温度传感器上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反馈给上位机11。上位机11中存储有设定的温度阈值,包括需求温度以及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上位机11可以将接收到的PLC12采集的数据,分别与对应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进而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通过恒温水箱6与被测设备3之间的循环回路,可以将被测设备3中的水逐步替换成恒温水箱6中水温为需求温度的水,从而可以将被测设备3的温度恒定在需求温度。通过恒温水箱6可以更加精准地将水温恒定在被测设备3的需求温度,调节更加精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该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还包括:搅拌器7以及一个用于检测恒温水箱6中水温的第四温度传感器61。

搅拌器7可以对恒温水箱6中的水进行搅拌,使恒温水箱6中的水温均匀。优选地,搅拌器7与控制设备1连接,由控制设备1不定时地向搅拌器7发送搅拌指令,搅拌器7接收到搅拌指令后,可以对恒温水箱6中的水进行搅拌。一般情况下,控制设备1可以在注水设备2向恒温水箱6中注水后,为了使新注入恒温水箱6中的水,能够快速地与恒温水箱6中的水进行融合,控制设备1向搅拌器7发送一个搅拌指令。

可选地,搅拌器7可以定时地对恒温水箱6中的水进行搅拌,可以通过定时器进行计时,定时器计时到达后搅拌器7就可以对恒温水箱6进行搅拌。

本实施例中,第四温度传感器61与控制设备1连接,控制设备1可以用于采集第四温度传感器61上的数据,通过该数据确定是否对恒温水箱6中注水。当第四温度传感器61检测到的水温超出设定的需求温度后,控制设备1可以控制注水设备2中的冷水箱21,通过与恒温水箱6之间的第一水管4向恒温水箱6中注冷水。当第四温度传感器61检测到的水温低于设定的需求温度后,控制设备1可以控制注水设备2中的热水箱22,通过与恒温水箱6之间的第一水管4向恒温水箱6中注热水。或者,控制设备1控制注水设备2中的冷水箱21和热水箱22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各自的与恒温水箱之间的第一水管4向恒温水箱6中注水。

进一步地,由于恒温水箱6中的容量有限,可以在注水设备2中冷水箱21和/或热水箱22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一水管4向其注水的过程中,恒温水箱6可以通过与向其注水的注水设备2中的水箱之间的第二水管5向外排水,将恒温水箱6中的水回流到注水设备2中的向其注水的水箱中,从而可以实现水的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211用于检测冷水箱21中水的水温,制冷单元23可以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11连接,可以采集到第一温度传感器211上的数据。制冷单元23根据该数据可以确定出该冷水箱21的水温是否高于第一阈值,如果高于第一阈值,制冷单元23对冷水箱21中的水制冷,以使冷水箱21中的水温要低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

进一步地,第二温度传感器221用于检测热水箱22中水的水温,制热单元24与第二温度传感器221连接,可以采集到第二温度传感器221上的数据。制热单元24根据该数据可以确定出该热水箱22的水温是否低于第二阈值,如果低于第二阈值,制热单元24对热水箱22中的水加热,以使热水箱22中的水温要高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进一步地,该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还包括:第五温度传感器8。该第五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恒温水箱6与被测设备3之间的第二水管5上,用于检测被测设备3的出水温度。第五温度传感器8与控制设备1连接,第五温度传感器8采集到的出水温度可以检测进一步地验证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是否满足需求。如果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已经调节为需求温度,第五温度传感器5上检测的出水温度应该为需求温度。而如果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未调节为需求温度,第五温度传感器5上检测的出水温度并不是需求温度,需要继续调节被测设备3的进水温度。

本实施例中,将第三温度传感器31设置在恒温水箱6与被测设备3之间的第一水管4上。第三温度传感器31可以检测该第一水管4中水的温度,将该第一水管4中水的温度称为被测设备3的进水温度,通过该进水温度来表示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31与控制设备1连接,控制设备1可以根据采集的被测设备3的进水温度,控制注水设备2来调整被测设备3的温度。具体控制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相关内容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实际应用中,被测设备3的出水温度要高于被测设备3的进水温度,可以为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根据经验值设定一个误差范围,当出水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在预设的范围内,则说明调节后的温度满足被测设备3的需求。

进一步地,PLC 12分别与上述温度传感器连接,采集上述温度传感器上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反馈给上位机11。上位机11中存储有设定的温度阈值,包括需求温度以及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上位机11可以将接收到的PLC 12采集的数据,分别与对应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进而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控制指令。上位机11还与搅拌器7连接,用于向搅拌器7发送搅拌指令。

本实施例中,通过恒温水箱6与被测设备3之间的循环回路,可以将被测设备3中的水逐步替换成恒温水箱6中水温为需求温度的水,从而可以将被测设备3的温度恒定在需求温度。通过恒温水箱6可以更加精准地将水温恒定在被测设备3的需求温度,调节更加精确。

进一步地,在各水箱中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检测各水箱的水温,从而可以根据水箱的水温调节水箱中的水温,进而可以保证各水箱能够持续为被测设备提供温度调节。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设置在冷水箱21中的第一液位传感器212、设置在热水箱22中的第二液位传感器222,以及设置在恒温水箱6中的第三液位传感器62。

其中,第一液位传感器212用于检测冷水箱21中的液位,第二液位传感器222用于检测热水箱22中的液位。第三液位传感器62用于检测恒温水箱中的液位。第一液位传感器212、第二液位传感器222以及第三液位传感器62分别与控制设备1连接。

控制设备1可以根据液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来控制是否向水箱补水或者排水。具体地,控制设备1根据第一液位传感器212检测到冷水箱21的液位低于第一预设液位时,控制向冷水箱21补水。

进一步地,控制设备1可以根据第二液位传感器222检测到热水箱22的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控制向热水箱22补水。

控制设备1可以根据第三液位传感器62检测到的恒温水箱6的液位高于第三预设液位时,控制恒温水箱6通过对应的第二水管向冷水箱21和/或热水箱22排水。当恒温水箱6中的水位较高时,可以向注水设备2中的两个水箱排水,从而可以补充注水设备2中的水,能够保证注水设备2中有足够的水,可以提前准备好用于调节被测设备3温度的水。

进一步地,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冷水箱和热水箱之间的水管9,其中,所述水管9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关阀10,以及在每个第一水管4和第二水管5上设置有开关阀10。开关阀10在控制设备1的控制下联通或者关闭所在的水管。

具体地,控制设备1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或液位传感器上采集的数据,来开启开关阀10。例如,当控制设备1检测到被测设备3的当前温度高于需求温度时,则可以控制恒温水箱6与被测设备3之间的第一水管4上的开关阀10开启,使该第一水管4处于联通状态,进一步地为了形成循环回路,控制设备1还可以控制开启恒温水箱6与被测设备3之间的第二水管5上的开关阀10开启,使该第二水管5处于联通状态,从而形成循环回路。

再例如,冷水箱21和热水箱22之间的水管9上也设置有开关阀10,当其中一个水箱的液位低于液位阈值时,控制设备1就可以控制开启水管9上的开关阀10,使另一个水箱向液位低于阈值的水箱补水。一般情况下,当一个水箱的液位低于阈值时,另一个水箱的液位会高于阈值,两个水箱之间可以形成一个水压,从而高液位的水箱可以向低液位的水箱补水。实际使用中,存在系统内水不断损失的情况,从而会出现两个水箱即冷水箱21和热水箱22的液位都不能满足液位要求的现象,此时,可以通过外部水源向两个水箱中的至少一个供水。

再例如,当恒温水箱的液位高于预设的液位阈值时,则可以开启冷水箱21或者热水箱22与恒温水箱6之间第二水管5,向冷水箱21或者热水箱22排水,控制设备1可以控制开启该第二水管5上的开关阀10,从而恒温水箱6就可以向其中一个水箱排水。控制设备1也可以同时控制开启两个第二水管5上的开关阀,恒温水箱6可以同时向冷水箱21和热水箱22排水。

再例如,当恒温水箱6的水温高于需求温度时,控制设备1控制开启与冷水箱21之间的第一水管4和第二水管5上的开关阀,从而形成循环回路,来降低恒温水箱6中的水温。

再例如,当恒温水箱6的水温低于需求温度时,控制设备1控制开启与热水箱22之间的第一水管4和第二水管5上的开关阀,从而形成循环回路,来提升恒温水箱6中的水温。

进一步地,该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还可以包括:流量计13和流量调整单元14。

具体地,在每个第一水管4上设置有流量计13,以及用于调整第一水管4当前流量的流量调整单元14。其中,每个流量计13与控制设备1连接;每个流量调整单元14与控制设备1连接。控制设备1可以采集到每个第一水管4上流量计13上的数据,然后根据检测到的数据,控制该第一水管4对应的流量调整单元14调整其当前流量。例如,可以设置一个流量阈值,当当前流量低于流量阈值时,可以通过流量调整单元14提高流量,而当当前流量高于流量阈值时,可以通过流量调整单元14降低流量。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调整单元14的结构示意图。该流量调整单元14包括:循环水泵141和用于调整循环水泵141的转速的变频器142。其中,循环水泵141设置在第一水管4上与变频器142连接,变频器142与控制设备1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每个第一水管4上设置流量计13,可以实时地监控第一水管4的当前流量,并且可以根据设置在第一水管4上的流量调整单元14来灵活地调整当前流量。

进一步地,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5和第二压力传感16。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15设置在恒温水箱6与被测设备3之间的第一水管4上,第一压力传感器15用于该检测第一水管4的水压。第二压力传感器16设置在恒温水箱6与被测设备3之间的第二水管5上,第二压力传感器16用于检测第二水管5上的水压。

进一步地,PLC 12分别与上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流量计、压力传感器以及液位传感器,采集上述器件上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反馈给上位机11。上位机11可以将接收到的PLC 12采集的数据,生成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PLC 12还可以与流量调整单元14连接,即与流量调整单元14中的循环水泵141和变频器142连接。进一步地,PLC 12与所有的开关阀10连接,用于向开关阀10发送联通或者断开的指令。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的应用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包括:上位机、PLC、制冷单元、制热单元、冷水箱、热水箱、恒温水箱、设置在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多个液位传感器、多个流量计、多个变频器、循环水泵、多个压力传感器、开关阀以及被测设备组成。其中,制冷单元可以将制冷线圈放置在冷水箱中,通过该制冷线圈来对冷水箱中的水进行制冷。制热单元可以将加热线圈放置在热水箱中,通过该加热线圈来对热冷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冷水箱和热水箱与被测设备之间分别设置两条水管,其中一条为用于注水的第一水管,另一条为出水的第二水管。图8中,水由冷水箱或者热水箱流向被测设备为注水,水由被测设备流向注水设备为出水。图8中通过黑色加粗表示水管,通过箭头方向区别注水还是出水。两条水管均可以作为第一水管或者第二水管使用,但是两条水管中两条水管中其中一条被选择作为第一水管使用,则另一条就需要作为为第二水管使用。

进一步地,恒温水箱与被测设备之间设置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冷水箱和热水箱之间设置有一条水管。水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关阀,以及在每个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其中,冷水箱、热水箱的液位分别由液位传感器L1、L2测量,经过程现场总线(Profibus)传送给PLC,PLC根据上位机设定的液位阈值,控制开关阀0、开关阀1、开关阀2的开闭,进而给冷水箱或者热水箱补水。其中开关阀可以为电磁阀。

进一步地,冷水箱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T1测量,并传送给制冷单元,制冷单元可以根据该T1检测到的冷水箱的水温,对冷水箱的水进行制冷,以控制冷水箱的温度。制冷单元可以通过过程现场总线与PLC交换数据,并接收上位机通过PLC发送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为制冷指令。

进一步地,热水箱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T2测量,并传送给制热单元,制热单元可以根据该T2检测到的热水箱的水温,对热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以控制热水箱的温度。制热单元可以通过过程现场总线与PLC交换数据,并接收上位机通过PLC发送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为制热指令。

恒温水箱的水温、液位分别由温度传感器T3、液位传感器L3测量,经过程现场总线传送给PLC,PLC可以将数据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基于采集的数据,利用PLC控制开关阀3以及开关阀5的开闭。

冷水箱向恒温水箱注水时的水流量可以由流量计F1测量,经过程现场总线传送给PLC,PLC控制改变变频器1的频率,进而控制流量的大小。热水箱向恒温水箱注水时的水流量可以由流量计F2测量,经过程现场总线传送给PLC,PLC控制改变变频器2的频率,进而控制流量的大小。

或者,变频器1在接收到PLC发送的向恒温水箱注水的控制信号后,可以控制循环水泵1调整转速,以保证恒温水箱的液位和水温符合要求。相似地,变频器2在接收到PLC发送的向恒温水箱注水的控制信号后,可以控制循环水泵2调整转速,以保证恒温水箱的液位和水温符合要求。

被测设备的进水流量由流量计F3测量,经过程现场总线传送给PLC,PLC控制开关阀7的开启。变频器3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根据流量阈值控制循环水泵3的流速,保证被测设备的流量符合要求。

搅拌器通过过程现场总线接收上位机的指令,不定时对恒温水箱进行搅拌,确保恒温水箱内部水温均匀。

被测设备的进出水温度由温度传感器T4、T5测量,进出水压力由压力传感器P1、P2测量,经过程现场总线发送给PLC,PLC将接收到的数据反馈给上位机进行处理,上位机可以根据数据生成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分别设置存储有冷水的冷水箱,以及存储有热水的热水箱,冷水箱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通过对应的第一水管向被测设备注入冷水,而热水箱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通过对应的第一水管向被测设备注入热水,并且在有一个水箱向被测设备注水时,被测设备将自身的水回流到向其注水的水箱中,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从而能够实现快速降低或升高被测设备温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冷水箱和热水箱中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检测两个水箱的水温,从而可以根据两个水箱的水温来确定是否开启制冷单元和制热单元,保证冷水箱和热水箱能够持续为被测设备提供温度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模块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