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温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23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调温的配电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温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器柜,为了防尘一般都做成密闭的箱体,电器柜中的元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密闭的电器柜中温带显著升高,而一旦柜内的温度升高超标,会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过热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加以控制,过热程度会不断加剧,从而使得绝缘件的性能及设备的寿命产生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温的配电柜,该自动调温的配电柜可自动控制制冷器工作,即有效地对电器放置腔内的电气元器件进行了温度调节。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温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制冷器、排气扇和冷凝管,所述制冷器固定在配电柜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配电柜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器放置腔,以及分别设置在电器放置腔左右两侧的冷凝管容纳腔,所述排气扇嵌设在壳体顶部,所述冷凝管容纳腔与电器放置腔之间为网状或多空的薄板,所述冷凝管从一侧的冷凝管容纳腔穿过电器放置腔的底部环绕到另一侧的冷凝管容纳腔内,且冷凝管的一端贯穿配电柜本体的壳体并与制冷器相连,所述冷凝管容纳腔的冷凝管设有若干开口向着电器放置腔的排气孔;所述电器放置腔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器放置腔的底部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制冷器相连的控制器,所述配电柜本体还包括门,所述门的边缘上设有密封圈,所述门上还设有检测门是否关紧的门磁感应器,所述门磁感应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配电柜本体的顶部或门的外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扇上下两侧均设有防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顶部还设有罩住排气扇的上层防护网的防尘盖,且防尘盖与上层防护网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冷器内位于冷凝管的进气端还设有干燥箱。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温的配电柜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调温的配电柜,通过包括配电柜本体、制冷器、排气扇和冷凝管,所述制冷器固定在配电柜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配电柜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器放置腔,以及分别设置在电器放置腔左右两侧的冷凝管容纳腔,所述排气扇嵌设在壳体顶部,所述冷凝管容纳腔与电器放置腔之间为网状或多空的薄板,所述冷凝管从一侧的冷凝管容纳腔穿过电器放置腔的底部环绕到另一侧的冷凝管容纳腔内,且冷凝管的一端贯穿配电柜本体的壳体并与制冷器相连,所述冷凝管容纳腔的冷凝管设有若干开口向着电器放置腔的排气孔;所述电器放置腔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器放置腔的底部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制冷器相连的控制器,所述配电柜本体还包括门,所述门的边缘上设有密封圈,所述门上还设有检测门是否关紧的门磁感应器,所述门磁感应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配电柜本体的顶部或门的外表面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冷凝管采用多孔喷射冷气到电器放置腔的电气元件上,冷气均匀且覆盖全部器件,电器放置腔内的气体再通过排气扇从配电柜本体的顶部排出,同时控制器实时监测电器放置腔内的温湿度,并将反馈信号传输给制冷器,进行智能自动调温,从而对电器放置腔进行了很好地降温效果,进而有效地提高了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温的配电柜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拆除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电柜本体,2、电器放置腔,3、排气扇,4、防尘盖,5、温度传感器,6、冷凝管容纳腔,7、制冷器,8、排气孔,9、冷凝管,10、湿度传感器,11、控制器,12、门,13、密封圈,14、门磁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温的配电柜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拆除门12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自动调温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1、制冷器7、排气扇3和冷凝管9,所述制冷器7固定在配电柜本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配电柜本体1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器放置腔,以及分别设置在电器放置腔左右两侧的冷凝管9容纳腔6,所述排气扇3嵌设在壳体顶部,所述冷凝管9容纳腔6与电器放置腔之间为网状或多空的薄板,所述冷凝管9从一侧的冷凝管9容纳腔6穿过电器放置腔的底部环绕到另一侧的冷凝管9容纳腔6内,且冷凝管9的一端贯穿配电柜本体1的壳体并与制冷器7 相连,所述冷凝管9容纳腔6的冷凝管9设有若干开口向着电器放置腔的排气孔 8;所述电器放置腔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电器放置腔的底部设有湿度传感器10,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分别与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10和制冷器7 相连的控制器11,所述配电柜本体1还包括门12,所述门12的边缘上设有密封圈13,所述门12上还设有检测门12是否关紧的门磁感应器14,所述门磁感应器14与控制器11相连,所述控制器11上还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配电柜本体1的顶部或门12的外表面上。

具体实施中,所述排气扇3上下两侧均设有防护网,所述壳体顶部还设有罩住排气扇3的上层防护网的防尘盖4,且防尘盖4与上层防护网之间具有间隙,在此需说明的是,间隙的具体数值可由设计人员根据需要设定,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做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中,所述制冷器7内位于冷凝管9的进气端还设有干燥箱。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简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在配电柜本体1内,由于高温的气体会向上流动,使用过程中温度传感器5 可实时检测电器放置腔内的温度,控制器11根据检测的温度信号,将反馈信号给制冷器7,制冷器7自动改变输出功率,确保电器放置腔内的温度保持在电气器件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内。

由于在潮湿季节,冷气与热空气相遇,容易产生水汽,空气中湿度过大会使电气元器件短路,引起安全事故。引起电器放置腔湿度过大有以下原因,第一可能是制冷器7的干燥箱无法对气体进行干燥过滤,冷凝管9喷出的冷气含水汽太高;第二可能是电气柜本体的门12未关紧,使得电气柜本体外的潮湿气体与冷凝管9喷出的冷气相遇,使电器放置腔内产生雾气。

针对以上问题,电器放置腔的底部设有湿度传感器10实时对电器放置腔内的湿度进行监测,当检测湿度值超过设定的阈值,控制器11会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将配电柜本体1的门12关紧或更换制冷器7的干燥箱。其中在门12没有关紧时,门磁感应器14会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1,也会进行报警提醒。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