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棚除湿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1524发布日期:2018-06-01 22:2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棚除湿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棚除湿控制系统,属于大棚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目前设施农业面积约6000万亩左右,冬季的蔬菜大都来自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我们常见的蔬菜大棚。但是大棚在种植过程中湿度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湿度是像灰霉病、白粉病等主要真菌和细菌性病害发生的条件,如果能控制住湿度,就能有效的控制住病害的发生,能够大大减少农药和激素的使用和残留。由于温室大棚冬季温度最低维护在10摄氏度左右,利用传统的家用或者工业用除湿机无法完成除湿。其次,由于温室大棚面积一般在1亩地以上,体积2000立方米左右,空间大。所以温室大棚的除湿设备需求越来越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棚除湿控制系统,采用物联网电子控制技术,达到为大棚自动除湿的功能。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棚除湿控制系统,包括:

用于接收和发出命令的控制的控制器;

用于测量大棚内气温和湿度的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给控制器;

根据控制器发出的命令,除去大棚湿度的除湿装置;

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和前置加温装置,空气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一铜管一端连接,第一铜管蛇形排布穿过冷凝器,另一端与毛细管的一端连接,空气压缩机的进口与第二铜管一端连接,第二铜管蛇形排布穿过蒸发器与毛细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铜管和第二铜管内装有制冷剂,空气压缩机内的制冷剂通过第一铜管和第二铜管经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再次回到空气压缩机,实现密闭循环,降低蒸发器的温度,提高除湿效率,毛细管主要是用于调节整个除湿装置的除湿效率;

前置加温装置用于给进入蒸发器的空气加热,让经过蒸发器的空气温度升高,使湿度高的空气与蒸发器的温差变大,提高除湿效率,经过蒸发器除湿的空气依次经冷凝器和风机的出风口进入到大棚中;

当温度低于设定阈值时,控制器控制启动前置加温装置,给进入蒸发器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进入蒸发器,除湿后的空气再次经冷凝器进入和风机中,最后将除湿之后的空气经风机的出风口排入大棚,利用前置加温装置给空气加热,使湿度高的空气与蒸发器的温差变大,提高除湿效率。

所述前置加热装置、蒸发器、冷凝器和风机并排依次放置。

所述前置加温装置为空气加热器,对经过其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空气温度。

所述风机和空气压缩机分别与其对应的启动电容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通过对应的启动电容与风机和空气压缩机连接,用于控制风机和空气压缩机的启动与关闭。

所述蒸发器内流出的水经接水盘收集,由排水管排出。

所述毛细管为铜管。

所述气温检测装置为气温检测传感器。

所述湿度检测装置为湿度检测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或PLC。

所述控制器还与语音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各检测装置检测的数值均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当需要进行某项事务时;语音模块进行语音播报,以尽快完成相关事务,避免影响大棚内的植物生长。

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器。

所述控制器内还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物联网数据后台连接,物联网数据后台与移动终端连接,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访问物联网数据后台,查询大棚内的环境数据,使用移动终端向物联网数据后台发送指令,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大棚内的除湿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自动除湿控制,保证设施农业中植物的生长湿度条件;

2.本发明采用无线通信模块,实时将农业设施内的环境数据上传到物联网数据后台,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访问物联网数据后台的数据,对大棚内的环境数据实时监控;

3.本发明设置有语音模块和显示模块,针对不对的蔬菜结合环境数据、天气情况,需要进行某项事务时,语音模块进行语音播报,以尽快完成相关事务,避免影响大棚内的植物生长,各检测装置检测的数值均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使大棚负责人更直观的看到相关数据;

4.本发明中采集的大棚内环境数据,可以为后期的大棚内的环境提供精准的病害预防服务;

5.本发明能够记录不同大棚内的蔬菜生长信息,物联网数据后台也可以记录每个大棚的负责人,基于物联网数据后台的数据,能够对食品进行溯源,不仅记录了蔬菜的产地、负责人,还记录了蔬菜生长过程中的全部数据,数据更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框图;

图2为除湿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控制器;2.气温检测传感器;3.湿度检测传感器;4.前置加温装置;5.空气压缩机;6.风机;7.语音模块;8.显示模块;9.无线通信模块;10.物联网数据后台;11.移动终端;12.冷凝器;13.蒸发器;14.接水盘;15.排水管;16.压缩机启动电容;17.风机启动电容;18.出风口;19.毛细管;20.第一铜管;21.第二铜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下面结合附图与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棚除湿控制系统,包括:

用于接收和发出命令的控制的控制器1,控制器1为单片机或PLC;

用于测量大棚内气温和湿度的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给控制器1,气温检测装置为气温检测传感器2,湿度检测装置为湿度检测传感器3。

根据控制器1发出的命令,除去大棚湿度的除湿装置;

用于给进入除湿装置的空气,预先加温的,让经过蒸发器的空气温度升高,使湿度高的空气与蒸发器的温差变大,提高除湿效率,前置加温装置4为空气加热器,可以对经过其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空气温度;

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5和前置加温装置4,空气压缩机5的出口与第一铜管20一端连接,第一铜管20蛇形排布穿过冷凝器12,另一端与毛细管19的一端连接,空气压缩机5的进口与第二铜管21一端连接,第二铜管21蛇形排布穿过蒸发器13与毛细管1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铜管20和第二铜管21内装有制冷剂,空气压缩机5内的制冷剂通过第一铜管20和第二铜管20经冷凝器12、毛细管19、蒸发器13再次回到空气压缩机5,实现密闭循环,降低蒸发器13的温度,提高除湿效率,毛细管19主要是用于调节除湿装置的除湿效率;当大棚内空气高于15摄氏度时,控制器1控制前置加温装置4关闭,空气经前置加温装置4进入蒸发器13,前置加温装置不对空气进行加热,经前置加温装置4的湿度高的空气与蒸发器内的空气具有很大的温差,提高除湿效率,经蒸发器除湿后的空气再次经冷凝器进入和风机中,最后将除湿之后的空气经风机6的出风口18排入大棚,前置加热装置4、蒸发器13、冷凝器12和风机6并排依次放置。。

蒸发器13内流出的水经接水盘14收集,由排水管15排出,风机6和空气压缩机5分别与其对应的启动电容17、18连接,控制器1分别通过对应的启动电容17、18与风机6和空气压缩机5连接,用于控制风机6和空气压缩机7的启动与关闭。

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时,控制器1控制启动前置加温装置4,给进入蒸发器13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依次进入蒸发器13、冷凝器12、经过蒸发器13除湿的空气经风机6的出风口18排入大棚中,使用前置加温装置4给进入蒸发器13的空气进行加热,使湿度高的空气与蒸发器13的温差变大,提高除湿效率。

控制器1还与语音模块7和显示模块8连接,各检测装置检测的数值均通过显示模块8进行显示;当需要进行某项事务时;语音模块7进行语音播报,以尽快完成相关事务,避免影响大棚内的植物生长,显示模块8为液晶显示器。

控制器1内还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9,无线通信模块9与物联网数据后台10连接,物联网数据后台10与移动终端11连接,用户通过移动终端11访问物联网数据后台10,查询大棚内的环境数据,使用移动终端11向物联网数据后台10发送指令,通过无线通信模块9发送给控制器1,控制大棚内的除湿工作。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